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6618
FF6618
关注数: 25
粉丝数: 220
发帖数: 12,425
关注贴吧数: 16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初创公司技术让CPU性能提升100倍? 芬兰一家初创公司Flow Computing研发出一项非常牛的技术成果,它可能让现在任何CPU的性能直接提升100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其所研发的PPU,即并行处理单元,能够用于任何CPU架构中,包括桌面和移动处理器,并提供远超想想的处理能力。 Flow Computing表示,PPU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性能提升幅度大,第二个是兼容目前的应用程序,第三是能够自动识别代码中的并行部分,自动由PPU执行。 虽然 CPU 一次仍然只能处理一项任务,但 Flow 的 PPU 能够以纳秒级执行片上流量管理,从而使任务能够比以往更快地移入和移出处理器。FlowComputing的PPU可以应用于任何CPU架构,并保持完全的向后兼容性。此外,通过重建和重新编译软件以与 PPU-CPU 组合配合使用,预计性能将进一步提高。Flow 已确认,如果您更改代码(无需完全重写)以利用该技术,您可以将性能提高多达 100 倍。该公司正在为想要优化支持 Flow 的芯片软件的开发人员提供重新编译工具。使用 FlowComputing 的 PPU 与 CPU 协作的图像并行处理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任务拆分成多个子任务,并让这些子任务同时执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或分布式系统的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并行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基于进程的并行处理和基于线程的并行处理。基于进程的并行处理是以操作系统为中介,将多个独立的进程分配到不同的处理器上执行;基于线程的并行处理则是将一个进程拆分成多个线程,并让这些线程在同一个处理器上同时执行。因此,好处不仅限于 CPU 性能的提高;其他连接单元(NPU、GPU 等)也可以间接受益于 PPU 性能的提高。尽管这种并行化在研究层面已经成为可能,但它并不实用,因为它需要从头开始重写应用程序代码。如果 FlowComputing 的说法属实,那么他们无需更改任何代码即可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为了将其付诸实践,FlowComputing的PPU必须在芯片设计阶段集成。Flow 似乎表明该技术适用于基于FPGA的测试设置。 Flow Computing表示会于今年下半年公布技术细节,并且已经与主要的半导体供应商进行了讨论。
看看真正的ARM卡脖子 快科技6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Arm与高通之间的法律纠纷升级,Arm要求高通销毁所有基于Nuvia技术的骁龙X处理器。 这一要求虽然执行可能性不大,但无疑给即将出货的骁龙X处理器蒙上了一层阴影。 Arm认为,高通在收购Nuvia公司后,未经授权使用了Arm的设计,违反了双方的许可协议,Arm要求高通停止使用并销毁所有基于Nuvia设计的芯片。 这场纠纷的焦点在于,Nuvia在被高通收购前获得了Arm的授权,可以设计服务器CPU核心。 Arm认为高通收购Nuvia后重新利用该授权属于违约行为,而高通则声称其拥有的授权覆盖了定制CPU设计。 骁龙X系列芯片是基于Nuvia技术所研发,预计将搭载于戴尔、惠普、联想、微软、三星等厂商的AI PC系列电脑上,如果Arm的要求被执行,将意味着这些电脑的出货计划将受到影响。 然而,考虑到高通已经与多家电脑制造商合作,计划于6月18日开始出货,且该案的审理要到年底才开始,首批搭载骁龙X处理器的电脑早已上市销售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被停止出货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报道指出,高通已经宣布将会把Nuvia技术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增强现实设备等诸多领域的芯片设计。 这场法律纠纷的核心在于利润分配问题,Arm希望通过这场官司,与高通就未来新芯片的授权费用达成对自己有利的协议,最终,双方可能会达成某种和解协议,毕竟双方仍有其他领域的合作。
这些人已经把黑同行当成日常工作了
台积电证实!南京厂获无限期豁免! 2024年5月24日,台积电宣布,其南京厂已获得美国商务部核发的“经认证终端用户”(VEU)授权。这一正式授权取代了之前商务部自2022年10月以来核发的临时书面授权,意味着美国出口管制法规涉及的物品和服务可以长期持续供应给台积电南京厂,无需再逐项申请个别许可证。 台积电南京厂目前主要生产16nm和28nm的成熟制程芯片,但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该厂计划进行持续扩充。获得美方正式授权后,台积电南京厂将能够维持其现有的半导体生产现状,无需再担心因美国出口管制而导致的供应中断问题。 此前,由于美国出台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限制了位于中国大陆的晶圆制造厂商获取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能力,台积电等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晶圆厂也受到了影响。然而,经过多轮磋商和申请,台积电南京厂最终获得了这一长期出口许可,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尽管台积电南京厂获得了这一长期出口许可,但台积电也指出,这项VEU授权并未增加新的权限,因此只能维持南京厂的现状。未来,台积电仍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以确保其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 在23日的技术论坛上,台积电进一步指出,目前南京厂主要生产16nm和28nm的成熟制程芯片。为满足客户需求,台积电计划继续扩充南京厂的28nm制程产能。获得美方正式授权后,台积电南京厂将能够维持现有的半导体生产现状,无需再担心因逐笔审查而导致的生产延误。 这一长期出口许可的获得,对于台积电南京厂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有助于确保其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同时也为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ARM与x86的架构世纪之战 如果你比较关注ARM架构芯片的话,可能还会发现ARM阵营最近两年的发力越来越明显,不只是在移动设备上,就连x86架构过去一直牢牢掌控的PC、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市场也都在掀起新一轮的ARM化运动。 这种变化已经在逐渐「开花结果」,或许将在未来几年给x86一记致命重拳。 多线并进,打响关键战役 事实上,任天堂、微软、索尼「御三家」纷纷尝试从x86转向ARM架构,与其说是ARM阵营的一次成功打击,不如说是游戏主机厂商的集体「叛逃」。ARM阵营自身其实没有做多少推动,更多是厂商们都看到了如今ARM的绝对优势: 也是ARM架构性能提升、生态完善后的一种水到渠成。 相比之下,ARM架构在服务器和云计算市场的成功就显得艰难多了。 早期ARM也就想过进军服务器市场,挑战x86,结果是铩羽而归。但直到2019年前后,ARM芯片再次大规模杀回服务器市场,随着Ampere、亚马逊、华为、飞腾等公司相继推出了惊艳市场的 ARM 芯片,第一次成功打破了x86在服务器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 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巨头的入场,ARM接下来的发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22年阿里发布基于ARM架构的倚天710 CPU,2023年微软发布基于ARM架构的Cobalt 100 CPU,2024年谷歌发布基于ARM架构的Axion CPU,都在加速改变服务器芯片市场的局面。 更何况,芯片巨头英伟达也认为ARM CPU与大规模AI训练更配。包括英伟达的GH200以及最新包含Black B200 GPU的BG200,都采用了基于ARM架构的CPU。 不过,就算是英伟达现在遥遥领先的AI芯片市场,也在ARM的目标之中。 《日本经济新闻》一周前就报道指出,日本软银旗下的ARM公司也要亲自下场造芯,计划在2025年推出基于ARM架构的自研AI芯片;而谷歌自研的Axion不只是一款基于ARM架构的CPU,同时也是一款AI芯片。 此外,ARM公司还在去年年底推出了面向IoT设备的低功耗AI加速芯片——Cortex-M52,IoT设备不再需要结合CPU、NPU和DSP三种计算单元。 另一方面,PC市场的竞争很可能将成为未来几年ARM与x86之间最值得期待的战役。 首先必须承认,在苹果M系列MacBook之外,ARM在Windows PC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果。但变化很可能从今年年中开始。 高通此前发布的骁龙X Elite将从6月起席卷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基本上你能叫得出的PC品牌,都将推出搭载骁龙X Elite芯片的笔记本电脑,既包括联想、戴尔、惠普、华硕、宏碁等巨头,也包括微软、小米、荣耀、三星等二三线知名品牌。 另外也别忘了,英伟达、AMD和联发科也都被披露正在开发基于ARM架构的PC芯片,届时还将进一步增强ARM PC的市场认知和产品竞争力。可以说,除了推出x86架构的英特尔,整个PC行业几乎都不想错过ARM PC的未来。 ARM变强了,世界也变了 正如前面提到ARM在PC以及服务器市场的挫败,在很长的时间内,外界其实也在质疑ARM在智能手机、IoT设备之外的潜力。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些质疑当然都落空了。但为什么落空?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不仅存在着内部矛盾,还存在着外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同样如此。如果说ARM在性能上的大幅提升是解决了ARM发展的内部矛盾,那云计算、移动计算以及AI计算可以说了彻底改变了外部的大环境和矛盾。 首先,在超级计算机Fugaku、苹果M系列MacBook证明ARM也能高性能之后,ARM芯片的成本优势,或者说性价比优势变得越来越明显。 实际对于服务器厂商、PC还有游戏主机厂商,芯片毫无疑问都是影响成本的关键之一,ARM不仅芯片成本上有优势,而且低功耗对于坐拥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厂商来说,还有耗电和散热成本上的优势,能够节省巨额成本。 此外,低功耗、低发热的优势也在不同领域都有优势,比如笔记本电脑的续航、温度和噪音控制等。 其次,ARM的生态体系已经成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RM在移动生态上早就已经天下无敌。而在服务器市场攻城略地的同时,今天数据中心的软件几乎都可以在ARM上运行,不管是虚拟化工具如Docker、VMware、KVM,还是编程语言如CUDA、Java和Python都支持ARM架构芯片。 当然在PC生态上,ARM还有很多不足,但随着头部软件厂商的适配和PC厂商的集体出货,或许将在不久后开始更大规模的软件迁移。 再有,开放生态天然更容易积聚力量。 在英特尔的主导下,x86始终是一个更为封闭的生态,全球不过几家芯片厂商可以设计制造自己的x86产品。ARM开放授权,在性能、生态两大制约因素基本解决之后,低功耗的优势凸显,同时也为市场的所有厂商提供更多、更自主的选择。 除了以上的变化,还有一个关键是整个世界也在发生改变。随着移动计算、云计算的普及,对于高性能和低功耗的需求一直在变高、变多。而且云计算厂商也在重构云端的计算架构,自研芯片,然而这些都是传统的X86架构难以满足的要求。 新一轮AI技术浪潮还在加剧这种趋势。众所周知,AI训练、推理都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在云端意味着数据中心面临更高的芯片成本、耗电和散热成本,在设备端也意味着对于发热、续航的巨大考验。正如高通CEO安蒙所言: 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而这,既是ARM过去在夹缝中生存、引领智能手机爆发的根本,也会是ARM继续「掏空」x86的关键。
孙凝晖 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 https://mp.weixin.qq.com/s/zJZ85rWJtDyIKLNY77g7_g
展锐的芯片达到老麒麟9000水平 紫光展锐4nm工艺,性能媲美高通骁龙888水平或华为老麒麟9000水平的新芯片流片了。 这款芯片采用X1大核,A78中核,A55小核,GPU采用Mali G715 MC7,台积电4纳米工艺,相比高通火龙,新款紫光展锐芯片在功耗和能效方面表现更好。
ARM迎接游戏的泼天富贵 去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披露的文件就显示,微软内部正在考虑下一个世代的Xbox主机将采用ARM架构的CPU。现在,一直与微软Xbox相爱相杀的索尼PlayStaton也打算从x86过渡到ARM架构。 情况是这样的,索尼近期正在招聘熟悉「目前主流CPU架构」的系统软件开发,同时还指明了职务内容是:「开发一个系统,使为我们的娱乐游戏机开发的程序能够在具有不同架构的游戏机上运行。具体来说,它将使得为PlayStaton开发的大量游戏能在具有新架构的系统上运行。」可以说,这份招聘广告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索尼计划基于ARM架构CPU构建新的PlayStation主机。再考虑到任天堂的Switch早就开始采用ARM架构CPU,这意味着游戏主机最快在下个世代就会经历从x86到ARM架构的全面迁移。
身段灵活的买办标准 最买办的U,因为共同的敌人而退出买办行列?! 隔壁这些喷子,满口大义,实际都是生意
ASML:能远程锁机 不知道为啥,原文怎么也发不出来 台积电的光刻机,在出现变故时,ASML说:他们可以远程关闭
用户需要的国产U 发不出来,只好图片
真正的智算大手笔采购,华为是赢家 华为算力几乎包揽新订单!中国移动公示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集采项目采购包1的中标结果,总中标金额约为191.04亿元(不含税),昆仑技术(21.05%)、华鲲振宇(17.54%)、宝德计算机(15.79%)、百信信息(14.04%)、长江计算(12.28%)、神州鲲泰(10.53%)、湘江鲲鹏(8.77%)7家厂商中标。据此前中国移动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中国移动本次新型智算中心项目标包1主要为7994台人工智能服务器及配套产品,整体的采购规模及单价均超出预期。这191亿,虽然整机厂家不同,但应该全部是华为鲲鹏加昇腾的方案!
开壶了,5600台!申威服务器产业化取得重大里程碑式突破 务器首次大规模进入通信运营商行业市场,也是迄今为止申威产品销售最大一笔订单,标志着申威产业化取得了又一重大里程碑式突破,为申威全面推广应用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搭载申威3231处理器的成熟产品及华诚金锐全新一代搭载威鑫H8000处理器的申威服务器,两款产品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程度行业领先,整机算力性能优异、运行稳定可靠、拓展功能丰富、高效节能环保,在云平台、高性能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场景表现卓越,全面满足不同领域用户使用需求。 自2019年成立以来,华诚金锐积极贯彻集团公司“一巩固三做强”业务布局,紧紧围绕电科申威服务器产业化的使命职责,夯实基础、提升能力、锻造精品。未来,公司还将持续推出更多性能优异自主可控服务器产品和成熟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突出自主高安全特色,形成技术高地,力争成为服务器技术发展引领者,持续书写自主可控申威产业辉煌篇章!
兆芯打造AI训练推理一体方案 兆芯打造AI训练推理一体方案 双路64核心兆芯与算能联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OPHON.TEAM&urlrefer=287ecb0304c97d4dc99c7a8d8b1a4987生态,推出面向真实业务场景的 AI 训练、推理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层、软件层和数据层。 该方案以 AutoML 零代码自动化训练平台为基础,可实现快速、高效的深度学习工程化落地,具有数据增强、精准识别、故障预警等优势,适用于视频图像巡检、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等领域,相关产品有算能智算卡 SC7、联想开天 KR722z G2 服务器等。此外,该方案的 AI 教育解决方案已在华南理工大学部署上线。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苹果M4或采用了Armv9指令集 苹果或采用了Armv9架构,从而让M4有更强的单核和多核性能 吕嘉俭发布于 2024-5-10 16:24 苹果在北京时间2024年5月7日晚上10点举行了名为“Let Loose”的特别活动,推出了全新iPad Pro和iPad Air。其中在新款iPad Pro上,首次搭载了新款M4芯片,为新设备带来了更强劲的性能。根据目前流出的测试成绩来看,M4无论单核还是多核性能都有较为明显的性能提升,比起M2分别提升了48.37%和52.44%。 据Wccftech报道,M4性能提升的背后,除了采用了台积电(TSMC)第二代3nm工艺外,更重要的是改用了Armv9架构,支持SVE2指令集,意味着与之前的NEON相比,可以更高效地运行更复杂的工作负载。此外,M4还可能支持SME(Scalable Matrix Extension,可缩放矩阵扩展),这是在SVE基础之上,增加了对矩阵的一些高效处理方法,从而推动了基准测试成绩的进一步上涨。 传闻苹果不仅仅在新款M系列芯片上引入新的指令集,即将到来的A18 Pro同样会切换到Armv9架构,也支持SME/SVE2指令集,使其与M4有着相似的性能属性。据了解,高通第四代骁龙8并不支持SME,有可能在某些应用场景里的运行效率不如A18 Pro。 有趣的是,苹果在介绍M4的时候并没有提及相关细节,只是用了一些较为复杂的细节去陈述,有可能在A18 Pro发布时带来更多的信息。
指令集与自主关系 有人认为龙芯指令集是自己的,所以具备挑战Intel ARM的潜力,而别家指令集授权的肯定不可能让你发展起来。我认为这种观点陷入了一个逻辑陷阱,就是指令集决定论:龙芯老胡一直在灌输给听众的核心论点就是,谁掌握了指令集谁就有生态主动权,就能技术发展不受制约最终能挑战x86 ARM,但这一点是错误的。指令集自主既不是国产CPU成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当前对于市场竞争和产业化还是一个巨大障碍。所谓指令集是生态关键,前提是指令集已经得到软硬件厂家广泛支持,是个结果,而不是你有个指令集就有生态,这是因果倒置。用户和软件厂家,其实根本没有义务仅仅为了CPU厂家少一点授权费,就跟着投钱投资源搞移植。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种各种指令集,但最后留下来的不多,这说明指令集自主不是CPU成功的充分条件。在受到制裁之前,华为实际上已经将要拿到ARM CPU的领先地位,当年的麒麟9000和鲲鹏920,已经和国外产品并驾齐驱甚至有所超越,后来是因为流片被卡,才错失几年时间,这说明国内的CPU设计水平,包括X86 ARM指令集的,是可以领先并超越的,没有必要看到这几个字眼就反感,这些指令集像usb pcie等标准一样,已经成了事实上的通用架构。这段说明不用自主指令集国内厂家一样可以领先。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国产CPU,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设计先进性,生产不受限,生态竞争力。从这三点上,目前国内能称得上及格的只有华为手机上的9000S和9010,因为这两个手机真的是在开放市场卖,而且生态无缝对接!华为的经历说明自主指令集目前甚至不是国产CPU成功的必要条件。现代risc指令集,大部分指令类似,CPU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多发射、流水线、缓存体系、乱序执行、高主频、多核互连等问题,这些才是决定现代CPU性能的关键,掌握这些技术后,换指令集对厂家并不难。在未来,随着鸿蒙等国产系统的推进,用户生态迁移不再成为问题时,如果ARM设置障碍,推个RV或者灵犀指令集替代ARM也是水到渠成。而龙芯,只解决了第一条里涉及CPU核心的那部分,外部接口和总线(PCIE3.0 usb2.0 HT太落伍)还没达到业界合格水平。第二条用台积电12nm不合格,生态虽然已经很努力,但要绑架所有用户和软件厂家额外投入,显然不合格,所以连兆芯都比龙芯更合标准。综上所述,指令集并不是自主CPU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是设计自主里技术含量不高的一小部分,当前,生态不兼容还成为自主CPU参与市场竞争的巨大障碍。所以,是时候解放思想,让指令集走下神坛了,希望更多听到某国产CPU实现真用真替的消息,而不是我又搞了多少条花哨指令的宣传,ARM X86买办去S的叫嚣!
Google从Android内核中移除了对RISC-V的支持 Google Android系统团队本周发布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一系列修补程序,将移除ACK对RISC-V64的支持。 这些修补程序的描述文本表示,“将终止对RISC64 GKI核心的支持。”GKI(General Kernel Image)是ACK分支之一加上跨硬件执行的程序代码,目标是提供通用的、可移植的核心映像,减少设备制造商的工作量,确保Android安全性及可携性。 在ACK移除对RISC-V核心、Build及模拟器的支持后,任何公司想汇编可执行在RISC-V平台的Android,未来就必须自行维护具有ACK和相关程序代码的Linux核心。虽然媒体推测这也意味着Android将完全不再支持RISC-V。但Google对媒体表示,Android还是会持续支持。Google解释,GKI迭代速度很快,因此公司尚未准备好提供通用的单一镜像文件。
我对自主cpu与自主指令集关系的认识 有人认为龙芯指令集是自己的,所以具备挑战Intel ARM的潜力,而别家指令集授权的肯定不可能让你发展起来。 我认为这种观点陷入了一个逻辑陷阱,就是指令集决定论:龙芯老胡一直在灌输给听众的核心论点就是,谁掌握了指令集谁就有生态主动权,就能技术发展不受制约最终能挑战x86 ARM,但这一点是错误的。 指令集自主既不是国产CPU成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当前对于市场竞争和产业化还是一个巨大障碍。 所谓指令集是生态关键,前提是指令集已经得到软硬件厂家广泛支持,是个结果,而不是你有个指令集就有生态,这是因果倒置。用户和软件厂家,其实根本没有义务仅仅为了CPU厂家少一点授权费,就跟着投钱投资源搞移植。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种各种指令集,但最后留下来的不多,这说明指令集自主不是CPU成功的充分条件。 在受到制裁之前,华为实际上已经将要拿到ARM CPU的领先地位,当年的麒麟9000和鲲鹏920,已经和国外产品并驾齐驱甚至有所超越,后来是因为流片被卡,才错失几年时间,这说明国内的CPU设计水平,包括X86 ARM指令集的,是可以领先并超越的,没有必要看到这几个字眼就反感,这些指令集像usb pcie等标准一样,已经成了事实上的通用架构。这段说明不用自主指令集国内厂家一样可以领先。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国产CPU,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设计先进性,生产不受限,生态竞争力。从这三点上,目前国内能称得上及格的只有华为手机上的9000S和9010,因为这两个手机真的是在开放市场卖,而且生态无缝对接!华为的经历说明自主指令集目前甚至不是国产CPU成功的必要条件。 现代risc指令集,大部分指令类似,CPU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多发射、流水线、缓存体系、乱序执行、高主频、多核互连等问题,这些才是决定现代CPU性能的关键,掌握这些技术后,换指令集对厂家并不难。在未来,随着鸿蒙等国产系统的推进,用户生态迁移不再成为问题时,如果ARM设置障碍,推个RV或者灵犀指令集替代ARM也是水到渠成。 而龙芯,只解决了第一条里涉及CPU核心的那部分,外部接口和总线(PCIE3.0 usb2.0 HT太落伍)还没达到业界合格水平。第二条用台积电12nm不合格,生态虽然已经很努力,但要绑架所有用户和软件厂家额外投入,显然不合格,所以连兆芯都比龙芯更合标准。 综上所述,指令集并不是自主CPU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是设计自主里技术含量不高的一小部分,当前,生态不兼容还成为自主CPU参与市场竞争的巨大障碍。 所以,是时候解放思想,让指令集走下神坛了,希望更多听到某国产CPU实现真用真替的消息,而不是我又搞了多少条花哨指令的宣传,ARM X86买办去S的叫嚣!
讲个笑话,隔壁G凸声称受到网暴 此人的狂言暴论大家都清楚吧?竟然还有装可怜受害者这一招
华为与ARMv9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计算所令人失望的一面 看到这个新闻,挺惊讶,院士夫人炒股资金上亿! 而且前计算所所长还是董事长。 这个所出了不少企业,也出了不少富翁,看到龙芯 寒武纪 曙光 海光 联想等企业的一些表现,特别是最近胡某成为XC领域巨富,上演的夫妻店、兄弟上阵,业绩变脸,清仓式减持等表演,我在想,这个所一些人的首要宗旨是为国家计算技术攻关,还是为个人谋财富?
G秃新毒草 各种夹带私货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03-26【三言两语】分享贴子 03-26【三言两语】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不仅同行是冤家,用户也没国家情怀! 刚才那篇文章竟然被隔壁投诉到删帖,没事,我可以再发,他自己的书不敢认?
03-22【跪求推荐】分享贴子 03-22【跪求推荐】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看到这个榜单我惊了 有没有想🐴人的,公司不大,东西不咋地,胡尊者钱是搞的够够的!还有他那个学生的公司,有样学样,好的不学!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各种国产AI服务器 有的我也是头次见
华为AI服务器 这套就贵了,一机难求
新的国产服务器CPU 估计大家都没看过
学习一下新对比手法 槽点太多了: 鲲鹏920是绝唱,因为架构IP都不给了,"国外"台积电工艺也用不了。 龙芯不管用啥架构都自主,“国内”台积电工艺不会卡脖子,面向个人用户,优化x86软件,更适合你
3.7GHz创国产CPU新高!兆芯开先KX-7000首次公开亮相 快科技12月31日消息,在近日举办的进化·向未来2023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兆芯携新一代处理器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首次展示了新近发布的开先KX-7000系列。兆芯开先KX-7000系列面向PC电脑、嵌入式市场,采用全新设计的自主微架构“世纪大道”,以及先进的Chiplet互连架构,主频最高达3.7GHz,创下国产CPU的新高。新处理器集成高性能GPU显卡,支持DX12、OpenGL 4.6、OpenCL 1.2、双路4K硬件解码输出,还升级支持DDR5/DDR4内存、PCIe 4.0通道、USB4/USB3接口等主流高速IO。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开先KX-7000系列计算性能提升2倍,图形性能提升4倍。大会现场,联和东海展示了27英寸4K超薄一体机、15.6英寸高清笔记本,采用兆芯8核处理器、专业级国产OLED屏,支持4K超高清分辨率。同方展示了全新的超锐TZ6系列笔记本,同样采用兆芯8核处理器,具备14mm超薄机身和全高清IPS显示屏。 面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高并发、超融合等云端应用场景的开胜KH-40000系列处理器也同步亮相。该系列处理器具备高核心性能、高集成度、高效互连、丰富IO等产品特点,集成最多32个高性能核心,支持双路互连构建64核服务器整机,同时支持8通道DDR4内存、128路PCIe 3.0。现场展示的兆芯平台服务器,采用双路KH-40000/32处理器,提供多达32个DDR4内存插槽,以及多条PCIe x8、PCIe x16等扩展插槽,支持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为企业级应用、数据库、AI推理计算等应用提供可靠、稳定的服务。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