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起9999 风在起9999
关注数: 27 粉丝数: 693 发帖数: 14,168 关注贴吧数: 136
特朗普正在制造一场大萧条 解剖美国经济的癌细胞:36万亿美元国债。2025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已达1.2万亿美元,超过国防预算,吞噬了联邦财政的17%。若利率维持当前水平,未来十年利息支出将飙升至GDP的7%,相当于每年向全球债权人上缴一个“苹果公司”的市值。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堪称“外科手术式自杀”: 1. 关税大棒制造通缩:对进口商品加征20%关税,短期内推高企业成本、抑制消费,迫使美联储降息; 2. DOGE裁员百万: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计划裁撤30万联邦雇员,连带承包商总人数达百万,直接冲击就业市场; 3. 财政断崖:一年内削减1万亿美元支出,将赤字率从7%压缩至5%, 相当于从ICU病人身上拔掉输氧管。这种“休克疗法”的逻辑链条极其冷酷: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通胀降温→美联储降息→债务成本下降→腾挪财政空间。 用野村证券的话说:“这是用短痛换长命,哪怕代价是血流成河。” 三、金融压迫:美债困局的唯一解药美国早已陷入“特里芬悖论”的升级版:既要维持美元霸权,又无法承受债务成本。对此,特朗普团队选择了一条被历史验证过的险招——金融压迫(Financial Repression)。该策略的精髓在于:通过行政手段将实际利率压制在通胀率以下,变相稀释债务价值。具体操作包括:- 逼迫盟友接盘:威胁加拿大、墨西哥等国以超低利率购买美债;- 绑架金融机构:强令美国银行增持国债;- 制造衰退恐慌:用关税和裁员冲击市场信心,倒逼资本涌入债市避险。效果立竿见影:利率每下降100基点,联邦政府每年可节省4000亿美元利息,相当于凭空造出一支航母战斗群。这种“割全球韭菜”的玩法,本质上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遗产的最后一轮透支。四、市场的觉醒:从“例外论”到“大逃杀” 美国资本市场的觉醒始于一个神话的破灭——“美国例外论”。过去十年,华尔街始终迷信美国经济的“不死金身”:科技霸权、能源自主、消费韧性。但2025年3月的经济数据彻底撕碎幻想:- 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2020年疫情初期水平;- 周度失业救济申请激增2万人,创三年新高;- 制造业PMI连续六个月萎缩,进入技术性衰退区间。资本的反应比政客更诚实:- 花旗、汇丰集体下调美股评级,转投欧洲股市;- 对冲基金教父Steve Cohen公开做空美国经济;- 加密货币单日血洗30%,沦为流动性祭品。市场的潜台词很清晰:当政府亲手点燃衰退引信时,任何“例外论”都是自欺欺人。五、冰火两重天:政策阳谋下的众生相 这场衰退的本质是结构性掠夺,不同阶层的命运早已注定:- 底层劳工:被关税推高的物价吞噬购买力,又因移民政策收紧失去低端工作岗位,成为“通胀-失业”双杀下的牺牲品;- 中产阶级:股市缩水、房贷利率飙升、养老金账户蒸发,被迫加入“零元购”大军;- 华尔街巨头:一边做空指数期货,一边抄底折价国债,完成对中产财富的二次收割。最讽刺的是,这场衰退的最大赢家可能是特朗普本人——若成功压低利率、重塑贸易秩序,他将在2028年大选中以“经济救世主”的姿态登场。至于过程中的百万失业者?不过是历史车轮下的几粒尘埃。
中美对账揭露出来的真相 价值观崩塌了! 要不是那么多美国人现身说法,连我都觉着这以下内容过于离谱和捏造! 通过对比,我们知道美国人原来不是免费医疗,而是叫一次救护车就需要3000美元!美国上大学极其昂贵,很多人上完大学是背了一屁股债,终生还不完! 随着中美网友是进一步的对账,进一步暴露出很更多的“美式炸裂新名词”! 比如“午餐贷”!也就是大学生如果吃不起午餐可以贷款!只要区区8%的利率,让你不再为吃饭发愁! 还有更牛的,美国竟然有买菜要按揭!只听说买房按揭,买车按揭原来在美国买菜也是可以按揭的!那买菜为什么要按揭呢?通常只有贵的东西才按揭! 还有更奇葩的,美国竟然有雨水采集费!原来在美国私自种菜也是违法的,如果家里着火,私自救火也是违法的。因为你会用到水,水资源是私有的…… 真的是三观尽碎! 不过中美对账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背后是民生,民生问题不容开玩笑 1、基础设施领域千万不要垄断,要自由竞争 普通美国人生活困难,基本生活支出成本过高是重要因素。电费、网络费、燃气费、汽车保险、电话费等,与中国相比都高得离谱。 4000美元月收入的美国家庭,要承担高额的各项费用,严重挤压了购买其他产品的购买力。 原因在于这些服务缺乏自由竞争,门槛复杂、管制严格,甚至禁止外国投资。 我们应确保基础设施领域的自由竞争,降低生活成本,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2、永远不要征收房产税 在美国,一半人没有自有住房,需承担房租。房产税作为一种财富转移手段,使资产价值降低,投资房产的人减少,进而导致房产供给不足,房租上升。 许多普通美国人,房租占收入的三分之一,严重挤压其他生活支出。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房产税,住房供给量上升,租金降低,那些最穷的无房者就能以较低租金解决居住问题。 这也提醒我们,在制定房地产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对租房市场和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3、大规模放水导致通货膨胀让很多人掉入深渊 自2020年起,美国开启天量放水模式,短短四年物价翻倍。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税收和财富转移手段,穷人的积蓄在现金贬值中被转移到拥有更多贷款和杠杆金融产品的富人手中。 美国凭借世界货币地位,还能让其他国家民众分担货币超发后果,要是其他国家效仿,情况只会更糟糕。 对中国来说,稳定的货币政策至关重要,追求放水只会带来更为惨烈的后果,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4、要减少管制,增加穷人的生活品供给 在大城市周边,如果限制农民建房,就会阻止他们为穷人提供廉价住房;广东的城中村客观上减少了无家可归者,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能承担的租房。对餐厅设置过多管制,如税收、食品安全规定等,会让低价餐厅消失;要求拼多多等平台不允许低价竞争,会使低价产品无法出现。 这些管制措施会减少对穷人的生活必须品供给。 苍蝇馆子的存在是穷人的福音,我们不能用中产的食品安全标准统一所有餐厅,否则穷人就没有便宜的餐饮供给了。
#城市GDP#未来三年,中国美元计价的GDP会跃升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进口18.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贸易顺差超7万亿人民(9921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人民币拥有巨大的升值压力,不过因为日本韩国的教训,中国一直不愿意让人民币升值。 日本,贸易顺差在90年代初便达到了顶峰,之后持随着日元升值。日本出口崩溃。直到最近两年伴随着日本工业实力的下降,虽然日元出现了大幅贬值,却依然连续两年录得贸易逆差。而同期日本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已经停滞不前超过二十年。韩国的情形也跟日本类似,在韩国芯片、液晶显示、造船业最繁荣的2015、2016年,韩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顶峰的1000亿美元。近年随着核心产业竞争力的下降,韩国对外贸易在2022、2023年连续两年勉强维持平衡。十年间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下跌了26% 过去三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受了巨大的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大幅下降,欧元美元日元购买力都下跌了50%。而同期中国却经历了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人民币购买力上升。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上升要么转变为巨大的出口顺差,要么压迫人民币升值。 未来三年我们有望看到人民币有序升值。从而带动美元计价人均GDP大幅提升
俄军新王牌部队114摩步旅 俄乌战场!第114摩步旅“凶猛”推进,距第聂伯罗州边境,已不到18公里 第114摩步旅属于顿涅茨克武装,是俄军整顿顿巴斯本地军队的成果之一,现在隶属于第51集团军(原顿涅茨克第1军升格)。从最初俄乌冲突开始成立的部队,百战百胜锻炼出来的部队。久经战火考验。 自从2023年10月的阿瓦迪夫卡战役开始,第114摩步旅就随同中部集群作战,此后不断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 从阿瓦迪夫卡的“矿渣山”,再到插向阿城中部的尖刀,又折向“七村阵”中部突击,继而单刀直入乌曼斯克,第114摩步旅颇有一种锐不可当的势头。 而在中部集群攻入到红军城战区后,第114摩步旅是中部集群南下作战的主力。 该旅在南向作战中,几乎以一己之力攻下了乌克兰斯克、赫尼克等两座“万人城”,并在攻下楚库里涅、库拉希夫卡要塞的作战中,再次立功。 清理完乌军的沃夫恰河防线后,第114摩步旅经过短期休整,又开始沿着水库向西攻击。 由于乌军不可能再轻易后撤,所以该区域的仗还是相当难打的;乌军从后方调来的第5重型旅、第35陆战旅,也都属于是装备齐整、齐装满员的单位。 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挡不住第114摩步旅的凶猛攻击。 从2024年11月到今年初的大约两个月时间内,第114摩步旅吃下了整个水库北岸地带,为库拉霍沃战役的结束立下大功。 而且因为向西推进了大约17公里,第114摩步旅目前的位置已经相当靠前了。 在最近的战斗中,第114摩步旅先后占领了舍甫琴科(南)、彼得罗巴甫洛夫卡村。 这两个村子距离红军城南向的T-0515公路只有不到4公里,中部集群主力已经控制了这条公路的北半段;如果第114摩步旅继续攻击的话,这条公路的南半段也会易手。 而我们从作战地图上可见,这条公路的南半段与H/N-15公路相交处是几个村镇构成的枢纽带。 乌军在丢掉了库拉霍沃后,还在尽力保持突出部的阵地,如果俄军将这个突出部填平,那么南顿方面的战事,就只剩下大诺沃西尔卡那边了。 目前,第114摩步旅的前锋距离第聂伯罗州的州界只有大约18公里。
六代机一出,天下无敌 原创飞鸟低调的显赫有网友问“代差一代就能代表无敌了?” 是的!这是我的回答。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朋友显然并未意识到六代机的代差背后意味着什么。 首先,全球有197个国家,能造出六代机不超过1%,也就是1.97个。99%的国家都无法制造出六代机。 我们先来看一下六代机的标准,这里借用某家被美国打压的国内企业高管概括的8S概念——超级巡航(Super Cruise)、超机动性(Super maneuverability)、超级信息感知(Super Awareness)、超隐身性(Super Stealth)、天地网联(Super Communication)、人工智能辅助(Super AI)、主动防护系统(Super Protection)、超可靠性(Super Reliability)。 1、超级巡航能力,要求六代机巡航速度应能够达到高超音速,而飞行器一旦进入到高超音速领域,会产生黑障区,与地面的通信联络会产生中断。 飞行器在高超音速状态下穿行大气层时,飞行器表面与大气剧烈摩擦所产生恐怖的高温将使飞行器周围的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屏蔽电磁波,从而导致飞行器与外界的联系中断。 这个困扰了全球航天科学家80多年的技术难题,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解决了黑障通信问题。 2023年6月,神舟十五飞船进行大气层时,我们的科技人员成功地“对其在穿越黑障区时的稳定跟踪,表明中国在载人飞船返回穿越黑障区跟踪测量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注意这里是对黑障通信的首次报道,说明我们解决黑障通信问题的时间绝对是早于这一时期的。 一般出现黑障时,航天器已进入既定的下降轨道,所以4分钟左右的黑障区对航天器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等到稠密大气层后开伞减速,黑障问题就不存在了。 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别说4分钟了,可能短短几秒钟就决定了胜负,这就要求六代机进入高超音速巡航后必须能继续保持对战场敌我态势的实时探测和感知,保持和地面指挥的实时联系。 只要黑障通信问题没有解决,美俄欧的六代机都只能停留在PPT上。 网上有人说美国六代机制造不出来是采购策略问题,这个看法很肤浅,其本质是美国在关键技术上一直没有突破,无法满足六代机的设计需求,才会导致其六代机计划一直浮浮沉沉,投入了那么多资金、资源和人力后到现在连影子都没见到。 单这个问题就把绝大部国家都排除在了六代机门槛之外了,可以说,六代机必诞生于航天强国,这点如果看不明白,也就看不懂六代机的意义了。 2、超机动性,机动性能除了考验飞机的气动外形、发动机性能、翼载荷之外,对飞控软件的要求更是严苛。 成飞曝光的那款三角形六代机,取消了尾翼,仅仅靠操控机尾的分裂式副翼就解决了没有尾翼后飞行时会产生的不可控震动,飞得非常稳,这说明该型飞机的机载电脑的飞控能力十分优秀。 又有人说,诶,你这个气动布局明显机动性就不行嘛。 说这话的人和当初说歼20机动性不行的大概是同一批。 歼20的气动布局是所有的四代机里面最复杂的,被网友冠以了“八翼天使”、“八翼战神”的称号。 复杂的气动布局在国产发动机和强大飞控的加持之下,体型巨大的歼20反而表现出了优越的机动性能。这么多年过去了,成飞对飞控的设计心得早就更上一层楼才对,而且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之下,如果有一天六代机展现出与其外表不相称的机动性时也是再自然不过的。 对于飞翼式布局,美国是比较有熟悉的,虽然对飞控和发动机性能有一定要求,但是有成熟技术储备的国家除中美俄三家外,欧洲也可以算上。 在飞翼式布局技术的掌握程度上,分为三个阶梯:中美俄一个阶梯、欧洲第二阶梯、其他国家第三阶梯。 但是话说回来了,跨代战机的作战模式是颠覆式的,在绝对速度面前,机动性能是不是还那么重要,现在得打个问号了,除非是同代机,否则那点机动性能在六代机面前真不够看的了。 3、六代机的超级信息感知能力和天地网联的能力,要求具备高度智能化的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系统,集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实现高度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构建的网络应具有通信传输速度快、延迟低、连接容量大、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点,这是不是很像5G技术的标准要求,当然了,六代机的通信技术要求只会比5G技术更加严苛。 能达到这个技术标准的国家不超过一手之数,达到这个技术标准之上的,不超过2个,我们算1个,美欧算1个。 知道为什么老美对我们在移动通信技术上超过他们那么耿耿于怀了吧?除了市场外,还有对未来军备发展的考量。 那么多年过去了,美军都无法完全剔除掉我们某家企业制造的通信设备和部件! 4、人工智能(Super AI):战颅系统和千手观音、量子芯片。全球在人工智能实用上有所建树的国家少之又少,除中美之外,其他国家几乎都属二流。 5、超隐身性主要涉及到气动外形和隐身涂料技术,甚至是等离子隐身技术。 曝光的成飞六代机采用了飞翼式布局,取消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尾缘
为啥军迷为六代机欢呼,因为有了六代机就天下无敌 有网友问“代差一代就能代表无敌了?” 是的!这是我的回答。 首先,全球有197个国家,能造出六代机不超过1%,也就是1.97个。99%的国家都无法制造出六代机。 那个1是我们,剩下的美国和俄罗斯、欧盟加起来占0.97个。 我们先来看一下六代机的标准,这里借用某家被美国打压的国内企业高管概括的8S概念——超级巡航(Super Cruise)、超机动性(Super maneuverability)、超级信息感知(Super Awareness)、超隐身性(Super Stealth)、天地网联()、人工智能辅助()、主动防护系统、超可靠性。 1、超级巡航能力,要求六代机巡航速度应能够达到高超音速,而飞行器一旦进入到高超音速领域,会产生黑障区,与地面的通信联络会产生中断。 飞行器在高超音速状态下穿行大气层时,飞行器表面与大气剧烈摩擦所产生恐怖的高温将使飞行器周围的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屏蔽电磁波,从而导致飞行器与外界的联系中断。 这个困扰了全球航天科学家80多年的技术难题,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解决了黑障通信问题。 2023年6月,神舟十五飞船进行大气层时,我们的科技人员成功地“对其在穿越黑障区时的稳定跟踪,表明中国在载人飞船返回穿越黑障区跟踪测量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注意这里是对黑障通信的首次报道,说明我们解决黑障通信问题的时间绝对是早于这一时期的。 一般出现黑障时,航天器已进入既定的下降轨道,所以4分钟左右的黑障区对航天器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等到稠密大气层后开伞减速,黑障问题就不存在了。 只要黑障通信问题没有解决,美俄欧的六代机都只能停留在PPT上。 网上有人说美国六代机制造不出来是采购策略问题,这个看法很肤浅,其本质是美国在关键技术上一直没有突破,无法满足六代机的设计需求,才会导致其六代机计划一直浮浮沉沉,投入了那么多资金、资源和人力后到现在连影子都没见到。 单这个问题就把绝大部国家都排除在了六代机门槛之外了,可以说,六代机必诞生于航天强国,这点如果看不明白,也就看不懂六代机的意义了。 2、超机动性,机动性能除了考验飞机的气动外形、发动机性能、翼载荷之外,对飞控软件的要求更是严苛。 成飞曝光的那款三角形六代机,取消了尾翼,仅仅靠操控机尾的分裂式副翼就解决了没有尾翼后飞行时会产生的不可控震动,飞得非常稳,这说明该型飞机的机载电脑的飞控能力十分优秀。 又有人说,诶,你这个气动布局明显机动性就不行嘛。 说这话的人和当初说歼20机动性不行的大概是同一批。 歼20的气动布局是所有的四代机里面最复杂的,被网友冠以了“八翼天使”、“八翼战神”的称号。 复杂的气动布局在国产发动机和强大飞控的加持之下,体型巨大的歼20反而表现出了优越的机动性能。这么多年过去了,成飞对飞控的设计心得早就更上一层楼才对,而且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之下,如果有一天六代机展现出与其外表不相称的机动性时也是再自然不过的。 对于飞翼式布局,美国是比较有熟悉的,虽然对飞控和发动机性能有一定要求,但是有成熟技术储备的国家除中美俄三家外,欧洲也可以算上。 在飞翼式布局技术的掌握程度上,分为三个阶梯:中美俄一个阶梯、欧洲第二阶梯、其他国家第三阶梯。 但是话说回来了,跨代战机的作战模式是颠覆式的,在绝对速度面前,机动性能是不是还那么重要,现在得打个问号了,除非是同代机,否则那点机动性能在六代机面前真不够看的了。 3、六代机的超级信息感知能力和天地网联的能力,要求具备高度智能化的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系统,集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实现高度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构建的网络应具有通信传输速度快、延迟低、连接容量大、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点,这是不是很像5G技术的标准要求,当然了,六代机的通信技术要求只会比5G技术更加严苛。 能达到这个技术标准的国家不超过一手之数,达到这个技术标准之上的,不超过2个,我们算1个,美欧算1个。 知道为什么老美对我们在移动通信技术上超过他们那么耿耿于怀了吧?除了市场外,还有对未来军备发展的考量。 那么多年过去了,美军都无法完全剔除掉我们某家企业制造的通信设备和部件! 4、人工智能战颅系统和千手观音、量子芯片。全球在人工智能实用上有所建树的国家少之又少,除中美之外,其他国家几乎都属二流。 5、超隐身性主要涉及到气动外形和隐身涂料技术,甚至是等离子隐身技术。 曝光的成飞六代机采用了飞翼式布局,取消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尾缘斜切,引擎喷口置于机背,属于全向隐身设计......至于隐身涂层材料,对于已经突破黑障区通信问题的我们来说,等离子隐身技术或许已走在了前列... 其实讲了这么多,是想说,我们的六代机的超越是整个军工体系上的超越。 从12月26日开始,曝光出来的都是比对手高一代或者对手都没有的装备,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全面性的超越,而不单单是六代机。
歼26歼击轰炸要来了 这段时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正在网上引发热议,刨除一些比较敏感的部分,咱们来说说这份报告里提到的中国空军装备建设好了。当然这份报告总体上十分抽象,对诸如歼-35、歼-16战斗机的表述都有诸多错误,但是报告中却提到,我国除了研发新型战略轰炸机,还在研发某款新型歼击轰炸机。那么,中国空军需要这种新型的歼击轰炸机吗? 现有歼轰不满足需求我们还是老办法,从需求开始分析起好了,中国空军目前为止,只装备了一款歼击轰炸机,也就是从最早的轰-7项目发展而来的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研制歼轰-7的初衷,主要是为了给海军航空兵发展比较可靠的航空制海、导弹反舰的能力,且由于当时我军缺乏远海的早期预警,导航,对海监视和目标指示能力,中国海军的海上军事战略也仅限于遂行近海防御类作战任务。因此,歼轰-7在任务半径上,仅限于要求在近海范围内活动,不超过第一岛链。所以,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在刚刚出现之际,就是这样一个构型:航电系统满足基本的搜索海面目标,引导机载的YJ-8K型反舰导弹实施反舰攻击的需求。歼轰-7的转场航程非常大,转场航程在3650千米左右,携带4枚YJ-8K反舰导弹的情况下,估计还能确保900千米左右的作战半径,这个作战半径足以确保从二线永备飞行区起飞的情况下,在第一岛链内活动,或者从海南岛起飞的情况下,确保在南海中部海域的活动,能够满足近海航空反舰的要求。当然了,后来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实现了由海向陆的转型,被空军拿去用于替代强-5D强击机和轰-5前线轰炸机,事实上担负起了前线轰炸机的职能。相比海军型的歼轰-7,空军的歼轰-7A改进较大,火控雷达改进,火控歼轰-7A典型外挂条件下作战半径最多不到1000千米,而且还没有空中加油能力,能在第一岛链内活动已经不错了。作为双重任务战斗机的歼-16呢?有可能做到,歼-16的作战半径和苏-30MKK比较类似,如果使用比较适中的挂载,比如挂个3吨左右的外挂,以9000千克最大燃油量出动,那么估计可以达到1300千米左右的作战半径,这个作战半径用于对日本本土实施对面攻击可以做到。但如果要确保日本本土的制空权就做不到了,除非时刻在战场前沿配置空中加油机对歼-16战斗机进行二次加油,而要使用歼-16攻击第二岛链岛屿上的点目标,问题是一样的,作战半径满足不了相关要求。唯一的路径就是配置空中加油机,但配置空中加油机的话,就意味着加油机需要前出,在西太平洋这种空情保障条件不佳的战场上,加油机只要前出,而不是在有完备的预警的空域活动,就有可能被击落造成高价值资产损失。歼-20战斗机的问题相同,歼-20战斗机以其作战半径来说,其对空拦截的作战半径可以延展到日本本土,但是要确保在日本本土上空的制空权,需要携带多个副油箱才能勉强做到,这将极大地影响歼-20战斗机的低可探测性能。歼-20战斗机要攻击第二岛链上的点目标,也一样,极其影响低可探测性能。所以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所有战术机型,都无法满足、或者只能部分满足我们上面提出来的两个要求:在日本本土上空建立制空权、拦截外部势力对日本本土的投送;打击第二岛链目标、对第二岛链上的目标进行持续空面压制。中国下一代歼轰画像因此,中国空军新一代的空中作战平台,其技战术性能要求相当高:要满足日本本土上空的制空权,则意味着这架飞机的作战半径在1500千米以上.来将以上的战术性能做一做综合之后,我们就能明确如下内容了: 第一,从中国空军未来的战术要求考虑,我们确实需要一款体量介乎于战略轰炸机和战斗机之间的前线轰炸机,或者你也可以说是中型轰炸机,反正以俄罗斯空天军现在的装备体系作为参考,取代中型轰炸机生态位的就包括了苏-34前线轰炸机(尽管取代的不是很成功);第二,从中国空军的装备现状来考虑,歼轰-7A已经垂垂老矣,歼-16难以满足要求,歼-20是空优战斗机,因此我们需要一款新机型来满足相关战术要求,而这款新机型,大伊万认为也就是传说中的新型歼击轰炸机了。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反应过来了——你这个新的歼击轰炸机,怎么越说,越觉得有点像上个星期说的那个新型战斗机啊?没错,大伊万觉得,新一代战斗机的设计构型,你把它改进为战斗轰炸机,一点毛病也没有,机体空间够大,作战半径够大,机身弹舱够大,带的东西也够多。以某些构型,它可以侧重于制空任务,如果调整相应的设计构型,在这架飞机的基础上搞出一个战斗轰炸机构型,还可以指挥忠诚僚机作战,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劲的。总之,这就是咱们对中国空军新一代空中作战平台的想定。
俄罗斯将哈萨卡斯坦采铀股权卖给中企 美国怕什么来什么,俄哈达成一致,要把铀矿开采权给中国 原创 石江月防务观察 2024年12月20日 据路透社报道,在中、俄、哈三方协商下,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旗下的铀一集团已将其在哈萨克斯坦扎列奇诺耶铀矿的49%股份,转交给了中国核铀资源开发公司。 同时,中方还与俄方达成协议,将在哈萨克斯坦布琼诺夫1号、2号和4号铀矿区展开深度合作。 此外,三国还计划在北哈拉桑区块和扎尔巴克区块的铀矿资源开发中展开全面协作。 图片 俄罗斯将哈萨卡斯坦采铀股权卖给中企 这一消息在国际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在华盛顿和五角大楼更是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铀矿是核工业的基础所在。长期以来,中国的铀矿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尽管中国拥有一定的铀矿储备,但随着核能发电需求的增长和核武器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自给能力有限的问题逐渐显现。 为此,中国一直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来满足铀矿需求,进口来源包括非洲、中亚、澳大利亚以及俄罗斯。 然而,这种进口模式存在隐患。从第三方公司采购铀矿,其交易数据很容易被欧美国家监控,不仅威胁国家机密的安全,还可能导致供应链被外部势力掣肘。 尤其是美、日、澳等国近年来不断通过经济诱惑和政治威逼,试图拉拢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优先向西方供应浓缩铀,进一步增加了中国铀矿进口的不确定性。 此次通过中俄哈三方合作,中方终于打破了这种被动局面。 此次股份交易之后,中国国核铀业发展公司成为哈萨克斯坦铀矿开采业的最大合作伙伴,这不仅极大降低了供应链安全风险,也让中国在铀矿资源获取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图片 美国一直有意拉拢哈萨克斯坦 另外,此次合作也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这标志着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中俄哈三国的合作展现了区域内的团结与自主性。 其次,这一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俄方在与西方对抗中不断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合作,此次在铀矿资源上的牵线更是中俄深度合作的具体体现。 这一举动不仅有助于缓解俄罗斯因国际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核能和核武领域的实力。 美西方国家对中哈铀矿合作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哈萨克斯坦作为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世界核能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哈萨克斯坦国营能源公司铀产量高达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3%。哈萨克斯坦丰富的铀矿资源长期以来都是美欧国家争夺的焦点。 图片 五角大楼多次借核弹头数量炒作“中国威胁”论 路透社报道称,此次中俄哈在铀矿开采方面的合作,在华盛顿引发了极大的担忧。五角大楼评估称,这一合作将使中国加速核力量的发展,提前2-3年实现1000枚核弹头的目标,而要达到与美军1770枚核弹头相当的战备状态,或许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但要注意的是,美方的这种反应不过是"中国威胁论"的老调重弹。无论中国如何利用浓缩铀,其目的始终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保障。 中国一贯秉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而美国却仍旧是全球唯一一个实际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与其炒作中国的核发展,美国更应反思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双重标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