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QtXW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92
发帖数: 6,185
关注贴吧数: 7
气功治病抓住纲! 纲举目张
很好的吧! 我很喜欢!
六祖慧能有那些教诲? 第一,六祖教诲大众:“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我的理解是,你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自己,不需要再加工,就是清净的,只要肯仔细思考,就走在了成佛的路上。第二,六祖见到五祖忍大师时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又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佛性即是自性,人人一样没有任何不同,同是一个实体,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内心有关这个实体的种种感受,即是幸福的源泉。第三,五祖忍大师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违,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又说:大患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终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是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这两句的意思是:让大家表达所见到的自性。这个“见”并非是看见,也包括不能看见。第四,神秀教授表达自性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境。这句话表达出神秀的水平,并没有什么突破。(略)
《六祖坛经》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 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何谓以“无念为宗”? 念即思考,无念即不思考,这是本功法的宗旨。这是因为从现象上而起念,想象与局部,是假象。以此起念必定是邪念,邪见。由此而生出来的尘劳心,要采取措施,有一些想法,生出喜、怒、哀、乐。问题都在尘劳心。这些措施,这些情绪就是问题。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再过一万年也是少得可怜,知道的也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不知道的是大部分,是无穷无尽的那一部分。无穷无尽和有限的知识,他们的比例关系是一个零。即是这么少得可怜的知识,要用大脑,用思考,用逻辑思维去处理他们,以便得出结论,这个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少?客观的世界是不是都按逻辑进行?是靠不住的,而世界却是事实在在的,真实的,就像水一样,他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必定如此的,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思考,永远和现实有距离。这种距离即与日俱增。由误差到错误,就是因为世界是发展的。差之毫里,谬之千里。正象射出去的炮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在于我们完全信赖一个客观的世界,物质,真实的存在。要把思考去掉,一无所得,就能得到一切。而科学是第一的,生命是第一性的。科学是对生命的认识,是第二性的。生命是依据,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学过科学的人,才知道科学是什么东西。人不要被科学所污染。人体要像处女一样清白,保持自然所赋予的秩序。
《六祖坛经》5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何谓“不思善,不思恶”? 这是六祖坛经中多次提到的观点,一般的人都认为是不对的,而是认定世上的事是有善有恶的。所以六祖坛经让人不好理解。这是因为解决人的生死大事,靠一般的认识是不行的,必须打破常规,有所突破。想要学习佛法不能执著世俗的观念。善与恶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进行区别的,是对事物的认识,绝对不能和事物本身混为一谈。六祖即纠正了人们的这个错误。事实上不存在绝对善与恶,六祖说的就是这个事实。而任何事实都是被人们加工了的,不加工就无法表达,说这个事物的本身,不管怎么说,都已经表示出来了自己的观点,立场,方法,包含了利益,好恶,自己的习惯等等。六祖让人抛开这些,去看那事实的本身。那是不可分割的,佛法说的即是不可分割,不二法门。不思善,不思恶,是大家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演人生这出戏。所以,封神榜上所谓的好人,坏人都是神。
为何从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 因为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是有十万八千尘劳,一般若就能生十万八千智慧。为何尘劳?因为没有智慧,没有去掉非心,还认为别人不对,要改变。若悟自性,不离自性,一切都顺理成章,无所取舍,恰倒好处,没有误差,准确无误,不需要去尘劳。例如:水结了冰,这是水的性质,不管如何表现,用自真如性,好,好得不得了。假设不是如此,没有悟自性,即是贪、嗔、痴。以此三毒,怨东怨西,开始小小的不如意,越来越大,随时间长,各种各样的烦恼,接二连三的来了,无尽无休。小裂缝,变大裂缝。
何谓人在道中不见道? 人自己和四周,时时处处,都是道。谁能离开道?都要符合,符合规律。如果自己和周围都不是道,再去找道,叫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渡一生,到头还自懊。
为什么“若无尘劳,智慧常现”? 尘劳心即是干扰,若没有这个干扰,智慧常现,不离自性。这就象水,如果不干扰它,不用泵抽水,按水本身的性质表现出来,会由高处往低处流。另外还有,若无尘劳,是因为自己没有了非心,看哪里都对,都和谐,不会留恋过去,也不会对某个事物特别看重。现实,无论如何,让人能理解和接受,狂妄心不起,不起心,起心即是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自然而然真如性会流露出来,智慧也出来了,当然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六祖坛经》4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 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学佛笔记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感官所感到的谓之色,被感到的那个实体谓之空。为什么那个实体必须用空来表示呢?这是因为不用空就无法表示。举例来说,人死了,开个追悼会,要挂照片。用哪张呢?用光屁股的?结婚时的?毕业像?许许多多,用哪一张代表?这些都是变化,变化多端,现在又木呆呆的躺在那里,吓的别人哭嚎闹叫!这些既是色,而人呢?那个真实、客观、实体,只能用空来代表,别无选择。 为何说人有菩提自性:人喜欢舒服、愉快,不喜欢烦恼、痛苦。后者一来既是菩提种子,要求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菩提就是觉悟,怎么觉悟?学佛。通过学佛,必定解脱。为什么?这是人的性质,自己就能作到。 众生有高等低等之分吗:大家都说有,一边倒,这就走向了一个极端,落入两边。所以,我就说没有!原因多得不得了,都有佛性,都能存在。低等动物,构造简单,简单就低等吗?不!简单就是简练,不罗嗦。要是用强大做标准,简练的病毒可以要人的命。能把高等置于死地的,还能叫低等吗。 自性,大家是一样的,还是个有个的:不能说个有个的。高矮不同,长相各异,是外在之象,基因有显有隐。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只有一个本源。《六祖坛经》说:“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所以,不能物物皆有自性。菩提和智慧有何不同:这是直觉与分析的区别。菩提来源于烦恼,智慧是困难、问题的产物。智慧让人动脑,菩提让人动心。例如:失恋的痛苦,就应该称之为烦恼,它是心灵上的,是通过努力所不能达到的。只有去被煎熬,因情盾入空门,走向菩提。又如:亲人的生离死别,这也是烦恼,是菩提种子。《六祖坛经》说:“烦恼即菩提,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智慧是大脑的产物,是人的工具;菩提是心灵的果实,是自性的利器。菩提是真情,智慧是假意。菩提靠心的实践,智慧是人的努力,。。。 智慧是聪明、知识、创造、灵活运用,菩提是忍受折磨。智慧要学,菩提要发,自发,发自内心。菩提与智慧,它们的区别可大了。智慧啊!只是一个灵活的大脑。菩提啊!却是一颗觉悟了的心。智慧有形象,高楼大厦是目标;菩提无形象,茅屋陋室也逍遥。菩提面对死亡也欢畅;智慧让生活止不住的繁忙。
在眼里! 在猫的眼里,到处都是老鼠。在狗的眼里,到处都是骨头。
《六祖坛经》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六祖坛经》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更好! 过去我修。吃素,打坐,清心寡欲,一句话,象个破老道。我看别人大吃大喝,认为不好,有人说好,我还认为他们是非不清。后来,我不这样了,不在注意那些外在的东西,开始修心。可是,我看见很多的修行的人,仍然是那样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要求自己很严格。那,我认为很好。修吧,恨恨的修吧,闭谷吧,使劲节约吧,使劲行好事吧,严格要求自己吧,越严越好,人越多越好!这样的人越多,我们就越安全,东西就越丰富。要是大家都吃,还不准够。和我意见不一致的人多多益善!
注意气功的实用性 人就是人,吃什么?也是人,念什么,发什么样的声音,也是人。狗熊学会了骑摩托,不容易,再穿上人的衣服,也还是狗熊。没有用,佛不是学的。秘在汝边,人不是因为修炼而不简单,本来就是不简单。地球上原来没有人,后来怎么有了人了?没有什么诀窍,是一天天的生活,没有人就会出现人,这不是奇迹吗!要说修炼,生活就是修炼,过好每一天,就是修炼好了。除此而外,投机取巧,不会有结果。
气功的根! 气功只有一个根一个蒂,那即是中华文化。气功所以有力量在历史上穿行了几十个世纪等一回,又发展了起来,因为有中华文化这个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能是一句空话。中华文化第一,而不是象人们现在认识的不值一提,无人问津。中华文化第一,而不是第二,西方文化表面上跳腾的欢,是因为不跳不行。中华文化不需要跳。西方文化只是雕蛭小技,是术,是枝叶,让西方文化占了主流,中国如何是中国?就象现在,崇拜西方,搞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忘记了根本。如果反过来,主次摆正,再看中国!第一是中华文化为主,学,学什么,就学中华文化,西方的那些雕蛭小技,可以作为付科,捎带着一蹴而就了。身体,以气功为主,中医为辅,西医为补。再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为何说“如如之心即为真实” 请问:你的心如如吗?若是如如,那时你的心和客观世界是一致的,没有妄念,是真实的。禅宗五祖弘忍说:“一真一切真,万象自如如,如如之心,既是真实”世界的各种现象,自己本身既是和谐的、美满的。为什么,不须人努力雕琢,它自己就是和谐美满的?因为有真实的东西作为一切现象的依据。一切现象都是由它,真实的存在,而派生出来的。如如来源于真实的存在,既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是人的依托,安心的保障。和谐美满,不在于是何种现象,是烦恼还是菩提,是晴天还是阴天,是刮风还是下雨,是真实还是谎言,都是一真一切真。是真实的东西,真实存在的体现。这些和谐美满隐藏在事物的背后,即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叫规律。一切按照规律在运行,人的心真实,和规律同行,时时事事感到如如。
怎样做才能绝处逢生? 要想绝处逢生,必须要反其道而行之。所谓的绝,是在常规的情况下说绝。绝有绝的条件,是一般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一般的情况就是条件。要想逃脱出去,必须打破一般,寻求特殊。一般,是一般的规律。特殊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去寻求特殊的点。规律是同一规律,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规律,而是在规律之中有所不同,有特殊。怎么办?就要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破常规,才能寻找到那个特殊点.
什么叫自性菩提? 自性,自己的性质,人皆有之,自己能觉悟,既是菩提。不管人懂不懂科学,也只能照科学办事;不管人懂不懂规律,办出事来,违反不了规律,自然而然就符合大道,想违反,违反不了。举例说,你用力一跳,跳了半米高,这符合规律。想违反,想跳10米,违反不了。规律就是科学,违反不了规律,就违反不了科学。因为科学和规律是客观的存在,在哪里?就存在每个人身上、思想上和行为上。但是有愚有智,即觉悟不觉悟。所谓觉悟就是知道,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所谓不觉悟就是不知道。总认为自己没什么,总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总后悔。就是觉悟的,也有真有假。比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有这样认识的既是二乘观点,小觉悟或未觉悟。善恶,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举例说,遥想恐龙的年代,那些恐龙都是食草类动物,满是善像,低头吃草。反正善恶都是人的认识,我就可以把食草类动物当作善的。结果,把草吃得都来不及出芽。恐龙只有灭绝。我曾经做过试验,在二亩地上,放两只兔子,一公一母。两年后看,既没有草,也没有兔子。草被吃光了,兔子死绝了。善恶,互为存在的条件,善恶一体,是对立统一的辨证的关系,也叫事物的实性,称为不二法门。惩恶扬善,说明善有保守、退缩的一面,不扬不行。该扬的扬了,该惩的惩了,善恶才能平衡。懂得了善恶,也就明白了生死。自在解脱,顿悟自性,在此一举。
《六祖坛经》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 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六祖坛经》 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 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六祖坛经》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坛经》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 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 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邀请张玉磊到<六祖坛经>吧讲授对佛学的研究和体会 学习研究佛学的人越来越多,有关佛学的书也越来越多.因为人的文化程度和感悟能力不同,所以,谈佛论道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特邀请张老师就<六祖坛经>这部佛经,谈谈自己的独特研究.谢谢!
为什么要:“应用随做,随口应答”《六祖坛经》 通过为什么的思考,去说、去做,显然有许多弊病。人知道多少?人了解多少?人掌握多少?人受个人立场、观点、方法的局限,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吗?人无法把握事态的变化,人怎么做决定?这都是问题。人无法把握的东西,却让人去负责,显然不公平。宇宙中能有这样的不公正,宇宙就不可能存在。所以,不公正的不是宇宙,而是人的认识,是人没有认识到,真正把握事态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负责。人应该根据千百亿化身佛的指示,来作为自己行动了依据。不计厉害,没有对错。不为现象所迷惑。看着对,看着好,看着有利,就去说,就去做,是不行的!那是饵,是引诱上当的诱饵,里面藏的是钓钩!我们上的当还少吗?上的当还不够大吗?这是思想方法的问题。说道理,分析道理,信道理,用道理是多么的危险!所以,《六祖坛经》说:“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很显然,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并不是道理,事物也不会合乎什么道理。要是按道理事物就没办法发展,它不知道按谁的道理。事物是按存在和它们内在的联系而互动的,那是无法言说的。在人们一个劲的追求好的时候,灾难不可避免。哎呀!教训不胜枚举。为不重蹈覆辙,要普见化身,不离自性,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为什么人解决问题,问题越多? 因为自然已经把所有问题都已完满的解决。这种解决不是靠聪明,也不是靠智慧,而是靠物质性。物质性即实在,真有,全面,和谐,圆满,无限。举例:火在烧水,水何时开?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可复杂了。经过很多计算,运用多方面知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样?算不对,算不准。正确的答案是谁给出的呢?是水,是火,是整个存在,是实践,是无限多的事物,是全体,是自然,是无限空间和时间的积分。水到时候就开了。这种准确性是绝对的,人忘记了,水不会忘记。同样,物质性解决了一切问题。比如:生物链,解决了生物之间的平衡问题。生和死,解决了生物对环境适应问题。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自然要成,无论经过多少周折,也会成功。大自然说:不行,千方百计也是不行。大家知道,“罗米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人给设计得多么巧妙,半路准会出叉子。人是似是而非的,是错误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即会显现。真理,坚持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的,必须变成谬误。不然,人就不是人了,而是神了。人并非自然的主人,人只是违反自然最多的物种,也是受到报复最多的对象。人所谓的问题,并非问题,而是自己认识的片面,知识的不足,感觉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问题是制造问题。误差会随时间将要变成错误,无限发展。
人为何一定顺其自然? 自然无所不知。自然 无所不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然是当时即报,绝不拖延。时间是意识的特征,并非物质的特征。物质是永恒的。联系是什么?联系是时间存在的解释。物质本来一体,是一,意识把他变成了一切。怎么办?只有联系才能得到解释。人向自然学习,受自然的启发而造出一些东西来。又想出一些理论。人为的一切都不如自然。要明白这一点,就要尊重自然。自然非是别物,就是实际。尊重自然即是从实际出发。自自然然地解决和处理问题。自然解决问题已好到了极点。人永远超不过自然。人只要享受自然带来的一切就够了。但是人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从自己的贪心出发,总是不满意。比如说,认为鸟儿不好,吃粮食。杂草不好,虫子不好,细菌不好。其实,这些问题,自然已经通过生态平衡,各自限制在一定的规模。人也在其中,允许人发展,也受到限制。本来已经很好了,人却在福中不知福,搞什么农药、化肥。这个素,那个素,基因改造,怎么样?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谁不想吸一口清凉的空气,喝一口没有污染的水,吃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激素的事物。
什么是千百亿化身? 人能形成自我意识,所以就有我的存在。我法,这个方法是能形成自我的能力。方法是不灭的,这个我也不灭,即法身不灭。同一个方法形成的这些我,即是千百亿化身佛。肉身是宅舍,宅舍是房子。房子里住的这个我是虚幻的。有人非得说有个我。这个我叫什么灵魂,元神之类。这些都是自我安慰。这就像一台台的机器人,坏了一台,用同样的方法制造出很多台。新制造的这么多台,哪一台是坏的,哪一台变的呢?和坏的那一台有联系。制造机器人的方法,属于所有的机器人。而每个机器人都有差别,成为不同的机器人。人想见死去的亲人,尤其是子女,想有一天再能见面,或在下一世见面,或在什么地方,地狱也好,天堂也好,只要是能相见,叙叙旧情,所以要求有一个存在。存在是存在,不是原来的存在。原来的存在,认识的存在是宅舍,人死,宅舍坏,已经不复存在。而存在的是:他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他。是他中有你,你中有他,即是千百亿化身佛。五祖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这些无可奈何之事,就因有情,友情,恋情。所以,人必须得续编,不然,人就无法过感情关。
为什么“生命在于旋转,百病一滚了之”? 世界没有生命,后来有了生命。没有生命运动时,有的是旋转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旋转的气功,以及双螺旋体的基因形成。生命的进化,是在无形中。人类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比如:人身上原来都长满了毛,怎么会退去了,只剩下眉毛和头发?那也是在无形中进行的。很多疾病都是上午好,减轻,感到舒服,为什么?因为晚上睡了一个好觉。“生命在于旋转,百病一滚了之”,为什么能了之?一滚形成了旋转的气场,若有不舒服能被察觉。这就像检查汽车有没有毛病,就得把汽车发动起来,开一开。有毛病的地方何时去修理?得在无形中去修理。开着汽车修不可能,得把汽车停下来。人在无形之中去修,就是睡眠之中。睡眠不是休息,生命永不停息,睡眠是修复的状态。高质量的睡眠是大地神功的目的。大地神功,滚,只是一个手段,为高质量的睡眠扫请道路。向大脑要健康,要在睡眠中去修复身体。修复身体即是修复大脑。因为身体是大脑指挥的,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身教胜于言教。大脑本身的情况即是身体的情况,这叫以身作则,上下一致。大地神功,滚,要落实在睡眠上,使人产生睡眠的要求。滚为睡觉创造了前提条件。滚了之后,痰出来了,气管通畅了。那些久卧不起的病人就是怕痰,怕解不下大便,一滚,这两样就解决了。这才能睡觉。一滚,头一昏,难受,痛苦意味着改变,忍受痛苦,血管必须增加弹性,血压必须要正常。血管弹性会增加,就像举重运动员会长很多肌肉,长跑运动员会长两条细腿一样,这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为了适应这个滚,为了使头不昏,血管必须增加弹性,血压必须正常。血管弹性增强,血流量增加,是大脑修复的物质基础。血管弹性增加,微循环改善。微细血管很长,能绕地球一周,喻为人的第二心脏。微循环改善,减轻心脏负担,使人的睡眠时间加长。又长又深又沉的睡眠,是质量好的睡眠,对人体的修复也好,精神也好。得神者昌。有什么病也少不了这一个程序。晚上,滚了睡,白天滚了睡。睡不着,滚,滚就能睡着。胡吃闷睡,病安从来?一天,两天,天天如此,总有一天会达到满意。和修汽车一样,发动发动,灭了火,修一修,再发动发动,看哪儿不合适,灭了火再修一修。反反复复,直到满意。由量变到质变。质变是在暗中进行的,庄稼是在晚上长的,种子是在地下发芽的。人更是如此,小修在晚上睡眠之中,大修就要在长眠之中进行。由败转胜。
什么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自己并非自己的主人,自己不能为自己当家作主,自己要受千百亿化身的制约,要受圆满报身的制约,要受清净法身的制约。为何叫清净法身?因为他无形无象,无处不在,要控制自己,没商量,所以自己貌似自由,其实另有主人。心不明,只见有形,用眼看,心若明,用心看,会感到所谓的自己即不能决定生,也不能决定死,而是另外的东西来安排。体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忧虑,随着自己的真正主人而去。
大我和小我是一个我还是二个我? 常人将个人叫小我,集体、国家、民族称为大我或者是别人也称做大我。因此成天为小我和大我去做思想斗争。所谓“历事练心”,从“小我回向大我”,麻烦透了。小我和大我,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从实性中建立法门。这就像一片树叶,他争夺阳光,争夺营养,是为大我,还是为小我?若说为小我,历事练心,回向大我,不争,即无阳光,也无营养,自己干枯而死。这棵树也就死亡了。小我和大我不是两个我,而是一个我,不必总是历事练心,搞什么,为了什么。自然而然,出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菩提。
什么叫意守? 意守即是想,想着谁,想着什么,想丹田。想丹田什么,想着丹田放松。放松以后就温暖。温暖就放光,鼎下火起。火起生丹,掌握好意念,调整好呼吸,丹道成矣。
气功是有病练?还是没病练? 练气功是为什么?为了强身去病。可是奇怪的是,人没有病的时候练,有了病就不练了,这才是反常现象。有病时更应该练。练什么?练放松,练入静。滚,滚完了,睡。病怎么能不好?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人像胎儿,长大之后,足月而生,对人来说就是“终其天年”。
现代人为何长寿? 长寿并非是生命力提高,而是生活条件改善。举例说:秋天来了,原野一片金黄。只有温室里照常一片翠绿。这些生命并非由于生命力旺盛而长寿,而是温室的条件促使他们长寿。
为什么要“欲取之,先与之”? 因为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这是规律,是不能更改的。不让他表现行吗?不行!不能这样表现就得改头换面。从另外的渠道和面目去表现。人要了解他们的本性,让他们从所谓有意的方面表现和发挥出来,从有害转化为有利,从痛苦转化为舒服。
什么叫做实性? 实性即是真实的东西。哲学称为物质。六祖称之为自性,真实的存在。比如我们的身体就是真实的存在。他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是真实的存在。有的事你忘了,可是身体不会忘都会找上门来了帐。例如:岁数大了,腰痛,那是年轻的时候,腰受过伤。真实的东西忘记了,也存在,也变化,也圆满。
为何说治所有的病都在于大脑? 什么不是大脑指挥的?大脑就是生命活动的司令部。这种指挥主要不是靠语言,而是身教胜于言教。身教即是大脑本身的情况,言教,信息也是传达的身体情况,即大脑情况。大脑情况好转,睡眠改善。练大地神功,治病,关键即是大脑休息好。
为什么说生病是自己的选择? 大自然在不断地变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联系在一起,也要和自然互相适应,身体也要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没能跟上自然的变化,人就要想办法弥补不足。身体要借助外界的帮助,就和人要借助药物一样,身体借助外界的帮助改变自己,方法即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身体需要哪方面的变化,就要选择哪方面的细菌。起到这样作用的还是人身体自己。他的弱点,只要表现出弱点,相应的细菌就会来繁殖。自然界中有的是细菌,在消毒的环境中就困难,不生病,身体也无法改变。
什么是真想?什么是假想? 说自己想了,其实没有想。说自己心理很悲伤,其实没有。心动,心行有时自己并不知道。气功中的所谓真意即是六祖谈经中的本心本意,都要有一个真实的活动。这种活动人并不能控制的。有时给人发功,自己也想发,可是发不出来,当然没有了效果。想,轻轻一想,就能打开开关。能量,在微观世界,并不取决于振幅,而是取决于频率。制造世界的大脑机制,日夜都在活动,人知之甚少,人对他的指挥和干预也很少。
人类如何才能使疾病愈来愈少? 用医学的方法去治病,已经三千年了,病愈治愈多。从长期和总体来看,能暴露出医学治病的实质和目的。医学要通过治病使自己壮大起来,必须使病增加,必须要使人依赖药物,药物的毒付作用被利用。所以,用医学的方法去消灭疾病。这个目标,在医学的道路上是不存在的。用练气功去消灭疾病,不但没有付作用而且强身去病。强身是无止境的。身体越练越好,越好越想练。气功的壮大不依赖于疾病的增加,而是靠人类对健康的要求提高。因此,练功使疾病愈来愈少。
为什么说看一看猫,再想一想既能开悟? 猫和人基因最相近。猫在不断地探索, 耐心地守着老鼠洞,玩者捉到的老鼠。如果给他们一个乒乓球,能玩半天。望着一根绳子,研究起来没完。猫儿忙忙碌碌的累得呼呼地睡不醒。再想一想,自己和猫能差多少?划个等号如何?它有多可笑,人就有多可笑。
什么是精神病的自愈疗法? 不吃药,不打针,不过电,不用任何医疗手段,只凭自己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做一些动作进行气功锻炼,调动本身潜在的自愈能力,是精神病人康复的方法。这些动作的目的,加强患者的自然生理需要。想吃饭,吃得又多又香,需要睡觉,睡得又塌实,时间长,从而使大脑得到调整。
气功治疗精神病即是要知道病人的心 什么是精神病人的心,即是此时此刻他们的需求,推而广之:都是如此,所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只有自己明智了,才能使精神病人明智。自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什么是明智了,即是和现实一致了,如何和现实一致了,即是去掉主观,片面,合乎自然大道了。
为何说,和糊涂人不要说明白话? 说话要看对象,目的是让别人清楚。一开口便知道这个人糊涂到什么程度。只要比他还糊涂,他就清楚。这是相比之下见分明的问题。对正常人来说,一听糊涂话,便知自己高明,对方不过是一个证据,更能理解别人,那就是达到了说话的目的。对精神病更是如此,和他们说话,就要糊涂到一定程度,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和他们说清醒的话,他们是不清楚的。只有和他们说那些比他们还糊涂的话,他们才觉得清醒是多么重要。一努力,把你的话都理解了。话,原本是个工具,说他是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那就太狭窄了。这个工具作用很多,用自己的语言,去激发对方的想象力,减少摩擦,少一些烦恼。概念是越糊涂越好。糊涂话还表现在因果关系上。举例说,如果精神病人说:“最近吃肉太多了。”他的意思是换点鱼肉、鸡肉、羊肉类的。应该怎么回答他?“从明天起不要再吃肉了。”顺着他的话,导致想不到的结果。以后,精神病人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家长为什么老是提防精神病人?因为他们怪异,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家长比他们还怪异,更是反复无常。精神病人反而时刻提防家长。只要认为自己是强者,那么责任感就上来了。
为何物质世界是不符合逻辑推理的? 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推理是有限的,是意识的。所以用推理的方法得不到真知,也无法解决健康问题。例如:家里有了病人,赶快买本医学书,用掌握的一点点书本知识和逻辑推理,冥思苦想。这样,把亲人送上了路。
如何和精神病人相处? 要理解精神病人真正需要什么,不要用自己的需要代替精神病人的需要。如果爱鸟给鸟儿开宴会,保护老虎就把他圈养在笼子里,结果害了他们。
为什么说把所有的动物都消灭了,就轮到人了? 世界的生物是一个生物链,人只是链中的一环。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互相制约和依存的关系。任何一种动物都能保存一定数量,也不会无限制的繁殖。人虽是万物之灵,可是人有很多弱点,不可能战胜所有的生物,只有靠着中间环节才能保存着优势。举例说,元帅下面是将军,将军下面是军长,军长下面是师长------最后才是士兵。若没有了中间环节,将军没有了,元帅直接去管军长,军长没有了,元帅直接去管师长,如此下去,都没有了,元帅直接去管士兵,不但管不好,太麻烦太累,也太危险。
为什么不存在因果关系? 因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普通的,不可能某个事物和某个事物单独建立起联系,而不受另外的事物制约,这就叫万缘和合,不是一缘和合。这种万缘和合是人无法控制的。
什么叫做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们这样说,可是不这样做。只要问,人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就违背了“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回答,人是由心肝脾胃------组成的,也就违背了“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什么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呢?就因为“组成”这个词无法在人体上实现。
什么叫做人和自然的一体关系? 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这就叫一体。如果认为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那就说明没有悟透人和自然这种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就会去破坏自然。只有人认识到一颗原子弹爆炸了,破坏的不仅是自然而是自己,那就对了。
佛教比气功深奥吗? 很多练气功的人都入了佛门,不再练功了,气功成了佛门的敲门砖。难道是气功低级吗?追求的目标,所说的道理比佛门差吗?而且很多气功都自称是佛家气功,道家气功。这就增加了气功的附属地位。气功的理论也取自佛道,气功并不能独立,在为去病而练功之后即自然的遁入空门。宗教是不能有争议的,佛教也是不能改变的。在宗教内遨游获得解脱后,这才能反转回来,重新认识气功的伟大。宗教给人以安慰,做人的道理,了脱生死,去掉一切一切的担心。而后呢,还是回到现实中来。现实是此生此世,重要的是生活幸福。幸福的所在是健康。健康就要强身去病。这能离开气功吗?不仅生活幸福,而后还要死的舒服,都需要气功。这才是务实的。这叫做先务实,后务虚,而后还得务实,落实到实处。实处即此生此世。
什么是伤害?什么不是? 我们练功时,有时会磨破皮,长个水泡。这些不是伤害,不用管它。这些泡自己会消失,破皮也会愈合。但是,需要头脑清醒。明白的家长,对药物的伤害有个比较。药物对五脏六腑的伤害,对大脑的伤害,这些是不可逆转的,是对生命的伤害。
什么是气功美? 人之患好为人师。外在美,语言美,动作美,长得美,抹得美,都是人之祸患。一美就有人学,有人学即为人师。内在美:道德高尚,学识丰富,像诸葛亮,为人楷模。做好事,也同样是在表现自己,需要把自己的行为加在别人身上。只有气功不同,气功的目标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就是天地万物。不要表现,也无可表现。松静自然,意守丹田,完全是内心的,不表现,无所谓美丑。
物质不灭是什么意思? 这里多了,那里少了,现在多了,将来少了。好多了,不好也多了,不好多了,好也多了,加起来,不多也不少。这里死了,那里生了,不生也不灭。有一失,就有一得。这些,都是人的认识。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得出来的结论。至于物质,本自无生,所以不灭。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人本身就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病,一方面有不是。六祖说: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时候,精神状态表现也不同。这都是人性所具有。心理不好,特别好,都是两个极端。大部分人都是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控制自己,除吃喝以外,只能是满足自己的自然需要。不好的时侯,不能控制自己,八千四千尘劳心,为名为利,忙忙碌碌。
人死的时候要考查什么? 大自然不会轻易地接受死亡,天有好生之德。人死的时候,这个人是否可用,要进行考查。考查,就是各种痛苦都来了,实在不能用,才可放弃。那是谁放弃?真有一个主人像放弃房子一样放弃的吗?还是个体放弃了?个体没有了,世界也就不存在了。试想,人如果永远不再醒来,那个世界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六祖坛经说:“平等如梦幻“,梦境不可能寻找,不可重复。这和离开人世再回忆人世一样。
人的灾难来源于何处? 人的灾难来源于思想,即想。想什么?想办法,越是想,办法越多,灾难越大。因为与大自然为敌。想及想的办法即是与自然为敌的表现。为什么要想?自然安排好了一切,不满意才想,是搞自己的一套,不倒霉吗?人的力量大,还是自然大?练功的人,开始时,心猿意马,越是想静越静不了,胡思乱想,念头不断。练着练着不想了,念头也少了。合于大道了,不想了,而灵光再现。六祖坛经云:“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