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QtQ3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1,122 关注贴吧数: 0
(学习与借鉴)新散文欣赏zt 疼痛的肉体----乔洪涛   有许多次,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在光洁的皮肤下面,在骨骼和血肉之间,隐藏着一枚枚疼痛的种子。那些草一样卑贱的种子,遍布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是上帝控制我们的毒蛇吗?当我们的肉体逐渐丰润,当我们的思想逐渐成熟,当我们开始大把大把地享受生命的时候,可是,那些隐藏多年的疼痛开始在黑暗中苏醒过来了。开始的时候,是在暗夜里,在不为人知的睡梦中,皮肤开始发胀,血肉开始发酸,骨骼开始沉重。接着,在落霜的秋晨,在潮湿的天气里,在你做任何一件事的光天白日下,疼痛开始发作。微疼。钝疼。剧疼……它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索,停下手中任何一件重要的事情,来面对它,并试图战胜它。光阴就这样溜走了,我们的灵魂由此感到不安。  这肉体。曾经鲜活的肉体。在我们还无知的时候,或者单纯的少年时代,它是多么让人迷醉。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对自己的肉体开始迷醉。那时候,我的肉体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血肉开始沸腾,骨骼开始增大,皮肤变得光洁,毛发开始疯长。还有,喉结。蠕动的喉结。嗓音,粗壮的充满磁性的嗓音。我在镜子面前不知疲倦地欣赏着我的裸体,我弯起胳膊,看见两块小老鼠般的肌肉吱溜溜在我的胳膊上滑动,温暖的阳光下,嫩黄色的汗毛像一层柔和的壁毯。我的身体充满了用不完的力量,我跳跃,摆出无数的勇猛的架势,我的身体就像一件刚出了磨合期的机器,沉稳,谐调,激情澎湃。那时侯,我们也开始渴望异性的身体,渴望看到异性身体的任何一点肌肉和皮肤,甚至暴露出来的一小块胸脯或脊背,都会让我们发出肉体的狂热。我们景仰肉体,迷恋肉体,甚至崇拜肉体。于是,我们开始追逐异性,追逐爱情,说到底,我们是凭着对肉体的狂热,在追逐那具丰满性感的肉体。那是一个秘密。一个诱惑。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少年时代对爱情的追逐就是对肉体的追逐。我们试图揭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肉体的秘密。我们试图沉沦进一个陷阱,充满诱惑的肉体的陷阱。也许,那时侯没有人在乎灵魂,没有,我们只在乎美丽,在乎肉体美不美丽,能不能激发我们对肉体的膜拜,揭开我们的渴望之谜。  我们都有过暗恋的经历,那更多的是暗夜里的臆想和对肉体的想入非非,我们渴望拥抱身体。然后,我们恋爱。接吻。拥抱。使劲勒紧。勒。甚至抓伤……我们得到了,我们开始长大,那些曾经绽放花朵的身体开始衰微。比如,皱纹。比如,松弛。比如,脂肪。比如,色斑。于是,当我们的灵魂开始成熟,开始着手我们一生需要付出和努力的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开始衰败,开始--疼痛。我不知道是疾病引发了疼痛,还是疼痛引发了疾病,总之,那些隐藏的种子开始发芽,生长,挤占我们肉体的任何角落,抢夺我们肉体的养分。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折。头痛。胃炎。胃穿孔。溃疡。淋巴肿大。高血压。高脂肪。高粘高凝。糖尿病。肿瘤。癌细胞扩散。然后,苍老,痛苦,扭曲,直至死亡。  于是,我们害怕,恐慌,甚至不敢正视我们的肉体。在镜子面前,布袋般下垂的乳房,骨骼肿大,变形,褐色的色斑,松弛;我们躺在床上,躺在暗夜里,这些疼痛像潮水一样漫溢过来,包围了我们,我们的肉体让我们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一个人品尝着黑夜带给我们孤独,寂寞,无聊。这时候,我们看到了身边熟睡的孩子,他们淌着口水,鼾声起伏,面色甜蜜,他们青春的肉体发出香甜的呼吸,我们开始羡慕,开始嫉妒,甚至开始对我们自己的肉体充满了仇恨和诅咒。我们诅咒肉体,诅咒那些无边的疼痛和疼痛带来的难耐的时光,我们甚至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抵制肉体,战胜肉体,驱逐疼痛。  跑步。运动。按摩。打太极拳。舞剑。我们强迫自己早睡早起,我们强迫自己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散步,锻炼。甚至等疼痛加剧,我们于是吃药。大把大把的西药。难闻的中药。树根。野草。一些动物才吃的草皮我们如获至宝。咀嚼。吞咽。输液。动手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我们开始与我们的肉体为敌。我们开始一场与肉体旷日持久的战争,为了挽留我们的灵魂,我们鄙视肉体,厌恶肉体,战胜肉体,消灭肉体(生活中不少患了疾病,终于无法忍受身体的疼痛时而自杀了--他们消灭了自己的肉体)……我不知道上帝在我们一出生就把这些疼痛种植在了我们的身体里,还是以后的岁月里我们慢慢接纳了这些疼痛。随着年纪渐长,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引爆一处疼痛,直到疼痛遍布全身。  我们在享受肉体,很快,我们也将承受肉体。这是一个无法逃脱的规律,哪怕你是伟人。于是,我们的兄弟姐们,有一些承受疼痛的兄弟,开始向神求助,他们向上帝伸出可怜的求援之手,他们开始相信上帝,归依宗教。他们都是一些受过创伤的人,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灵魂的。但是,上帝能拯救我们这具疼痛的肉体吗?  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  而疼痛将依然缠绕着我们,但为了我们的栖居在肉体上的这缕高贵的灵魂,我们将继续承受,继续与肉体与疼痛--战争。                   (2000字)                        2006,06,25
[茶禅一味]百姓功夫茶   文 /策马啸西风 如今,我也迷上百姓功夫茶了。忙碌之余,细品此茶,总能在喧嚣的背后体会到内心的宁静。细品佳茗,微闭双目,在缕缕茶香中,在冥冥神思中,渐觉得人生百态、社会万象,都是值得细品的茶。 ��“茶”字由三部分组成,“人”处在“草”与“木”之间,对这样一个汉字的臆测,让我在无形之中由茶想到了禅,进而对“茶禅一味”有点儿朦胧的感觉了。��草木者,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古人也称之为天),也可以理解为平凡的生命(因为容易想起“草木一秋”之说)。茶或生于深山,或生于幽谷,随遇而安;人或生于闹市,或生于僻壤,不一而足。嘉木灵草与肉身凡胎,形不同而神暗合;草木荣枯与人生宠辱,理相通而命不违。“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茶便可以徐徐体会了。登临舞榭歌台也好,置身寻常巷陌也罢,或携良友亲朋,或邀清风明月,沏一壶新茶,品几分闲适,凝视缭缭轻烟,放眼悠悠白云,胸有丘壑,心无尘埃,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禅境么?此时此刻,茶就是禅,禅就是茶,茶亦非禅,禅亦非茶,这不是茶禅一味的境界么?��据说最先种茶的是僧人。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一来可以解决部分生计问题,二来可以借此修身养性。茶具有松身宁神及舒筋活气诸多功效,打坐修禅,可借茶破睡提神、渐入佳境。因此,茶逐渐成为连接世俗与宗教的中介。茶需细品,禅需渐悟;茶追求清新自然,禅讲究心无杂念……茶与禅之间有诸多神似的地方,因此茶的提纯便伴随着禅的升华。后来,茶流于民间,传入境外,茶与禅的结合更为紧密,不同的茶文化被赋于更为丰富的“禅”意了。例如英国的“下午茶”强调绅士风度,而日本的茶道则融入了民族精神。在中国,“禅”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禅”了,而是汲取了诸多流派的精华,其中最主要的是道家思想。例如,“无为”曾是道家独特的思想内核,但是现在,在禅文化中也可以窥见它的影子。如今的“禅”,早如释家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只是,禅虽从无优劣之别,茶却早有贵贱之分了。��自古至今,茶之“贵”,无非表现在工艺之精湛,价格之昂贵,环境之优雅,嘉宾之显耀,礼仪之繁复。具体程度我难以去想象,也不愿去揣测。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者,见到都市中林林总总的时尚茶楼时已瞠目结舌了,岂敢妄谈奢华?��况且,很多茶楼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外面打着茶楼的牌子,进去了,才知实是餐厅酒楼之类,茶成了点缀。更离谱者,根本就没有茶!不要说囊中羞涩吝惜几个血汗钱,就算狠下心来赚回一个面子,到上面“潇洒”一番,最终也难免兴味索然!身处如此优雅舒适的环境之中,常见有人打着手机旁若无人,有人酒足饭饱高谈阔论,有人眉来眼去打情骂俏……身临此境,唯有几分“馋”心,哪得半点“禅”意?这与品茶的本意大相径庭。��不过这是深圳,毗邻香港,更多的人追求的是物质享受,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好在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市民们没有什么排外情绪,呆得久了,也就不愿意离开了。只是初来乍到时,很讨厌本地的广东人。他们普遍读书不多,衣着随便,说话粗鲁……在我印象中,他们除了钱多之外,“穷”得一无所有!我对他们刮目相看,缘于他们的功夫茶。��初闻“功夫茶”三字,觉得新奇,细究之,方知道功夫茶指的是一种泡茶的技法。真正意义上的工夫茶,从器具、用料、制作,到礼仪诸方面,都十分讲究。人们常说的“功夫”,主要体现在水、火、冲工三个环节上。活水活火是煮茶的要诀;冲工,包括治器、纳茶、债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烫怀八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规定……光是这此陌生的名词,就会把人弄得晕头转向!还好,我遇到的广东人都是不太起眼的打工者和生意人,喝到的功夫茶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功夫茶,我把这种茶称之为百姓功夫茶。��百姓功夫茶,在我们这些流落异乡的打工者看来还是很“高级”的:茶壶(潮州等地叫“冲罐”)多为紫砂壶,拳头般大小;茶杯多为瓷制,核桃般大小,极薄;茶盘多呈棋盘形,上面通常会铺上茶垫……器件多寡,因人而异。整套器具古色古香,小巧别致。这些广东人很会享受,稍有闲暇便会坐下来,或与人慢品,或独自细啜,那种逍遥自在的神态,局外人是难以体会的。
穿梭于50吧和60吧的随想 穿梭于50吧和60吧的随想 一场春雨,山青青,水碧碧,窗外,鸟儿在呢喃,在歌唱,我在鸟儿的呼唤声中惊醒了.回想这一段时间我穿梭于两吧之间,真是感慨万千,思绪溢满在心间,吐之为快,与朋友们共勉. 我来百度,一直就在60年代人吧玩,刚开始的时候不曾知道有50吧,因为我是一只菜鸟,后来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吧,这里有一种浓浓的知识氛围,他们多是发一些陶情怡性,修养品德等方面的有关书法,人物,山水,动物,动漫画的美文和美图,加之,这里非常宁静,的确吸引了我,也许是因为当时这里缺乏一种讨论的气氛,也许是因为交流不够,其间我中断了来这里玩的时间.可我后来再度来到在个吧,而且是一往情深,我在青灯吧主的"欢迎词里"曾经这样写道"依然带着闲适的心情来此欣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是的,这里有三月的春风,夏日的莲花;也有那十月的枫叶满山,冬天的梅花绽放……….依然留恋这里的从容,大度,依然喜欢这里深沉厚重的音乐,依然更喜欢这里浓浓的知识氛围,依然明天会再来 ." 就这样,我来到50吧,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气氛了.我曾经被他们的"老马亦当自奋踢","老夫聊发少年狂"般的豪情壮志感动不已.的确,他们的性格像山一样稳重,志存高远,有其高深,博大之质,他们执著挺拔,内含正直,风格简略.正因为这样,你看,他们的品味越来越高,自己不倦的学习制作,不断的推出新作品,有历史的,有文学的,有书法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制作的搞笑图片,有故事情节,让人看后不禁捧腹大笑,加之皇城才子的一参与,古道热肠,他博学多才,新招不断,来这里的人们被磁石般的吸在这里了,没有人提出离开这里,50吧,就这样红火起来了.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亦乐乎? 然而,我是60年代的人,自我来百度就没有离开过,因为我是60年代人,我同样深深痴情于60吧,60年代人,真诚善良,睿智多思,执著上进.可60吧的现状令我深深担忧.曾经有文章说60年代人浮躁,我现在不得不承认的确是这样.自我来60吧起,就不断的有人提出要离开,包括我在内,后来被美梦和阿湄及朋友们留了下来,我也浮躁,究其原因何在?除了这个吧没有特色外,我以为还是自身性格的不稳定和成熟,我们对任何事物可能都有一个从喜欢到厌倦的过程,不喜欢了,厌倦了,何不像徐志摹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自我来60吧,就不断的有人捣乱和发些无聊的贴子,这更增添了吧里的不和谐的因素,弄得吧主身心疲惫,黯然神伤.60吧,就像风雨中飘荡的一叶小舟,我是60年代的人,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它再有什么动荡不安的因素,我希望像50吧一样发展壮大起来,这是我真诚的祝愿. 对60吧的现状,我想谈谈我的想法.首先,我觉得,还是要养气.所谓气,指的是气质,气度,孟子曾经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苏辙就主张"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这就强调了后天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怎么养气,游历山川大河是一种养气,读书学习是一种养气,结交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是一种养气.追求高雅的情趣是一种养气,听听音乐,喝喝茶,看看书,种种花,或者练练书法等.养气,不可一时一事,要坚持,这是一个过程,在慢长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养成.其次,对于那些捣蛋的人和贴,我们一律蔑视,不加理睬,让它自然下沉,对恶意捣蛋的贴子格删无论,他再发,你再删.不能心慈手软.我能想到的就这些. 我穿梭于两吧之间,我认为,两吧之间应该没有墙之说,没有距离之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望50吧的朋友宽厚仁爱,60吧的朋友虚心上进,力戒浮躁.人在内心是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追求内心的愉悦.希望50吧办得有声有色,办出自己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朋友融入这个大家庭,希望60吧的朋友精诚团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稳定吧里气氛,造就一个温馨和睦,气氛热烈,品质高雅的特色吧!!! 个人说明,我没有强加个人意志的意思,也许我这文章带有职业病,见谅!论坛是大家的,是自由的,你高兴怎么玩就怎么玩.文章有不对之处,欢迎批判指正!谢谢! 禾风于2005年4月10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