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qwe backqwe
关注数: 71 粉丝数: 584 发帖数: 37,590 关注贴吧数: 143
关于我对三体II电视剧的期待 三体第一部电视剧非常好,但也不能说没有问题,除去审核导致的剧情问题,我来说下对下一部的期待: 1.原创和改编我觉得很好,让工具人丰富立体了,也让原著中一些不太合理的剧情更顺畅了(比如沙瑞山告诉汪淼他老师叶文洁的往事,看到这确实觉得不可思议,还有潘寒杀申玉菲确实有些突然,这种小问题其实不少,原著以推动剧情为主,自然没有问题,但是电视剧如果这样,那么人物过于空洞)。 希望下一部也保持这个水准的改编,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扩充和改编,让剧情更加合理。 2.节奏问题,这个我觉得问题不是太大,不过有改进空间,故事发展速度其实没有太大问题,问题是,前面有些铺垫可以先一扫而过,然后放到后面再详细闪回(美剧常用手法,让剧的节奏更好,保证故事推动进度的同时又能展示更多细节,其实就是插叙)。 3.特效问题。这部剧的特效是个短板,不论是经费还是没有经验,这都不是问题,毕竟第一部都拍完了。但我希望第二部特效可以做的更好,如果可以做到流浪地球那样,那就完美了! 流浪地球能做出来,就说明国内不缺好的特效团队,希望下一部的特效好点(话说去年的鬼吹灯剧也有类似问题,剧情演技都还好,然后特效非常拉垮。。。看来还是缺钱)。 4.演员,希望演员的选拔水准保持住!!!不要放进来任何流量明星!!!我们还要演技派演员!!! 别的没了,如果能满足以上期待,那么三体II电视剧真就神了!
说下后面10集剧情的感受 只有四个字: 绝对精彩! 说几个吧友关心的问题: 1.雷政委和杨卫宁的事故拍了 2.古筝行动的特效质量,分为切割前和切割后。切割前和切割时的特效很好,但是切割后船体逐渐分离的特效质量差很多。感觉是没有时间和经费细细打磨。 3.智子制造那部分也有,但是改成汪淼重回三体游戏,通过三体游戏讲述了,这部分特效跟三体游戏中的特效水准差不多。 4.最后一集最后1分钟有彩蛋。 5.叶文洁去墓地见到罗辑那里也提前拍了一个镜头,甚至还原了墓碑上的蚂蚁。 我综合评价一下: 1.少了hwb部分和重新找4个hwb对峙内容,对叶文洁塑造和世界观确实有点影响。书里这部分其实想说,人在集体中必定身不由己,但是剧中减少了这部分内容,个人认为两者各有优缺点,看自己喜好。同样删减了叶文洁她妈那段剧情。说没有影响是假的,但并没有那么大,毕竟剧中表现的已经足够叶文洁绝望了。 2.慕星部分剧情我觉得还算不错,最后圆回来了,让拯救派的消失有了合理性(剧中拯救派不是在第二红岸基地被消灭的)。这次改编最好的地方在于,很多工具人更加立体了。坏处就是前面铺垫确实有些久,导致前面没有爆点,爆点都在后面,整部剧节奏出现了一点问题。但瑕不掩瑜。 大致就是这样,很期待三体II,为了不剧透,我尽量写的很隐晦了。 当然,每个人的观感不一定一样。
我来猜测下钢针后效问题 B站有人说可能与栏栅吞钢针的改动有关,我觉得有道理。 我的猜测是,战争雷霆里面所有模型表面应该只有2种碰撞类型: 1.纯动画判定。只演示动画,不计算炮弹的任何碰撞处理。 2.碰撞判定(不区分类型)。炮弹打上去就会根据炮弹类型触发相应的效果,比如破甲战斗部会直接触发,钢针会计算击穿厚度等等。 那么可能问题就在于,栏栅本身碰撞模型属于第二种,以前吞钢针应该不是真的吞了,而是钢针打到栏栅上直接触发击穿效果并且在栏栅后面计算后效了(栏栅后面啥也没有,后效计算当然是空的)。 而击穿动画只有在炮弹打到载具上才会显示,而栏栅本身模型不算是载具。 当然以上是猜测。 还有可能只有一种碰撞模型,然后根据一个装甲厚度数值调节与炮弹的互动效果。 那么在这个体系里面,成员组很可能也会,被,认定为装甲。。。因为需要触发碰撞计算。。。 那么这次改动很可能直接取消了碰撞模型的触发效果,所以炮弹只能击穿,无法触发后效。 当然,以上是纯猜测。 不过根据过往奇葩情况来看(钢盔跳弹,成员组触发钢针后效等),似乎确实可能是这样。 因为要让每种炮弹碰触模型时先判断此模型的类型(是建筑,还是植物,还是载具装甲)再去具体计算,肯定效率最低,最方便的就是用一套万用公式计算所有模型碰撞,不同模型的差别只有参数不同。 这个让我想起来履带和负重轮吞炮弹的事,履带显示装甲厚度20mm,负重轮厚度也是20mm,结果明明感觉能击穿的部分,直接染色然后就没了,没有继续击穿到车体内部,这bug应该也是这个问题。 比如某装药弹碰到履带或者负重轮,没有继续击穿,而是判定击穿后触发后效,结果导致负重轮和履带有了一种间隙装甲效果,炮弹在负重轮和侧装甲之间爆炸,相当于一个he打在了侧装甲上。 还有履带跳弹,负重轮跳弹的bug应该也是源于这个机制导致的。 感觉如果他们能好好整理下炮弹击穿与炮弹后效触发机制,那很可能把目前所有奇奇怪怪的bug都解决掉。 当然,这些奇怪的bug大多都是履带,负重轮,炮弹三者,实体化之后出现的。。。 感觉炮弹实体化后出现的bug特别多,现在这个bug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坑没有填好。
我来说说对这几集改编的看法 先总结下改编的内容(不包含细节部分,只说对剧情大体的改编,可能不全面): 1.汪淼当时没有立即同意做卧底,而是拒绝后跑了。 2.第一次见到申玉菲之后没有进入三体游戏,而是先触发倒计时剧情。 3.第一次见叶文洁的场景变了,而且叶文洁回忆那段挪到了后面。 4.沙博士没有和汪淼吃饭,也就没有提到叶文洁故事的第二段。叶文洁内容放在了史强给汪淼的档案里了。 5.沙博士目前来看,显然不是npc了,后面还有剧情。 6.多了个女记者(有人说是三体游戏第一阶段结束后,玩家聚会时的一个三体玩家,有待考证)。 7.史强在汪淼看到宇宙闪烁后,与他吃饭时,没有透露太多自己已知信息。 8.史强自己带了个倒计时(盲猜,这个后面会有剧情,这个相当于和汪淼有一个时间同步了,后面很可能互动)。 暂时想起来就这些。 就第1条来说,我反而觉得更好,听广播剧时就觉得,汪淼太容易被激将法了,太不自然了。现实生活中,激将法似乎只对5岁以下小孩可能有用,大人没那么容易上套。剧里至少这部分能说的痛。 第2条不好说,这个更像是因为对第1条的改动而做的改动。 第3条我觉得影响不大,毕竟那一段是插叙,而不是叶文洁自己对汪淼说的(我记得是,也有可能记错)。 第4条,我估计编剧是想把叶文洁部分剧情挪到后面紧凑些,而沙博士与汪淼吃饭,纯粹是为了引出叶文洁历史的。顺便,书里这部分处理我觉得稍微有点问题,沙博士是叶文洁的学生,为什么这么了解老师?就算他知道这么多,但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朋友”说老师的身世,这个是不是过于没有礼貌?甚至对长辈不尊重? 第5条,这个见仁见智,对于我来说,我当时是好奇沙博士之后难道就没有疑问?后来就不了了之?纯纯工具人?剧里能补充我自己觉得是好事。 第6条,女记者这个看的有点慌,感觉是要深入科学边界(拯救派)与环保团体(降临派)之间的斗争。我预测,潘寒的戏码可能会增加,应该不会像是小说中的工具人了(我记得潘寒在eto聚会的时候直接嗝屁了,其唯一作用就是除掉拯救派的申玉菲,闹个人命,然后自己就寄了,也是个工具人)。 第7条,按照电视剧的剧情,汪淼此时已经自己调查过一部分了,史强全程跟踪,估计他俩此时掌握的情报已经一样了。这个估计也是因为第1条的改动而改动的。 第8条,史强带倒计时这里,感觉挺突兀的,稍微有点腻歪人。不过,如果这是一个伏笔,后面有相关剧情,那另说。
后羿玩吸血流有希望吗? 我是前天才玩的新手,昨天玩的时候研究了一下初始英雄后裔的玩法,感觉没有保命技能,跑的还慢,续航也低,根本发育不起来,对方也不会让你发育起来(就默认出装,技能,铭文来说)。 考虑之后,我觉得吸血暴击为主的玩法可能能好点。 我的出装是,先出吸血装,再出暴击装,然后是攻速装,然后是攻击装(攻击装带了3个),完全忽视防御装备和鞋。铭文以攻击和吸血为主(优先攻击是要保证基础攻击,弥补出装时攻击装靠后问题),技能选择疾跑。 思路: 以保证快速发育为前提,那么生存性和续航性是受药品前提,不论打野发育还是出兵发育都一样,而后羿基本不缺蓝,那只要让血量足够续航就行。 我大致看了下技能伤害,感觉前期暴击收益比攻速高(只限前期),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后羿前期需要爆发力,而不是稳定的输出,高爆发可以在双方发育都差不多的时候给予对方致命一击,劝退对方以达到自保的目的。 当后期生存性和输出已经很高了,那么就可以考虑稳定输出的增加。我是优先攻速,因为平a的特点,所以优先点攻速,快速射出前三发箭,触发平a效果,这样就算突然遇到遭遇战也可以立马进入输出状态。其次就是攻击装,因为这套装备有续航,也可以保命,因此发育比较快,因此很快就能出到第一个攻击装,之后就是稳定的输出叠加(都是攻击装为主)。 因为铭文本身都是以攻击吸血为主,所以基础攻击就不低,也多少弥补了前期没有攻击装的问题。 技能选择疾跑的原因是,这套装备最怕被控制而无法输出,如果不能输出,那立马就凉了,所以解控制为首选。其次,也可以用来逃走。 我个人总结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前期生存性较高,续航优秀(血量足够),而且出吸血装的时候会出一些加血量的装备提升血量,更加增加了生存性,让其有了发育时间。后期有可观的输出能力,团战3杀不成问题。 缺点:没有任何跑路(移速鞋都不带),如果被3个及以上围殴,只能用疾跑,如果疾跑没了,只能原地拼个你死我活,当然,如果有队友那另说。 个人总结玩法:前期发育路好好发育,先出1技能的话,以近身pvp优先,先出2技能的话,以远程骚扰优先,这个看个人喜好。初始装备选择吸血8%。发育路补兵 + 稍微打野,当出3技能时,看到落单的对方就能收了。 建议技能顺序是:平a -> 3次平a后,出1技能,然后继续平a -> 敌人要逃跑时,出3技能 -> 如果敌人还活着,再出2技能,然后平a带走。 这么出招的原因是,自己腿短,2技能,3技能都是控制技能,冷却长,要留着到最后(以防止对方有解控),其1技能和平a输出已经客观,也没必要扔2技能和3技能。 以上时一个只玩了2天左右的人的想法,前来讨论下。
不得不说,永恒族是真的烂 1.人物刻画不足。人物很多,本来需要分为几个电影分别刻画,结果都挤进一部电影了,可想而知,你看了一部电影,结果很难记得里面的主角。 2.节奏问题。内容太多,又要讲每个人物在地球上的经历,有需要回忆主线内容,还需要推动剧情发展,不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没有想好怎么才能安排下这么多内容,结果就是,哪件事都没讲好。 3.氛围感很奇怪。感觉和dc早期的超人系列与蝙蝠侠系列差不多,电影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什么bgm的,就算有,也是节奏很慢的bgm。电影里面也很少有笑点,整体给人一种很冷的感觉。其实我理解导演是想塑造出永恒组的孤独感,还有最接近神的感觉,然而整体风格确实让人喜欢不起来,没有什么场面可以激起肾上腺素。 4.剧情推动很慢。电影到了一半的时候,是个分界线,前半部分说永恒组来帮助人类,并且需要打退异变族。后半部分开始转折,知道事情真相。然而导演似乎并没有搞明白哪部分才是真的剧情主线,导致整个电影让人有种纪录片的感觉,以人物为视角来推动剧情而不是故事,这就导致整个电影真正的主线(知道真相之后的故事)要到后半部分才开始,显得拖沓。还是那句话,这个电影分为几部拍可能会好很多,每一部都可以有相应重点,永恒族降临地球可以以前传形式拍。 5.特效问题。首先,并不是说特效差(不过个人观感上来说,特效确实没那么好),但是黄色法术加奇形怪状的异变族,这让我想起了国内仙侠剧。。。。可能咱中国人才会深有体会,加上里面还有两位亚裔,这感觉特别奇怪。而且全员都是黄色法术,而且每个角色刻画又有限的情况下,导致观众容易审美疲劳,感觉人物没有个性。 看这部电影,根本感觉不到是漫威拍的,要不说是永恒族,我还以为是dc的电影,整体偏肃穆压抑的氛围,看得是真的难受。
爱迪生救妈妈(续) (思路源于当年一篇语文课文-<<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后来被证明是虚构的,也被删除了,在此只是调侃一下。) 爱迪生用镜子救了妈妈,他高兴的手舞足蹈,不过,这并不是结局。 原来爱迪生在他妈做手术的时候穿越到了当代中国,并且学会了汉语,看懂了爱迪生救妈妈这篇文章,然后穿越回去,用镜子救了妈妈。 之后爱迪生努力训练穿越时空的能力,最后做到了熟练使用的程度,他之后还多次穿越到当代中国,因此进行了多项发明改良并且注册专利,成为一代首富。 为了不露出马脚,他一辈子都没有在那个时代说过中文,其实他的故事就算说出来,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 就这样,爱迪生越来越富有,生活似乎也非常平静舒适。 直到有一次,他看到了直流电与交流电之争,看到自己输给了特斯拉,于是他觉得应该战胜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 于是他更加卖力的工作,直到遇到了特斯拉的发明,他震惊了,原来真正的天才是这样的。 但是,他毕竟要抓住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使劲打压特斯拉,而特斯拉的才华并没有被爱迪生的权势遮盖,慢慢锋芒毕漏的特斯拉,终究还是战胜了爱迪生,交流电打败了直流电。 在爱迪生最后的时刻,他试图穿越回去,告诉当年的自己不要这么执着,然而他竟然连自己的办公室都进不去,因为他年过花甲,没有人认识他。 不过他看到当年还在给爱迪生打工的特斯拉,于是鼓舞了这位年轻人,并且告诉他,离开爱迪生的公司,他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做完这件事之后,爱迪生欣慰的闭上了双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