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 jdicjejaoxjdwk
关注数: 144 粉丝数: 140 发帖数: 6,888 关注贴吧数: 12
名酒中报探究之《泸州老窖篇》 经营述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4亿元,同比下降4.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0亿元,同比增长17.12%。公司主营“国窖 1573”“泸州老窖”等系列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综合指标位于白酒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及消费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经营业绩持续良性增长。公司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1573国宝窖池群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泸州老窖1,619口百年以上酿酒窖池、16处酿酒古作坊及三大天然藏酒洞,一并并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行业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资源。 近年来公司成功构建了清晰聚焦的“双品牌、三品系、五大单品”品牌体系,国窖1573品牌提升和泸州老窖品牌复兴工程成效显著,品牌辨识度和含金量大大提升,浓香国酒、浓香正宗的形象渐入人心。 上半年老窖营收下降源于销售费用的下降幅度大于营收的下降,进而带来净利润的增长。现金流下降57.3%,体现其补贴经销商,不向经销商压货以稳定价格体系,如此看来老窖价格坚挺还会持续,150-特曲和700-国窖应该不容易买到了。高端酒(国窖)营收占比从53.8%上升到62.1%,销售额增长10%,中端酒(特曲窖龄)销售额下降14%。高端中端的营业成本分别为3.8亿和3.7亿,对应的销售收入却分别为47亿和19亿,毛利率是91%和80%。
名酒中报探究 学习控制增量老哥,为了大家下半年更好的撸酒,从名酒上市公司中报里探究各酒企对当前市场的判断以及下半年的经营计划。今天推出《舍得篇》。 一.市场判断:2020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一方面面临着中高端白酒阶段性去库存及竞争更加激烈的问题,另外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导致中高端白酒的终端动销减弱。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人员流动性降低、商业应酬和宴席活动减少,对中高端白酒整体销量有持续影响。白酒行业开始进入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营销水平、创新能力的全面竞争时代,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整合进一步加速。一线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渠道控制力进一步衍生产品线,加大品牌宣传及促销力度,提升市场份额。 二.经营计划:1、实施舍得、沱牌双品牌运作。按照经典老酒、藏品老酒、艺术老酒三大老酒产品线实施老酒战略。将“舍得”打造为次高端价位龙头品牌和老酒品类第一品牌,聚焦打造品味舍得和智慧舍得等战略单品;进一步加强沱牌天特优、沱牌特级T68的运作,恢复沱牌大众白酒的市场规模,做好天子呼、吞之乎、舍不得在超高端市场的布局。 2贯彻老酒战略。以打造老酒品类第一品牌为目标,将老酒战略贯彻到营销的每个环节,通过老酒品鉴、老酒培训、老酒传播、老酒展览、老酒论坛、老酒拍卖等系列活动,以“老酒”占领消费者心智。 3.下半年重点做好高端产品舍不得、建厂80周年纪念酒的研发。 4.加强市场的全国化布局。积极推动舍得的全国化战略,尤其是加强高端白酒大容量市场的布局,力争湖南、环太湖等市场形成有效突破;通过艺术老酒全面拓宽电商及新零售渠道,让年轻消费者爱上中国白酒。进一步拓宽终端渠道,在坚持做好传统烟酒店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企业团购,高度重视线上及新零售渠道、餐饮渠道的开发,以免税店渠道的导入为突破口,布局国际市场。
一、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98 年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在固定资产 一、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98 年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 在固定资产投资高增、白酒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白酒行业在 90 年代初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孔府、秦池等小酒企发展迅速,白酒行业产量从 90年的 470 万吨大幅扩张至 97 年的 709 万吨,但此后受经济及政策因素影响,白酒行业进入去产能阶段,产量自 97 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于 04 年见底。白酒行业于 1998 年进入调整期的内部原因为供应量增长幅度超过实际需求;外界影响因素为金融危机、假酒事件爆发、税改政策出台等事件发生,具体来看: 1) 供给方面:1988 年前,我国白酒价格受政府行政干预,因而主要酒厂均将 重点放在白酒产能及品质的提升上,1988 年放开名酒价格管制后,名酒的供不应求导致酒企争相扩大产能、进行提价,供给远超需求,供需不平衡为白酒行业的调整埋下伏笔; 2) 需求方面:1996 年我国经济已换挡至低于 10%的增速,而 1997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了政府、企业、个人消费者的收入及消费意愿,同时企业资本支出缩窄,行业供需格局进一步恶化; 3) 外界因素:1997 年的税改及秦池散酒事件、1998 年的山西假酒案及白酒广告费不得税前列支政策的出台、1999 年新型白酒工艺风波、2001 年税改、2002 年取消所得税优惠政策等接连不断的负面事件将白酒行业逐步推进调整期。 调整期间,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明显放缓。曾风靡一时的秦池酒厂倒塌,古井贡酒、汾酒等酒企收入增速放缓,老名酒则凭借着优异的品质及较高的品牌力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茅台、五粮液业绩增幅居前:五粮液依靠买断经营模式聚拢优秀资源;贵州茅台则在季克亮的带领下,通过加大营销改革、注重品质提升、注重技改,获得较快增长;全兴酒业依靠 2000 年推出水井坊高端产品而实现成功转型。
《浅析名酒涨价与通胀及经济增速关系》 1988年放开名优白 《浅析名酒涨价与通胀及经济增速关系》 1988年放开名优白酒价格管制以来,大体经过了三轮通胀周期。89-95年由于价格改革,通胀持续升高,最高点超过20%,投资过热,经济增速也处于高位。这一时期,除汾酒外的多数名酒持续提价,使五粮液在94年利润和销售额双双超过汾酒,位居行业老大。通胀带来收入提高,老百姓对名酒需求的增加,总体上处于供销两旺的情况。 95年-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前,通胀始终维持低位(2%上下),加之中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增速处于低位,内需不足和白酒行业的山西朔州假酒案,使得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库存高企,销售遇冷。提价无从谈起,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01年-07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外资流入和贸易顺差加大,经济增速和通胀逐步走高(03年上半年非典除外),名酒开始了新一轮提价。这一阶段各种酒局和商务宴请的大量增加,对名酒需求也随之走高。呈现出量价齐升的状态。茅台也在08年初出厂价和售价超过五粮液,迎来了自己的霸主时代。 08年金融海啸的短暂调整被4万亿计划对冲,基建项目集中上马,又带来需求集中释放,至12年,通胀持续处于高位但经济增速回落。这一阶段也是持续提价,2012年左右茅台市场售价逼近2000元左右。 13年至16年 随着18大以后限制三公消费和公务宴请,通胀走低伴随经济增速稳步回落至7%以下,茅台一度跌破出厂价,五粮液和国窖也几次下调出厂价(五粮液好像下调两次)。这段时期名酒价格回归,泡沫受到挤压,更多向酒喝不炒的方向发展。 17年初至今年初由于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缺乏合理回报的投资渠道,使大量资金涌入白酒市场,在经济增速平稳的大背景下,通胀温和上升,名酒价格再次大幅上涨。但个人觉得这次上涨真实开瓶消耗量小于之前几次,金融属性更突出。 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年初以来,通胀有持续上涨之势,经济增速低位徘徊,加之年初的形势,对于酒价还是谨慎乐观为妙。 总体而言,白酒价格会随着经济周期和通胀的上升逐步走高,(特殊事件影响除外)。经济增速回落但通胀上升,也对价格有提振作用。只有经济增速回落的后期,通胀下降带来需求不足,才会使白酒价格回落。但有一定的滞后效果。 一时兴致回顾一下过去的周期,数据和时间点全凭以往的记忆,没有深入校对探究,不免有谬误。欢迎吧友批评指正。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