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钊军♋ 白召军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03 发帖数: 4,151 关注贴吧数: 89
各地热议修家谱县志村志 的行动请评价 村志是指建置最小的村级之志书,是方志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村志编修古已有之,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郎遂编撰安徽池州《杏花村志》。“清人为村立志,颇为稀奇,是修村志之起端”。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叟编撰上海闵行《紫堤村志》,清道光末年侯云若续修《紫堤村志》之后,沈心卿以汪叟是否编纂《紫堤村志》为原本,参阅侯云若续修《紫堤村志》时采集的资料,增修《紫堤村志》成稿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30多年后,张启楠抄录《紫堤村志》,于民国8年(1919年)刻印《紫堤村志》,流传于世。《紫堤村志》自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至民国8年(1919年)的202年间,历创修、续修、增修,使其志体不断完善,内容逐渐充实,成为上海地区村志的佼佼者。当代方志工作者应发扬方志文化的优良传统,研究村志的编撰特点及其价值,使村志成为方志苑中的重要一员。 一个村写了一本村志记载一村的发展深变之历程,作为存史、资政、教化的文献保留下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一件利村利民的实事工程。因为编修一步村志,实际上是等于对中国农村农民问题作了一次深刻的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编修村志是系统研究农村新情况的一种有效形式。 编修村志也是把保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村级资料的最佳载体。 村志所记的村民村事,是村民看的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事例,体现浓厚的乡土味,散发着纯朴的农民味。田园景色、村庄面貌、村办企业、公共设施、农家小院、村人村事、从头至尾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村志以其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村民提供了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能够正确而又适度地调动人的恋乡变村情结,即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其教化效果透彻深远。 编纂村志,不仅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的伟业,县党史县志办公室积极引导和指导村级修志,切实解决村级修志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使更多的村编修村志,让更多群众认识志书、了解志书、使用志书,使志书充分发挥出“资政、资商、资业”的功效,为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的QQ503181091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