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迹1397☜ 于阗胡杨
呵呵!
关注数: 89 粉丝数: 1,193 发帖数: 11,918 关注贴吧数: 15
整合资源,华丽转身(晋城篇)做一个精致的名片,改变国人眼中的 整合资源,华丽转身(晋城篇) 做一个精致的名片,改变国人眼中的晋城形象,这是新时代对晋城为政为民者的迫切要求。 以啥立业,靠煤,就剩下沁水那一片了。靠铁,全国的钢铁都过剩了,没有特色的铁制品,晋城靠铁立业是靠不住的。 靠商业,晋城人以前可以把生意做到全中国甚至国外,现在连晋城本土都被江浙帮给抢滩了。靠商业也不是个好招儿。 靠旅游或许行,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拙见,晋城的古迹很多,自然风光也是能拿得出手的。只是缺少整合,我所说的整合就是一个旅游集合体。 所谓的旅游集合体,就是全晋城(晋高阳陵沁)整合成一个集合体,围绕晋城这个中心凝聚,凝聚的目的是向外发出夺目而华美的光芒。 工业全停,不切合实际,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从工业上撤离,对于有严重污染的工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晋城是旅游本部,其他五县做到旅游为主,各自发展,各自辉煌。比如陵川县可以全县搞旅游,工业产值不大,市政府可以适当倾斜,五年搞成个陵川县,全县就是一个景区。次之高平,再次之泽州,阳城,沁水。城区再十年内把老城区保护维修好。 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是可以无穷大的。只要走,就会辉煌,就会精彩。 晋城名片,做好了,对得起晋城本尊的美丽,对得起历史留给我们的梦幻。【图片】
中央突破,南北振翅山西的经济持续低迷,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 中央突破,南北振翅 山西的经济持续低迷,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完。 追究历史原因,现在看起来都有秋后算账的不厚道和事后诸葛亮的轻挑。 现实是,东部各省市把山西甩出去几条街了,连近邻的陕西、内蒙古、河南都跟我们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 我们山西还在原地打转转,经济经济没起色,区划区划到处划,整个一团糟。 没有一个战略格局指导。谁上来都是来个短平快,收了些许华而不实的政绩上去了。留给山西的还是一团乱麻,和不堪的经济现状。 近一两年,又热衷于搞区划了。东边整个区,西边划块地,南边画个圆,北边闹个圈。闹来闹去,我们要看的经济成效还是那么的不美,跟蓝图上的颜色比起来可是相当的惭愧。 笔者认为,与其玩那些虚的,还不如来个实在的,给山西经济发展来个整体规划。 现在不是都爱闹经济圈么,那就先把太原经济圈定下来,太原,晋中,吕梁,忻州,阳泉。这五个地市,联合成一个经济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太原和晋中两市是经济主中心,其余三地市提供经济发展的原料及人力资源。也可以做为主中心的旅游和休闲去处,相应的发展旅游产品,配合经济主中心城市向外推出自己的特色。 这就是我题目里的中央突破。个中的具体操作,有人操作起来很顺手的,也很爱干这个。 北面的大同,朔州。可以组成同朔经济圈,以大同为主中心。搞些当地很拿手,并形成特色产业的经济项目。服务目标对接京津经济大圈。认准方向,发展起来应该难不倒聪明的同朔人民。 南面及东南面的临汾、长治、晋城、运城。这四个地市,组合起来相对难点,比较分散,但是他们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不含长治),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情怀之地,可以在这方面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重旅游,轻工业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基调。 晋城和长治可以发展现有的电子及医药行业。临汾及运城发展旅游及特色农业。这四地市应该联合起来搞几个在全国知名的农副产品的名牌来。合做才能共赢是时代的共识。 这也就是我说的南北振翅。 中央突破,南北振翅,才是山西经济腾非不二之选。时间留给我们山西的空间已经不多了,再不迎头赶上,我们山西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历史告诉我们,山西的经济是能够搞好的,别在抱怨国家对山西咋样咋样。山西的经济还需山西解决,国家大方向给了我们,我们所欠缺的只是努力,不要内耗。齐心协力共同发展。给我们的后代留一个自己努力的模样和精彩。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请文明评论。
一个新想法 山西的经济就这样了。没有好的规划是难有起色的,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谁主政上来都是一套,听起来都是高大上,结果却不是高大上,山西还是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的范畴。 工业工业没上去,农业农业没上去,贪官的人数倒是上去了。 近来,领导们又热衷于划区了,又是这儿一个区,那儿一个区的搞。区搞好了,怎么发展,就是继任者的事了,反正政绩捞到手了。山西的经济还是那么的不美好。 笔者认为,山西就这么大,分三个经济大区不好么。晋北,太原,晋南三个经济区。原因如下,区分如下。 晋北区,以大同为中心城市,立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比如轻工业,比如装备制造。对接目标京津冀的工业能源需求。 太原区,以太原为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以轻工业为主,对标京津冀的生产生活需求。 晋南区,临汾,运城,晋城组成一个集合体,利用本区的华夏之根的人文优势,发展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对标中原城市群及华夏儿女的寻根情怀。 这三个区,其实并不需要重组班子,联席解决,联席谋划。 山西的各级党委真正干好自己的工作,组织好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这方面山西的书记做的太差,发动群众是我党的拿手好戏,现在的情况有点弱了。 分区发展,各自精彩,这样山西的经济应该有起色的,十年之内赶上东部强省还是有可能的。
山西经济试探索 山西的地理可以说是表里山河,山西的经济可就不美观了。 山西的经济差在那儿呢! 笔者认为差在没有活力上,缺少向上的根,而从人文上来说,山西是华夏民族的主要祖地,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于之不相配的是山西如此不美妙的经济。是每个山西人的内伤。 山西经济也有过辉煌的过去,比如晋商的票号开遍天涯时。历史不是现实,可至少能证明山西的经济是能搞好的。 山西也得到过国家的恩宠,刚改革开放时,山西的小煤窑遍地开花,很赚了不少钱的,那时一提起山西,都说山西有煤,有钱。这不是国家给山西的政策红利么。而这时山西人只挣到了钱,也挣到了落后。山西人没有把第一桶金用到了发展经济上,用到了炫富上啦。! 后来政策收紧了,煤不能随便挖了,就抓了瞎啦! 在煤价和政策同时利好的情况下,没有想到以后。就造成了如今这个局面。 当山西在煤堆上醒来时,沿海城市都甩了山西几条街了。 山西经济之所以如此不美妙也出在人祸上,看看山西各地的办公楼,那修的是一个比一个高大上,如此不堪的经济盖如此奢华的衙门。我们的父母官就不觉得脸逛。 山西的经济还需山西自己解决,国家的政策红利就在那放着,开放搞活,山西咋就只开放了,没搞活呢!是官懒,是百姓懒。如果是后者,我觉得百姓很冤枉,老百姓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呢! 山西做为华夏一族的祖地,为什么不在这一个题目上下功夫呢!让山西成为旅游强省不行么?让山西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怀之根不好么。 当然了,王家大院那吓人的门票还是省省吧!门票经济就是杀鸡取卵的经济。全省一盘棋,整合所有能整合的旅游资源,来个联票制,一张门票可以游一省的所有景点。这是大票,各个市可以推出比较优惠可行的小票。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不能靠门票挣钱,就让门票和我们的热情做成最美的钓饵吧!只要人来了,人家高兴了,肯定会消费的,自愿消费谁都没话说。让游客当回上帝,不强迫上帝干他不愿意干的事,上帝下次可能还会来。我们旅游的副产品就能卖出去了,有人的地方才有商业不是么,只要有人,聪明的百姓会只知道怎么挣钱的,当官的只需把好质量关,别让质次价高的东西或者服务摆到游客的面前。 山西轻工业,重旅游。这应该是一条出路。让山西这个华夏祖地成为京津冀豫的后花园,让山西这个华夏祖地成为所有华夏子孙的情怀之地。 这或许才是山西经济复兴的破局之题,其他的,我个人认为都是糟蹋山西的人文红利和地理红利。 大家觉得呢!请文明评论。
浅谈泽州撤县建区 泽州撤县建区这个话题最近很火,我就谈一些自己的浅见吧! 泽州撤县建区难,或者说现在根本不可能。 原因有这么两个,我谈谈,大家看我说的对么。大家可以仔细想想再跟我喷,喷时文明点。 首先从建制上说这行不通,晋城是个地级市,一般是两三个区,而晋城有了城区,矿区这两个区了(虽然矿区这只是晋城的叫法,并没有编制,后来又提了个金村区,现在又提了个丹河新区,总之是想闹两个区)再加上开发区,这就满编了。泽州撤县建区的行政要求就不能诉求了。 当然凡事也有例外,但是大家看看那些例外都是有它们的硬实力的。而晋城没有,地级市有三个区以上的有,但人家的经济总量都是全国往前数的。而晋城这方面就差些了。 如果要把泽州撤县建区也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泽州区,而是多了两个区,甚至三个区,就是把现泽州县的地方割成两块甚至三块。这样才能实施。不能是市区南面是泽州区,市区北面还是泽州区,这样的奇葩配置在目前中国没有。 上级部门也有更远更现实的考量,不会因为你们跑的勤,叫的欢就能满足你们的奢望。 如果晋城的经济总量比落阳,比商丘这两个市大。就是晋城不要求,泽州不撤县建区都不行了,机场也是民航通用机场,而不是现在的打边球机场。 最近市政府有个大动作,我觉得只要落到实处,完全可以应头赶上,我对晋城有信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