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邋遢
方外邋遢
关注数: 0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12
关注贴吧数: 1
太极随笔之二十六 缠丝劲 陈鑫说:打拳须明缠丝劲。 庄子曰:真人呼吸以踵。 郑曼青说:先到泥丸,后至涌泉。 孙禄堂先生有一次表演:把身体左侧全部紧贴到一面墙上,然后右脚抬起。 上面说的、表现的是一个意思。缠丝劲绝对不是单一的外在形式的里裹外翻,更重要是体内劲气的循行往复。 丹田劲气的鼓荡提升促使督任脉循环,以督任循环带动奇经八脉依次贯通,则体内劲气远达头脚。此时境界如在水面打拳,所谓“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方外散人 2019年1月9日。
太极随笔之二十五 性命双修一解 百会者,命也;会阴者,性也;太极藏于两者之间。 四肢者,拉磨之驴也。 故修太极既是性命双修。 方外散人 2018年11月7日
太极随笔之二十四 吸呼 日常言语不大说“吸呼”,一般说“呼吸”。 内家拳鼻子的吸呼对应丹田的“开合”,丹田开合对应肢体外形的“张驰”,吸为开为张,呼为合为驰,吸呼开合张驰既是太极。 呼吸颠倒为吸呼的另一层意思是内家拳重吸轻呼。吸呼开合,撑筋拔骨,上下左右,里裹外翻,圆转自如,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趟拳下来,肤面润泽,心平气和。所以有的拳家称这个程度称为“息调”,而以前的过程称为“调息”。 见奥运会上比赛的短跑选手了吗?那可是用最前沿最科学的方法训炼出的全人类顶尖速度!住跑后并没有去按摩四肢,最显著的状态是耸肩控背、张口张鼻、胸腹剧烈起伏的吸呼。一般人全力迅跑一段距离后也是这状态。 抢救一片旱苗的快慢取决于抽水机功率的大小,更多更快地吸进氧气向全身布达营养能量取决于丹田开合的力量,丹田就象抽水机,力量大就是功率大。 一台抽水机的零部件是一定的,组装起来的功率也是一定的,想让它功率大则需要另换一台。人的丹田是与生俱来的,开合力是可以锻炼提升的。 由下丹田的开合鼓荡到“三田合一”,丹田范围不断扩大,开合力量不断提升增强。由最初的“提放”到任督循环小周天,到奇经八脉全部畅通,这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过程相当细致漫长。 奇经八脉在地球好比长江大河南水北调工程等主渠道,也好比国道省道高铁等主干道。全部畅通无阻则气血营养能量在急需的时候容易迅速布达。这也是炼好太极拳精气神充足且不易疲劳的原因。 方外邋遢 2018年9月12日
太极随笔之二十三 “三” 三曲,三扣,三顶,三抱,三敏,三垂,三圆,三挺等。 三节:梢节,中节,根节。 三关:尾闾,夹脊,玉枕。 三易:易骨,易筋,易髓。 三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 三步导引:提放,小周天,大周天。 三层呼吸:努力呼吸,丹田呼吸,体呼吸。 三层功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三层松柔:撑筋拔骨,筋膜腾起,骨肉分离。 方外邋遢 2018年8月29日
太极随笔二十二 意念 人类大脑无与伦比,映射出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这种烂漫势必持续演绎。 大脑这个球体的“意念”就像太阳这个球体从内到外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无息无休。当然,更专业的说法是神经元、生物电、由有限实验所分的区域等等。其实,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研究探索并不比对浩瀚宇宙的研究探索多。 意念既然如太阳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且无休息,如果把它锻炼提纯,使其专一,将会发生不得了的事情,请看,人类历史上哪一件发明创造不是由此而来的呢! 大脑意念强大到想控制一切,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产生情绪反应,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让肢体像“它”一样时刻不得安宁。 由此可见,人生高境不在其他,在无思无虑,心平气和,身心安泰! 玩太极尤其需要明白意念作用。起初,神意就像一纤蛛丝,精气则像一点鱼星,此既“从无到有”;继而,意念就像钓线,精气则像若隐若现的游鱼,所谓“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也。精气神此长彼长,相得益彰! 只要明理,太极完全可以闭着眼睛玩,所谓“返观内视”;也可以原地撑拔舒展肢体,所谓“拳打卧牛之地”;也可以“端灏九成宫,飘然王逸少”般地表演给人看。 方外邋遢 2018年8月14日
太极随笔之二十二 意念 人类大脑无与伦比,映射出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这种烂漫势必持续演绎。 大脑这个球体的“意念”就像太阳这个球体从内到外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无息无休。当然,更专业的说法是神经元、生物电、由有限实验所分的区域等等。其实,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研究探索并不比对浩瀚宇宙的研究探索多。 意念既然如太阳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且无休息,如果把它锻炼提纯,使其专一,将会发生不得了的事情,请看,人类历史上哪一件发明创造不是由此而来的呢! 大脑意念强大到想控制一切,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产生情绪反应,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让肢体像“它”一样时刻不得安宁。 由此可见,人生高境不在其他,在无思无虑,心平气和,身心安泰! 玩太极尤其需要明白意念作用。起初,神意就像一纤蛛丝,精气则像一点鱼星,此既“从无到有”;继而,意念就像钓线,精气则像若有若无的游鱼,所谓“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也。精气神此长彼长,相得益彰! 只要明理,太极完全可以闭着眼睛玩,所谓“返观内视”;也可以原地撑拔舒展肢体,所谓“拳打卧牛之地”;也可以“端灏九成宫,飘然王逸少”般地表演给人看。 方外邋遢 2018年8月14日
太极随笔二十一 再说规矩 1+1=2,这是一个数学标准,正因为有这个标准,然后才知道“不等于、约等于、大于、小于”。计算的时候不论是大于、小于、不等于、约等于都经过了“等于”这个标准,“等于”是“等于”以外的参照。 现实事务中等于是相对的,不等于是绝对的。一头牛加另一头牛等于两头牛,这就是相对的、粗略的、概念式的计算,如果以其中一头牛为标准的话,那么另一头牛绝对不可能和标准牛全部相同,相加的话也绝对不会等于两头牛。 这就是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存在皆有其合理性,或者说皆有其客观规律。 那么太极拳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呢?玩太极拳不大说“客观规律”而是说“规矩”。规矩同样来源于道理,所有规矩皆符合道理,讲道理就是在说规矩,说规矩就是说拳。 圣人说:“大匠教人以规矩,不能教人以技巧”,什么意思呢?就是明白的老师只能给你讲其中道理,而循规矩习炼出现的林林总总只能靠自身炼出来。 “虽形式各异,而理为一贯”。意思是太极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论外面如何动作。人与人之间体质肯定不同,如果按道理玩的话外在形式绝对不会一样,所以,很多大师遗留的拳照、桩架都是中规中矩,这可谓用心良苦,思虑再三只能留下“标准”、“参照”、“规矩”。 所以,玩太极拳就是学规矩,炼规矩,破规矩,处处不离规矩的过程。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24日
太极随笔之二十 论肩 手:指宜舒,腕宜坐,利经脉。 肘:宜抻张,利开肩。 臂:臂弓由拇指小指引领里旋外转,极力向尽处伸展,为全身撑拔的重要杠杆。 肩:含胸拔背,虚心实腹都涉及到肩。 人乏了,有时会大大的、极力的“伸懒腰”、“打舒身”。打太极拳就是伸懒腰、打舒身,这形容切实、简单、明了。 这个动作既是四肢向四个斜角抻拉,同时含胸拔背,命门后撑,小腹收缩,尾闾前收,往往一次就很滋养、解乏。 全身打开的时候尽力吸气,这就是太极拳的“开”,此时丹田气沿尾闾、夹脊、玉枕一线升腾,肩胛、锁骨这一“横”需要助力丹田气冲透三关,即含胸拔背、开肩张肘把胸腔扩张。武氏肩势很高、孙氏用开合手连接各式,这都表现的很明显,开合手的内在是开合肩。 “肩”助力脊柱往上抻拔,与命门后撑、尾闾前收形成对拉,整条脊椎坐在盆骨与腿形成的架(“马”)上,这就是常说的“腰马合一”,“敛气入骨”,此时感觉到的稳健就是“弱柳拂风,其根柱地”。 重心转换时对角肩胯要明显对拉,就像把长方形拉成菱形,这不仅只是让重心转换稳健,更有利于丹田范围扩大和经脉贯通。 虚心实腹是丹田气沿任脉下行,此时呼气,在太极拳为“合”。双肩极力抻拔张开的尽头既是配合呼气缓缓“松合”。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18日
太极随笔之十九 论步 足:“涌泉要虚”,就是涌泉穴这个位置不要着力,以足跟为轴,足的外沿逐渐踏实。 膝:“宜荡开”,此处不荡开则全身不开,“荡”字动感很强且很关键,腿撑开如半月之圆既是膝关节外撑。反之,形成夹裆全身之劲即馁缩,一无是处,且膝盖易伤。 胯:步开与肩同宽,足如上、膝如上、连同胯开时左腿逆时针、右腿顺时针向外徐徐开圆,合时向内慢慢合方。 裆:宜圆,足、膝、胯如上,尾闾前收,才是正确的圆裆。 猫行:“迈步如猫行”,意思是步法宜沉稳、均匀、轻盈。 单重:意即单腿承重,迈步时如此,收回另一腿时被收回之腿也不要蹬劲,另一腿全虚才可以灵活多变,且易出功夫。 大小:步子有是否符合法度的区别,有大小之分吗!步子迈的再大不符合法度的话作用也不大,活步太极、开合太极很让膝盖免受伤害,杨氏太极则可大可小、刚柔相济。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要求呢? 圣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因为这样才有利于丹田团结一气、运行周天,丹田团结一气、运行周天的时候根本不用去想这些要求,处处自然就符合法度,毕竟一气游荡为本,肢体法度为末。 只卖法度,不讲道理,由此可知真假太极矣!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16日
太极随笔之十八 武艺and道艺 “嗖”,刀锋紧挨慧观方丈眼睫毛划过,老方丈眼皮都没眨一下,表情如千年古井,不见一丝波澜…… “养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固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心中空空洞洞,无可无不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拳无拳,意无意,无意当中是真意”等等,这些谱论是什么意思呢? 客观上,当用太极把肢体修炼到武器级别时,再要想登峰造极,还需要主观上的修炼。主观修炼就是神意修炼,心生意,意属心,心猿意马,“心”这玩意儿就像孙猴子不好驯服,无意既是无心,心安以至无心境界则神明烛照,反应准确。此皆佛道之学,可太极正是发祥于此! 眼、耳、口、鼻、舌、身会让神意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等不同情志,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起争执的本源,但喜乐则气浮力散,怒则气促力竭,哀忧思悲则气结力乏,惊恐则气滞力僵。“气力”、“力气”不可分割,孙禄堂先生在拳术上强调“内里中和自生气”,中和之气的前提条件就是把孙猴子般的“心”修炼平静,心平气和才是高境。 可见,与人相搏需要体能和技巧正常发挥,体能和技巧正常发挥就不能受情志的影响和拘束。 六识的体验认知和所衍生的情志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学习积累的,情志绑架肉身与人动武,称为“乘后天血气之勇”,此乃“武艺”所存;“道艺”则修灭六识,心平气和,万物皆通,无可无不可,本来不想打你,只是感应来势,莫名其妙地把对手灭了。 拳虽小技,里面蕴藏着大道理。武艺锻炼上升为道艺,返本还原,明心见性,此时只有化育哪有消灭呢!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12日
太极随笔之十七 先天一气 “道本自然一气游,松松净净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于天地之间,本身具足,和于道。所以,在太极修炼上才会说,人体本身丹药、鼎炉、薪火俱全,具备修炼金刚不坏之体、成仙了道的条件。意思就是说修炼太极既是以先天改善后天。 人一落地,七窍开,六识察 ,一切都变为后天,先天一气就泯藏体内了,平时无知无觉。但有时先天一气会自觉发动,如:喷嚏,人体初感风寒,需要把寒邪祛除;巨咳,排除气道异物;巨喘,运动员迅跑结束,人体需要大量氧气等等,这些都是你自己当时无法控制的行为,共同特点是含胸、耸肩、控背、小腹剧烈起伏。 现在西医临床认识到“瓦氏动作”对人体强壮健康很实效,其实就是我们玩了N年的太极。西方大力士的训炼除常规训炼外,呼吸训炼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 太极拳玩对了,大效果就是精气神满足。具体一些的话,人体各异,不尽相同。譬如,力气大了,呼吸深了,肩头低了,脚底实了,不易疲劳,很困扰的一些病痛不同程度减轻甚至祛除了,体质逐渐变得柔软,拳谱上说“如婴儿柔软”,柔软的东西才可以生发变化。 体质不一,感受也会不一样,用功不一,层次程度也不会一样。既是微小的变化也是在正确的前提下日积月累的结果。 反过来说,太极拳那有什么神的!玄的!东西呢。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11日
太极随笔之十六 太极劲(下篇) 五、太极劲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开弓时把弓弦拉开,弓背弓弦接近圆满,弓背压缩蓄劲,弓弦也在蓄劲。把全身打开,五弓齐备,打开的过程蓄劲,筋膜拉伸也在蓄劲。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是说锻炼的均匀、细致、深沉程度。 其实,太极劲更像一个皮球的胀缩。当给一个篮球打气时,篮球不只是把气体压缩进来了,同时也把打气人用的劲给容纳进来了。 炼太极拳从下丹田开始,功力越深,丹田范围越大,直至“三田合一”,这时候整个人就像一个皮球。也只有这个程度才会出现拳谱所载的特点: 1、“支撑八面”,只有球体才可以。 2、“不偏不倚”,球体。 3、“peng劲不丢”,即时刻都有弹力,皮球纳气的时候球壁是向外开的劲,放气的时候当然也是劲,只不过人体是主动的,受力的时候吸气,身体是向外开的劲,呼气的时候会“专注一方”,本身弹力加上受力向来力方向弹射,根本没有缩劲。 4、“处处是丹田,无处不丹田,挨着何处何处击”,球体哪儿都可以开口放气,都可以发力。 5、“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人体的任何部位当然都有虚实,但最后都是丹田的虚实。 6、“粘连黏随,不丢不顶,不匾不抗”之原理。 7、“一动无有不动”,全身筋膜联络成网,一发劲就是整劲。 8、“能呼吸则能灵活”,“引进落空”之圆转自如。 开悟明理的人知道正确锻炼既能有得,不明理的人说这不过是天方夜谭。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9日
太极随笔之十三 大小周天和“太极松” 先天一气在丹田里起始很微弱,随着丹田力量逐渐增大、导引意念逐渐清晰,先天一气也随着逐渐团聚。先让它在任脉里上下,上提不要超过锁骨位置,以免气聚于头引起疼痛,这在谱书上称作“提放”。这一过程打通任脉,这层功夫就是“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功夫做足以后,再让先天一气贴后腹背沿督脉上,呼的时候沿前胸腹壁任脉下。这就形成了督、任脉循环。先天一气在督任脉循环就是小周天。这时候的拳架就有腹背开合,“动牵往来气贴背”、“敛气入骨”说的就是这个,外形动作上会形成胸腹折叠,但有的明显,有的不很明显。先天一气沿督脉升腾时会有一部分入脑,这会对智力有不同程度开发。这层功夫既是“炼气化神”。 孙禄堂先生说,意气归于丹田者自然重如泰山,把神气合一化为虚无者自然身轻如羽。气归丹田身体重心随之下降,即使单腿站立亦很沉稳,感觉肢体势大力均,功夫深了既是“如棉裹铁”,这些炼到既能理解到。但化如羽轻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层次和境界。所以不能妄加描述。那可能就是“炼神还虚”层次吧! 可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层功夫是同时进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小周天的末既是大周天的开始。以任督循环为基础动力带动跷脉、维脉、带脉、冲脉依次贯通就是大周天。督任脉循环的时候,其余六脉都在冲动,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大小周天可以连在一起说。 大周天的另一说法是三田合一,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也就是口腔、胸腔、腹腔三个腔体。郑曼青先生说丹田气先达泥丸、后至涌泉,功夫层次不到不会知道,只要这三个腔体鼓荡的力量、幅度足够大,体内的劲力、气血就会像浪头一样拍向四梢。同时,三个腔体交替形成的正压、负压对体内筋脉抽拉揉搓,压力够大时百会、涌泉自会被牵动。 先天一气当然是先天,呼吸是后天,太极拳就是用先天锻炼后天,伴随大小周天的有三层呼吸,即努力呼吸、丹田呼吸、体呼吸。 伴随大小周天很重要的副产品就是肢体三个程度的松柔,即撑筋拔骨、筋膜腾起、骨肉分离,这才是太极拳要求的“真松”。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3日
太极随笔之十二 太极拳与无极桩、浑圆桩 站桩可以作为太极拳的辅助,但代替不了打拳。一是,站桩所需要的气息量大而身体动量不够,导引不足;二是,对任督脉作用大而对其余奇经六脉作用小得多;三是,比较打拳枯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本自然一气游,松松净净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太极拳的核心功夫是先天一气,无极生太极,也可以说无极生先天一气。 无极桩的发明就是用来求得先天一气的。站这个桩的基本要求是安静自适,松松净净,意守丹田,勿忘勿助。如何求得呢?先天一气生发之源是丹田,所以要注意这个地方,时刻把轻薄柔嫩的意念呵护在这儿,人有执念,过于了就会执着就会引起肢体僵硬。这也好像看护刚学步的娃娃,要想让他学会走路就不要去帮扶,但还要时刻注意不要摔坏。 由无极桩求得先天一气,先天一气和后天呼吸一样是动态的,这时候导引大小周天才起作用。无极桩一动既是浑圆桩,这个桩要求很多,像什么三顶、三扣、三抱等,其实也就是打拳要求的“顶头悬,尾闾收,含胸拔背,命门后撑”等等。 浑圆桩的基本目的就是撑拔塑形。先天一气像沟渠里的波流,人体需要塑造出正确形状它才会在意念牵引下涌动。 站浑圆桩的时候大小周天运行很好,可打起拳来丹田气就导不上来,那么回过头来到浑圆桩里找形,浑圆桩------拳架------浑圆桩------拳架……,这样反复一段时间,拳架就会内外如一,上下相随,逐渐趋于正确。 浑圆桩是太极拳的母式,意思是拳势不论如何变化都必然经过浑圆桩这个形式。这也就是说的“打拳既是走桩”。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2日
太极随笔之十 狗肚子 一位同学大学学的是兽医专业,一次聚会时简单问我,太极拳怎么打,我也简单地说,用肚子吸呼、用肚子打。他很奇怪的思量着说,狗才用肚子喘气呢! 狗狗的确是逆腹式呼吸。一位太极拳大家回答什么是太极时说,一只狗从水里上岸,抖落身上水的时候就是太极。狗狗从摇头开始,劲力沿脊椎加大、加速度向后、向四梢扩散,一直到尾巴梢,空气都被震荡的“嗡嗡”响,这样几次就干干净净了。 洗完澡不用毛巾擦,试着抖落后背上的水,孙存周说这可以知道整劲的程度。 其实这也就是拳谱上说的“虎抖毛”。猫科、犬科动物都会。 猫猫狗狗要坐下的话都会先找尾巴根,把尾椎坐正、坐直,上面自然成弧;睡觉时头向尾圈起成弓。逆腹式呼吸、筋膜柔韧、皮肉分离、周身一家,这都是狗狗猫猫很显著的生理特点。 太极具有还本还原功能! 卧如弓,坐如钟;功夫更在行功外;吃喝、说话之外舌抵上腭;薛颠所创的“注意法”、“随意法”等等,道理都是相同的。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29日
太极随笔之九 太极与搏击 搏击的人体要求健康、机敏、协调、强壮,而太极拳是让体质达标最快、最直接、最有效、最持久的不二法门(这以后介绍)。 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宝刀取决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工艺。 把健康机敏协调强壮的人体训练成搏杀武器还需要专门的方法和功夫,这个道理无可争辩。 只是玩劲路的太极推手(包括推手的乱采花)与搏击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专门搏击者业余时间用太极拳锻炼身体,体质肯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28日
太极随笔之八 太极之终极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起始就发现萧远山和慕容博偷学少林寺上乘武功,为避免炼功积病,他在每门武功秘籍旁边都放上相应佛法,此真上善之行! 杨禹廷是近现代太极名家。有人要求跟他学推手,他说,我不会推手,也不教推手,我只会“套”(套路)。 朱怀远先生说的好,跟我练太极就是炼健康,同样的不得病或少得病,搏击的话不行,杨家人冬炼屋、夏炼院、三五更的功夫都有,现在太多东西失传了。 《太极拳论》,《易筋经》,《洗髓经》,《内功四经》,《十三式行功歌》,都在说修习内功的法门、法相、感知,都没说打架。 健康自适才是太极发明创造的终极目的。 “延年益寿不老春”,玩太极即可性命双修!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28日
太极随笔之七 返观内视 形意拳大佬尚云祥领李仲轩去拜访同行。正赶上这位同行的几十位徒弟在院子里集中练拳。李仲轩跟师父嘀咕:“这炼的都不对呀”!尚大佬低声教训他:“你不要随便批评人家,真传弟子就夹杂在里面,眼睛紧盯食指操炼的就是”!李仲轩恍然觉悟。 有拳友问我,看著名大师演拳,同一架子的“倒撵猴”,有的回头看手,有的不回头看,到底看正确还是不看正确?“斜飞式”,有的看左手,有的看右手,到底看那只手正确? 我告诉他:“看也是不看,不看也是看”!“看哪只手都正确”! 拳谱上的一个说法是“在有人处似无人”。 眼看不见,充耳不闻,鼻无所嗅,意无所思,神不外驰。炼内家拳须闭五行,返观内视。简单地说就是行功打拳时极力忽略其它,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体内的感觉感知上!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27日
太极随笔之六 内丹 “鼎炉在此,丹药在此,三味真火在此”,拳道既是丹道。炼内家拳的核心就是修炼丹田,以求结成内丹。 鼎炉:既是人体。既然要炼丹,就要把这个炉子安放正确。“顶头悬,尾闾收,含胸拔背,命门后撑”,这就是丹炉的正确形状,这个形状就是把整条脊椎捋直,也就是把气道修直,以求火旺。需要注意的是“顶头悬”不是百会上顶,而是下巴内收、百会穴的后面上领,目的是把前曲的颈椎拉直。 药:元精,元气,元神。 真火:既是心火。用河车倒转把心火运到肾水之下。 这个过程就是用丹田开合、鼓荡、催发,用神意导引元精、元气运行大小周天,三六九载久久为功,结成内丹如九曲珠,意念咋生即无微不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如果有凝结的先天之气涤荡,就会逐渐易骨、易筋、易髓、易形,越来越健康,也就是佛道说的“金刚不坏之体”。 所谓“易”既是变化,就是易于不修炼的人,特别是易于昨天的自己!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27日
太极随笔之三 太极拳及其流派 我们传统文化认为太极为原始混沌之气,是宇宙万物之初始。这里注意“气”是流动活泼的,“初始”也并不是静止。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合”皆是动作。 孙禄堂说:“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所谓“一气”称谓就太多,如:中气、元气、宗气、丹田气、先天气等等。 总之,太极是人体生、发之源,是流动活泼的,在人体内是先天存在的。但是不经过特定方法的训炼一般人是感觉不到、集聚不了、更强大不起来的。 其实太极和拳是完全可以分开的。“拳”是一种运动形式或技术。与太极结合为“太极拳”时,既是导引先天之气的导引术。孙禄堂说的好,“拳道即丹道也”,意思就是“拳”是用来导引丹田气运行大小周天的。 “气”、“初始”、“分”、“合”都在说太极是动态的,所以拳谱上说“动中静”、“静中动”,就是无论如何太极都是动的。所以禅坐、站桩、瑜伽不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又不如太极拳。因为这种导引术具备各种肢体形式,且内外如一、上下相随、连绵不断、滔滔不绝,是导引丹田气冲击贯通奇经八脉最有效的方法。 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外在的肢体动作导引丹田气运行大小周天;第二步是随着丹田气力量逐渐增强,奇经八脉依次贯通,丹田气在经脉的运行能逐渐催发肢体的部分动作;第三步是奇经八脉依次全部贯通,丹田气在全身运行无阻,“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外在的肢体动作全部由丹田气催发,也即内里的开合决定外在的张驰。 但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奇经八脉不尽相同,所以由太极催发的外在肢体形式不会一样,这就是太极分别姓张王李赵产生流派的根源。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20日
太极随笔之二 “喂蚊桩” 夏日傍晚和朋友去公园散步,花木扶疏之中经常见人在“站桩”,一袭太极裤褂,颜色鲜明,款式别致,其人也,面向花木,神态庄重,双目似闭非闭。 朋友不明就里,请教我这叫什么“桩”,我非常笃定的告诉他,这绝对应该叫“喂蚊桩”。高僧大德割肉食鹰,这位(些)仁兄定然是在舍身喂蚊。 方外之人闭关禅坐以养心,讲的是空净。空即真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既是真空;净即真净,此净就是连静都不要了。到这境界有一故事,说师父禅坐三月有余,以至到最后鼻息脉搏全无,弟子久唤不醒,认为圆寂就把师父火化了,结果几天后师父的神魂回来了,遍寻肉身不见,现在每到深夜还在那儿呼喊“还我房子来!还我房子来!”。 炼功之人闭关站桩以养气,讲的是松净。净也即真净;松是两个方面,一是意识方面的放松,二是机体方面的,也就是撑筋拔骨之后的松。两松合二为一才是真松。站桩既是撑拔塑形导引,导引先天以养后天。 和尚道士为求净而进林莽山川避世。真正炼功夫的世俗之人会寻安静安全之地避免惊吓“出偏”。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19日
先知先觉与良知良能 先知先觉与良知良能 孙禄堂,是近代把我国传统武功炼到顶级的人,集形意、八卦、太极于一身,难得的是有著作传世。其女孙剑云女士寿过九旬,网络间有影像广传,观其老来体已易形焉! 传说孙先生能经得起他人任意偷袭,武功境界已臻不闻不见而先知先觉境界。 现代科学破除了N多迷信。你的宠物狗本来在另一个房间睡觉,你刚把肉送到嘴边,它就跑过来坐到你面前乞要了;一个村子的一只母狗发情,周边村子的公狗都知道,这都缘于狗狗的嗅觉太灵敏了,强于人的嗅觉600万倍!大象的呼噜声远在几十公里外的象群听得很清晰,而人的耳朵听到的声频太有限了;蜘蛛的刚毛能感知周围任何细微的风吹草动。它们的某些感官太发达太优良了,明白其中原由,很多事情就不觉奇怪了。 内家拳既是导引气功。蒸馒头的面刚开始和的时候不顺当不舒服,但经过百般的挫结揉,以至到后来的顺当舒服柔和紧密和谐。导引气功的功能和揉面相似,导引气息把肢体从内到外的每个细胞再到皮毛进行挫结揉,以至到后来像揉好的面团一样柔软协调统一。 这个过程肯定使人年轻健康强壮,也肯定提升每个器官的能力,例如,所谓“化神”也既是提升头脑的活跃反应能力。这也就是内家功夫的“返本还原”功能。 中国人说的“神”“圣”是什么?即超凡入“圣”,圣而不可知为“神”。也就是说在某件或很多事情上绝大的优异于绝大部分人,便会让人们觉得“神圣”。 内家功夫炼到一定层次,具备了返本还原的能力,不炼功夫的人没感觉到的事物他一开始就感知了。 那能有先知先觉呢!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5日
两手似布帘 谁和西班牙斗牛士推过手?结果如何?
太极人应知 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一样难。道理看似简单,过程艰难。
太极拳形势不一,差异在哪? 现在太极拳门派不一,形势有别,为何都称太极?好比孪生兄弟同做1+1=2的式子,字体尽管写的不一样但结果一样都是对的。磨面粉的磨盘不论牛拉驴拉只要走的路子对都会如愿。
内劲 请教各位老师,内劲大小如何称量?
武道文道 太极武道,文在其中矣(文道武亦如此)。文武之道终极俱修心修脑亦即修意修神,殊途同归矣!
一点心得 炼丹田到一定程度,松沉自然随之而来。
气生于顶 气生于顶是臆想或半截功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