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邋遢 方外邋遢
关注数: 0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12 关注贴吧数: 1
太极随笔之二十四 吸呼 日常言语不大说“吸呼”,一般说“呼吸”。 内家拳鼻子的吸呼对应丹田的“开合”,丹田开合对应肢体外形的“张驰”,吸为开为张,呼为合为驰,吸呼开合张驰既是太极。 呼吸颠倒为吸呼的另一层意思是内家拳重吸轻呼。吸呼开合,撑筋拔骨,上下左右,里裹外翻,圆转自如,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趟拳下来,肤面润泽,心平气和。所以有的拳家称这个程度称为“息调”,而以前的过程称为“调息”。 见奥运会上比赛的短跑选手了吗?那可是用最前沿最科学的方法训炼出的全人类顶尖速度!住跑后并没有去按摩四肢,最显著的状态是耸肩控背、张口张鼻、胸腹剧烈起伏的吸呼。一般人全力迅跑一段距离后也是这状态。 抢救一片旱苗的快慢取决于抽水机功率的大小,更多更快地吸进氧气向全身布达营养能量取决于丹田开合的力量,丹田就象抽水机,力量大就是功率大。 一台抽水机的零部件是一定的,组装起来的功率也是一定的,想让它功率大则需要另换一台。人的丹田是与生俱来的,开合力是可以锻炼提升的。 由下丹田的开合鼓荡到“三田合一”,丹田范围不断扩大,开合力量不断提升增强。由最初的“提放”到任督循环小周天,到奇经八脉全部畅通,这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过程相当细致漫长。 奇经八脉在地球好比长江大河南水北调工程等主渠道,也好比国道省道高铁等主干道。全部畅通无阻则气血营养能量在急需的时候容易迅速布达。这也是炼好太极拳精气神充足且不易疲劳的原因。 方外邋遢 2018年9月12日
太极随笔二十二 意念 人类大脑无与伦比,映射出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这种烂漫势必持续演绎。 大脑这个球体的“意念”就像太阳这个球体从内到外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无息无休。当然,更专业的说法是神经元、生物电、由有限实验所分的区域等等。其实,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研究探索并不比对浩瀚宇宙的研究探索多。 意念既然如太阳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且无休息,如果把它锻炼提纯,使其专一,将会发生不得了的事情,请看,人类历史上哪一件发明创造不是由此而来的呢! 大脑意念强大到想控制一切,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产生情绪反应,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让肢体像“它”一样时刻不得安宁。 由此可见,人生高境不在其他,在无思无虑,心平气和,身心安泰! 玩太极尤其需要明白意念作用。起初,神意就像一纤蛛丝,精气则像一点鱼星,此既“从无到有”;继而,意念就像钓线,精气则像若隐若现的游鱼,所谓“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也。精气神此长彼长,相得益彰! 只要明理,太极完全可以闭着眼睛玩,所谓“返观内视”;也可以原地撑拔舒展肢体,所谓“拳打卧牛之地”;也可以“端灏九成宫,飘然王逸少”般地表演给人看。 方外邋遢 2018年8月14日
太极随笔之二十二 意念 人类大脑无与伦比,映射出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这种烂漫势必持续演绎。 大脑这个球体的“意念”就像太阳这个球体从内到外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无息无休。当然,更专业的说法是神经元、生物电、由有限实验所分的区域等等。其实,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研究探索并不比对浩瀚宇宙的研究探索多。 意念既然如太阳的热核反应剧烈澎湃且无休息,如果把它锻炼提纯,使其专一,将会发生不得了的事情,请看,人类历史上哪一件发明创造不是由此而来的呢! 大脑意念强大到想控制一切,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产生情绪反应,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让肢体像“它”一样时刻不得安宁。 由此可见,人生高境不在其他,在无思无虑,心平气和,身心安泰! 玩太极尤其需要明白意念作用。起初,神意就像一纤蛛丝,精气则像一点鱼星,此既“从无到有”;继而,意念就像钓线,精气则像若有若无的游鱼,所谓“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也。精气神此长彼长,相得益彰! 只要明理,太极完全可以闭着眼睛玩,所谓“返观内视”;也可以原地撑拔舒展肢体,所谓“拳打卧牛之地”;也可以“端灏九成宫,飘然王逸少”般地表演给人看。 方外邋遢 2018年8月14日
太极随笔二十一 再说规矩 1+1=2,这是一个数学标准,正因为有这个标准,然后才知道“不等于、约等于、大于、小于”。计算的时候不论是大于、小于、不等于、约等于都经过了“等于”这个标准,“等于”是“等于”以外的参照。 现实事务中等于是相对的,不等于是绝对的。一头牛加另一头牛等于两头牛,这就是相对的、粗略的、概念式的计算,如果以其中一头牛为标准的话,那么另一头牛绝对不可能和标准牛全部相同,相加的话也绝对不会等于两头牛。 这就是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存在皆有其合理性,或者说皆有其客观规律。 那么太极拳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呢?玩太极拳不大说“客观规律”而是说“规矩”。规矩同样来源于道理,所有规矩皆符合道理,讲道理就是在说规矩,说规矩就是说拳。 圣人说:“大匠教人以规矩,不能教人以技巧”,什么意思呢?就是明白的老师只能给你讲其中道理,而循规矩习炼出现的林林总总只能靠自身炼出来。 “虽形式各异,而理为一贯”。意思是太极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论外面如何动作。人与人之间体质肯定不同,如果按道理玩的话外在形式绝对不会一样,所以,很多大师遗留的拳照、桩架都是中规中矩,这可谓用心良苦,思虑再三只能留下“标准”、“参照”、“规矩”。 所以,玩太极拳就是学规矩,炼规矩,破规矩,处处不离规矩的过程。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24日
太极随笔之二十 论肩 手:指宜舒,腕宜坐,利经脉。 肘:宜抻张,利开肩。 臂:臂弓由拇指小指引领里旋外转,极力向尽处伸展,为全身撑拔的重要杠杆。 肩:含胸拔背,虚心实腹都涉及到肩。 人乏了,有时会大大的、极力的“伸懒腰”、“打舒身”。打太极拳就是伸懒腰、打舒身,这形容切实、简单、明了。 这个动作既是四肢向四个斜角抻拉,同时含胸拔背,命门后撑,小腹收缩,尾闾前收,往往一次就很滋养、解乏。 全身打开的时候尽力吸气,这就是太极拳的“开”,此时丹田气沿尾闾、夹脊、玉枕一线升腾,肩胛、锁骨这一“横”需要助力丹田气冲透三关,即含胸拔背、开肩张肘把胸腔扩张。武氏肩势很高、孙氏用开合手连接各式,这都表现的很明显,开合手的内在是开合肩。 “肩”助力脊柱往上抻拔,与命门后撑、尾闾前收形成对拉,整条脊椎坐在盆骨与腿形成的架(“马”)上,这就是常说的“腰马合一”,“敛气入骨”,此时感觉到的稳健就是“弱柳拂风,其根柱地”。 重心转换时对角肩胯要明显对拉,就像把长方形拉成菱形,这不仅只是让重心转换稳健,更有利于丹田范围扩大和经脉贯通。 虚心实腹是丹田气沿任脉下行,此时呼气,在太极拳为“合”。双肩极力抻拔张开的尽头既是配合呼气缓缓“松合”。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18日
太极随笔之十八 武艺and道艺 “嗖”,刀锋紧挨慧观方丈眼睫毛划过,老方丈眼皮都没眨一下,表情如千年古井,不见一丝波澜…… “养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固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心中空空洞洞,无可无不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拳无拳,意无意,无意当中是真意”等等,这些谱论是什么意思呢? 客观上,当用太极把肢体修炼到武器级别时,再要想登峰造极,还需要主观上的修炼。主观修炼就是神意修炼,心生意,意属心,心猿意马,“心”这玩意儿就像孙猴子不好驯服,无意既是无心,心安以至无心境界则神明烛照,反应准确。此皆佛道之学,可太极正是发祥于此! 眼、耳、口、鼻、舌、身会让神意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等不同情志,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起争执的本源,但喜乐则气浮力散,怒则气促力竭,哀忧思悲则气结力乏,惊恐则气滞力僵。“气力”、“力气”不可分割,孙禄堂先生在拳术上强调“内里中和自生气”,中和之气的前提条件就是把孙猴子般的“心”修炼平静,心平气和才是高境。 可见,与人相搏需要体能和技巧正常发挥,体能和技巧正常发挥就不能受情志的影响和拘束。 六识的体验认知和所衍生的情志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学习积累的,情志绑架肉身与人动武,称为“乘后天血气之勇”,此乃“武艺”所存;“道艺”则修灭六识,心平气和,万物皆通,无可无不可,本来不想打你,只是感应来势,莫名其妙地把对手灭了。 拳虽小技,里面蕴藏着大道理。武艺锻炼上升为道艺,返本还原,明心见性,此时只有化育哪有消灭呢!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12日
太极随笔之十七 先天一气 “道本自然一气游,松松净净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于天地之间,本身具足,和于道。所以,在太极修炼上才会说,人体本身丹药、鼎炉、薪火俱全,具备修炼金刚不坏之体、成仙了道的条件。意思就是说修炼太极既是以先天改善后天。 人一落地,七窍开,六识察 ,一切都变为后天,先天一气就泯藏体内了,平时无知无觉。但有时先天一气会自觉发动,如:喷嚏,人体初感风寒,需要把寒邪祛除;巨咳,排除气道异物;巨喘,运动员迅跑结束,人体需要大量氧气等等,这些都是你自己当时无法控制的行为,共同特点是含胸、耸肩、控背、小腹剧烈起伏。 现在西医临床认识到“瓦氏动作”对人体强壮健康很实效,其实就是我们玩了N年的太极。西方大力士的训炼除常规训炼外,呼吸训炼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 太极拳玩对了,大效果就是精气神满足。具体一些的话,人体各异,不尽相同。譬如,力气大了,呼吸深了,肩头低了,脚底实了,不易疲劳,很困扰的一些病痛不同程度减轻甚至祛除了,体质逐渐变得柔软,拳谱上说“如婴儿柔软”,柔软的东西才可以生发变化。 体质不一,感受也会不一样,用功不一,层次程度也不会一样。既是微小的变化也是在正确的前提下日积月累的结果。 反过来说,太极拳那有什么神的!玄的!东西呢。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11日
太极随笔之十六 太极劲(下篇) 五、太极劲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开弓时把弓弦拉开,弓背弓弦接近圆满,弓背压缩蓄劲,弓弦也在蓄劲。把全身打开,五弓齐备,打开的过程蓄劲,筋膜拉伸也在蓄劲。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是说锻炼的均匀、细致、深沉程度。 其实,太极劲更像一个皮球的胀缩。当给一个篮球打气时,篮球不只是把气体压缩进来了,同时也把打气人用的劲给容纳进来了。 炼太极拳从下丹田开始,功力越深,丹田范围越大,直至“三田合一”,这时候整个人就像一个皮球。也只有这个程度才会出现拳谱所载的特点: 1、“支撑八面”,只有球体才可以。 2、“不偏不倚”,球体。 3、“peng劲不丢”,即时刻都有弹力,皮球纳气的时候球壁是向外开的劲,放气的时候当然也是劲,只不过人体是主动的,受力的时候吸气,身体是向外开的劲,呼气的时候会“专注一方”,本身弹力加上受力向来力方向弹射,根本没有缩劲。 4、“处处是丹田,无处不丹田,挨着何处何处击”,球体哪儿都可以开口放气,都可以发力。 5、“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人体的任何部位当然都有虚实,但最后都是丹田的虚实。 6、“粘连黏随,不丢不顶,不匾不抗”之原理。 7、“一动无有不动”,全身筋膜联络成网,一发劲就是整劲。 8、“能呼吸则能灵活”,“引进落空”之圆转自如。 开悟明理的人知道正确锻炼既能有得,不明理的人说这不过是天方夜谭。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9日
太极随笔之十三 大小周天和“太极松” 先天一气在丹田里起始很微弱,随着丹田力量逐渐增大、导引意念逐渐清晰,先天一气也随着逐渐团聚。先让它在任脉里上下,上提不要超过锁骨位置,以免气聚于头引起疼痛,这在谱书上称作“提放”。这一过程打通任脉,这层功夫就是“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功夫做足以后,再让先天一气贴后腹背沿督脉上,呼的时候沿前胸腹壁任脉下。这就形成了督、任脉循环。先天一气在督任脉循环就是小周天。这时候的拳架就有腹背开合,“动牵往来气贴背”、“敛气入骨”说的就是这个,外形动作上会形成胸腹折叠,但有的明显,有的不很明显。先天一气沿督脉升腾时会有一部分入脑,这会对智力有不同程度开发。这层功夫既是“炼气化神”。 孙禄堂先生说,意气归于丹田者自然重如泰山,把神气合一化为虚无者自然身轻如羽。气归丹田身体重心随之下降,即使单腿站立亦很沉稳,感觉肢体势大力均,功夫深了既是“如棉裹铁”,这些炼到既能理解到。但化如羽轻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层次和境界。所以不能妄加描述。那可能就是“炼神还虚”层次吧! 可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层功夫是同时进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小周天的末既是大周天的开始。以任督循环为基础动力带动跷脉、维脉、带脉、冲脉依次贯通就是大周天。督任脉循环的时候,其余六脉都在冲动,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大小周天可以连在一起说。 大周天的另一说法是三田合一,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也就是口腔、胸腔、腹腔三个腔体。郑曼青先生说丹田气先达泥丸、后至涌泉,功夫层次不到不会知道,只要这三个腔体鼓荡的力量、幅度足够大,体内的劲力、气血就会像浪头一样拍向四梢。同时,三个腔体交替形成的正压、负压对体内筋脉抽拉揉搓,压力够大时百会、涌泉自会被牵动。 先天一气当然是先天,呼吸是后天,太极拳就是用先天锻炼后天,伴随大小周天的有三层呼吸,即努力呼吸、丹田呼吸、体呼吸。 伴随大小周天很重要的副产品就是肢体三个程度的松柔,即撑筋拔骨、筋膜腾起、骨肉分离,这才是太极拳要求的“真松”。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3日
太极随笔之十二 太极拳与无极桩、浑圆桩 站桩可以作为太极拳的辅助,但代替不了打拳。一是,站桩所需要的气息量大而身体动量不够,导引不足;二是,对任督脉作用大而对其余奇经六脉作用小得多;三是,比较打拳枯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本自然一气游,松松净净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太极拳的核心功夫是先天一气,无极生太极,也可以说无极生先天一气。 无极桩的发明就是用来求得先天一气的。站这个桩的基本要求是安静自适,松松净净,意守丹田,勿忘勿助。如何求得呢?先天一气生发之源是丹田,所以要注意这个地方,时刻把轻薄柔嫩的意念呵护在这儿,人有执念,过于了就会执着就会引起肢体僵硬。这也好像看护刚学步的娃娃,要想让他学会走路就不要去帮扶,但还要时刻注意不要摔坏。 由无极桩求得先天一气,先天一气和后天呼吸一样是动态的,这时候导引大小周天才起作用。无极桩一动既是浑圆桩,这个桩要求很多,像什么三顶、三扣、三抱等,其实也就是打拳要求的“顶头悬,尾闾收,含胸拔背,命门后撑”等等。 浑圆桩的基本目的就是撑拔塑形。先天一气像沟渠里的波流,人体需要塑造出正确形状它才会在意念牵引下涌动。 站浑圆桩的时候大小周天运行很好,可打起拳来丹田气就导不上来,那么回过头来到浑圆桩里找形,浑圆桩------拳架------浑圆桩------拳架……,这样反复一段时间,拳架就会内外如一,上下相随,逐渐趋于正确。 浑圆桩是太极拳的母式,意思是拳势不论如何变化都必然经过浑圆桩这个形式。这也就是说的“打拳既是走桩”。 方外邋遢 2018年7月2日
太极随笔之三 太极拳及其流派 我们传统文化认为太极为原始混沌之气,是宇宙万物之初始。这里注意“气”是流动活泼的,“初始”也并不是静止。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合”皆是动作。 孙禄堂说:“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所谓“一气”称谓就太多,如:中气、元气、宗气、丹田气、先天气等等。 总之,太极是人体生、发之源,是流动活泼的,在人体内是先天存在的。但是不经过特定方法的训炼一般人是感觉不到、集聚不了、更强大不起来的。 其实太极和拳是完全可以分开的。“拳”是一种运动形式或技术。与太极结合为“太极拳”时,既是导引先天之气的导引术。孙禄堂说的好,“拳道即丹道也”,意思就是“拳”是用来导引丹田气运行大小周天的。 “气”、“初始”、“分”、“合”都在说太极是动态的,所以拳谱上说“动中静”、“静中动”,就是无论如何太极都是动的。所以禅坐、站桩、瑜伽不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又不如太极拳。因为这种导引术具备各种肢体形式,且内外如一、上下相随、连绵不断、滔滔不绝,是导引丹田气冲击贯通奇经八脉最有效的方法。 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外在的肢体动作导引丹田气运行大小周天;第二步是随着丹田气力量逐渐增强,奇经八脉依次贯通,丹田气在经脉的运行能逐渐催发肢体的部分动作;第三步是奇经八脉依次全部贯通,丹田气在全身运行无阻,“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外在的肢体动作全部由丹田气催发,也即内里的开合决定外在的张驰。 但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奇经八脉不尽相同,所以由太极催发的外在肢体形式不会一样,这就是太极分别姓张王李赵产生流派的根源。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20日
先知先觉与良知良能 先知先觉与良知良能 孙禄堂,是近代把我国传统武功炼到顶级的人,集形意、八卦、太极于一身,难得的是有著作传世。其女孙剑云女士寿过九旬,网络间有影像广传,观其老来体已易形焉! 传说孙先生能经得起他人任意偷袭,武功境界已臻不闻不见而先知先觉境界。 现代科学破除了N多迷信。你的宠物狗本来在另一个房间睡觉,你刚把肉送到嘴边,它就跑过来坐到你面前乞要了;一个村子的一只母狗发情,周边村子的公狗都知道,这都缘于狗狗的嗅觉太灵敏了,强于人的嗅觉600万倍!大象的呼噜声远在几十公里外的象群听得很清晰,而人的耳朵听到的声频太有限了;蜘蛛的刚毛能感知周围任何细微的风吹草动。它们的某些感官太发达太优良了,明白其中原由,很多事情就不觉奇怪了。 内家拳既是导引气功。蒸馒头的面刚开始和的时候不顺当不舒服,但经过百般的挫结揉,以至到后来的顺当舒服柔和紧密和谐。导引气功的功能和揉面相似,导引气息把肢体从内到外的每个细胞再到皮毛进行挫结揉,以至到后来像揉好的面团一样柔软协调统一。 这个过程肯定使人年轻健康强壮,也肯定提升每个器官的能力,例如,所谓“化神”也既是提升头脑的活跃反应能力。这也就是内家功夫的“返本还原”功能。 中国人说的“神”“圣”是什么?即超凡入“圣”,圣而不可知为“神”。也就是说在某件或很多事情上绝大的优异于绝大部分人,便会让人们觉得“神圣”。 内家功夫炼到一定层次,具备了返本还原的能力,不炼功夫的人没感觉到的事物他一开始就感知了。 那能有先知先觉呢! 方外邋遢 2018年6月5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