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康の影迷 财神康の影迷
关注数: 6 粉丝数: 91 发帖数: 7,945 关注贴吧数: 9
【白话语文】 吊颈都要透啖气——紧张生活要有休整 来源:佛山日报 吊颈也要透口气?吊颈求死,透气求生,“吊颈”而让“透气”,说得没有一点道理!但经历多了,慢慢就有所领悟:世界是多元的,没有异质就没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黠慧的广府人说“吊颈都要透啖气”,故意推向极端,并不是谈论上吊的技术问题,而是强调生活无论如何紧张都要有休整。用现代术语写成文件上的说法,就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不说了。且说日前我到三水一所小学,给师生和家长讲讲学习经验,考虑到有些家长不习惯听普通话,于是就用白话讲。当时一面讲一面就体会到白话在本地区所起的亲和作用:我说出的一些白话特殊用语,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家长间的心理距离。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越讲越精神。  由此我想到推普和抢救方言这个问题。我认为,推普要积极,但“吊颈都要透啖气”,推普就更要在一定条件下适时歇歇气了。  如果是在若干年前,我不会写这篇短文。那时,在广东省,推普是和计划生育难度相等的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某县一所重点中学教语文,讲普通话,学生都说听不懂。  但是,正所谓今时唔同往日,菜农进城卖菜,遇着“捞松”,也会讲几句普通话了——虽然发音不正,把“普通话”说成“煲冬瓜”,正如先辈把“老兄”叫成“捞松”一样。  时移势易,审时度势,推普已经不必采取像逼人吊颈那种极端手段,而应适时地让人“透啖气”了。否则,我只怕二十年后,想找一拨能续演《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演员也难:剧里的白话精彩纷呈,不是有方言素养的演员,不易掌握火候。  生活中总是有点异质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宽容:这是我对“吊颈都要透啖气”的另一种体会。早晨听佛山电台新闻,白话普通话兼用,我以为这口气就透得好。
【新闻】《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将上演音乐版 大洋新闻 时间: 2007-08-2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苏蕾 当《暗恋桃花源》在全国掀起热潮,一部来自本土民间原创的舞台剧作品《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剧照见下图)也凭借口碑悄然走红。为了向中国话剧百年致敬,《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将于8月26日、9月15日及10月1日、2日在南方剧院加演4场音乐版。继DJ李国君、歌手东山少爷之后,在音乐版中挑大梁的将是本地著名节目主持人陈迪生。  《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没有强大的背景,纯属民间创作。该剧由才女思诺担任编剧、导演,从3月的首演至今,已公演了8场,上座率均达九成以上。《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也没有刻意邀请专业话剧演员,参演的演员都是广州的青春派明星,包括东山少爷、胡芳芳、张曼莉、欣欣等,或者是通过选秀节目出名的“草根”一族,如吴嘉亮、邱光磊、李嘉杰、谭俊颖、李健、付丽等。虽然演员都是半路出家,但他们的表演效果却得到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同时,《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并不囿于传统话剧形式,而是灵活加入了音乐、栋笃笑、荒诞等多种元素,首演至今,口碑越传越好,其间更陆续吸引了香港艺人雷宇扬、张达明及《外来媳妇本地郎》、《乘龙怪婿》的一众演员、编导前来观看。《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二嫂”虎艳芬在看完后赞赏该剧的编导手法新颖,内容贴近生活,直言自己不时爆笑。  对于此次邀请名嘴陈迪生加盟,思诺表示,陈迪生活跃于广东广播电视圈17年,其名牌节目《孖宝制造》更是深入民心。而陈迪生表示,会尽量把角色演得夸张些,争取观众更多的注意力。陈迪生认为,近年广州舞台剧市场一直低迷,与媒体的宣传力度有关,今年《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在低调上演的情况下能得到越来越多本土观众的支持和喜爱,相当难得。据透露,《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于8月5日上演的第8场,门票在演出前两天就全部售罄,令台前幕后受到极大的鼓舞。对于接下来4场音乐版,思诺表示,全剧组会越战越勇,而他们目前也已在紧张的排练中。
【新闻】"新阿宗"出演《外来媳妇本地郎》惹争议 本地长寿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开播7年以来,近期迎来了一次最大的挑战:由“外地郎”周晓滨接替去世的郭昶出演“阿宗”。 “新阿宗”的出现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大回响,在播出了两周以其为主线的内容后,关于“新阿宗是否应该到来”的讨论持续升温。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观众们分成支持和反对两派,双方针锋相对,各有各有理由。近日,处于风口浪尖的“新阿宗”在剧组拍戏期间,回应了外界的质疑,他表示能理解目前观众们的情绪,自己会把他们的意见转化成演好角色的动力。    不会刻意模仿郭昶    郭昶饰演的阿宗形象已在观众心目中根深蒂固,要演好这个角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什么原因使周晓滨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呢? 周晓滨表示,“《外》剧的文化包容性很强,它不仅仅表现了广东文化,还有许多其它地方的文化。这是它成功的原因,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对于目前一些观众对自己的批评,他表示理解,“我充分理解这些观众的心情。因为他们已经看了6、7年郭昶饰演的阿宗,现在一个‘新阿宗’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肯定会感到别扭,这是必然的。没有批评反而是不正常的,我感谢大家给我提出的意见。我会通过这些意见去找到自己应该要改进的地方,去演好角色。其实我并不希望大家把我和郭昶做比较,我不会去刻意模仿他,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代替郭昶。我现在要让自己轻装上阵,塑造一个全新的阿宗,让人们最终能够接受一点——他就是康祁宗。同时,我不愿意看到《外》剧因为我的到来而走下坡路,我要和其他演员一起努力,让《外》剧更加辉煌,长久地拍下去。”    重新找回广州话感觉    广州话口音不准是目前观众们对“新阿宗”的最大意见,对于这一点,周晓滨表示:“我是湛江人,本身会说广州话,14年前去了北京生活。刚到北京的时候,别人听我说话都会笑,因为我的普通话说得太差了,但是现在再听我讲普通话,别人都以为我是正宗的北京人。所以我的适应力极强,我也有信心把我的广州话口音纠正。目前我正在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逐渐融入粤语环境,重新找回说广州话的感觉。我的练习方法是尽量多说,同时多观察别人,学习老西关地道的俚语。现在对于我来说,发音不是最大的难题,最难的是粤语的语法和语序,我正在努力学习。”    将北派演绎方式融入《外》    周晓滨表示,康家成员们给予他的支持最让他感动,“我最感动的一点就是大家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刚到剧组那天,请大家吃饭,小虎(虎艳芬)就送给我手上这个黑宝石戒指作为礼物。这是情侣对戒,她手上戴着一枚,我手上也戴着一枚。这是对我的一种鼓励,我很珍惜这份情意。在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的时候,大家怕我受到打击,都来和我谈心。丹哥(苏志丹,饰阿光)、徐若琪(饰阿祖)等都通过各种方式来安慰我,因为他们怕我受不了这种压力,会产生情绪或者一蹶不振。但是我告诉他们,我不会倒下去,我只会因为大家对我的希望而越做越好!”    周晓滨还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把南派的情景喜剧发扬光大,“我在中戏上学时学到的是北派的表演方法,北派的幽默方式与南派不同。现在北方的情景喜剧在我们广东大受欢迎,为什么我们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不能在北方也受到欢迎呢?所以我想把自己所学到的北派演绎方式融入到《外》剧中,让北方的观众都能理解我们的幽默,把我们的南派情景喜剧带到更多的地方。”    康家力撑“新阿宗”    龚锦堂(饰康伯):    “康家的所有成员都是一家人,现在周晓滨加入进来,那他就是我们康家的一分子,和我们就是一家人!”对于目前观众对周晓滨的争议,“康伯”语重心长地说道:“都说‘理解万岁’,我们也希望观众们能够理解一下。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现在周晓滨是饰演一个新的阿宗,而不是在模仿郭昶。《西游记》里的唐僧都有3个演员扮过啦,而且个个风格都不同。任何一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表演风格,希望观众们理解这一点。”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