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Q5MaWaU 棍中有棍
关注数: 28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3,744 关注贴吧数: 48
一位老前辈谈壮拳与泰拳(转) 壮拳是一种战争的武术,不是擂台上的武术! 我第一次接触古泰拳是在2001年,当时我在观看泰国运动员表演古泰拳“套路”时不由万分激动,触动我的心灵深处:这套拳术不就是我们古壮拳的“昂拳”吗?除了高鞭腿,后旋踢,摆膝,反后肘等动作外,其余均相似,古壮拳中又多出一些头顶,肩幢,插眼,锁颈等。“昂拳”为真正的土拳[古壮拳],是平果县榜圩乡壮拳传人黄伯怀[译名]所传,我是通过与其孙子交流所获,未能拜其门下学习壮民族传统武术,十分遗憾!“昂拳”的“昂”字为壮语,具体是什么意思,其孙子也不知,可悲!我经过反复比对,发现那套古泰拳25式中有3招与“昂拳”完全一样,名称也相同:其为“山羊顶角”,“野马翻身”,“回拉”。动作相似而名称不同有别6式。几乎达40%相似,古泰拳中的'起势'一般为马型,如'稳立于地'就是古代泰国士兵骑马上阵时的动作,左右拳交叉[作双手持强绳],左足用力提膝踏地 , 这是典型模仿骑兵格斗技术的外围拳术,与古壮拳技术特点相似,“昂拳”共分八套,每套有招式有20~35招不等,也有人称'八拳'[笔者未能考究真实性],由于古泰拳'奔南'拳108式我无法完全获悉,手头也无完整资料,又加上我仅会古壮拳的一部分[“昂拳”中的两套],所以主观上认为泰拳是壮拳的一个分支仍依据尚未充分,由于壮傣民族是兄弟民族,渊源流长,文化相近,故上述观点不足为奇,谨希望本民族兄弟能够将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壮拳什么不经常使用高腿踢击技术的原因归结于:“在擂台上保护了下体和禁止折腿技,而落地不追击”。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在真正原因是:(1)古战场上你死我活的白刃厮杀,危机四伏,你一旦不慎摔倒就意味着死亡!决不可能像艺术作品里那样的“地躺功”,敌人不会给你任何机会的。 (2)面对面的白刃战,古代军士大都是身披重铠,手持利刃,拳打脚踢对其造成的杀伤效果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拳脚很容易被人剁掉!(3)广西的地域特点决定战斗方式方法,广西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丘陵山地遍布,在加上广西人个子较小,所以在山间丛林作战,快速灵活的机动性是制胜的关键。一旦投入战斗,你的腿是用来快速移动,以杀敌及保命用的。不是用来踢敌人的刀枪及铠甲的。
双节棍一些练习方法 这里主要讲实战型的练习方法。 关于击打目标方法练习: 击打目标时,无论劈、撩还是射、扫等等,注意你打的目标是一个点,只在击打那一个点之前发力,过了要击打的那个点立即卸力收棍,而不是整个一次击打过程都发力,大劈抡扫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浪费体力、降低速度,暴露空挡容易让对手有机可乘。这种击打方法应与腕劲发力诀窍结合,你会更深刻理解腕劲发力诀窍。明白打点的道理,出棍收棍自然快速很多,也便于连击速度更快。 双节棍击打物体最佳打法是,用棍端打击,在击打时向下压棍,这样既能发挥相当大的威力,又不会反弹。用棍中间击打易反弹,而且打击害怕反弹又会拘谨。不过也可以适当进行控制击打反弹练习,注意保护自己不被弹到。不过要注意控制距离,近了容易打到棍前端或棍中间部分反弹回来易伤自己,远了打不到。 准确性练习:先打静止物体,瓶子,小球,树枝,拳把,树桩,悬吊沙袋,模拟人等等,然后打击移动的物体,如抛出手套,口罩,小球再攻击目标,还有飘落的树叶,抛出的打火机,体会发力的瞬间爆发力与穿透力,以及快速收棍。还可以边走边打的,体会移动中如何打击具有杀伤力,速度和力量。切记,移动的目标是很难击中的,应加强对移动目标的击打练习。 对打训练:找武术爱好的朋友,互相练习实战对打,可持海绵棍等不易伤人的轻棍模拟短棍、匕首,模拟菜刀对抗练习。更进一步,可尝试长棍对抗练习。注意自己与他人安全,点到为止,有条件的可以带好护具。
实战双节棍的步法与身法 步法和身法: 步法可单独列出作单项练习,初始掌握后与发力、出棍一同练习,增强协调性。武谚有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死老师傅。可见步法在实战应用的重要性,李小龙説过,移动的艺术是格斗的精华。 步法包括静止步型和移动步法,身法亦然。 一.静止的步型和身法 1.重心 重心一般介于全身站立和半蹲之间,比传统武术中四平马重心稍高一些。所以双节棍的马步应该是半马步。运动中,除了挑击、腾空、单跪低扫外,一般都应将重心保持于此。 2.步型 (1)前后开立格斗式 即经典的格斗警戒式。双膝微屈,左脚内扣约30度,右脚稍内扣,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跨度越两脚半。右脚在前反之。 (2)半马步 两脚左右开立至舒适宽度,身体略向下沉即可。两脚尖应略向里扣。 (3)四六步 在半马步基础上稍向左或向右转身,眼视左或右前方,重心比马步稍低一些,偏于后脚。 (4)高仆步 在四六步基础上,前脚蹬直,后脚屈膝,重心再向后脚移一点即成。 (5)小弓步 即传统武术中的小弓步,也叫步蹬山式。在半马步基础上,身体向左或右拧转90度,后脚蹬直,前膝屈膝,前脚尖朝向正前方,后脚尖内扣。 (6)高屈步 在半马步基础上,身体稍向左转,同时两膝、两脚尖自然跟转少许,右膝有一种下跪的感觉。 (7)前后直立步 此式一般为正挑击后的步型,两脚前后挺直开立,重心较高。 (8)单跪式 此式用于低扫下盘。前脚屈膝,后脚屈膝跪地,上身挺直(不要俯身),后脚跟抬起。 其它步型 将其它传统武术中的步型适当应用于双节棍也未尝不可,如坐盘、歇步、提膝等。这些动作用在双节棍上一般只用于表演,没什么实战意义。
高速发棍后的几个身体承接法(卸力) 有棍友提到发力练习可能伤到自己,这里做出 出解决办法。 棍后的几个身体承接法 : 所谓双节棍的身体承接法,就是指在演练或运用双节棍的过程中,因其属于软兵器一类,对其运动只能随势利导,难以强拿硬抽,通过让其接触自身的某一部位,而我又不被其伤,改变其运动方向为我所用,可继续演练或连续击人的一种方法。在做双节棍的身体承接时,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自身和双节棍的接触点。不论我以自身哪个部位承接,都应以自身软组织较多的部位接触双节棍的衔接链和棍身的连接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自伤。双节棍的身体承接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臂承接法:我手持双节棍做上挑的动作时,当双节棍的另一端运行到我大臂上方时,我即以大臂承接,改变其运动方向。 2、大腿承接法:我持双节棍由上到下做动作时,可以抬腿以大腿内侧承接下落之棍。 3、腰部承接法:当我持棍做扫击或斜劈等动作,使其运动到腰侧时,我可以腰部承接。 4、腋下承接法:由白蛇吐蕊势起,我挥棍做向下的劈击动作,然后再将棍收夹于腋下,重复以上动作。 在实战的过程中,注意要随时运用身体承力,避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的同时,还可以发起下轮攻击。 说明:以上来自网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