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齐老齐 老齐老齐
关注数: 71 粉丝数: 1,794 发帖数: 3,196 关注贴吧数: 2
【转】致每个不想念书的学生 都是十几岁的美好年华,都有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 可是,你们不想好好学习,你们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是,你们年轻,你们漂亮,你们帅气,你们以为这一切就是资本,你们骄傲,你们自负,你们无所畏惧。。你们看不起那些比你们长的丑的、不会化妆的、不会穿衣服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在学校里,以为所有人的光环都集中在你们身上。。 有的人说,读书有什么用,我好多没读大学的同学都混的非常好。其实,我想说,你们忘记了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叫做比例,而成功的那极少部分人,那是他们自身具备了成功的一些素质,而你们,是否具备? 其实我还是想点破:每个不想念书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有一个不读书就能成功的同学。并以此来作为他放纵的最后心理安慰。 有些学生说,青春不就是要这样吗? 不叛逆不疯狂的青春也配叫青春?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们,这里不是美利坚、这里也不是欧洲。这里优胜劣汰,这里弱肉强食。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你们只不过是过早了预支了。。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价的。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我不是在和你们说教, 底层人是要有人来当的,总不至于每个人都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别告诉我你很会用Word!2013-04-24 09:32
看看扬州的这个男孩 学生撞坏私家车留字条致歉车主感动不要求赔偿 2012年11月06日00:17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该学生留的字条。(网络截图)中学生撞车后留字条 诚信暖人心 11月3日,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成了微博的热门话题。   车子被人撞了,肇事者不见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恼火。可是江苏扬州一名小孩在撞坏私家车后,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我是扬大附中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并在字条上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看后很感动,让孩子赶快上学,没有要求赔偿。   微博网友“农民伯伯”:【扬州一小孩子撞坏私家车后留字条致歉】今天(11月2日)中午一孩子把自行车停在朋友车旁边,看起来很着急想走的样子,走近一看原来小孩把倒车镜撞坏了,刚准备理论,赫然发现车上已经贴了纸条,原来孩子已经等很久,实在要迟到了才留下纸条。朋友很感动,让孩子快去上学,没要赔偿。   “农民伯伯”对此事颇为感概: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成了热门话题,农伯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敢说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的话我会不会走开,可见素质多么重要,向这个孩子学习。   众多微博网友也纷纷表示支持:   莫心言:纯净水一般的人。希望这样的人更多。   Axura:值得我们大人学习!   e家播报实话实说:从小就有担当,赞一个!   青青柳杨:好孩子,有担当;好车主,够大度。   阿满:学生诚实,车主大度。    相关评论:   “诚信中学生”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   车主的震惊道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境况。在认错稀缺的时候,“理所应当”自然就成了“出类拔萃”。一些名人学历造假了,有了半丝歉意吗?“史上最牛造假”的教授被戳穿伪造学历身份,有过致歉表示吗?郭敬明抄袭事件尘埃落定,毫无悔意仍是翻不过的一页……到最后,好像大家已经对这样的事情毫无办法,只能以阿Q式的“恕道”自我安慰。[详细](新京报)
一个烈士陵园讲解员的忧思(转自燕赵都市报) 24年来,已记不清她为弘扬民族的坚韧豪情、殒身不恤讲解了多少场。职业使然,只为能够将烈士的事迹薪火相传,一段段红色历史,已融入她的骨髓血液.然而,随着讲解经历的增长,她的内心却常常充满忧虑和沉重。因为她见过有小朋友问,“草根树皮多难吃呀,在长征路上红军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和汉堡包”;因为她还听到过放映厅内传来的阵阵哄笑声,而放映的正是纪实片《侵华日军暴行录》…… 从一个烈士陵园讲解员的忧思,让我们看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任重而道远。 总有观众令她深感揪心 从19岁到44岁,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首席讲解员张松青,把青春年华默默挥洒在了“红色解说”上。“每年来我们这里扫墓祭奠的学生,数以万计,但说到烈士,讲到奉献,现在的学生们总有穿越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一种隔阂,他们会觉得那是多么遥远的事情,远没有他们玩的网络游戏那么来劲,远没有他们那份年少懵懂的情感给力。”坐在记者对面,张松青忧虑之情溢于言表。“那天,有个大概六七岁的男孩跟着爷爷来烈士陵园参观,在纪念馆里,男孩看到展出的长征时红军吃过的草根和树皮,便问我:阿姨,这是什么?干什么的呀?我告诉他是草根树皮,是当时红军战士吃的东西。他疑惑地看着我说;‘这些东西能吃吗?好吃吗?’我摇摇头。他又问:‘那为什么他们不吃巧克力和汉堡包?’童言无忌,简单的提问,却让我震惊良久。”张松青感叹说,现在许多当年的老红军相继过世,红军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渐行渐远。 张松青记得,电视剧《潜伏》中,地下工作者余则成对翠平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故事需要有人听,特别是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再讲给他们的孩子们听。”听到这句台词时,张松青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既有职业的神圣感,更有现实的无奈和疼痛。”张松青回忆说,有一次某中学组织到烈士陵园观看纪实片《侵华日军暴行录》,当看到画面上日军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戮我们的同胞,当众剖开怀孕的妈妈,打赌是男婴还是女婴时;当白发的母亲眼睁睁看着侵略者杀害自己的儿子并丧心病狂让妈妈食其肉时……她听到的不是肃静,也不是男儿血性的切齿和女孩流泪的唏嘘,却是阵阵的哄笑声。 作为一名讲解员,日复一日讲解着烈士的事迹。张松青说,她和同事们传递着一份感情,传颂着一种精神。讲解中她们有句“老生常谈”的解说词就是:生命不能永恒,有一种精神却是不灭的;记忆可以消失,有一种爱可以穿越时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采访中,忧心忡忡的张松青提到了不久前发生在现实中的悲剧——— 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的死。“两辆车碾轧,有十几个人从她的身边走过,却见死不救。悦悦带着遗憾走了,到了那个没有车来车往的天堂。这是因为社会过于追求经济和物质,而轻视了道德和心灵的滋养。想来怎不叫人心痛!” “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偏离,我想和道德教育的缺失有关。因为缺乏爱的教育,所以冷漠,麻木。”张松青如是说。 两封遗书与墓前发奖金 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纪念馆中陈列着两封**烈士的遗书,凡是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为之落泪。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写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另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女儿的遗书。 “这两封遗书,我每读一次,泪流一次。如果遗书编进小学生教材,我想会很有教育意义。”张松青说,两封遗书她几乎倒背如流。 陈觉临刑前四天,写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中有这样的情节:……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燕赵都市报报导:石市职教中心建校外德育讲师团 本报记者 郭鹏   借力社会德育资源、身边英雄真情演绎,10月27日,来自我省不同行业的9名代表受聘为石家庄市职教中心首批校外德育讲师。而这种创新德育形式、拓宽德育途径、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的有益尝试,在我省也尚属首例。   10月27日,石家庄市职教中心多功能报告厅掌声如潮,该校党总支书记张学军为9名校外德育讲师颁发了聘书,这些讲师既有英雄模范,又有学者专家,其中更是包括了本报2004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中的希望将军赵渭忠、2010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中的民间反扒大王苑国栋和本报记者李敬东。张学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九名德育讲师涵盖了美德传承、捍卫法律、爱国教育、心理疏导、职业规划、预防犯罪、远离毒品等诸多层面,学校聘任这些校外德育讲师,旨在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通过搭建校外德育讲师团的平台,利用身边英雄的“晕轮效应”,扩大英雄事迹的辐射范围,利用社会宝贵的专家优势,通过鲜活事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当天,讲师团中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首席讲解员张松青以陈觉、赵云霄烈士的两封遗书为话题,给370名师生作了题为《让生命充满爱》的精彩演讲。据悉,其他8位校外德育讲师也将根据该校德育工作安排,结合个人经历和专业特长,适时开展德育讲座、举办专题报告。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