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巴赫叔 迈巴赫叔
关注数: 82 粉丝数: 298 发帖数: 28,951 关注贴吧数: 12
国产老货磨石正名第二发:老绿碳磨钨钢 最近关于国产老货磨石的帖子不少,也有争论,我就懒得说什么了,手里没有没用过的,或者曾经拥有但是只是划拉了几下就下结论的,再不就用砂带机来说事儿的,我觉得我给你们看的是这个石头能干什么,干多久就能达成目的,声明一下哈,砂轮机和角磨机我都有,也经常用,所以别用电动工具来看待我要说明的事儿,老货我不做推荐,没意思。发这些是让看不起老货的人清醒点,很多人一辈子用不完的荒砥也就别在意价格了,买个好的小日子荒砥就行了,就磨损角度来说保证不亏,肯定能送走你,但是我就不一样了,我因为玩老破旧修复,天天要用荒砥,而且现在达到了一看这刀的情况就能预估出多久能修好,这当然是出自我对我手里老货荒砥的自信,评测一块荒砥最好是从头到尾全用下来,划拉几下能看出啥?荒砥有持续切削力没有?能不能翻新石面?表面会不会黑板?这都是要长时间使用才知道的,另外再说一件事,新的有名气的荒砥一定要好好琢磨应该怎么用它,因为新的库存老货表面的硬化程度很高,或者是有一部分收缩,这就造成了打滑和锁水不好的现象,因为我不舍得用新库存,但是我手里又有一堆用过挺久的老货,用得久的老货个个能打,所以这个现象应该也适用于其他品牌。那我今天就用合金刀头也就是钨钢来说事儿吧,会颠覆不少人的认知的,所以别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尝试了以后才知道,照例二楼多图预警
手磨做个W18白钢车刀雕刻刀,顺便解解惑 动了这个念头是因为以前我手磨锋钢锯条做个嫁接刀的时候,有人说弄个W18试试,那意思这个更难手磨,然后等了许久,搞了几根4×4×20的小车刀条子,今天就来试试看,解解惑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本人造石有绿碳,二是只要手稳磨雕刻刀也不难(这个主要是雕刻刀也好,刨刃扁铲也罢,那个平面磨得不平的话,以后很容易越磨刃角角度越大),第三就是硬的磨石包括绿碳磨硬钢也没问题,第四就是烧结石锁水并不差,差的是质量不过关的烧结石,今天用三块磨石来做雕刻刀,两块才收的日本老人造磨石,一块久利赠品磨石,其实还有个目的就是试试才收的这两块日本人造磨石,手感下铁各方面都可以(这个水平国产老磨石跟它们不相上下,不过绿碳稍微不足,自损比日本的大一些,下铁毫不逊色,这里多说几句,为啥老磨石会显得比如今的磨石要更好用呢?过去的老国产货可能会傻大黑粗,但是没人会否认它质量过硬,记得开放后最开始有广告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获得过部优国优称号,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那就是质量过硬的代名词,所以那时候宁可次品啥的扔掉不用也不会批准出厂,要求的还是很严格的,这个优良传统啥时候崩坏了就说不清了),二楼以下多图预警
来报个到,聊聊宾得的色彩 前几天才来这个吧,潜水看了几天吧里的风格叙事,好像是讨论器材比较多,我也没啥好的器材,都是过时的机身和镜头,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玩宾得也有快十年了,主要是想聊聊镜头对色彩的影响,一个镜头在不同的光线下和不同的拍摄场景与对象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而且镜头的素质也绝对是影响色彩最大的环节,所以有些朋友觉得宾得出片很惊艳有的就觉得平平无奇,这个不能怪机身,机身大概就相当于一个显示器,你塞给它什么,它以它的算法就表现出什么,很多人喜欢宾得的直出,认为这就是还原本真,其实这样没什么意思,色彩上比别的机器好,那么做了后期也还是会比别的机器强,做后期不仅仅是一种美化,也是一种润色,呈现出更好的一面,当然如果哪位朋友就是喜欢那个色调就另当别说,我这么觉得是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现在的后期就是数码暗房,胶片时代的照片也必须是经过暗房冲洗调整以后才能出片的,第二就是宾得机身有欠曝的倾向,曝光不准也会对色彩有很大影响,所以直出不如做后期出彩。镜头这部分如果是打算长期玩又很在意出片色彩素质的,我认为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是一步到位最好,镜头升级的路大家都走过,到最后折腾了很久发现有很多可以拍的更好的照片被镜头拖后腿了,那就有点不值了,因为转了一大圈还是换了更好的镜头。二楼以后发些以前的照片,有的就是存在手机里的,像素有大有小,有些照片会做说明,我照花草多一些,花草基本上都是一支135德国老镜头照的,也有几张是宾得恒变老镜头照的,我没有现代的数码镜头,因为我不喜欢不是光学玻璃的镜头,毕竟现在天文台的镜子也还是光学玻璃的
从一个小刀柄看一个时期的变迁 昨天去旧货市场溜达,没啥收获,准备要回家的时候看见了一把小锈刀子,(说句题外话,生锈的东西我比较喜欢淘,只要认得准这东西的本来面目,那么生锈的一般就可以很便宜的拿到手)这刀主要是刀柄吸引我了,有机玻璃内嵌美女画,这玩意儿就是今天要说的话题,有机玻璃在今天看来那就是最低端的材料,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可完全不同,这也跟那时候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极度匮乏有关系,那个时候也有意思,个别公交车司机有门路,不知道在哪搞到的花花绿绿的大块有机玻璃,托人车了档杆球头,那个色彩足以晃瞎我们的眼睛,很稀有,司机也显得很牛气,开车架势瞅着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在那个年代有钱也不一定搞得到,现在的小年轻理解不了也不足为奇,所以说有机玻璃属于挺牛的材料,不过这段牛气冲天的日子没多久,随着开放越来越活以后,生产立马爆发式增长,然后就变得满大街都是了,最典型的东西就是一次性打火机,所以从一个小小的刀柄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东西的年代范围也就在十年左右,也就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吧。这个小刀随着我一瞬间的遐想后就买了,回来一磨,估计是锋钢料,很硬,站住刃口很容易,简单处理处理磨锋利就行了,没事看看就又回到那个虽然物质匮乏但是又特别单纯的年代也挺好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