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 1 粉丝数: 74 发帖数: 909 关注贴吧数: 13
第一百七十七章 孔雀胆 汪言决定,就利用美女与野兽小队的营地先休息一下,治疗一下伤势,明天再看看如何行动,却没想到他们兜兜转转找回来,美公子竟然自己回来了,还是一个人。而且,对于他们的到来,人家似乎根本不在意。 这是什么情况?汪言内心的愤怒更多的是来自被小看的那种耻辱感。 “不知道。”美公子淡淡地回答,然后缓缓站起身,转向他们五个。 “给我拿下!”汪言大喝一声。 四名护卫立刻围了上来,但同时也在紧张地观察着四周,先前那弩箭着实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无法闪避的感觉实在是可怕,虽然没能致命,但要是被弩箭射中了要害怎么办?有个人为了保护眼睛,手掌都被射穿了。 美公子看着他们,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就凭你们,也想抓我?倒下吧。” 说着,她轻轻地一挥手。 顿时,诡异的一幕出现了,那四名正在靠近她的护卫,都是身体晃了晃,然后就缓缓瘫倒在地。 汪言愣了一下,吃惊地道:“你、你对他们做了什么?” 美公子目光灼灼地看着汪言:“谋害王族,该当何罪?说你是**都侮辱了这两个字。你连本族秘法都不记得了吗?” “孔雀胆?你……你竟然能动用孔雀胆的力量?这不可能,你一个杂血……?”汪言大吃一惊,看着美公子的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美公子右手轻轻挥动,一根孔雀翎出现在手掌之中。孔雀翎纤细的前端被她握在手中,露出后面尾羽处的翎毛,翎毛上,孔雀蓝色所形成的花纹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光芒之中仿佛有无数光环在环绕、绽放。 汪言背后的一根根翎毛瞬间绽开,尾羽的翎毛上也散发出类似的光芒。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美公子手中翎毛上的孔雀蓝色要更深一些,散发出的光芒也更加强烈,而汪言的孔雀翎上散发出的光芒看上去比她的淡一些。 “不、这不可能。为什么你的血脉会比我的更加浓郁?这不可能!”汪言失声惊呼。 血脉的浓郁程度,往往意味着血脉的高贵与否。他完全无法相信,拥有人类血脉的美公子,孔雀妖族的血脉强度竟然还在自己之上。 孔雀胆是孔雀妖族的本命能力之一,孔雀胆会散发出无形的气息,只有血脉最纯净的王族才能在成年的时候激发孔雀胆的力量。若是有族人威胁王族,在孔雀胆的威慑下,就将暂时失去所有孔雀妖族的血脉之力。 美公子距离成年还远,按照孔雀妖族的年龄,正常应该是十六岁才算成年。汪言自然是成年了的,他也拥有孔雀胆的能力,只是对美公子这样同样拥有王族血脉的族人不会有威胁,所以他之前也没有引动孔雀胆。可他万万没想到,在这方面美公子竟然比他还强。 同样是王族,血脉比对方稀薄,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的。 而那四名倒在地上的护卫此时正在瑟瑟发抖。谋害王族,在妖怪族的任何种群之中都是绝对的大罪,是要牵连家人的。 之前他们毫不犹豫地对美公子出手,是因为她是人类与妖怪的混血儿,可他们如何能想到,美公子的孔雀王族的血脉比汪言的更加纯正,而且在成年之前就觉醒了孔雀胆的能力。这意味着她天资绝世,是孔雀妖族不可多得的天才。 “你不是要跟我争夺王位继承权吗?那今天正好是个机会。你我就在这里决斗,他们就是见证者。谁输了,谁死。”美公子淡淡地说道,然后缓缓抬起了自己手中的孔雀翎。 原本是乳白色的孔雀翎尖端徐徐变成了孔雀蓝色,散发出一抹妖异的光芒,而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在这一刻也变成了孔雀蓝色。她的双眸之中蓝光闪烁,身躯缓缓从地面上悬浮而起,巨大的双翼在背后展开,气势持续提升。周围的大片空间,都被映成了孔雀蓝色。 一点金光徐徐在她额头上亮起,金光化为金纹,以眉心为中心,向斜上方延伸,在她额头上勾勒出瑰丽的金纹,就像是多了一顶王冠。 “七阶!”汪言失声惊呼,死死地盯着美公子额头上那金色的纹路,脸色已是一片煞白。 他的大脑甚至在这一刻一片空白,身为王族,他对美公子额头上的金纹再熟悉不过。那是孔雀王族的标识——孔雀金冠,唯有拥有最纯净血脉的孔雀王族才能拥有。拥有孔雀金冠就意味着有突破极限、成为妖皇的天赋。是的,是妖皇,而不是妖王。 虽说拥有这样的天赋也不一定能够成为妖皇,至少他们的父亲,这一代的孔雀妖王都没能成为大妖皇,可是,这至少代表着有机会。最重要的是,汪言自己的孔雀金冠都还没凝聚出来。 孔雀金冠的形成和修为无关,只和潜能、天赋有关,更代表着必然拥有成为继承人的资格。 直到此刻,汪言才真正明白,为什么美公子身为人类与妖怪的混血,竟然会被赋予继承人的资格。当父王宣布此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族长老都表示反对,父王却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容后再议”,就没再多做解释。 是啊!解释什么?孔雀金冠就是继承人的入场券。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这一代之中,这是第一顶孔雀金冠啊!而他这个所谓的嫡长子的孔雀金冠都还只是虚纹。 见金冠,如王亲临!
马库斯场效应 约翰·瑟尔的瑟尔效应机,卡尔的U-tron,马库斯的反重力装置,俄罗斯的单环转换器都具有冷电特点:降温,自发光,反重力。其实反重力并不确切。马库斯认为只是因为磁场的旋转而形成了一个独立于重力场之外的场,因而看起来是反重力的。所以它在突然加速或减速时,里面的人是没有感觉的。 这里贴一段马库斯自己的解释供参考: ----------------------------- 马库斯场效应如下: 1.盾效应 随着起电容作用的铁芯发生转换,能量逐渐增加,旋转发生变化,盾效应缓慢扩张成球形场,最后这个场形成真空,其强度足以让你用橡皮锤或椅子去敲击。此时铁芯会变黑,模糊(虚化?),外围被淡淡的紫罗兰色光包围。 2.拖拉效应 可能存在“拖拽”或“推动”效应。当我短时间“聚焦”于一块5立方英寸的木块时,木块被推出1.8米远,当减少聚焦范围并保持能量稳定时,木块又被拉近30厘米。 3.温度效应 在装置中心直电容作用的铁芯会被霜覆盖。 4.真空效应 随着球形屏蔽场的增长,真空效应生成。 5.引力效应 装置会产生均衡的引力场。当场强持续增强直至与大地引力场影响相等。在一个或数个绕组里能量增强到高于重力阀值时,导致透镜化趋势而使能量跃迁。160公斤的原型机可提升2040公斤的重物。如果对装置上电或加强某对环的电流,则装置的运动就趋向那个方向,即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物理学思考 由纯铁和聚酰亚胺为绝缘体组成的中心电容内的铁原子核会发生变化。场力会促使质子转变成中子,很快铁芯不再是纯铁。 注:事实上一粒反中微子(平均裂变中子数?-)与一粒质子(p+)相撞,将产生一粒中子(n0)和一粒正电子(e+),或者,?- + 1p+ —> 1no + oe+。如果正电子飞快离去,那么定有什么东西冲向相反方向。因而造成了质子的反冲,使得正电子的动量失衡,由此激发一粒中微子予以回应。这表明铁原子转变成一种锰的同位素。其结果就是能量的释放和局部重力透镜效应的产生。电容铁芯中铁的减少导致原子核生成副产品和持续2000小时的、可靠的重力效应。铁进来了四个稳定的同位素。最常见的是铁-56, 占地球标本的大多数:97%, 其次是铁-54 ,占5.8%,铁-57 占2.2%和铁-58占28%。如果一粒铁-56的质子受推而成为中子,其结果是锰-56 (锰带有25粒质子和31粒中子)。锰-56具有放射性和大约2.5小时的半衰期。由此,中心电容器将变成一种有放射性危险的材料。这些同位素可能是不受欢迎的副产品。 马库斯用旋转电磁场产生效应的方法似乎并不遵循李林和尤金德克的方式,他们也声称其研究工作(旋转超导磁体)也产生了推动效应。 然而,最近欧洲航天局主持的由泰马等人做的 研究中,通过旋转超导体(铌和铅构成,与李和德克的装置不同),也产生了重力感应磁场效应,而且当旋转翻转时,人造重力场是可逆的,与马库斯效应相仿。 以上观点网上摘录,请自己思考鉴别。
能量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解释 特斯拉晚年的时候有一段话: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果,就是物质并不含能量。 特斯拉并且用此解释了引力产生的原因,物质的结构会对能量产生阻隔,能量的驻波产生了引力。 这句话似乎很难以理解。那如果经过下面的思考,或许有新的理解。 在思考永动机的定义时,有人定义,不需要输出能量就可以输出能量的机器。其实这个定义不完备,比如核电站就是此类。 需要加一句,自身的能量不减少。 这里就有意思了,能量是什么?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会增加,就是守恒的意思。核电站输出能量了,但是核能减少了。 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能量似乎是与物质无关的。能量都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与物质无关。物质即使短时间拥有了一些能量,比如动能,这些能量必将很快消散在宇宙中。 能量是可以被物质的结构阻拦的,物质本身没有能量。物质或许就是那个结构。能量则充满着这个空间。 所以能量的运用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寻找巨大能量,然后利用一些即可。即我们目前应用的多数。比如水电站,这些能量我们用了很快就会消散。 第二种就是找寻物质结构封锁能量的秘密,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能量。比如核电站,一点的质量损失就得到大量的能量。 当然还有很多核聚变的如氢弹等,这些是一些暴力的应用方式。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原子结构的秘密,如果可以轻缓的方式如瑟尔的方式,用磁力线导引出来那就是源源不断的能量了。keshe的方式还不太理解,也是这个方向的应用。
“永动”的时钟 分享给大家,这个是真的可以动很久的 首先感谢:haolizhong4924  ,他告诉我之前有这种机械。 这里是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hongkao.xdf.cn%2F201202%2F1046363.html&urlrefer=877d1f6409aebfc3c122c53521f9d6b4 原文如下: 我们已经谈到好几种想象的“永动机”,而且也解释过发明永动机是没有希望的。现在我再来谈一谈一种“不花钱”的动力机,所谓“不花钱”的动力机,就是不要什么人照顾,却能够长时期工作的机械,这种机械所需要的动能是从四周的自然环境里得到的。大家大概见过气压计这个东西吧。气压计有两种:水银气压计和金属气压计。在水银气压计里,水银柱的上端随时跟着大气压力的变化升起或降下;在金属气压计里,在大气压力变化的时候,指针会跟着摆动. 18世纪的时候,一位发明家利用了气压计的这种运动来发动时钟,他就这样造出一只时钟,能够不要外力就使钟自动地走起来,而且可以不停地走。英国的有名机械师和天文学家弗格森看到这个有趣的发明以后,曾经这样评价(在1744年)道:“我仔细观察了上面说的那只时钟,它是由一个特别装置的气压计里的水银柱升降带动的;我们没有理由可以相信这只钟会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因为储藏在这只时钟里的动力即使把气压计完全拿走,也已经可以维持这只钟走一年之久。我应该率直地说,根据我对于这只时钟的详细的考察,无论在设计上或者制造上,它的确是我见到过的机械里最精巧的一种。” 可惜这只时钟没有能够保留到今天,它给人抢走了,现在藏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不过现在还留下来那位天文学家所作的构造图(图65),因此还有可能把它重新制出来。在这只时钟的构造里,有一只大型水银气压计。盛水银的玻璃壶挂在一只框架上,一只长颈瓶倒插在这玻璃壶里,在玻璃壶和长颈瓶里一共装了150千克水银。玻璃壶和长颈瓶是活动的,可以移上或移下。当大气压力增加的时候,一组巧妙的杠杆会把长颈瓶移下,玻璃壶移上;气压减低的时候,相反地把长颈瓶移上,玻璃壶移下。这两种运动会使一只小巧的齿轮总是向一个方向转。只有大气压力完全不变的时候,这个齿轮才完全静止不动枣但是在静止的时候,时钟仍旧会由事先提升上去的重锤落下的能量继续带动。要使重锤能够提升上去而又要靠它的落下来带动机械,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古时候的钟表匠却很有发明能力,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气压变动的能量太大,超过了需要,使得重锤提升上去比落下来更快;因此得有一个特别的装置,等到重锤提升到不能再高的时候,会让它自由地落下去。 这种或者类似的“不花钱”的动力机,跟所谓“永动机”有重大的、原则的区别,这个区别不难看出。在“不花钱”的动力机里,动力不是像永动机的发明家所想的那样“无中生有”,它们的动能是从机械外面得到的,在我们这个例子里就是从四周的大气得到的,而大气是从太阳光得到这些能量的。“不花钱”的动力机实际上是跟真正“永动机”一样经济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