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俗人1 明神俗人1
关注数: 1 粉丝数: 23 发帖数: 6,907 关注贴吧数: 22
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 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 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此之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吾辈末学,何可立异,以取自误误人之罪愆乎。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印光大师:“净土指要(民二十年)”
南怀瑾老师:千万不要拔无(拔除)因果(“空”了还有没有因果) 我们修道学佛最后的成果就是证得无为,无为是道体。一切无为到了空了,空了 还有没有因果存在呢?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所谓空,因果不空,何谓因果不空呢?因 果既然不空,那道体不应该叫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一切谈空,并不是拨 无因果,如果拨无因果那是反空,错了,不是真正无为。 这个问题几十年前,那个时候还在大后方的成都,在一个大庙子上我们辩论过,当时提 出这个严重的问题,有人最后问我:“假设悟道了,彻底悟道了,大彻大悟证到空了, 有没有因果?”“当然有。”“既然空了为什么还有因果?”“因为空是因啊,清净涅 槃是果。”本身它就具备了因果。 认为证得空了,因果也空了,好像只要得了道,我也不要受报应了,一切都解脱了,谁 也管不了我了,我不来就不来了,没有这回事。所以我常告诉年轻的同学们,学佛并不 要太高远,不要觉得佛法很高、很深。佛法的基础基本只有几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 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法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界天人的关系上 ,这是基础。真正的佛法就是这四句话,翻开佛经的戒律,几乎每一本戒律里重要的地 方都离不开这个偈子: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一切佛的教化 基本上就是这样,四个字:自净其意。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