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man_Q 渡厄归虚
关注数: 2 粉丝数: 84 发帖数: 10,196 关注贴吧数: 1
铁道是个单机游戏是个伪命题 拿原神的经验套进铁道一点问题都没有 真正的单机游戏谁会搁那晒练度晒圣遗物,动不动把小程序评分截图出来问水平,问毕业了没有 玩FF15的会晒自己升了多少级?玩生化危机的会晒自己一身毕业装备? 深渊焦虑不是焦虑那一二百原石没拿到,是焦虑自己比别人弱,是在和别人攀比,这是一种无可辩驳的PVP行为 本质是要赢,赢多少不重要,赢1原石也是赢,花100000原石比别人多挣1原石也是赢 全世界都拿不到的100原石不重要,但是别人能拿到的10原石就很重要,自己也必须拿到 为了赢可以付出巨大的代价,单机游戏打不过就打不过了,还会氪金?还会请代打?鬼泣打不过boss会请代打吗?代打从来都是网络游戏特有的现象。 为了赢可以修改强度标准,顺风的时候说唯一T0,逆风的时候就说赛道不同不能拿来比。只要赛道分的够细,安柏都是唯一T0蓄力火弓,万一未来再来一个蓄力火弓,到时候就该说输出和辅助不能相提并论。不要觉得我在夸张,在无中生有,这是我在NGA的真实经验,就有人非要跟我犟安柏和凝光的强度很强,嘴硬的一匹。 一共就22个角色,B站排个榜能排出来8个T0,超过三分之一接近一半,根源还是谁都不愿意输,为了照顾嘴硬选手搞得这么小丑。单机游戏排T0吗,如果有人要去排仙剑一赵灵儿和林月如谁是T0,观众一定会觉得这人有毛病。 也就网游游戏能节奏这么多 有感而发
拒绝烂牙房区,论怎么把房区摆的整齐 近日观小戴直播有感,烂牙建筑学令人血压飙升,遂开此贴,扬我建筑美学。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房区的规则,每一间房子和他贴边的的其它房子最多只能有3个,对角位可以4个放满,但是和贴边位加起来总数最多5个,简称边3角5。山体,树木和水也是有判定的,请把它们也当做房子看待,同样计入边3角5。图一:已经存在3个贴边,不允许再有第四个贴边了。图二:错位一格贴边也是不行的,无法贴出第四个。图三:四个对角位都摆满了,同时贴边一个,总数达到上限5个。这时候剩余3个贴边位也不允许放置了。图四:同样是触发了5个上限,无论对角位还是贴边位都不能放置了。图五:大家都知道,两行并排是最优摆法,两端可以不断延伸,土地利用率最高。 对于障碍物,我采取的办法可以总结为两手:遇平直墙面就空一格,遇到不规则障碍就把它填平。图六:紧贴墙面的放置,会把路堵死图七:遇到需要腾出风电伐木位置的时候,紧贴放置就需要拆掉两排。图八:如果从一开始就离墙一格,放置风电的时候就舒服很多。即使不需要风电位置,留下一个通道也不是坏事。图九:遇到不规则墙面,先把它填平。图十:之后把墙和房子当做完整的一面墙,然后空一格继续按常规建造即可。图十一:对于只能填进去一个房子的坑位,不如填一个风电进去。图十二:对于单个存在的山体,我把它视作一个房子,贴上去建造,之后向哪个方向延伸都可以。图十三:一辆废车,或者两个山体可以视作两个房子,先贴成2x2再考虑向哪边延伸。图十四:一个油田可以视作2x2=4个房子。如果是4块山体,也是同理。图十五:把整个油田包围起来也是可以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油田的边缘虽然放不了房子,但是可以放电塔和墙壁。图十六:对于只有两格宽的狭长通道,房子是没有办法连续放置的,既然如此不如放入风电,以1风电1房子的方式间隔摆放。图十七:并不是每个坑都能顺利填满,选择使用2房子或1风电进行填坑。 据悉今夜烂牙镇成功通关800难度,可喜可贺。
Celeste速通技巧之什么是DemoDash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space.bilibili.com%2F21222%2F&urlrefer=569124947ccac10cd43e890ab99851c5 DemoDash简称DD,由这名玩家发现,因此得名。它的功能是使得玩家在冲刺中减少自己的碰撞体积,以穿过那些看似不可能穿过的地方。为了详细说明这个机制,我们首先需要打开游戏的debug模式。开启debug模式的方法可以在steam社区指南中找到。打开debug模式后使用键盘字母区数字1左方的~键即可以看见角色的碰撞箱,红框是碰撞箱,绿框是伤害箱。伤害箱是包含在碰撞箱里面的,只是绿色遮住了红色。这个模式只能使用手柄操作,如果想使用键盘操作,需要一些插件。当我们蹲下时,可以看到伤害箱被减少到只有4个像素高。蹲下或者斜下冲刺可以保持4像素的伤害箱进行移动,然而这只是地面的情况,空中怎么办?奥妙就在于,冲刺时的方向不是冲刺的瞬间决定的,而是冲刺的三四帧后才被决定。因此我们可以在空中先按↓或者↙↘冲刺以压缩伤害箱,然后在4帧内迅速改变方向(松开方向亦可,因为无方向会默认向前冲),这样就可以带着4像素伤害箱往任何方向冲刺。对于3a的这个区域如何DD,国外有大佬专门做了图解。这里稍微翻译了一下。为了取得最宽松的判定,我们应该分三次按↑2帧、1帧、1帧(没有顺序要求),这样就得到了1.50像素的高度。 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操作习惯使用不同的方案,比如我就不会非要爬到1.50不可,因为两个一帧实在是很不好按,我会向上只按一下,如果发现只动了一像素,那就一定是1.00高度,只要跳到最大高度再进行DD就会成功。而TGH会选择选择2.00高度。另外再提一点,这个地方光是上跳DD是不够距离的,需要DD之前在空中往前挪一点点。这里有一个替代方法,使用↙替代↓,就无需额外挪动。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必须先于冲刺按下,否则还是不够距离。而先挪动再用↓DD,是可以↓和冲刺同时按下去的。 最后还有一个更狡猾的方法,是使用joytokey一类的软件单独设定一个同时是↓和冲刺的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