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秘
苏大秘
关注数: 35
粉丝数: 449
发帖数: 4,441
关注贴吧数: 10
昨晚那期感觉很水 话题也是老生常谈,而且感觉从文涛开始,三个人语速都很快。马爷倒算了,以往也就这语速。文涛和以前真是对比明显,没有那种怡然自得的感觉,脸上表情也少了。感觉像是赶紧录完好下班回家一样。梁和马出来这两期是在一个半天集中录的,昨天那期可能是当天的最后一期,仨人都聊不动了吧。
音乐社团招新 微博上看到的: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93085d4e519de86e962364e780583b923f17fde&urlrefer=aa648416e0e01fb4f0684e2c72c078df
简谈昨晚王蒙那期 首先觉得老爷子是有备而来,侃侃而谈,不能说完全无道理。而且在我印象里,他上锵锵的节目还从没有中气这么足、语速这么快、语气这么自信过。最后还反问许子东:“你承认吗?你不能不承认!”。依稀看出当年领导的派头来。至于具体的观点,我觉得还是有一些道理的。网络中人确实存在着看诗只看几句,聂绀弩的例子也挺适当。貌似前段时间《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挺周文章也是类似的观点。同时我感觉王挺周的理由大体为以下两点:1.内容好,符合了他心中的民族主义情结。2.文学上也有所可取。即一个政治标准、一个艺术标准。而网络上的反周人士其实大体上也是采取了这两个标准,只不过观点完全相反。看来,双方其实是殊途同归。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到:网络的发展使得意见日趋多元,同时也使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撕裂。所以一些在以前不可能引起关注的事现在也会引发轩然大波。比如还是以聂绀弩为例,他的诗当年就没引起这么大的争论,甚至都没多少人知道。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吧。
我也来求一个片 《被出卖的台湾》。
毕峰是女的? 以前看这名字,一直以为是男的。昨天节目里文道说毕峰把裙子借给广美穿。如此说来,毕峰莫非是女的?
有谁能推荐一些近年来的本土港片 就是如《低俗喜剧》、红VAN之类的不在大陆公映的港片。想找一些看看,和黄金时代的片子做个对比。
推荐一本书 许乐的《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写得还是比较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属于很好的入门类学术著作。反正我以前一直以为港片就是些胡编乱造、迎合观众的垃圾作品。看了该书后才算是第一次真正认识到香港电影
一点见闻 前几日去魔都办事带转悠。回家的车上,我后面两个女生不断在谈偶像剧、男明星等话题。然后我爸爸受不了,狠狠地白了他们一下,把他们吓得不说话了。我事后对他说:何必这样,各人爱好不同,没必要强求别人放弃自己的兴趣,尽管这个兴趣可能真的很低俗和无趣。他说他主要是因为此两女生在车上谈得太吵而白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呢?
最新消息 9月18日VPO上海音乐会,艺术人文频道有可能录播。
陶杰的《爱.寻.迷》有人看过了吗? 鉴于导演的特殊身份,所以很想看看大家对此片什么反映?陶不会把电影当成报纸专栏来拍了吧?
感觉波利尼年轻时挺像红太阳的啊 尤其那脸型和鼻子。
感觉最近马爷和小叶紫檀搭配这几期气氛蛮好 一个北京男侃爷,一个上海老作女,再加上文涛在中间插科打诨和稀泥。感觉聊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气氛还是蛮好的。
我父亲的最新感想 他今天闲来没事在ITV上点了最近的几集锵锵。然后表示不解为何总是要请许老师。他认为许老师对很多问题不在行,还希望乱插嘴。比如最近和马爷聊鸡缸杯那期。
(讨论)李云迪曲目窄? 有记者问,音乐节演出的曲目大都比较有新意,但李云迪的曲目却没有什么改变,是不是余隆因为他是明星而做了妥协?余隆表示,李云迪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但曲目量不够大,为了邀请他来音乐节,他确实做了妥协。 转自“奥地利音乐频道”的微博
感觉只要一聊到情感话题就没什么意思了。 文涛整天替小三鼓噪倒是其次,关键我觉得一聊到情感话题就一下子没什么逻辑性了。各人都说些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废话。而且情感这东西根本没个明确标准,也聊不出个什么来。反正我只要一看是聊情感类话题我就不看了。不知大家什么感觉。
看了8月4日聊《辩护人》这期节目,一点感想 结合之前李小牧来的某一期,总结出中日韩三国愤青示威的方式:韩国人是剁手指、日本人是到外国使馆门口喊口号砸西红柿,而且五个人一批,一批人到时间赶紧换下一批人。中国人是砸自己同胞的车。对比一看,有点意思,呵呵。
杜达梅尔以“星战”揭幕新乐季 9月30日洛杉矶爱乐用“星战”揭幕乐季。这场名为“跨越星辰”的音乐会将向全球直播,全部由约翰·威廉姆斯的电影音乐组成:从星战、E.T.、夺宝奇兵到超人、哈利波特。杜达梅尔指挥,独奏嘉宾帕尔曼(自然是演奏《辛德勒名单》了)。电视转播一轮之后,很快会有CD和DVD的跟进。
丁学良:为什么中国老处在“过渡/转轨/转型”之中?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21ccom.net%2Farticles%2Fsxwh%2Fshsc%2Farticle_20140724109988.html&urlrefer=a60af145fdf1a0a85bb2a2cf71873356
《无线电时代》哪里有的看? 貌似没在网上找到播放链接。
委内瑞拉人演奏的天朝国歌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deo.sina.com.cn%2Fp%2Fnews%2Fw%2Fv%2F2014-07-21%2F111164075297.html+&urlrefer=54457eda4d8054b36725a2b0217ee24a
委内瑞拉人演奏的天朝国歌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deo.sina.com.cn%2Fp%2Fnews%2Fw%2Fv%2F2014-07-21%2F111164075297.html+&urlrefer=54457eda4d8054b36725a2b0217ee24a
文涛肯定在外面和小姑娘搞三搞死的 18号(周五)那期节目,他读到一个法律专家说诱奸不构成犯罪那段话后,立刻举手高呼:“好!支持!“ 看来他经常在在外面和小姑娘搞,所以表现得好激动。
(转)世界杯正吞噬奥运会地盘 2014年巴西世界杯硝烟散尽,其间引发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足球热”,而相比于世界杯的迅猛势头,奥运会似乎落后了。 老实说,你约妹子去酒吧通宵看世界杯的成功率高,还是约她看奥运会的成功率高?浪漫爱情是从一场西班牙和荷兰的对决开始得多,还是从一场乒乓球、皮划艇或者举重金牌争夺战开始得多? 世界杯比奥运会晚起步了34年,但在全球影响力上,正在逐步挤压奥运会的生态空间。国际足联大概是唯一希望所管辖的项目退出奥运会的,而其他体育联合会却为了进奥运争得头破血流。 奥运会和世界杯哪个影响力大?答案笃定是世界杯。世界杯有扯不完的话题,甚至不相干的中国乳神、乌贼刘、朱指导都频频上头条;而奥运会街头巷议的多是“金牌榜中国第几了”,很难想象奥运会假如中国不参赛,还会有多少纯粹的体育迷去关注。 国际足联通过2010年世界杯赚了80多亿美元,而国际奥委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只捞到26亿美元。事实上,奥运会除了开幕式的收视人数9亿能与世界杯决赛基本持平,比赛本身与世界杯不是一个重量级——奥运会很多冷门项目的拉拉队都是由本国代表团成员稀稀落落组成,而巴西世界杯期间有来自203个国家的70万外国球迷涌入桑巴国度。 奥运会的致命伤是无法吸引职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可能只有田径、游泳等少数主流竞技项目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准。当然,奥运会海纳百川的性质,是其与世界杯竞争的最大砝码,每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就如同一桌丰盛宴席与一道昂贵名菜的区别。 大有大的难处,奥运会项目繁杂,但真正能吸引欧美赞助商和电视台的只有田径、游泳、体操等少数比赛,更多的则沦为了鸡肋。在项目吸收上,国际奥委会的老古董们显然跟不上时代潮流。充斥贵族特权且无比乏味的马术,被证明是伪历史项目的古典式摔跤,一家独大欠缺观赏性的乒乓球,为什么还不清除掉呢?而20世纪初的热门赛事拔河,有广泛基础的英式橄榄球,代表现代科技文明的赛车,体育博彩者的最爱赛马,以及一些刺激的极限运动,难道没有资格入围奥运会吗? 足球是一项接地气的运动。在这里,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强国都没有存在感,哥斯达黎加、乌拉圭这种人口300万-400万的蕞尔小邦却能赢得尊重。而奥运会,基本上就是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演义”。(2014年7月18日《扬州晚报》)
把金宇澄请来谈两期《繁花》,大家赞成否 貌似这次香港书展有邀请他。既然三人行都谈过几次《繁花》了,何不直接请一次本尊呢。大家同意否?我已经在许老师和小马哥的围脖上留言建议了。
2014世界杯音乐会 “多明戈7月在里约世界杯音乐会的两位嘉宾是郎朗和女高音马丁内兹,老歌王除了将演唱“格拉纳达”“微笑国”“风流寡妇”等经典外,还有一批极富南美风情的歌曲,如加戴尔的探戈。郎朗将演奏拉二和蓝狂选段,以及为多明戈伴奏多首歌曲。音乐会定于11日三四名决赛之后,北京时间12日上午。可能有直播。” 来自谢力昕的新浪微博
感觉许老师上周节目的一个观点不对 他说上海近年来变化很大,连上海话中表示第一人称的词也从“阿拉”变成了“吾”。但我看姚慕双、周柏春80年代的滑稽戏视频里,就在用“吾”表示第一人称了呀。可见这并非是新现象。
许老师和我想法略同啊 当时在戏院看<<归来>>的时候,我和我爸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我爱我家>>中<<失落的记忆>>那两集,并且觉得也可以参照那两集的方法,弄个情景再现一类的方式来刺激记忆的恢复。
《伟大的10号足球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htv.ifeng.com%2Fprogram%2Fkjbfz%2F%2301508391-4e37-439b-87b4-e9f06479a361&urlrefer=7a823b7e55c5ae1df06fe4ec3b6bf73b
《伟大的10号足球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htv.ifeng.com%2Fprogram%2Fkjbfz%2F%2301508391-4e37-439b-87b4-e9f06479a361&urlrefer=7a823b7e55c5ae1df06fe4ec3b6bf73b
2014美泉宫在线观看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IxNTY2NTI0.html&urlrefer=6e256a425004afc37bdd32489a1fb9b0 发了一份ORF版的到优酷,权当存档。不嫌弃效果的可以凑合着看。
《锵锵三人行》的小报特性 这几天在翻一本讲上海小报的书。其中一段说到上海小报上的散文有越扯越远的特性。 例如评论杨杏佛离婚,从杨的离婚讲到爱情与金钱的关系,再引申到妓女有没有爱情,又联想到长三堂子衰落的原因,继而又讨论女性的操守和道学家,最后又引到安禄山叛乱和杨贵妃的冤屈、《长恨歌》的艺术特性、唐诗与宋词之比较等话题。杨杏佛遇害后,由谈论当年杨哀悼徐志摩的一首诗而论及杨对陆小曼之暗恋、东西方女性爱情观的差异等。这和锵锵那种“跑题跑不停”的风格倒是很像啊。
说说林兆华 昨天那期看后我也挺惊讶,一般公开上节目的嘉宾确实很少有人表现出这种状态的。但细细一琢磨,老头那副做派之后却是透出一种异常的犀利。而且他的结论都是十分斩钉截铁。什么“国家管着剧院肯定没戏”、“体制约束着艺术创作”、“排什么戏,排不排主要取决于领导”。再仔细一品,真是无奈、无畏、玩世不恭,种种味道都有啊。
看完30日这期,发现吧里居然没人谈幼婷的腿 还是有点小意外,莫非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琼瑶这期,许老师和李成儒的价值观差异够明显 许说支持琼瑶打官司,以便确立一些普遍原则;李则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建议拉倒。李毕竟还是得在这个圈子里混迹啊。
莱比锡布商大厦上海东艺第二场演出实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iqiyi.com%2Fv_19rrhw33pc.html%3Fsrc%3Dfrbdaldjunest%26vfm%3Dbdvtx%26kwid%3D8531&urlrefer=fd2cca391981febf88339dde08a33032 艺术人文频道《纵横经典》版
莱比锡布商大厦上海东艺第二场演出实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iqiyi.com%2Fv_19rrhw33pc.html%3Fsrc%3Dfrbdaldjunest%26vfm%3Dbdvtx%26kwid%3D8531&urlrefer=fd2cca391981febf88339dde08a33032 艺术人文频道《纵横经典》版
我想知道意甲为何本轮会在周六踢 我印象里09-10赛季也有一轮是全部比赛在周六踢。从那次起,貌似每年4月份都会有一轮的比赛都会全部安排在周六。但每个赛季却仅有一轮如此。不知这是何故
费城交响乐团5月来沪尝试"云播" 你还会进剧场吗? 据《新闻晨报》报道,5月25日,已连续三年造访中国的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又将登台上海大剧院,在新任音乐总监雅尼克·涅杰瑟贡的执棒下,演绎莫扎特《C大调第41号交响曲“朱庇特”》、马勒《D大调第1号交响曲“泰坦巨人”》,带来颇具特色的“费城之音”。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场上海音乐会将通过“云播”平台(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yunbomedia.com&urlrefer=bca3784edd73164ffd2c3efaefaf8e84),面向中国乃至全球进行免费网络视频直播。网络直播后,还有人会进剧场听音乐会吗? 昨日,负责这一项目的上海新汇文化娱乐集团副总裁、上海新汇原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彦彬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演出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现场演出有它独特的魅力。对古典音乐会来说,这是扩大观众群的一个途径;对尚未获得大众知晓度的流行演出团体来说,这也是一个被了解的平台。” “费城之音”何处寻? 登陆“云播”,欣赏流畅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音乐会,这对世界知名的费城交响乐团来说,并不是第一次。昨日,乐团全球战略与政府关系副团长韩凯歌告诉记者,1997年,费城交响乐团就成为第一个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现场声频播出的主要乐团,“中方尝试将音乐会现场进行全球网络直播,这意味着,将有更多观众可以实时欣赏到这场精彩的演出。” 此前,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上海音乐会的第一场,也通过乐团的官方网站向全球进行网络直播。与之不同的是,费城交响此次上海音乐会的网络直播,将借助中美团队合作开发的一个网络直播演出平台:云播。臧彦彬透露,“去年6月和11月,我们分别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和中国上海,尝试了两次现场演出的网络直播,从实际效果来看,画面流畅,演出实时,非常不错。”据介绍,目前这一平台尚处试运行阶段,观众可通过电脑、手机、电视三屏观赏。 实时直播是否收费? 目前免费,未来每场收费约10元 昨日,记者登陆这一网络平台,发现由雅尼克执棒的这场费城交响乐团上海音乐会,果然被列在了头条位置。信息显示,观众只要网络注册,届时即可免费欣赏此次演出的现场表演。去年6月试水直播的摇滚乐团Edisun和歌手贾茹涵合作的一场演出,吸引了15489位观众在线欣赏,随后11月直播的上海浅水湾文化艺术中心的“中西合璧”音乐会,在线观看人数火速蹿升到了34000多人。在臧彦彬看来,网络直播除了让普通观众有机会欣赏到更多现场表演之外,对尚未被挖掘的乐坛新人,也是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像这次,我们签了20多个北京的年轻乐团,将演出视频放在平台上,结果,国外很多的音乐公司、机构都表现出了兴趣。”他表示,目前平台试运行阶段,观众免费欣赏,未来,不排除采取收费制,“不过,价格一定很便宜,比如像费城交响这样的顶级名团音乐会,可能也就是10元左右的价格。” 现场观众会否分流? 剧场体验,具有不可替代性 如今,免费或是支付不多的会费,即可在视频网站上看电视剧,这已司空见惯,接下来,如果这股风潮吹向演出现场,又会卷起怎样的浪花?如果能够花10元,坐在家里看一场实时的视频演出直播,面对动辄就是几百元的演出门票,你还会选择去剧场或是体育场吗? 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经常看流行演唱会的观众王先生表示,这不会左右自己的消费习惯,“如果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歌手,一定还是会选择到现场看。因为视频直播,其实对家里的音响要求很高,如果没有好的设备,在屏幕上看演唱会的意义不大。以前我也看过网上有些录播的演出片段,觉得挺无趣的。”古典乐评人李严欢也觉得,在现场和在电脑前,感受到的音乐会完全是两样的,“在剧院现场的音乐体验,是所有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尤其对古典音乐会来说,看视频的话,对网速、音响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一般现场如果有观众中间鼓掌,大家已经觉得受不了了,视频直播的话,万一网速达不到,卡个一分钟,乐迷不要难过死吗?”在李严欢看来,现场乐手和观众的互动,也是视频直播不能取代的,“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 不过,李严欢表示,视频直播音乐会,在全球的古典音乐界,都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一个剧院能容纳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通过网络,可以汇集更多人,领略世界名团的魅力,尤其现代人那么忙碌,许多年轻的观众或许根本没时间走进剧场,如果能够通过这个便捷的方式,从入门开始,接受艺术享受,看着看着,有了兴趣,忙里偷闲走进剧院,那观众的群体不是越来越大了吗?”
话说,朝廷台当年也曾经靠谱过 今天无意中发现06年欧圣的片尾字幕中,朝廷台居然和霓虹国的NHK都是联合制作方。
关于4月3日这期 文涛在本期节目里可谓再度典型展示了其观点的摇摆,一会反对狗仔队,一会支持。尤其是说到支持反三俗那段,话都不太利索了。不过他最后一句话我觉得说得真是好。我们的新闻状况其实就是:脸上戴着假面具,所以只好把屁股暴露给大家看。但实际上屁股应该是被包裹,脸才应该是无遮挡的。
这片子的导演真的是那个陶杰吗? 导演:陶杰 主演:罗霖、关楚耀、徐天佑、盛朗熙 香港公映日期:4月10日 温馨提示:影片分级为二B级,儿童、青少年不宜。 主创声音: 陶杰: “港产片一向无文化知识分子的地位,让我来拍我一定要有这么一个角色。”“这部电影艳情与否见仁见智,电影毫不避嫌地穿插许多社会现实景况,就是希望观众可以认清事实。” 还是只是同名同姓?
《雪国列车》,值得一看 很惊讶于这种片子可以公映。尤其是教室车厢和最后大BOSS对男主作观念灌输的那段。
上周为何没有《开卷八分钟》? 是停播了还是凤凰网没有上传视频?有了解情况的吗?
有没人谈谈《明报》前主编被砍伤这件事? RT
莱哈尔-《爱娃圆舞曲》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cpa-classic.cntv.cn%2F2014%2F02%2F14%2FVIDE1392369121440646.shtml&urlrefer=194835d4d00e274a105073fa28df7d3a
搞不清楚为何要范明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呢 搞得人老是跳戏,以为刘得意跑出去行骗了。其实完全可以找个其他人来客串一下那个骗子嘛
2月7日的《开卷八分钟》 梁那一身貌似很有名牌相。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见他打扮得不是那么不修边幅。
今天去买了今年的盘 还有几天就上班了,今天抽空去了下音像店。今年的CD店主要价50,并且坚持声称是原版进口的,正价要120。后来我还到40元拿下。DVD未到货。此外,那里还有03、04、09、10、11、13的D9 ,打折促销,6块钱一张。
见闻 今天和在加拿大读博士的一个远房姐姐聊天,她感叹学业压力大,以致都30多了还无暇解决个人问题。我安慰她说好歹已经解决身份问题,子孙后代也不用发愁了。我爸看到后立马说:这些国家的身份有什么好的,我们中国GDP已经世界第二,再过一些年,这些洋人抢着到中国落户,到时让现在这些出去的人后悔吧!我本来想争论两句,但想到大过年的也没必要为这种事拌嘴,也就在心里暗笑几声
电影推荐《黑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letv.com%2Fptv%2Fvplay%2F1561215.html&urlrefer=d42a1b7b7be883f65d944d833e72014b 麦家兄弟的作品,还是很敢揭政治的,现在估计港灿也不敢拍这种片了。
赵薇和阿巴多合作是怎么回事? 谭盾在微博上说阿巴多去世前10天,赵薇还和他录制了《彼得与狼》中文版。感觉这消息真是太扯了。别的不论,从目前获知的情况看,阿巴多在去世前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以致于在去年就暂时取消很多演出。去世前10天怎么可能又突然出来录音呢
一起来说说阿巴多大师的罕见录音吧 我之前在杂志上看介绍说,他73年访华,曾经带维爱与殷承宗录过《黄河》钢协,当时中央电台全程录音。但这个录音后来就被作为档案封存,至今未见公开。
建议文涛去看下许冠文的《卖身契》 昨天晚上看文涛说自己高烧那期,道尽了现行电视制作体制下个人的身不由己。不由得想到了许冠文当年的《卖身契》。如果文涛看过的话,想必会有共鸣。
朝廷音乐台今晚播纪念阿巴多的专题片 22点15分
据说王石今年也去维新现场了? 听我家老头子说的。他还颇为气愤地补充道:“还带着他搞的那个破鞋!”
求证一个问题 昨晚看艺术人文频道播的2014德累斯顿新年音乐会,其中一首格什温的音乐剧《请原谅我的口音》中的选段《罗莱雷》。里面有句词提到莱茵河的波涛。不禁想到老约翰的那首《莱茵河上的罗列莱之声》圆舞曲。二者的一些关键词汇居然一致,会不会是叙述的相似的故事或背景呢?
2014全球新年音乐会盘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lassic.chncpa.org%2Fyyclts%2F115%2Findex.shtml&urlrefer=bd09e015f310b31090bea12d7b94afe9 聊得挺好
ORF不能这么搞啊 直播之前播了一个巴伦的纪录片,还有一个关于音乐之友协会的纪录片 。可见你们的思维是多么地僵化保守。如果你们在直播前搞个大型的选秀活动,请一些来自乡下的奥地利艺人用自制的土乐器演奏今年维新的乐曲,获胜者可以在维新现场参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里奇特琴的演出。那收视率肯定蹭蹭地上涨啊。希望你们明年采纳我这个建议。同时,也可以考虑到某豪华会所设立分会场,变相收会所的赞助费。这样还可以为自己创收,何乐而不为?
今天算看明白了 金色大厅的柱子就是高富帅和屌丝的分界线。柱子后面的站票区,那个环境和柱子前面真是天壤之别啊
大家今晚是怎么看的? 我是边吃饺子花生边嚼猪耳朵看的。是不是很屌丝?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