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捷帕申 斯捷帕申
关注数: 16 粉丝数: 320 发帖数: 19,221 关注贴吧数: 4
大国拆招:俄罗斯宣布组建空天防御部队以应对美国威胁  中广网北京3月20日消息 (实习记者李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两天前,俄罗斯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在莫斯科宣布,俄罗斯计划在今年组建空天防御部队,俄军事改革下一阶段的基本目标是增强战略集团军的作战能力。   说到“空天防御部队”,可能有人马上会想到太空大战。这个专业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一个国家的防御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昨天深夜,《新闻纵横》采访了《世界军事》杂志主编陈虎:   陈虎:一说太空作战的话,大家都想到什么空天飞机、星球大战,实际上这个东西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我觉得是空间监视,也就是说你能监视太空当中的这些人造航天器的运行的情况。就是说你首先能看得到人家。然后往后发展,如果这些在天空运行的航天器,它对你形成威胁的话,你有没有能力给它打下来,这可能是要进一步,也就是从地上打。第三步就是你要把航天器发射到太空中去,第四步就是你能够进入到太空当中,去消灭对你形成威胁的这些航天器。   建立“空天防御部队”的目的是什么?陈虎告诉我们,俄罗斯主要是要完成现有军事力量的整合。可是,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宣布?组建的背后有哪些意图?国防大学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莉做出了这样的解读:   李莉:为什么我们说俄罗斯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机来宣布他成立这样一个空天防御部队,我觉得很明显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去年4月份世界第一架X37B空天飞机是首飞成功的,去年12月返回;紧接着今年3月5日,美国第二架空天飞机就开始升空了。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它可能有四架左右的空天飞机不断的进行试飞,一旦试飞相关的技术指标全部达到以后,应该说未来空天飞机真正装备美军的日子我觉得并不遥远了。 这样一个事实,我觉得它客观上肯定给了俄罗斯一个很大的触动。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专家把这样一个事实看成了美国构筑太空霸权的一个标志。虽然美国宣称它是不会用于武器系统的,但是俄罗斯专家他认为,这个空天飞机它一定会向太空,运送反导武器,它势必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按计划,俄罗斯军方将在今年采购36枚战略弹道导弹,2艘战略核潜艇和5颗卫星等装备。组建空天防御部队,俄罗斯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李莉教授认为:   李莉:未来我们说俄罗斯会采取哪些具体的举动,我觉得分析起来可能会有这样几块:一个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组建防空的包括航天的这样一个部队;   第二步我觉得它就会进一步研发能够彻底的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这种战略导弹,包括一些隐形的战略轰炸机,我们指的这些新型的。   第三个它有可能会调整它的航天计划,特别是要制定一系列的太空的军事的复兴计划。包括恢复它太空在轨的卫星,以及地面设施。另外它也有可能也会启动比如说反卫星武器,因为我们知道以前俄罗斯在前苏联这个阶段在反卫星武器这个技术上它是有相应的储备的,未来我觉得也不排除它启动反卫星武器相关的研发。 转自环球网
印媒密集报道“烈火-4型”试射成功 称印度迎来新时代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在经历去年年底试射失败后,印度11月15日成功试射“烈火-4型”远程导弹的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印度国内媒体当中引发巨大反响。印度主流媒体在纷纷对此报道的同时,还称其为印度导弹事业开启“新时代”。   《印度时报》15日评论说,“烈火-4型”是迄今为止印度最为先进的地对地导弹,它的成功同时为“烈火5型”的试射拉开序幕。印度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说,印度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发射程为5000公里的“烈火5型号”导弹,预计明年初进行试射,该导弹射程接近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射程。“烈火-4型”和“烈火-5型”意在“对抗”拥有核武器的中国。中国的“东风-31A”导弹的射程达1.12万公里,可打到印度任何城市。   该报还介绍说,负责“烈火-4型”的项目主任是一名48岁的女性科学家,名叫泰西·汤姆斯,就任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烈火-4型”的成功也令她在男性聚集的DRDO名声大噪。2010年10月,“烈火-4型”以试射失败落幕。随后,印度科学家们对其导航、推进、电子设备等系统进行了改造,并为印度导弹技术实现了一次“大跨越”。   印度《经济时报》还援引印度军方的话说,“烈火-4型”其实是“烈火-2型”的改进型导弹。该导弹系统为印度远距离导弹开创了“新时代”,并为印度提供了“强大的威慑力量”。《印度人报》也援引印度国防部长高级顾问的话说,此次试射是印度“最巨大的成功之一”,并使印度“列入不同的队伍”。   另据早前的报道,DRDO发言人15日宣布,当天上午9点左右在东部奥里萨邦的试射场成功试射了一枚可携带重达一吨核弹头的“烈火-4型”弹道导弹。据称,该导弹可深入中国腹地。 转自环球网
俄导弹制导精度升至5米 可数分钟摧毁欧反导 据俄罗斯《消息报》11月14日报道,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发言人日前宣布,俄军工部门已为“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制导装置,可将导弹的打击精度提高一倍。   据悉,俄军方已在上周末在卡普斯京雅尔靶场对安装了新型制导装置的“伊斯坎德尔”系统进行了成功测试。有专家宣称,该导弹的打击精度已经提高至5米,这一进步使得其不但能精确摧毁敌方的各种地面设施,而且还显著增强了对地下目标的打击能力。俄军方已决定优先在西部边境地区部署“伊斯坎德尔”系统。   俄总参谋部发言人表示,在上周末进行的试射中,9K720型“伊斯坎德尔”多用途系统发射的一枚9M723战役战术导弹非常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导弹是按照‘照片’飞行的,也就是将目标的标准数字图像与当前的影像进行比对,从而修正导弹的飞行轨迹,显著提高打击精度”。凭借着这一新型制导装置,“伊斯坎德尔”系统的打击精度已提高至米级。   按照计划,俄第60战斗运用中心将于明年初向驻扎在卢加的第26导弹旅(54006部队)交付一套用于测试的新型“伊斯坎德尔”系统。   根据俄2010-2020年间的国家武器采购计划,俄军将在2011-2020年间为10个导弹旅换装“伊斯坎德尔-M”系统。俄军方计划总共采购120套这种新型精确打击武器。俄军的首个“伊斯坎德尔-M”导弹旅已于今年10月底组建完毕,目前配属于俄西部军区。   俄军事专家康斯坦丁·西莫夫指出,“伊斯坎德尔”系统所装备的导弹战斗部质量接近500千克,米级别的打击精度使其能确保摧毁敌纵深目标。他认为,应将这一系统部署至俄中部和西部地区,以保证能在数分钟内摧毁欧洲境内的反导弹防御装置。   “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由俄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共发展有“伊斯坎德尔-M”和“伊斯坎德尔-E”两种型号。其中,前者用于装备俄军,后者为外销型号。就技术性能来说,这两种型号的导弹存在着些许差异。   由于在飞行过程中可实施复杂的变轨措施,同时在结构设计上运用了减小反射截面的隐形技术,“伊斯坎德尔”可轻易突破现有的反导和防空系统。此外,该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大部分轨道高度均超过50千米,即使敌方使用现代化的拦截武器,其仍然能够躲避敌方火力并准确打击各种点目标和面目标。据悉,每套自行式“伊斯坎德尔”发射系统配备有两枚导弹,能够大幅提高导弹营的火力强度。(北斗)★ 转自环球网
印媒称我东风31A洲际导弹接替东风4瞄准印俄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据《印度时报》11月4日消息,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两位科学家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正在部署4种“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潜在的目标指向美国和印度等国家。报道还称,报告中的上述内容引发了印度以及美国等国的担忧。   这份报告的作者是克里斯坦森和罗伯特•诺里斯,主要通过评估中国增持远程可携带核弹头导弹的数量,来关注中国将美国作为瞄准对象的可能性。其中,二人还指出,中国现在针对印度和俄罗斯部署了射程达到7200公里的“东风-31”导弹,而不是此前的“东风-4”导弹。   《印度时报》称,印度官员对于中国部署在青海地区的导弹设备表示担忧,并认为中国的导弹“专门”用于对付印度,因为青海地区距离德里不超过2000公里,而且印度附近的尼泊尔、缅甸和巴基斯坦已经被认定均不是中国的“潜在目标”。   克里斯坦森在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称,印度是中国导弹的“潜在目标”之一,而且中国的中程导弹就可以打到印度。不过他还指出:“让中印之间的情势变好或变坏的因素,是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军事现代化进展,以及印度对更直接针对中国的可携带核弹头远程导弹的研发。”   报告声称,中国正在部署“东风-21”、“东风-31”、“东风-31A”和“巨浪-2”四种导弹,其中的“东风-31A”已经从“东风-4”手中接过了“目标”——俄罗斯、印度和关岛。克里斯坦森称:“考虑到常规力量的因素,美国在东北亚部署军力和行动意味着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就是为了应对中美事态而来。但中俄之间漫长的边界也是中国军事现代化关注的事项之一,中印边界则是另一涉及中国利益的地区。” 转自环球网
印拟招10万大军部署中印边界创1962以来之最 点击查看更多军事图片   环球网实习记者郭文静报道,据《印度时报》11月2日消息,印度政府计划未来5年招募近10万士兵,部署在中国边界以增强印度军队实力。同时,印度国防部已经批准了这项耗资近130亿美元的军事现代化及扩张计划。   报道称,权威消息来源说,面对中国在中印边界“日渐增长的军事存在”以及该地区面临的其他复杂安全挑战,印度国防部已经批准了一项近130亿美元的军事现代化计划,包括在中印边界沿线新增4个分部,其中2个将作为山地攻击军团的一部分用于进行进攻战斗。该计划还包括建立2个独立旅,一个部署在拉达克 (Ladakh),另一个将部署在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一旦付诸实施,这将是印度军方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一次军事现代化和军事扩张计划,也将是自1962年以来在中国沿线最大规模的部署。   报道还援引权威消息来源说,两周前,国防部将这一计划递交财政部进行审核。一名国防部高级官员说,作为2012—2017年第12个五年计划,军队将在未来5年新招募9万多名士兵部署在中国边界。在第11个五年计划中,军方增加了3.6万名士兵。这项旨在实现军事现代化的计划还包括全面检修和升级军队的火力、后勤能力以及边界部署方面的其他能力。军方要求成倍增加超轻榴弹炮,同时还要求增加直升机数量。   这名官员还说,这一计划着眼于中印边界,此外一些军事扩展计划还将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展开。目前,该岛上只有一个旅的士兵。印度军方计划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以及中国边界增加空军和海军力量。   报道说,这一扩张计划的预算接近130亿美元,其中包括在新建直升机升降场、机场跑道等方面的花费,也包括实施军事变革的花费。这一变革计划还在试验当中,内容包括小分队作战能力以及提供一体化的后勤服务的能力。★ 印度陆军步战协同复杂地形进攻演练
印军装备阿帕奇,从此不怕99式了  据俄罗斯《观点》报10月25日报道,来自印度国防部的消息人士星期二向媒体透露,印军方在进行一系列比较测试后,已决定购买美制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而非俄罗斯的米-28N“夜间猎人”。   该消息人士表示:“在招标过程中,美国的‘阿帕奇’已被确定为获胜者。”   此前曾有了解此次印度军方攻击直升机招标情况的消息人士指出,通过2010年底前在印国内和生产厂家所在地进行的测试(包括射击测试),印方更喜欢“阿帕奇”。印度西部空军司令部发言人曾表示,参与竞标的这两种直升机都非常优秀,但美方的产品在诸如爬升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等一些关键指标方面要更具优势。   印度空军目前同时在进行三项直升机招标活动,计划分别采购22架攻击直升机、12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和197架轻型通用直升机,总金额超过25亿美元。同时,攻击直升机未来的采购数量将会达到44架,甚至更多。   俄航空工业企业参与了上述所有三项竞标活动,但现在还不清楚其余两项招标的获胜者。这其中,尤其以轻型直升机的招标最为重要——一旦获胜,将是俄首次在印市场上涉足这一领域。目前进入最后角逐的有两种机型,分别是欧洲直升机公司的AS550和俄罗斯“卡莫夫”公司的卡-226T。被印军方选中的轻型直升机将被部署在印北部山区。   而进入重型直升机招标最后阶段的则是俄制米-26T2和美制CH-47F“支奴干”。   此外,印度国防部还计划在今后再举行多项直升机招标活动,其中也包括为印海军挑选新型多用途直升机。有专家认为,在今后10年中,印度军方将采购并装备约700架新型直升机。(北斗) 转自新浪
印大搞无人潜水器应对蛟龙号 掀冷战式竞赛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10月5日文章,原题:印中竞争印度洋海底   中国在印度洋地区修建港口引发诸多关注。但令印度及其海军更加不安的可能是北京在印度洋的海底活动。今年7月,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宣布已获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的批准,勘探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   印度决策层认为,这不仅说明了北京试图攫取印度洋地区的资源,还可能在为不久的将来向该地区部署海军铺路。联系到最近印度在南海的种种动作,事情显然日益明朗:印度洋-太平洋正上演一场悄无声息的战略博弈,印中你来我往、交锋不断。   ISA允许中国在15年期内搜寻3900平方英里的矿区,且授予优先开采权。对陆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中国来说,这是推进经济急速发展的大拓展。中国开发海底资源雄心的基石是载人潜水器,最近似乎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小进展。冷战时期,美苏展开月球竞赛,美国把人送上月球,苏联则向月球发射无人飞行器。如今,冷战式竞赛似乎再度上演,当中国人吹嘘“蛟龙”潜水器时,印度则集中力量大搞无人潜水器。   新德里早就清楚海底多金属矿产的潜能,但一直到过去10年,才开始在这方面统一部署,这出于工业化扩大的需求,也跟中国的刺激有关。印度拥有印度洋超过29,250平方英里海床的开采权,但就在不久前,它自动放弃了一些认为不可行的区域。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申请和获得勘探权的许多区域是印度放弃的。   现在,这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在竞争海底资源,印度海军情报局担心的是,ISA近来的批准为中国在该海域进行水文地理测量及部署军舰巡逻提供了法律权利。从海底获取资源一时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申请很可能出于军事动机。   深海测量完全可为中国核动力潜艇在印度洋扩大巡航提供条件。印度将来的导弹防御可能会对准北方边界,因而更易遭到来自南面的袭击。此外,中国可能在印度洋施放传感浮标,监测往来的外国潜艇(包括印度的)。   印度可能上诉至ISA法律技术委员会,要求确保“许可和活动的实行具备妥善的保护措施”,此举无疑表明新德里不太信任北京所称的勘探活动。印度也开始大力研发载人潜水器,因为中国人已明确表示准备申请印度洋更多的勘探矿区。显然,亚洲最新“武器”竞赛已经开始。(作者索拉维·吉哈,汪析译) 转自环球网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