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 宇文老师007
关注数: 1 粉丝数: 194 发帖数: 6,101 关注贴吧数: 15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35个常见问题,教材编者解答来了! 1 1 1 问 :“椎髻仰面”的椎髻为什么不要强调名词作动词?“椎髻”和“仰面”不应该是并列吗?“仰面”是动词,“椎髻”也应该是动词吗? 答:名词作动词的情况是名词后面接宾语。名词直接做谓语(在没有宾语的情况下)是可以成立的。 1 2 1 问:《关雎》中“钟鼓乐之”的“乐”读什么? 答:lè。没有注音就按现代汉语普通话常见字音来读。 1 3 1 问:《核舟记》中“以径寸之木“的“以”如何解释? 答:拿,用。 1 4 1 问:《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注释中解释为“船的顶部”“顶部”的意思,究竟指哪里? 答:顶部就是船舱的上方。这个注释有一定争议。从词语的运用来看,“船背”一般指用来指船舱顶部;但从雕刻工艺上来说,似乎字刻在底部更合理。因此教材注释存“一说指船底”。 1 5 1 问:《马说》的主旨句是哪句? 答: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6 1 问:《卖炭翁》中“宫使驱将惜不得”的“将”怎么解释? 答:助词,用在动词之后。 1 7 1 问:《孙权劝学》的“孰若孤中”的“若”翻译成什么? 答:“孰若”是一个整体,意思是“和……比怎么样”,“若”不要单独解释。 1 8 1 问:《桃花源记》中“不复出焉”的“焉”作何解? 答:语气词。 1 9 1 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混”应怎么读? 答:hùn。 1 10 1 问:《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卷”到底是读quǎn还是juǎn? 答:juǎn,动词,翻卷。 1 11 1 问:《小石潭记》中“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其中“记之”怎么解释? 答:题字。 1 12 1 问:《战国策》是33篇还是33卷? 答:三十三篇,不是三十三卷。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命题解析及答题思路技巧 来源:学而思大语文服务号命题解析 面对课外文言文考题,同学们首先从心理上不要惧怕。畏惧、慌张只会自乱阵脚,这样还没开始答题就已经开始失分了。我们走上中考考场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再加上平时的积累,我们已经拥有了解答课外文言文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另外,中考课外文言文内容上一般比较浅显,并不深奥难懂,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选文。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选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且选文大多为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第二,题型。中考课外文言文涉及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篇章理解、主旨把握等考查。其中,字词解释主要是实词解释,另外还有 “之”、“而”、“其”、“以”、“于”、“何”六个虚词也会出现在课外文言文的考察中;句子翻译一题既有要求将文中的某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也有给4个选项,选择正确的义项;而篇章理解、主旨把握是主观简答题,通常提问重点在语段内容的理解上,这一题一般能从语段中找到解答的语句,有时也要求对短文中的人物进行性格特点的概括,或提问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中得出什么道理。 第三,考点。虽然课外文言文的选文来自课外,但遵循的却是 “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外文言文考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阅读文言篇章的能力,这能力从何而来?当然是从课内来。所以,实则考查的是同学们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至课外的能力。
高考辨析病句分类型专题非常讲练 来源:高中语文一、语序不当的类型: 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②多状语语序不当; ③定语与状语错位; ④虚词的位置不当; ⑤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⑥分句语序不当; ⑦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非常讲练: 1.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满怀信心地说:“全心全意三十七团打防御是有名的,很顽强。”(分析:“几个”的位置不当,容易引起歧义,从下文看,应该是一个团,所以把“几个”移到“负责干部”之前)(总结:数量词位置不当。见到数量词即思考位置是否恰当) 2.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各级教育领导者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利用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充分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分析:“充分”是表示“调动”的程度的状语,应该移到表示对象的状语“把他们的积极性”的后边。)(总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状语如果是多重复杂的,即可虑多重状语是否有倒置现象。) 3.如果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分析:“子孙后代”与“海峡两岸”有先后、轻重之分,应改为“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子孙后代不答应。”)(总结:句序不当。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分句且有意义程度的差别,就要考虑两个句子的顺序是否一致), 4.这首交响曲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分析:改为“这首交响曲是作者在法西斯围困列宁格勒,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总结:多重定语顺序不当。当发现一个中心语有两个以上的定语,考虑一下) 5.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我们的城市”和“不仅”互换位置。) 6.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诚信”和“不仅”应互换位置,“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与“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素质”互换。) 7.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并非“使用了太阳能电池”的结果,应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提到“它使用了”的前面。) 方法总结: 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望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4.望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达标检测: 1.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不错“直接受到冲击”与“受到直接冲击”均可) 2.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把”字句的否定应在“把”字前面,应改为“摄影家们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倾注于笔下”。) 3.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详细的”应放到“介绍了”前面。) 4.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关联词语“不管---都”领起的内容,都从属于“他”,“他”提到前边才合适。) 5.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6.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泰戈尔的经典语录,一生至少读一次 1..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3.让生命有如夏花之绚烂,死亡有如秋叶之静美。 4.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5.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不曾经痊愈。 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7.我们不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地去保持友谊,从而使它受到玷污。如果为了那更伟大的爱,必须牺牲友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如果能够保持下去,那么,它就能真的达到完美的境界了。 8.不知控制的爱不能长久。她像溢出杯盏的酒浆的泡沫,转瞬便子虚乌有。  9.当青春的光彩渐渐消逝,永不衰老的内在个性却在一个人的脸上和眼睛上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好像是在同一地方久住了的结果。 10.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11.时间是变化的财富。时钟模仿它,却只有变化而无财富。 12.人走到喧哗的群众中去,是为了淹没他自己沉默的呼号。  13.失败可以导致胜利,死亡可以导致永生。 14.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15.友谊和爱情之间的区别在于:友谊意味着两个人和世界,然而爱情意味着两个人就是世界。在友谊中一加一等于二,爱情中一加一等于一。 16.世界上使社会变得伟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气在生活中尝试和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  1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18.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19.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20.相信爱情,即使它给你带来悲哀也要相信爱情。有时候爱情不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得到。
【奇】841个字,写7958首诗-璇玑图 (回文诗章) 璇玑图相传是前秦时期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窦滔之妻苏蕙所做的回文诗章,又常称为回文诗。 苏蕙的“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甚是绝妙,广为流传,她为寻回真爱所作的故事也流传到现在。导演陶江华也以璇玑图为话题,将其搬上荧屏,拍为电影。 简介 苏惠之夫窦滔因拒不服从军令被前秦苻坚左迁至甘肃敦煌,窦滔在这段时光中结识了善于歌舞的赵阳台,并纳赵阳台为妾。这令身为原配的苏惠与赵阳台关系顿时紧张,两人在窦滔面前相互诋毁,结果是窦滔对苏惠日渐不满。在苏惠21岁时,窦滔获令镇守襄阳,从甘肃动身时也将赵阳台带在身边,对丈夫携小妾动身的苏惠甚为不满,拒绝与夫君一同前往襄阳。这一举动使窦滔与苏惠之间的感情关系落入冰点,随后窦滔断绝了与苏惠的联系。 不久苏惠就对与丈夫断绝往来的事情悔不当初,独守空房苏惠将对丈夫的漫长思念之情寄托在自小的爱好——诗词歌赋上,转眼间已写出几百篇诗章。苏惠将诗篇进行了绝妙的编排,这就是璇玑图——以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句句回文的两百余首诗词。璇玑图无论正读、反读、纵横反复都可以是一篇诗章。堪称是一篇巧夺天工的名作。 当《璇玑图》见世时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对此苏惠笑答:“诗句章节徘徊宛转,也依旧是一首诗赋。除了我的家人,谁也不会明白个中三味。”于是苏惠的家人将《璇玑图》星夜送至襄阳窦滔手中。看到妻子诗文的窦滔感受到妻子苏氏的爱意,最终决定将赵阳台送回关中,派出精心修饰的礼车将苏氏接回襄阳。两人恩爱如初。 此后璇玑图被诸多名家解读,其中唐朝武则天曾专门为苏惠与《璇玑图》撰写序文。宋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玑图记》,成为堪与武则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