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威风COM 八面威风COM
关注数: 189 粉丝数: 90 发帖数: 715 关注贴吧数: 30
天汉暴走户外——金秋徒步大通沟 1,活动主题:金秋十月一年中最佳户外季节。看独一无二的秋景,红橙黄绿... 2,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6日 当天返回 3、活动地点:勉县柳坝 4,活动天数:1天, 5,活动安排:观水看山采野果 勉县群**地点和时间:地点:28路口16日早8.00(7.30-8.00**) 请参加的朋友遵守时间提前10分钟到达集中点名,过时不候!, 6、活动路线:勉县乘车至柳坝大通沟, 出行车辆:中巴,, 勉县-同沟寺-柳坝-大通沟, 7、活动联系人:天汉之子, 8、活动方式:乘车前往、徒步,登山。 9、报名方式:群内跟帖报名。预留手机号。网名手机号发往QQ1150665648邮箱或线下留言 10、活动策划:天汉暴走群,117096505,117698859,145115448,114589333 勉县户外活动群103024035,114227734 11、活动召集:天汉之子、 12、领队:天汉之子、 13、文字影像宣传:另行安排 14、护卫:天汉之子、歌王,天下秀 15、收队:另行安排 16、报名及活动要求事项: A.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人数无上限;60岁以上或身体素质较差者谢绝报名; B.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2011年10月14日人数40人过时不再受理,拒绝空降。 C.活动要求:餐饮自理,队员好玩、精神乐观,一双合脚的鞋、拒绝啰嗦计较的队员 D。活动费用:全程AA,现场收取,费用预计20元 E.活动强度:预计为中等,时间10小时左右。 F.自带物品:登山包/登山鞋/雨具/太阳帽(防晒)/登山杖/毛巾;拒绝穿高跟鞋、拖鞋人员参加活动 个人**:风油精/跌打药(红花油)创可贴等; 个人食品:一天的饮用水(根据情况增加)干粮/水果/零食/榨菜/本人建议多带瓜果(苹果/黄瓜/西红柿等) G.,温馨提示: a.本次活动要安排车辆,故报名之后不可退报,请大家报名慎重考虑,也不接受空降人员,. b活动期间服从领队指挥安排和管理,严禁山上打闹,不做危险的动作和单独的行动。请勿擅自攀爬悬崖或者危险地段采摘山货,严禁上树以免发生意外。要求每个队员认真阅读计划书,活动期间严格遵守纪律,服从组织者指挥,发挥团队精神,尽己所长。
洋县男子当街遭砍杀身亡 警方锁定多名嫌犯 西部网讯 9月13日晚19时左右,洋县青年路口十字,一名30多岁的本地男子被多名不明身份的男子砍死在街头,行凶者随即离开现场。目前涉嫌行凶的多位犯罪嫌疑人已被锁定,警方正在积极抓捕。  县城闹市发生命案 多名男子追砍一人  9月14日,网友“天理何在?”爆料称洋县街头发生命案,7位男子将一位手无寸铁的男子当街砍死(“平安县”酿惨案 洋县街头7人当街砍死一男子)。据网贴描述,“9月13日下午7时,一伙人当街用车冲撞一名男子,用刀、斧头、棒,猛砍男子的别克小轿车。男子直奔洋县建设银行门口,7名以刘某为首的一起去追砍男子,刀刀致命,直到男子一动不动,一伙人才嚣张的离开!男子送到医院去已经没了心跳和呼吸……”  从网友拍摄的照片上记者看到,十字路口靠近建设银行的一侧的确有大量血迹,血迹延续了大约六七米。在事发地点的上方,正好有一个监控探头。  据网友介绍,因为事发时刚好路过十字路口,他目击了整个过程,“听到喊叫声的时候就看见对面好几个人拿着刀和棒追一个男的,在建行的门口把人砍倒了。”因为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周围的群众都在躲闪。虽然隔着一条马路,但是网友仍然对两个细节记忆犹新,“一个是车牌被有意的遮盖了,二是手段很残忍,砍了很多刀,现场惨不忍睹。”  记者了解到,事发地点“青年街口”位于洋县闹市区,毗邻多个居民区和该县最大的农贸市场,每日人流量很大。据网友反映:“事发地点距离洋州镇***800米左右”、“在一个‘平安县’发生这样的恶性案件让人不可思议  杀人动机与纠纷有关 警方锁定多名嫌疑人.   网友反映的情况记者在洋县**局副局长宋海虎处得到证实,随后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洋县**局局长李明瑞,李局长表示,“青年街口的受害者是一位30岁左右的张姓男子,昨晚县里已经连夜成立了专案组对此事立案侦查。通过走访调查和现场的监控录像,目前已经有多人进入警方的视野。对于作案动机,李局长表示,“初步判断可能和双方之前的纠纷有关.  目前,洋县警方已经安排了40人左右的专案组连夜抓捕犯罪嫌疑人
远离尘嚣 茶山之行                        远离尘嚣 茶山之行                                  ————文/图:梦之灵 2011年5月1日天气阴转小阵雨 ,就在几天前,勉县天汉暴走群发贴5.1茶山户外活动,好奇心的驱使让我参加了这次户外活动,有幸女儿也放假回家,于是就有了带女一同前往的欲望。 小河庙乡位于勉县南部,东南与南郑县毗邻,西与漆树坝乡相连,北与阜川镇接壤,距县城29公里,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驻地小河庙村。小河庙茶山位于勉县南部山区勉县小河庙乡内,此地隔世绝尘、山明水净、雨量充沛、草木丰茂,终年云雾缭绕,森林覆盖高达70%以上,天然赋硒、锌及多种矿质元素,为传统优质茶区。西周至今多产贡茶,中南海办公用茶定军茗眉便产自此地。 慕名而来;几分好奇;几分向往;几分远离尘嚣之外的急切心情,让我随同群友近五十人分坐两辆中巴车,经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先后到达茶山脚下群友兼向导茶色清风家中(勉县小河庙乡墩清坪村茶场),在主人热情接待下,家中几间平房内坐满了我们的队员,以三五成群的开始品尝今年的新茶了。我不爱喝茶,自然也就不知道茶的奥妙之处在哪里,好奇的我探头往屋里观望,队友手里的一次性茶杯里,茶叶在开水的冲泡下少许几根浮在水面,茶香四溢,绿汤清澈见底,汤色沁人心脾。连我不爱喝茶的人都看的喜爱,要不是群主吆喝上山了,我真想也静下那个浮躁的心细细品尝一番。无奈出门一切活动听指挥,心想一会回来我真的要喝上一口。 群友天下秀扛群旗在前行走,我们紧跟其后,他帅气的样子让我偷拍了他一张侧影,也算是他扛旗的一个小小补偿。沿途上山,山中美景流连忘返,目不暇接。虽然空气中还夹杂着毛毛菲雨,但丝毫不影响群友们欢呼的喜悦。东照一张,西照一张,在给队友偷拍一张,乐的忘乎所以了。 路在脚下延伸,心在山中放飞。身边的茶垄错落有致的在连绵起伏的山间随处可见。时不时的在茶垄中会出现一两个在那里熟练采摘茶叶的山里人。深深呼一口那没有污染的空气,远离钢筋水泥的从林,走进这草木茂密的茶山,浮躁的心真的会平静很多,舒服很多,畅快很多。淋漓至尽的抒发自己那藏在最最深处,不曾有过一丝污染的一方净土,感受心灵的呼唤,释放那不曾磨灭的雄心壮志。感叹一声我还活着,而且是多彩的活着。 人到中年,暮然回首,年少时曾经的豪言壮语,理想和誓言,看起来似乎有些年少痴狂或者空洞。可当你走进这片土地的时候,平日里早以习惯的呼吸都变了,眼前,松花朵朵绽放,七里香的花更是让你未见其面先闻其香。还有那不与牡丹挣艳,不与兰草斗雅,默默开放在路边,树旁,草从,石涧,溪流的无名花朵,粉的、黄的、白的、紫的、花瓣各异,姿态万千的展示他们最美的一面。虽等不来心爱的人儿,却等来了一群懂你的人。 茶山在小雨的洗礼下清秀醒目,凉爽的雨滴如精灵般散布在这有灵气的山谷中,我们也好象沾到了一点仙的味道。雨比来时下的大了。“砰”、又一声“砰”,弯曲的山路上一朵朵雨伞打开,远望队伍,朵朵雨伞花下兴致高涨的群友没有一丁点退缩的意思继续向梯子沟前进。看到这里,我顿悟了,人人都说:世界变了,变的陌生,变的不可理喻,我说没有挣扎的世界又有什么意思。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突然发现世界没有变:它依然有昙花瞬间的美丽,也有古木万年的悠久;有高山的险峻,也有小河的清婉;世界的两面性永远不会变,重要的是如何面对。 就象今天我们雨中登山远眺,衣服湿了,裤脚沾满了泥浆,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滑到了,脸上挂的还是笑容。我们不怕折腾,我不会象人生的风雨低头。昂首阔步我们来了,不管前面的路是什么样子在等我们,我们会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你,让你在我们的脚下称臣。决不认输,决不…… “妈,看前面那个地方好美。” “我随声看到女儿手指的那个地方,是,真的不错。” 女儿的叫声让我失神的思绪又回到女儿的身上,此时回顾女儿,内疚的我不好意思的偷看了一眼她,从女儿的脸上我没有找到一点责怪我的意思。 也许是这山的魔力让我痴迷,也许是远离尘嚣之外后的放松忘了今天我是带女儿来的。忽略了女儿心中有些不安。急忙拍拍女儿的手说:“来,给妈妈摆个造型,我给你多照几张留下你青春飞杨不一样阶段的倩影。也是你人生一段细细回味的一个章节。” 女儿看了我一眼,轻轻的微笑在嘴角散开,是那样的甜,那样的真,那样的美。 茶山,你让我感触太深,不是因为你的深邃;不是因为你的曲径通幽;更不是因为你的隔世绝尘;而是你的灵秀,你的通透,让我明白我不虚此行。
毅行的由来 什么是毅行者活动?       毅行者活动最早来自香港,最早由慈善机构组织,广大市民自愿参加的徒步活动,活动基本就是:人员自由组合,4人一组,其中一人必须为女性,每组自行选出一名组长,全组在活动规定的时间内,走完活动预设的路线路程。活动过程中每个参赛者必须以自己的小组为单位,全组共进退进行活动,而活动本身也是依该组是否所有队员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来衡量你是否是一名毅行者。曾经有两位盲人夫妇,手挽手走完全程,毅行者活动不是竞技活动,更不是比赛,它是对每个参加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种考验活动,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到终点,某种意义上你挑战了自我,你就是一名胜利者什么是毅行者?      毅行者是指参加毅行者活动的队员,能和其所在小组所有队员一起同进退而不是单独行动,并能在规定时间内走完全程的队员。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一名女队员受伤了,如果退后,全组都要退,将无法走完全程,全组另外三名男性队员扛着这名女队员前进,扛到终点。毅行者活动追求的是团队精神,锻炼的是互助精神,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走完全程,也只有一起经历风雨,到达终点,才能明白毅行者的意义之所在毅行者的精神? 毅行者的精神?     参加毅行者活动,一定的体能是需要的,毕竟毅行者路线或多或少会考验每个人及每个组,更主要的是,参加毅行者活动,在于人与人之间一种真情的考验,活动的精髓就在于此,通过一条极长的路线,来让每个组中的每个人互相配合,以小组为中心,走向终点。这也是毅行者活动不同于其它比赛,更不同于以竞技为目的的比赛。在毅行者活动中,走完全程你和你的小组就是胜利者,前提是在规定时间内。去年的清凉峰毅行,所有参赛小组都能在规定时间内走完全程,但最后宣布的胜利者,只属于那几个手拉手一起出发一起到达终点的小组。
爬山的益处 艳春三月.春暖花开,天气转暖,爬山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对身体的有利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作为绿色、阳光的有氧运动,既能释放心理压力,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又能强身健体。可以说爬山是一项健康心理、强身健体作用较全面而危险性相对较小的时尚锻炼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八大益处:       1.爬山能强健骨骼。经常参加爬山锻炼,对关节、骨骼和肌肉都有良好作用。爬山可以使骨骼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骨骼的物质代谢增强,使钙、磷在骨骼内的沉积增多,骨骼的弹性、韧性增加,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延缓骨骼的衰老过程。经常参加爬山锻炼,可促进肌肉的蛋白质合成,使肌肉坚韧有力。      2.爬山能强健神经系统。经常爬山锻炼,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人精力充沛,动作敏捷,工作效率提高。爬山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降低神经系统的疲劳和精神紧张,提高睡眠的质量。       3.爬山能强健心血管系统。爬山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作用。爬山锻炼能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动脉血管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可增加心脏血管的口径,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流分布,使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4.爬山能强健呼吸系统。爬山能提高呼吸肌的力量,有利于保持肺组织的弹性,改善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吸氧能力,并提高全身各器官的新陈代谢水平;另外爬山大多依山傍水,植被丰富,空气清新,绝少污染,且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调节神经、振奋精神、改善睡眠、降低血压、刺激造血机能,有安神、镇静、降压及消除疲劳的作用。       5.爬山能强健消化系统。经常参加爬山锻炼,能量消耗增加,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因而,食欲增加,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使胃肠道蠕动加强,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也随之增加。       6.爬山能强健免疫系统。经常参加爬山锻炼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和因感冒继发的扁桃体炎、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以及因气管炎引起的肺气肿、肺心病等。       7.爬山能有效地减肥。减肥最基本的道理是消耗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运动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消耗渠道,但并不是说参加什么运动都可以取得良好减肥作用。理想的减肥运动方式是强度较低的运动,由于供氧充分,持续时间长,总的能量消耗多。爬山正是这样一种运动强度适宜,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方式,因而具有独到的减肥效果。       8. 爬山能使人精神健康。爬山使人有回归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可转移日常工作中的精神压力,高耸的山峰,弯曲的山路又是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经常爬山能够增加自信心,有利于摆脱不良的心境,使精神、心理更健康。
户外新人须知     远离城市喧嚣,卸下平日繁顿,在山中绕行攀走。如驴般,简单、重复。但心境自然平和,视野旷达;山风袭面带走了疲惫,汗流浃背活筋养肌;驴友间单纯,团结和互助,相互提醒和勉励,让人非常感动;特别是挑战自我体能极限,登临山巅的快感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 是越来越的得勉县人走向自然,加入户外运动中来。    然而“户外运动是一种忍受磨难的艺术。”户外运动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驴友之所以不畏难,是因为山之魅力,水之诱惑无穷!然而他也有很多危险性,不确定性。“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回家”是户外出行的准则,当你要走进或参加户外运动中来时你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户外运动不同于景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需要个人行前自我要求锻炼,定期检查健康并保持良好体能状态。    2、必备的装备如保暖御寒衣物、雨具、饮用水、粮食、头灯等不可短缺。    3、请跟随有经验及有责任感的户外领队同行;刚开始参加活动,建议选择正规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参予体验,积累知识、技能及经验后再相约同行。    4、请勿穿着新购或不合脚的登山、徒步鞋参加活动,建议行前自我磨合鞋与脚并出发前一周修剪脚趾甲。    5、活动队伍不可拉长,随时留意保持前后呼应,避免单独行动,落单最易发生意外。    6、迷路时应折回原路,切勿惊慌或沿溪下行(降),设法寻找庇身所,静待救援。请保持体力,平稳情绪,互相安抚。    7、在雷暴雨季或台风多发季节,请随时关注气象预报变化信息。    8、活动前请进行必要的运动暖身操,活动的前30分钟步伐不宜太大;待全身暖身适应呼吸畅顺后,以适合自己的平均速度节凑行走。    9、行军途中应注意身体状况,若有不舒服,请立即告知领队或较有经验之伙伴,切莫抱有勉强或不好意思拖累的心态。    10、应理智评估自己的户外活动能力,不要尝试做超过自己能力与知识的决定与行为,通过困难地形时如感觉没有安全把握,应请领队与协作人员及周围同伴相助通过。    11、勤于思考,同样可以达成目标,请用最安全的办法来实施完成。    12、请小心用火,严禁乱丢烟蒂,避免导致森林火灾。    13、山永远在那里,而且它绝对是留给有下工夫的人去亲近与交流;平时请多阅读相关户外书籍,随时吸收户外新知。    14、注意环境保护,尊重活动地区的民风民俗,以礼待人;垃圾废物务必带下山并妥善处理,实际践行踏过无痕的理念与原则。    15、将活动计划行程,告知家人及有经验处理山野意外的留守人员。    16、遇有意外发生,请保持冷静,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尽快脱离险境并设法与**部门及留守人员联系,静待救援。    17、个人特殊药物及资料救生卡,请务必携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18、保护自身安全健康,避免运动过量引至运动伤害;尤其是膝盖、脚踝及腰椎。    19、活动结束,请做放松调整操;恢复饮食,碱性食谱,更利恢复。    20、活动总结,必不可少;个人行走的路程、时间、身体状况、知识技能等归纳记录,找出个人不会累的行走节奏。
汉中各县名由来 汉中所属11县区现今县名的形成,远及先秦,近几近代。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它给汉中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大地,增添了丰富的人文积淀。个别县名亦有不同说法,只辑其较为合理者。历代演变,不予赘述。           汉中    因汉水而得名。          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秦“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这是“汉中”一词最早见诸于史籍。楚国的汉中郡,位于今旬阳以东的汉水中游,故名。秦统一六国后的汉中郡(秦36郡之一),相当于今汉中(除宁、略二县)、安康、商洛市西南及湖北十堰市大部。          关于秦时汉中郡的郡治,学术界说法不一。汉中学者陈显远先生在《汉中市建制沿革》中,特别注明为西城(今安康市);但根据我国历史地理学权威、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所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图册》,秦的汉中郡郡治在南郑(今汉中市)。著名史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史念海,在《汉中历史地理》中注明秦的汉中郡郡治“初设南郑”,因为“秦不但要抗击强大的楚国,而且还要统治相当于今四川(重庆)的巴蜀”地区。至于以后秦是否迁移汉中郡治、为什么要迁移,因笔者史料有限,暂无考。          西汉时,汉中郡设治西城。东汉初,汉中郡治迁回南郑。          有人根据《汉中府志》“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的记载,解释汉中地名的来由,实属望文生义。         勉县    因“沔水”而得名。          秦汉时期,汉水被称为“沔水”。西汉初,在今县城东旧州铺始置(年代暂无考)沔阳县(水之北称“阳”)。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改兴州(治今略阳县)为沔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迁沔州于今勉县旧州铺。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降沔州为沔县。1959年全国并大县时,将原褒城县褒河以西地区及黎坪中心区部分并入;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改“沔县”为“勉县”。    汉台区    因古汉台而得名。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东大街。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四月,刘邦在南郑(今汉中市)就汉王,此地曾为刘邦驻马毕之所。西汉立国之初,汉中太守田叔在此“置名材,立官室”,为刘邦建造了行宫。后人称之为汉台。          解放前,今汉中市区一直为南郑县治。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之日即析南郑城郭(即:原城关镇、汉水、石马二乡),置南郑市,南郑县治东迁十八里铺(今汉台区铺镇)。1954年1月,南郑市改为汉中市,这是汉中作为城市名的开始。1959年全国并大县时,将南郑县全部及褒城县、黎坪中心区之一部并入汉中市;1961年9月恢复南郑县建制,并以汉水为分界南北划分;1964年8月改为汉中县,1980年9月重改汉中市;1996年6月改为汉中市汉台区。          南郑    其名始于春秋初年。          前770年,居住在今陕西华县一带的郑国人,因犬戎入侵,国破,一部随周平王东迁进入今河南境内,是为“新郑”(今河南新郑市);另一部分向南沿秦岭谷道进入汉水上游,是为“南郑”。《水径注》亦有“(郑)恒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的记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