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叹向大海
楼主
1
我看到让球风波的时候,还特地看了一下两人比赛的视频,当场喷饭。
球员都是奇材啊!只是可怜了买票来为她们加油的满场观众了。
可是新华社High了。网上一大群精神外国人High了。羽联作出裁决,取消了于洋王晓理和其他六位运动员的比赛资格。网上群情激愤,说于洋王晓理丢中国的人了,“中国不差这块金牌”。
中国不差这块金牌?放P!
普京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块是多余的。”为什么,因为再大的领土,那也是由小领土一块一块拼接而成的。中国奖牌虽多,有哪块奖牌不是用运动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汗水浇铸而成的?在以国别来计成绩的奥运会,为了和自己并肩奋战,流血流汗的队友能拿一个好成绩,让个球有什么不对?不让球那才叫奇怪吧?!
这篇评论的标题,我原本想取《于洋,去国外打球吧!》,因为我实在恶心了网上那些自许道德圣人的家伙们。
中国是个很奇怪的地方。
别说于洋她们俩是否有错,就算她们有错,都是一心一意,努力为自己国家争取荣耀的好运动员,为什么不能包容?中国形象受损?连护短都不懂,不去支持自己人,反倒打压自己的运动员————有这么二的国家,有这么二的人吗?这跟出卖自己客户的律师有什么不同?
2
话说回来,在其他赛场上,打默契球很稀罕么?故意输掉以规避强大对手的行为很不可接受么?
日本女足这次比赛放水南非队就不说了吧。1948年伦敦奥运会双人桨冠军贝尔特-布什奈尔和迪克-不纳,在半决赛中为了避开丹麦的的强力组合,故意在第一轮输给了法国组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闯过两关复活赛,最终决赛夺冠。据赛后贝尔特承认:“为了不提早在半决赛中遇到丹麦人,我们应该在第一轮中输掉比赛……”
这样一个没有体育精神的策略,却被英国人誉为 “有冒险精神的” 和 “深思熟虑的”,并被BBC作为欢迎2012年奥运会的电视主题之一宣传。
————天天高喊“友邦惊诧”,高举“奥运精神”的公知们,看看上面那个故事,又有何想法?
所以别给我扯什么奥运会精神。奥运会精神即便真的存在,那也早就在几百年前就死掉了。
这里想讲同时打的另一场比赛:日本队和台北省队在这次奥运会上的小组赛。
女羽双打的日本和台北省队的比赛,因为省队想赢了出线,日本想输了规避中国,结果那一场打得有声有色,最后日本队输,省队赢,观众也高兴,皆大欢喜——当然印度人很郁闷,但无计可施。
为什么印度人会无计可施?申诉人家都不带搭理的?难道是看不出日本在放水?错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要想让外行看个热闹,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但内行想让内行看不出自己是在放水,难于登天。
羽联不受于印度人的申诉,是因为默契球什么的,其实都是规则默认的。小组赛选队友送分是很正常的战斗策略。相比之下,于洋王晓理的性质其实要远好于日本、韩国和印尼的运动员,为什么?因为她们送分不是为了躲避对手,而是为了帮助队友。
怪只能怪于王还有韩国、印尼的运动员们做得太过份了。连个热闹都不给外行们看。那种比烂的比赛,实在是对不起花钱买票为球队加油的上千粉丝。毕竟于王组合乃是世界第一,大家基本上都是冲着她们的名头去看的,看到自己的偶像打成这副鸟样——这是很过份的,对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有着非常坏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就说,这场风波,最委屈的还是买票进场的观众。我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果我是现场的观众,我的心情会有多么糟糕。
但问题又回来了,为什么会打得那么水?因为大家不会演戏?错了。因为大家都想输————这才是根本原因。
既然大家都想输,那就成谁脸皮薄谁赢,那还有什么好打的?都躺地上耍赖呗!一个规则制定下,能让三个国家八位球员在两个赛场上“争输”,本身就证明这不是球员问题,而是赛制问题。
归根结底,这并不是羽毛球员们的错。自己制定了有问题的赛制,却让遵守赛制的于洋等人买单,羽联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奥运会最基本的“诚实”的精神。
我觉得最
正确的
做法,乃是改变规则,承诺同一国家在决赛前永不相见(如乒乓球比赛),然后取消这两场比赛成绩,重新再比。之前买票的观众可凭票根免费再看一场。当然,于洋等八人,公开向观众们道个歉是应该的。
2012年08月02日 04点08分
1
我看到让球风波的时候,还特地看了一下两人比赛的视频,当场喷饭。
球员都是奇材啊!只是可怜了买票来为她们加油的满场观众了。
可是新华社High了。网上一大群精神外国人High了。羽联作出裁决,取消了于洋王晓理和其他六位运动员的比赛资格。网上群情激愤,说于洋王晓理丢中国的人了,“中国不差这块金牌”。
中国不差这块金牌?放P!
普京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块是多余的。”为什么,因为再大的领土,那也是由小领土一块一块拼接而成的。中国奖牌虽多,有哪块奖牌不是用运动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汗水浇铸而成的?在以国别来计成绩的奥运会,为了和自己并肩奋战,流血流汗的队友能拿一个好成绩,让个球有什么不对?不让球那才叫奇怪吧?!
这篇评论的标题,我原本想取《于洋,去国外打球吧!》,因为我实在恶心了网上那些自许道德圣人的家伙们。
中国是个很奇怪的地方。
别说于洋她们俩是否有错,就算她们有错,都是一心一意,努力为自己国家争取荣耀的好运动员,为什么不能包容?中国形象受损?连护短都不懂,不去支持自己人,反倒打压自己的运动员————有这么二的国家,有这么二的人吗?这跟出卖自己客户的律师有什么不同?
2
话说回来,在其他赛场上,打默契球很稀罕么?故意输掉以规避强大对手的行为很不可接受么?
日本女足这次比赛放水南非队就不说了吧。1948年伦敦奥运会双人桨冠军贝尔特-布什奈尔和迪克-不纳,在半决赛中为了避开丹麦的的强力组合,故意在第一轮输给了法国组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闯过两关复活赛,最终决赛夺冠。据赛后贝尔特承认:“为了不提早在半决赛中遇到丹麦人,我们应该在第一轮中输掉比赛……”
这样一个没有体育精神的策略,却被英国人誉为 “有冒险精神的” 和 “深思熟虑的”,并被BBC作为欢迎2012年奥运会的电视主题之一宣传。
————天天高喊“友邦惊诧”,高举“奥运精神”的公知们,看看上面那个故事,又有何想法?
所以别给我扯什么奥运会精神。奥运会精神即便真的存在,那也早就在几百年前就死掉了。
这里想讲同时打的另一场比赛:日本队和台北省队在这次奥运会上的小组赛。
女羽双打的日本和台北省队的比赛,因为省队想赢了出线,日本想输了规避中国,结果那一场打得有声有色,最后日本队输,省队赢,观众也高兴,皆大欢喜——当然印度人很郁闷,但无计可施。
为什么印度人会无计可施?申诉人家都不带搭理的?难道是看不出日本在放水?错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要想让外行看个热闹,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但内行想让内行看不出自己是在放水,难于登天。
羽联不受于印度人的申诉,是因为默契球什么的,其实都是规则默认的。小组赛选队友送分是很正常的战斗策略。相比之下,于洋王晓理的性质其实要远好于日本、韩国和印尼的运动员,为什么?因为她们送分不是为了躲避对手,而是为了帮助队友。
怪只能怪于王还有韩国、印尼的运动员们做得太过份了。连个热闹都不给外行们看。那种比烂的比赛,实在是对不起花钱买票为球队加油的上千粉丝。毕竟于王组合乃是世界第一,大家基本上都是冲着她们的名头去看的,看到自己的偶像打成这副鸟样——这是很过份的,对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有着非常坏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就说,这场风波,最委屈的还是买票进场的观众。我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果我是现场的观众,我的心情会有多么糟糕。
但问题又回来了,为什么会打得那么水?因为大家不会演戏?错了。因为大家都想输————这才是根本原因。
既然大家都想输,那就成谁脸皮薄谁赢,那还有什么好打的?都躺地上耍赖呗!一个规则制定下,能让三个国家八位球员在两个赛场上“争输”,本身就证明这不是球员问题,而是赛制问题。
归根结底,这并不是羽毛球员们的错。自己制定了有问题的赛制,却让遵守赛制的于洋等人买单,羽联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奥运会最基本的“诚实”的精神。
我觉得最
正确的
做法,乃是改变规则,承诺同一国家在决赛前永不相见(如乒乓球比赛),然后取消这两场比赛成绩,重新再比。之前买票的观众可凭票根免费再看一场。当然,于洋等八人,公开向观众们道个歉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