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向大海 叹向大海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关注数: 143 粉丝数: 414 发帖数: 18,927 关注贴吧数: 132
【平安】(关于选歌)直通春晚上的田忌赛马(20121202) 直通春晚1202这一场,最大的看点其实就是平安和张赫宣的PK。除了这两人的对决,也就朱俐静和张赫宣PK那晚有点看头,其他的基本都如同嚼蜡了。朱俐静最后的那首歌是相当精彩,本来怎么也不至于出局,可惜她的手实在太臭了一点,抽到张赫宣,只能遗憾离场。 这是题外话。我想讨论的,其实是今天平安和张赫宣之战。 张赫宣第一首歌我没听到。找网络直播找了半天,等看到时张赫宣已经唱完了。但从平安的表现和事后评委们的点评及打分来看,这一场平安是赢了的,而且赢得当之无愧。 问题在第二场。如果第二场平安和张赫宣在不同组,两人同时第一轮晋级,直通春晚便直接不用看了。有幸的是第二场平安偏偏抽中了张赫宣,使得直通春晚的可看性一下子高了起来。 我事先其实是特别想看平安和张赫宣PK的。因为我知道这两人的水平都不可能会淘汰,让他们俩PK,无论谁赢谁输,我们都能多听一首歌。而张赫宣的歌迷也不需要气恼,其实多唱一首歌晋级比少唱一首歌晋级其实更有优势,不信你们可以去问关喆。 而平安和张赫宣这一场,成为今天晚上争议最大的较量。 很多人包括评委都认为平安歌没选好,最起码不如第一首歌。林依伦在张第三首歌的时候说第二首歌张赫宣和平安唱得差不多好,但认为张赫宣第二场胜过平安的也大有人在。 凭心而论,平安第二首《悬崖》的确不如第一首歌。第一首歌是天籁,第二首歌也就是唱得很好的情歌而已。有人会有异议,但绝大部分的人会认为这样没错。 但老实说,张赫宣第二首歌也并没在状态。比起第三首《亲爱的小孩》和之前PK赛放倒倪珈妹子时唱的《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第二首歌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林依伦说第二首歌张赫宣和平安唱得差不多好,其实是差不多“不好”的意思。相差无已的水平上,人气更高,第一场表现更好的平安最终胜了张赫宣,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所以两人第二轮选歌其实都偏保守。张赫宣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没有太大差别倒算了,平安因为第二首弱过第一首,让很多听者不满,认为平安选歌失败的言论连平安吧里都随处可见。 但其实平安,或者说平安和张赫宣的选歌根本一点错都没有。这是根据赛制做出的调整。 平安的《洋葱》和张赫宣的《亲爱的小孩》都是一招秒杀对方的大杀器。这两首歌出来,除非是碰到对方,否则一定秒杀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平安和张赫宣第二轮没有抽到一起,平安必唱《洋葱》直接秒人过关。为什么必唱《洋葱》,因为平安或张赫宣必须要使出绝招,两人一起过第二轮,或最少一人过第二轮。否则如果两人都没过第二轮,则第三轮还有可能对上张赫宣同门相残。 但是如果平安第二轮直接对上张赫宣,则两人都不会使出大杀器。因为无论谁赢谁输,最大的对手都不会出现在第三轮的赛场上。到时候把大杀器拿出来,就可以直接秒人晋级了。虽然听众未必会非常满足,但这是保证同门不过早相残,平张两人一起晋级的手段。 这是直通春晚版的田忌赛马。所以不要再说平安选歌失误的问题了。平安的选择,其实才是真正最适合这种比赛的选择。
(科技 海水淡化工程)侯梦斌让海水淡化进入一元时代 活性炭电吸附法 应对海水淡化成本问题 时间:2012-10-25 15:04 海水淡化是 必然之选 资料显示,虽然我们地球有71%面积充满海水,淡水却不及总水量3%,扣除南北极冰盖,深地下水等等,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就不及0.37%了,因此是一个缺水的星球。 向海洋要淡水成为必然选择。 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在运用海水淡化技术获取淡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厂1.3万多座,海水淡化日产量约5560万吨,相当于0.5%的全球用水量,可以解决1亿人的用水问题。 但成本和投资费用过高一直是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侯梦斌让海水淡化进入一元时代 已是满头银发的侯梦斌可能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为海水淡化做出如此大的贡献。 今年72岁的侯梦斌,福州闽侯人,1982年从国家航天部某科研所退休后回到福州,此后投入到海水淡化的工艺改进当中。经过不懈努力,他发现,用以竹为原料的活性炭纤维材料制成电吸附法淡化海水所需的电极可以大幅减低成本。可将海水淡化的成本降到每吨1元以内。这使得用电吸附法淡化海水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可能。 “我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因为活性炭不是我的发明,电吸附法淡化海水工艺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也已经有一家企业在使用活性炭材料生产电极,我的贡献只是采用更为便宜的方法制成活性炭纤维材料而已。”侯梦斌说。 可就是侯梦斌说的“而已”之举却可使阻碍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成本问题不再是障碍。 成本有优势才具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是“热法”与“膜法”。我国海水淡化也基本采用这两种办法,比例分别占到34.8%和60%。 “膜法”和“热法”是根据去除海水中盐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区分的:“热法”基于淡水与盐分沸奌差异,加热海水就可蒸发收集淡水,低温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压汽蒸馏法也属此类;“膜法”基于淡水与盐分分子形态与大小的区别,可以通过膜过滤截留盐分,滤得淡水。 “‘热法’与‘膜法’工艺各有优缺点,虽然不断进步,但成本还是很高。”侯梦斌说。 比如,“热法”的缺点是耗能高,“这种办法必须付出水的气化热能耗,成本太高,多数建设在火电厂等热源的附近,以后如果太阳能应用起来会缓解这一缺点,但是盐分在设备上结垢是个顽疾” 。 “膜法”在能耗方面较“热法”优越,因为不需要付出水的气化热能耗,但因为膜阻力大,过程中需要用到高压泵,实际能耗仅比热法低10%-20%。而且膜很贵价格不菲,寿命又短,每年有50%的衰减。此外,为了防止膜阻塞,要多级前处理,又要经常清洗再生。 “‘膜法’的主要专利与原材料国外控制,这块市场被日本、美国、韩国的5家企业几乎完全垄断了,高压泵这样的设备都要进口”。 侯梦斌的新突破使另外一种利用静电除盐理论的电吸附法淡化海水技术具备了和“热法”、“膜法”竞争的可能,从而具有广阔前景。 静电除盐的理论依据是法拉第的电解理论,在电场作用下,水中阴、阳离子或其他带电粒子会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表面迁移,这样海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颗粒和其他带电物质就被吸附到电极表面。 实际上,电吸附法是一种很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之所以没有如同“热法”、“膜法”那样推广开来,就是因为成本问题。 找到一种低成本电极材料,成为研究电吸附法最为关键的环节。“最初,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但石墨太贵,一吨要3万多元,电场吸附离子的同时,电极也会溶解。”侯梦斌说。 科学家们为此前赴后继,尝试过用活性炭粉、炭气凝胶、活性炭纤维、炭毡、炭布等多种材料来制备电极,并不断改进这些材料的制备工艺,降低材料的制造成本。 直到2000年,电吸附法重新焕发青春。
[转贴 笑话] 衡山派莫大先生打光棍的理由 衡山派掌门人莫大先生一直没有婚娶。 有一回群雄聚会,刘正风忍不住问他:"师兄,你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不娶妻生娃呢?" 莫大先生眼睛半开半闭,拉着他的胡琴,慢悠悠地说出一番话来: 要说成婚哪,首先得找个女人,对吧?婚姻本来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事。——东方不败脸色一沉,绣花的手倏然停下。 有明着来抢的,——杨铁心默然不语。 有暗着来偷的,——苗人凤拍案而起。 有下个套算计你的,——狄云怒火中烧。 还有背着你不知干出些什么来的,——洪安通暴跳如雷。 甭管你是皇帝也好,——一灯大师数着念珠诵起经来。 是教主也罢,——阳顶天的脸青一阵红一阵。 绿帽子一戴就是没脾气。——殷梨亭顿足捶胸。 这女人要是有点本事更不得了,一心只会争强斗胜。——胡青牛翻看着王难姑的《毒经》。 把你当个牲口似地呼来喝去,——公孙止咬牙切齿。 你还不敢不服气。——何太冲面色如常,彷佛没有听见。 那些机灵的早早出家当道士去了。——王重阳连声咳嗽,好像把水呛进了气管。 剩下的只有打不还手的份。——谭公摸了摸怀里的药膏,放下心来。 没准搭错哪根筋,就一门心思和你作对。——白自在感到很不自在。 整死你你都猜不出是为了什么。——马大元魂魄归来,茫然若失。 再说感情吧,喜欢你的能把你吓死,——陆展元耳畔又响起李莫愁哀怨的歌声。 你喜欢的八辈子也追不到。——令狐冲抱起一个酒坛子,躲到墙角喝闷酒去了。 别以为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游坦之面色惨白,彷佛结了一层冰。 你知道她是什么人吗?——胡斐百感交集。 你知道她做过什么吗?——张翠山感到无地自容。 你知道谁在背后利用她吗?——夏雪宜抚弄着手中的毒蛇。 你知道她对你安的什么心吗?——无尘道人看看自己断掉的左臂,发出一声极轻极轻的叹息。 好不容易找到个放心的,还有一群人死活要把你们拆散。——杨过与小龙女相顾无言。 当然那些主动弃权的火星人就不在此讨论了。——陈家洛痛不欲生。 说到底一句话:你感到幸福了吗?放心,那只一种错觉。——风清杨望着西斜的太阳,不知在想些什么。 更别说造化弄人了。有生离的,——张无忌想起小昭,心里就是一酸。 有死别的,——萧峰捏碎了酒杯,刺得自己满手是血。 有离家出走的,——不戒和尚目露凶光。 有岳父难缠的,——丁典心如刀搅。 有生孩子难产的,——黄药师的玉箫吹出杀伐之音。 生下孩子你也别得意,先看看像不像你,——钟万仇破口大骂。 像你也不一定能养大,——谢逊手按屠龙刀柄。 养大了也不一定健康,——归辛树怒不可遏。 健康的少不了到处闯祸,——郭靖横了郭芙一眼,郭芙马上躲到门外去了。 见到个女人连姓什么都忘了,——宋远桥泫然泣下。 亲兄弟也拚个你死我活,——武三通悲从中来,忍不住放声大哭。 师弟,你说,为什么要娶妻,为什么要生娃?啊?你说。 众人沉默半晌,一齐围上前来,狂殴莫大。。
【生物向】“海拉”,在实验室里“永生” 1951年2月的第一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接收了一名腹痛难熬,下身出血的女病人,这个女病人的名字叫拉克丝。当天,她被诊断出患有晚期宫颈癌。拉克丝接受了治疗,肿瘤被移除。但8个月后,她还是死亡了,年仅31岁。然而,20多年后,她的后人被告知:“拉克丝还活在实验室里,25年来我们一直用她做实验。” 在拉克丝被切除的肿瘤中,繁衍特别迅速的癌细胞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例可以无限制复制的“永生”细胞。半个世纪以来,它成为生物学家使用最多、最为知名的细胞。它去太空参加过零重力测试。它帮助科学家取得过许多重要突破。如今,几乎每个医学院里都藏有拉克丝的一小部分身体———海拉细胞。拉克丝也因此成为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之一。最近,一本名为《拉克丝的不朽生命》的书揭示了拉克丝的传奇。 【1 疾病 她被癌细胞击倒】 海里埃塔·拉克丝(Henrietta Lacks)1920年出生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的一个农民之家,和很多南方农民命运类似,她的祖上如小说《根》里的农民一样,从非洲被贩奴商运到了美国。 14岁时,拉克丝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随后,她嫁给了孩子的父亲,自己的表兄大卫·拉克丝。随后他们从维吉尼亚移居到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新匹兹堡大街。这个地区是巴尔的摩地面上最大的非洲裔美国人聚居区之一。到了31岁身体出现毛病之时,她已经有了5个孩子。这样的生活在当时的非洲裔美国人当中是相当普遍的。 其实,拉克丝很久以前就注意到身体有些不舒服了。她经常感到子宫像打结了一样的疼痛,下身也总是出血。这种病症在她第5个孩子出生之后依然没有好转。于是,1951年的时候她不得不前往医院向医生求助。在当时严重的种族歧视背景下,唯一能免费治疗“有色人群”医院的是离家30千米之外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隔离病房。 当年2月1日,打了麻齤醉药的拉克丝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她丝毫不知道体齤内的癌细胞很快就会将自己完全吞噬,也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将以一种奇特的形式在医学世界里“永远”存在下去。
20120911 - 人民日报出悬崖勒马了 人民日报外交黑话解读表 ====================================== 亲切友好的交谈——字面意思;   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各说各话,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依然很大; 会谈是有益的——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但能坐下来谈就很好; 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 尊重——不完全同意; 赞赏——不尽同意; 遗憾——不满; 不愉快——激烈的冲突; 表示极大的愤慨——现在我拿你没办法; 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 不能置之不理——即将干涉; 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将报复; 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 拭目以待——最后警告; 请于*月*日前予以答复——*月*日后我们两国可能处于非和平状态;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负责——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这也可能是虚张声势的俗语); 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战争在即; 这是不友好的行动——这是敌视我们的行动;可能引起战争的行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算忍了,要动手了。 悬崖勒马——想被XX么? 勿谓言之不预也——准备棺材吧! ======================================
萧峰是个符号,不是X奸。 萧峰是很理想化的一个人物符号。 我经常说萧峰智商低,不是因为萧峰真就是傻子,而是因为金庸为了美化萧峰,将其进行了理想化处理。既然是理想化,那就说明很多具体的问题没有考虑。既然很多具体的细节没有考虑,那就说明这个人物形象不能推敲,一推敲就显得萧峰幼稚了。 顺便说一声,这种写法,现在来看的话的确稍微是有一点问题的,但是在当时来看,并无不妥。毕竟,文化也是要一步一步前进成长的——现在你看封神演义和水浒传的时候,里面的人多脑缺啊!但人家就是古典名著。 =============具体分析,萧峰是不是所谓辽奸=============== 像书到最后,萧峰只知道止战,却不知道战争从来只是政治的延续。耶律洪基为什么要打宋国,萧峰没有听,没有分析,只简单地理解成了耶律洪基好大喜功——如果耶律洪基的确是一时脑抽的话也就算了,如果不是呢? 书中历史与事实历史有所不同。就历史上来说,辽国作势要南下,一般来说,目的并非为了统一大陆,而是和宋国商量要钱要物,也就是增加“岁币”。 为什么要敲诈宋国?因为宋国富而辽国除了士兵外都没裤子穿——就像现在的南北朝鲜一样。萧峰阻止辽国南下,也就是阻止了一次敲诈,让宋国少出了一次血——同时,让辽国少了很多实惠。 辽国朝庭少得了实惠,这个缺头是不是要分摊到辽国百姓身上?北方寒冷,百姓生活本就艰难,这样一来,是不是生活更加艰难了?那么萧峰这样做所产生的结果,和他所想的,是不是相反了? ================================================================ 但是话要说回来。 萧峰不是辽人。 有谁骂过美国驻华大使骆加辉吃里扒外?有谁骂李光耀是汉奸?没有。为什么?因为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新加坡人。 萧峰在宋国长大,吃宋国的食物,接受宋国的教育,他就是彻头彻尾的宋人。所以他为宋国考虑,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若他帮辽国,反倒很奇怪了。 有人或许要问,那郭靖呢? 郭靖不一样。 因为郭靖虽然长在蒙古,但他有一个伟大的汉人母亲,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汉人的教育。另外,元朝那种游牧殖民制度,也的确是罪恶滔天。 所以无论萧峰还是郭靖,他们都是英雄。都不是X奸。当然相较而言,郭靖比萧峰更加现实化,从“智商”上来讲,被人称之为笨蛋的郭靖,可是远远高于被人称为天才的萧峰。
[奥运会] 英国选手“作弊”夺金 国际自盟:没任何问题 新浪体育讯 周四(8月2日)的奥运会男子团体场地自行车赛上,英国选手保留了自己在这个项目的优势,在决赛中击败法国获得金牌,同时也帮助名将霍伊争到了他个人的第五枚奥运金牌。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英国队的夺金过程涉嫌“欺诈”和“作弊”而引起了争议。英国自行车队的冠军组合在团体场地资格赛上的开局可谓难堪。首先是成员辛德斯的车子前轮似乎出了点问题。而随后出现了本场最具争议的一幕,还是辛德斯,他在英国队整体劣势的情况下,仅仅骑行了四分之一圈后就自己摔倒在地。按照国际自行车联盟的规则,英国队得到重赛的机会。这一次,英国队没再出问题,辛德斯的起跑相当完美,与队友肯尼和霍伊率领到达终点,因此晋级决赛。   更令人惊诧的是,事后,德国出生的英国选手辛德斯表示,他之所以会摔车,是因为他是故意的。也就是说,是他一手导演了摔车事故,从而为英国队争取到了重赛的机会,进而淘汰对手晋级决赛。   出现在混合区的辛德斯事后说:“我和队友商量过,如果开局不好的话,我们就故意制造摔车事故,以便争取重新比赛的机会。所以我骑车出了事故,目的就是为了争取重新比赛的机会,这一切都是我们事先计划好的。”   辛德斯此言一出,英国、德国和国际自行车联盟哗然。要知道,仅仅一天前,八名女子羽毛球选手利用羽毛球规则选择消极比赛刚刚遭到重罚,相继被取消了奥运会参赛资格。如果辛德斯所言属实,英国自行车队这一带有欺骗性质的行为,无疑会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   英国自行车协会马上表示,辛德斯的话是被大家理解错了。他们解释,辛德斯是出生于德国的英国选手,2010年10月份才开始学习英语,所以他还不能用英语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但随后辛德斯在接受BBC采访时再次说:“我那么做(摔车)是为了重赛。我的起步不是很好,所以我当时想,应该重来一次,让一切都变得完美。”   晚些时候,国际自行车联盟表示,这次奥运男子团体场地自行车赛的成绩没有任何问题。 ------------------------------------------------------------------ 随便复制一页新浪的评论: 2012-08-03 13:32:54 来自新浪微博 将来的园林工程师 《每日电讯报》自报家丑 2012-08-03 13:32:08 来自新浪微博 Daily夏立志要当好好小姐 不长眼呐! 2012-08-03 13:31:58 新浪江苏无锡fannyye 什么破奥运会?烂! 2012-08-03 13:30:46 来自新浪微博 周小瑟 我已经是阴国死黑了 2012-08-03 13:30:31 新浪云南红河omo55 这就是英国敢於拼搏的奥运精神? 2012-08-03 13:29:00 新浪浙江宁波zhuqigongzi 这个时候,我只能对某些人说俩字,呵呵。 2012-08-03 13:28:48 新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楠十字小星 那些傻乎乎喷自己人的家伙都出来喷啊。。。。 2012-08-03 13:28:15 来自新浪微博 雷克斯伯伦希尔 阴国人的奥运精神 2012-08-03 13:27:24 新浪xw165 国际奥委会的那些人去哪里了,为了奥运会的纯洁,你们现在不是应该把英国佬的金牌剥夺并驱逐出奥运会吗 2012-08-03 13:26:19 来自新浪微博 煤球王 什么情况? 2012-08-03 13:26:17 来自新浪微博 万项废柴阿下下_高三预备 果然蹬鼻子上脸了 2012-08-03 13:25:46 来自新浪微博 Oct0901 功利主义到处都存在! 2012-08-03 13:23:32 来自新浪微博 susiya 艹!这也可以!@新华视点 @新华体育 你们的良心在哪里?你们推崇的体育精神在哪里?!!! 2012-08-03 13:22:20 来自新浪微博 赏昕乐事ww @新华体育 会这样点评:英国选手巧妙使用规则,并在赛后勇于承认,甚至不顾官方的辩解,依然坚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2012-08-03 13:21:06 新浪上海arkfz82 看懂了么?叫你再清高,我明着来又怎么滴,没人管 2012-08-03 13:20:28 来自新浪微博 张玲珺_就是安芯_Annxin 在老外的眼里不择手段的赢不是问题,光彩与否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看你二,你就要二着赢! 2012-08-03 13:19:41 新浪广东东莞小猪公主00 无语。。。这就是规则,懂吗?手握大权的人才可以谈规则,你们老百姓扯谈什么!我说消极比赛就消极比赛,我说假摔是高明的战术就是高高高明的战术! 2012-08-03 13:18:35 新浪湖北宜昌传世家徽 白人再次秀下限! 2012-08-03 13:18:06 来自新浪微博 Syza倾柚 @_@ 2012-08-03 13:17:41 新浪广东茂名疾风之狼4231 人自己都承认了,你还能说没问题,建议给国际自行车联盟以最强烈的嘘声。
(转贴)奥林匹克理想在羽毛球上受挫----NewYork时报评论回复 转自龙腾网。 来源:NewYork时报 译注:原文其实也挺中立的,。回复更是理性。有空会更新评论 1. 我认为,选择取消他们资格是最好的。我们都知道,执行这种消极应战的战略,这很可能不是球员的选择,而是教练甚至教练之上的人做出的。如果你看到比赛就会发现,很明显他们这样做了,他们本应该像其他最好的选手一样比赛。我们不希望因为他们教练的决定,而导致球员受到影响。以打得不好来占据上风,显然不是良好的意图,我不认为他们只是在为以后的比赛保存自己的实力,这很明显。 2. 问题在规则,输者能得到奖励。两支球队都发现了输掉比赛的价值,所以有了这荒谬的两支球队争输。 3. 怕你不记得,世界羽联就是那个2011年坚持要求所有女选手必须穿裙子的。这决定导致了那一整年的从选手到粉丝到人民的抗议。迫让他们改变主意。 4. 当运动员受到道德谴责的时候,只惩罚他们而不惩罚这个系统,这不公平。这种循环赛注定会引入这种策略;我不知道为何世界羽联会如此惊骇。这个赛制既表现得完全缺乏远见,又故意试图让最好的球队折戟在半路。 是的,运动员理因表现出最好水平来让观众兴奋,但这理所当然不是任何运动员辛苦训练牺牲巨大(很多因此给其身体造成了永久损伤)来参加奥运会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伦敦2012还有大量空座位)。 运动员极其辛苦的训练是为了比赛。猪脑才会奋力表现来博一个会让他们最后获胜机会变小的结果。赢得比赛的战略是不幸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认为这是作弊?作弊是给你对竞争对手不公平的优势。如果在比赛中故意表现不佳是作弊。那么很多读者就会指出这种策略不单单存在于羽毛球比赛。在足球篮球棒球和其他很多拥有大量观众和赞助商的运动中常有出现。 在我看来,取消运动员资格太严厉了。正常的程序应该是给他们一个正式警告和申斥,同时更改接下来比赛的规则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 5. 我想如果选手是美国人或欧洲人,结果将是不同的。 6. 嘘他们的观众并没意识到会是如此结果。现在,他们能看到二流的球队打总决赛了。 “尽力而为”的规则适用于身体和精神的努力。在循环赛中,为重要的比赛节省体力这是非常聪明的。为奖牌不同阶段的努力是不同的(好比马拉松和游泳)。根据羽毛球规则,你如果预赛时拼尽全力,决赛时将一无所获。对现场观众而言是糟糕的,但他们应该抱怨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聪明的球员。 7. 组织者的错误他们却责怪选手不对。你赢了一场羽毛球比赛后会得到一块金牌吗?你赢了两场比赛后会得到一块金牌吗?三次比赛呢?不会,答案是你知道赢得最后比赛才会获得金牌。最后一次比赛才做数。 用一个长距离赛跑作比方。如果你善于跑步,但是你没试图跑在最前面,人们能因你在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没有尽100%努力跑步,而指控你作弊吗?不能,因为这时你希望保留体力保持稳定的状态。也许你的队友会冲到前面去让对手们精疲力竭,这是作弊吗? 你不会因为在第一圈、第二圈或第三圈领先而获得金牌,你因为在最后一圈跑在第一而赢。没有人会强迫你一开始就用尽全力,这是毫无道理的。除非赛事组织者制定规则记录每圈的排名。 8. 也许他们应该引入类似网球排球等运动的种子选手。让最强的队伍与最弱的队伍对上,淘汰掉他们。如果你是排名更靠前的种子,你会遇上更弱的队伍,这样激励队伍去赢。 9. 很多评论员的观点都带有道德相对主义,这已经成为我们的默认的社会问题。
于洋、王晓理引起的“新友邦惊诧论” 1 我看到让球风波的时候,还特地看了一下两人比赛的视频,当场喷饭。 球员都是奇材啊!只是可怜了买票来为她们加油的满场观众了。 可是新华社High了。网上一大群精神外国人High了。羽联作出裁决,取消了于洋王晓理和其他六位运动员的比赛资格。网上群情激愤,说于洋王晓理丢中国的人了,“中国不差这块金牌”。 中国不差这块金牌?放P! 普京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块是多余的。”为什么,因为再大的领土,那也是由小领土一块一块拼接而成的。中国奖牌虽多,有哪块奖牌不是用运动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汗水浇铸而成的?在以国别来计成绩的奥运会,为了和自己并肩奋战,流血流汗的队友能拿一个好成绩,让个球有什么不对?不让球那才叫奇怪吧?! 这篇评论的标题,我原本想取《于洋,去国外打球吧!》,因为我实在恶心了网上那些自许道德圣人的家伙们。 中国是个很奇怪的地方。 别说于洋她们俩是否有错,就算她们有错,都是一心一意,努力为自己国家争取荣耀的好运动员,为什么不能包容?中国形象受损?连护短都不懂,不去支持自己人,反倒打压自己的运动员————有这么二的国家,有这么二的人吗?这跟出卖自己客户的律师有什么不同? 2 话说回来,在其他赛场上,打默契球很稀罕么?故意输掉以规避强大对手的行为很不可接受么? 日本女足这次比赛放水南非队就不说了吧。1948年伦敦奥运会双人桨冠军贝尔特-布什奈尔和迪克-不纳,在半决赛中为了避开丹麦的的强力组合,故意在第一轮输给了法国组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闯过两关复活赛,最终决赛夺冠。据赛后贝尔特承认:“为了不提早在半决赛中遇到丹麦人,我们应该在第一轮中输掉比赛……” 这样一个没有体育精神的策略,却被英国人誉为 “有冒险精神的” 和 “深思熟虑的”,并被BBC作为欢迎2012年奥运会的电视主题之一宣传。 ————天天高喊“友邦惊诧”,高举“奥运精神”的公知们,看看上面那个故事,又有何想法? 所以别给我扯什么奥运会精神。奥运会精神即便真的存在,那也早就在几百年前就死掉了。 这里想讲同时打的另一场比赛:日本队和台北省队在这次奥运会上的小组赛。 女羽双打的日本和台北省队的比赛,因为省队想赢了出线,日本想输了规避中国,结果那一场打得有声有色,最后日本队输,省队赢,观众也高兴,皆大欢喜——当然印度人很郁闷,但无计可施。 为什么印度人会无计可施?申诉人家都不带搭理的?难道是看不出日本在放水?错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要想让外行看个热闹,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但内行想让内行看不出自己是在放水,难于登天。 羽联不受于印度人的申诉,是因为默契球什么的,其实都是规则默认的。小组赛选队友送分是很正常的战斗策略。相比之下,于洋王晓理的性质其实要远好于日本、韩国和印尼的运动员,为什么?因为她们送分不是为了躲避对手,而是为了帮助队友。 怪只能怪于王还有韩国、印尼的运动员们做得太过份了。连个热闹都不给外行们看。那种比烂的比赛,实在是对不起花钱买票为球队加油的上千粉丝。毕竟于王组合乃是世界第一,大家基本上都是冲着她们的名头去看的,看到自己的偶像打成这副鸟样——这是很过份的,对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有着非常坏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就说,这场风波,最委屈的还是买票进场的观众。我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果我是现场的观众,我的心情会有多么糟糕。 但问题又回来了,为什么会打得那么水?因为大家不会演戏?错了。因为大家都想输————这才是根本原因。 既然大家都想输,那就成谁脸皮薄谁赢,那还有什么好打的?都躺地上耍赖呗!一个规则制定下,能让三个国家八位球员在两个赛场上“争输”,本身就证明这不是球员问题,而是赛制问题。 归根结底,这并不是羽毛球员们的错。自己制定了有问题的赛制,却让遵守赛制的于洋等人买单,羽联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奥运会最基本的“诚实”的精神。 我觉得最正确的做法,乃是改变规则,承诺同一国家在决赛前永不相见(如乒乓球比赛),然后取消这两场比赛成绩,重新再比。之前买票的观众可凭票根免费再看一场。当然,于洋等八人,公开向观众们道个歉是应该的。
女羽让球风波——中国代表团也申诉了 1 我看到让球风波的时候,还特地看了一下两人比赛的视频,当场喷饭。 球员都是奇材啊!只是可怜了买票来为她们加油的满场观众了。 可是新华社High了。网上一大群精神外国人High了。羽联作出裁决,取消了于洋王晓理和其他六位运动员的比赛资格。网上群情激愤,说于洋王晓理丢中国的人了,“中国不差这块金牌”。 中国不差这块金牌?放P! 普京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块是多余的。”为什么,因为再大的领土,那也是由小领土一块一块拼接而成的。中国奖牌虽多,有哪块奖牌不是用运动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汗水浇铸而成的?在以国别来计成绩的奥运会,为了和自己并肩奋战,流血流汗的队友能拿一个好成绩,让个球有什么不对?不让球那才叫奇怪吧?! 这篇评论的标题,我原本想取《于洋,去国外打球吧!》,因为我实在恶心了网上那些自许道德圣人的家伙们。 中国是个很奇怪的地方。 别说于洋她们俩是否有错,就算她们有错,都是一心一意,努力为自己国家争取荣耀的好运动员,为什么不能包容?中国形象受损?连护短都不懂,不去支持自己人,反倒打压自己的运动员————有这么二的国家,有这么二的人吗?这跟出卖自己客户的律师有什么不同? 好在发之前看到快讯,中国代表团也已经向羽联申诉。不管是否有用,保护我们的运动员的姿态是做出来了。 2 话说回来,在其他赛场上,打默契球很稀罕么?故意输掉以规避强大对手的行为很不可接受么? 日本女足这次比赛放水南非队就不说了吧。1948年伦敦奥运会双人桨冠军贝尔特-布什奈尔和迪克-不纳,在半决赛中为了避开丹麦的的强力组合,故意在第一轮输给了法国组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闯过两关复活赛,最终决赛夺冠。据赛后贝尔特承认:“为了不提早在半决赛中遇到丹麦人,我们应该在第一轮中输掉比赛……” 这样一个没有体育精神的策略,却被英国人誉为 “有冒险精神的” 和 “深思熟虑的”,并被BBC作为欢迎2012年奥运会的电视主题之一宣传。 ————天天高喊“友邦惊诧”,高举“奥运精神”的公知们,看看上面那个故事,又有何想法? 所以别给我扯什么奥运会精神。奥运会精神即便真的存在,那也早就在几百年前就死掉了。 这里想讲同时打的另一场比赛:日本队和台北省队在这次奥运会上的小组赛。 女羽双打的日本和台北省队的比赛,因为省队想赢了出线,日本想输了规避中国,结果那一场打得有声有色,最后日本队输,省队赢,观众也高兴,皆大欢喜——当然印度人很郁闷,但无计可施。 为什么印度人会无计可施?申诉人家都不带搭理的?难道是看不出日本在放水?错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要想让外行看个热闹,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但内行想让内行看不出自己是在放水,难于登天。 羽联不受于印度人的申诉,是因为默契球什么的,其实都是规则默认的。小组赛选队友送分是很正常的战斗策略。相比之下,于洋王晓理的性质其实要远好于日本、韩国和印尼的运动员,为什么?因为她们送分不是为了躲避对手,而是为了帮助队友。 怪只能怪于王还有韩国、印尼的运动员们做得太过份了。连个热闹都不给外行们看。那种比烂的比赛,实在是对不起花钱买票为球队加油的上千粉丝。毕竟于王组合乃是世界第一,大家基本上都是冲着她们的名头去看的,看到自己的偶像打成这副鸟样——这是很过份的,对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有着非常坏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就说,这场风波,最委屈的还是买票进场的观众。我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果我是现场的观众,我的心情会有多么糟糕。 但问题又回来了,为什么会打得那么水?因为大家不会演戏?错了。因为大家都想输————这才是根本原因。 既然大家都想输,那就成谁脸皮薄谁赢,那还有什么好打的?都躺地上耍赖呗!一个规则制定下,能让三个国家八位球员在两个赛场上“争输”,本身就证明这不是球员问题,而是赛制问题。 归根结底,这并不是羽毛球员们的错。自己制定了有问题的赛制,却让遵守赛制的于洋等人买单,羽联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奥运会最基本的“诚实”的精神。 我觉得最正确的做法,乃是改变规则,承诺同一国家在决赛前永不相见(如乒乓球比赛),然后取消这两场比赛成绩,重新再比。之前买票的观众可凭票根免费再看一场。当然,于洋等八人,公开向观众们道个歉是应该的。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