502840320 502840320
关注数: 4 粉丝数: 47 发帖数: 529 关注贴吧数: 13
国网北京电力配电网研究国家863项目落地未来科技城 9月13日,由国网北京电力牵头负责的“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启动,该项目属国家863计划能源智能电网领域重大项目之一,是打造坚强智能电网,适应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需求。   主动配电网项目组顾问、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昌平区委副书记、未来科技城管委会主任朱光彤,中国电科院(300215,股吧)副院长胡毅,项目负责人、北京公司总工程师王少毅出席启动会。   智能电网建设是未来科技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智能电网建设水平,为未来科技城提供清洁能源占比高、电能质量高的电力供应。通过项目的落地和一批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示范,能够有效解决未来科技城分布式发电的消纳问题,丰富未来科技城多能源可靠协调的使用方式,提供更加坚强、灵活、经济的电力供应。   北京公司表示,高可靠性的智能电网将成为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主动配电网是智能电网中的一个前沿分支,与未来科技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理念相适应。北京公司已经规划了未来科技城电网的智能元素,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公司有能力和信心完成项目建设,通过项目给客户提供更可靠、更贴心、更便捷的电力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据了解,“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诠释了主动配电网理念,具有我国智能配电网发展方向与技术应用的重大示范效应。课题的研究进展将引领我国智能配电网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该项目基于多维度量测信息融合的态势感知,以抗闪动为主要目标,可以实现电能品质优化控制,提高需求侧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多能源协同交互控制。项目规划运行跨业务集成的互动推演决策、灵活可拓展的安全可信信息平台,以未来科技城供电区域为示范对象,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质、高效率、高互动、高集成的,集冷热电联供、生物质、光伏、风电、储能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单元的主动配电网应用集成示范系统。   课题研究将适应于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行与决策的关键技术,进行相关的试验平台建设和系统研发,建立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行一体化系列标准和技术体系,并最终实现示范效应。   项目实施后,电网具有态势感知下的主动调节能力,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兼容、互动六方面的效益优势突出,地区供电可靠性具备99.9999%的能力,供电电压合格率超过99%,供电设备平均载荷率也将提高。项目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即插即用,还可以实现能量互动、用电信息互动。
未来科技城开通园区小公交   昨天,首条“未来科技城内部微循环公交线路”开通试运营。这辆通勤车贯穿未来科技城北区,途经已进驻的神华、商飞、国电、武钢4家央企,给1000多名科研工作人员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的未来科技城于2009年7月启动建设,到目前北区已有4家央企投入运营,1000多名科研人员进驻其中。由于北区一直没有贯穿其中的公交车,企业离主干路和附近公交站又较为偏远,出行不便一直是大家的一块心病。   “虽然单位有早晚班车,但白天要是想出去办点事儿,门口没车!得先步行20分钟,坐上昌27路到未来科技城的主干路—定泗路上,再转乘大公交426路。”开通当天的第一位乘客—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研发中心科研人员马立敏介绍说,有了园区小公交后,出门就上大公交车,方便多了。   据了解,试运营的“未来科技城内部微循环公交线路”共有北二街、北一街、天工路、小河湾四站地,分别设在4家央企门前,线路运营总里程6公里,运营时间7:30—18:30,日发15班次,为早晚高峰半小时一辆,其它时段1小时一辆。   昌平区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方便换乘,大公交426路增设了一站“小河湾站”,与通勤车相衔接,乘客可在这站换乘426路去往地铁5号线和13号线。
市科委举行电动汽车开进未来科技城启动仪式 8月13日,市科委举行“电动汽车开进未来科技城”启动仪式。进驻未来科技城的央企,今后将优先选择纯电动汽车出行。   据悉,下一步本市新能源汽车将大力推进“私人购买”,预计2015年推出续航能力比现在高一倍、达到3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以更好地满足居民使用需求。    石油企业选用纯电动汽车   未来科技城位于昌平区内,目前已有神华集团、武钢集团等央企入驻,国家电网、国家核电、中国电信等央企也将于2013年下半年入驻。   在8月13日的启动仪式上,这些企业对纯电动汽车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就连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样的“石油企业”,也表示愿意选择使用替代石油能源驱动的汽车。   据介绍,科技城距离京承高速公路有几公里远,距离5号线地铁十几公里远。未来两年内,总共有15家央企、数万名员工入驻,现有交通出行显然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在市科委的引导下,这些央企响应支持纯电动汽车落户科技园,并表示“优先选择”纯电动汽车出行。   “电动汽车开进未来科技城”将通过提供纯电动汽车租赁、集团客户购买以及私人购买等多种方式,探索适应未来科技城发展的电动汽车商业运营模式。8月起,北汽新能源公司等单位,将首先在未来科技城内的公共场所、已建设或规划建设社区、租车公司附近等地点,建设充电电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包括两厢E150、绅宝纯电动汽车在内的多型号纯电动汽车,将“常驻”园区,为员工提供试乘试驾体验。   “纯电动汽车在园区就能充电,充满后可行驶140公里,基本可以满足员工进城的交通需求。同时也能提升园区的整体形象,促进发展绿色能源、传播环保概念,非常有意义。”未来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说。    400辆纯电动出租9月投运   北汽新能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在8月13日的启动仪式上透露,目前,全市已有逾1000辆纯电动汽车投入使用,纯电动汽车已进入真正的大规模应用阶段。“今年九十月份,我们还准备交付400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到通州、顺义两个郊区运营。”这位负责人说。   此前,本市已经在延庆、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等6个郊区县建立6座充电站,共安装230个充电桩,可以同时为上路运营的400余辆纯电动出租车提供充电服务。   根据对其中200辆纯电动出租车的追踪,这些车辆平均每天运营138公里,运行平稳,“基本满足郊区县的出租运营需求。”在这一基础上,北汽新能源决定再投入200辆电动出租车,这批车“已经在生产线上”。   纯电动出租车的运营“燃料成本”,每公里耗电只有大约0.2元,是汽油车燃料成本的25%以下。这也为的哥减少了支出,获得更多收益,因此受到司机的欢迎。    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2013年年内增40%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广私人购买纯电动汽车,让更多的纯电动汽车进入家庭。”北汽新能源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   不过,目前市场主推的E150两厢纯电动汽车,电池储备电量只有23度(千瓦时),正常城市环境下的续航能力只有140公里。不少使用者反映,不敢开电动汽车去郊区玩,只能在市区代步。   “租车还可以考虑,每天上下班跑个40来公里,园区充电也方便。”在首个设立纯电动汽车租赁点的清华科技园区,一位租户说,“但要是自己买还是算了,使用半径太小。”   可喜的是,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2013年年内就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200公里左右,比现在的140公里提高43%。据介绍,大幅度提高电池续航能力,是推进“私人购买”的重要举措。目前北汽新能源公司已经与韩国一家生产新型电池的公司签约,将研制生产新型电池。同样体积的新电池,电容量将增加到40度(千瓦时),比目前的23度(千瓦时)高出近一倍。预计在2015年,新的纯电动汽车将使用这种电池组,市区驾驶的续航能力将达到300公里。   “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放心地开着纯电动车,前往郊区或周边城市。”技术人员介绍。并且,两年后还有望推出汽车电池整体、快速更换的技术和服务。纯电动汽车在高速路服务区、市区可以选择更换新的满电量电池
绿地中央广场·云谷 昌平未来科技城的明珠  7月8日晚,美国《财富》杂志正式公布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绿地集团以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2.48亿元的骄人业绩连续第二年成功入围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359位,排名较去年上升了124位。 随着绿地集团的进一步发展、京津冀区域空间背景的进一步扩大,绿地京津事业部布局昌平未来科技城。 在国家十二五战略重点发展区域的“两城两带”中,与24家央企共分一杯羹,绿地中央广场·云谷应运而生。 绿地中央广场·云谷秉承绿地集团优秀基因,坐落于北京昌平未来科技城。未来科技城承载着北京北部产业发展助推的重要使命,现在已经有24家央企入住,相信在成熟产业链的催生下,以后将成为比肩美国硅谷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同时,项目比邻京承高速,通达机场和市区都十分方便,地铁R2号线将从未来科技城出发,快速通达南部城区。   绿地中央广场·云谷所在昌平区域自古上风上水,有区域独特的资源魅力。昌平的鹫峰山、阳台山、海淀后山和温榆河、稻香湖、上庄水库、百望山森林公园、翠湖自然湿地公园构成了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是自然生态宜居之地。同时,人文环境优越,周边的学院区、大学城、高校院所,营造了科技精英的人文氛围。   绿地中央广场·云谷立足区域市场,其产品形态多样化,包含总部集群、独立办公、多彩商业、高端住宅、绿色建筑等形态。其中,总部集群为入驻企业定制空间设计,整层亦或整栋全景呈现,是高端商务群落的聚合体。独立办公建筑为准甲级写字楼,空间可灵活拆分再组合,能够满足各种类型企业办公。多彩商业为双层商业旺铺集群,将餐饮、娱乐、购物一体化,让人们尽情享受都市生活。高端住宅部分规划为精品酒店式公寓,以国际化大都会生活为蓝本。以上建筑模式均以超越市场的绿色建筑为打造标准,由外而内融入自然生态,重新定义工作与生活模式。
未来科技城领航北七家腾飞 未来科技城整体效果   昌平高端科技商务区的规划、未来科技城的崛起、首都文化林落户昌平北七家海鶄落村,众多事件正在使昌平北七家区域变得炙手可热。   未来科技城成区域新引擎   北京科技商务区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的中心位置,衔接海淀、昌平两大科技创新板块,周边分布着未来科技城、航天城等十多个高技术组团和上百家科研院所,占据着北部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枢纽位置。   根据规划,其中的未来科技城将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未来科技城在2009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后,目前已确定神华集团、中海油、国家电网、华能集团、国电集团、中国电信、中粮集团、中国铝业等15家“国”字头央企进驻。据北京市发改委高技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签约进驻的15家央企项目已全部奠基开工。在进驻的项目中,神华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一期已进驻运行,约有200人进驻办公;中国商飞项目一期工程101号楼已完工等。4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又在未来科技城举行了人才创新创业基地A栋实验楼结构封顶暨B栋实验楼破土动工仪式。   同时,北京市昌平区区长金树东曾公开表示,未来科技城2015年将全面建成。   世界级生态 人居环境新层次   不同于传统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以办公为主,缺少生活、娱乐设施的情况,未来科技城近60公顷的公共核心区在规划上将充分考虑配套服务,其中主核心区为都市生活配套区,建设五星级酒店、广场、大型购物中心、影剧院、国际医院和国际学校;副核心区为共享科研配套区。这些配套服务设施将随着2012年7月部分央企的进驻,分期建设完成。   此外,未来科技城率先打出“环境牌”,明确提出“建成后要达到50%以上的绿化率和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严格标准。从引进的企业类型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其意在打造“和谐生态之城”的决心。目前,已确定入驻未来科技城的15家央企,在此建设的均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研发中心,   同时,考虑到“未来科技城”以后将吸引大量人才涌入,昌平将建设轨道交通加密线,将与5号线平行,从天通苑可直达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未来科技城。目前,此线路已进入论证阶段,将在今后两三年内开始建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