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阳漫
冷阳漫
寻找人与世界的前世今生
关注数: 1
粉丝数: 97
发帖数: 8,732
关注贴吧数: 1
【影评】冷吧影评杂评总汇 此帖专门收集冷阳漫吧的影评杂评非精品帖,以方便大家检索查阅。 你可以把你发的未入精品的相关帖子的链接都发到这里,谢谢你的合作。
星座是否值得信任? 星座源起于古老的占星术观念,既认为月亮和其它天体都会影响人的行为,据此把人的生日与天体运动对应而得出的一套星象方位理论。 在西方,很多人笃信月亮能使人行为异常,甚至引发犯罪的观念。“满月之夜,罪恶频然”似乎是一个常识了。人们会特别留意满月之夜的犯罪新闻以证实自己的观念,即使那天晚上没有发生犯罪事件,也会被人们不自觉的忽略。这也可以从单词lunatic(精神错乱)和lunacy(精神失常)都是根据lunar(月亮)对心理作用影响而衍生出来的看到这种观念的悠久历史。 说起来对于星象方位的计算源于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的恒星,太阳和行星方位说。而此前的占星术由于一直非常重视这些方位变化,也就如获至宝的方便拿过来装点它自己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总是觉得星座对于自己性格特征描述好像近乎准确呢?我们到底能够信任它多少?或者说星座说到底是否值得信任?
【公告】冷吧第三视线版块诚邀月影夕莫老大主持 第三视线版块是提供讨论一切非哲学可概言的社会文化层面的平台,涉及经济、时事、社会、历史、军事、文艺等等人文科学领域。 月影夕莫老大在冷吧的发言内容大都是此类领域,其独特而犀利的视角,大胆而坦率的语言,丰富博学的知识,完全能够胜任这个版块的版主重任。 我们期待月影把这个版块办得越来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冷吧的哲学食客们提供精神佳肴。谢谢月影的支持,谢谢大家对冷吧的支持,也希望大家支持月影!
常识---最容易也最难最清楚也最模糊的概念 什么是常识?它是如何定义的?它有定义么?它的特征是什么?有人说的清楚吗?既是常识就有了“日用而不知”的特点,既不知如何言其知?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一下这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
【公告】冷阳漫吧吧友必看(1.1版) 本帖目录 2楼 冷阳漫致吧友的一封信 3楼 版块发帖改革说明 4楼 板块介绍及进驻 5楼 发帖格式(提倡) 6楼 非精品帖索引(待定) 7楼 其它
【公告】冷阳漫吧吧友必看(1.0版) 本帖目录 2楼 冷阳漫致吧友的一封信 3楼 版块发帖改革说明 4楼 板块介绍及进驻 5楼 发帖格式(提倡) 6楼 非精品帖索引(待定) 7楼 其它
【公告】哲学大陆进驻站花絮 由于进驻贴是长期的吧友的进驻记录和宣言的专贴,在进驻贴聊天,就像在严肃的公共区域吸烟乱扔烟头而被禁止。但是,很多吧友需要抒发一下进驻版块时的感慨,因此,如果大家想发表感言或者聊天,请在此留言。 谢谢合作。 另外,我们把已经在进驻站留言的帖子转发在这里了。
也谈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分裂与回归 先发在这里起个头,希望大家补充内容。
网络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对话 。。。。。。。。
我们应该爱谁?----论善的形而上 爱自己?爱亲人?还是爱邻人? 是儒家之亲亲等差之爱?还是耶稣之无等差之爱?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爱,只爱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爱自己才算是真正爱自己? 什么是爱?什么是爱本身?什么是爱他人?亲情是爱本身吗? 在俗世的等级世界里,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么?人生福祸没有人知道啊,我们找不到真正的自己的自身,我们大家都只有俗世等级社会中的临时身份,我们都只是等级身份的临时工。我们没有自己,没有能够主的主人,我们又如何爱自己?爱他人呢?又如何知道应该爱谁?怎样去爱呢?
时间与文化 既然人们一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常常要求进入时空中停留,可见时空观念对于人的重要性,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空观,那么时空尤其是时间对于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已经知道文化和时间事实上都是一种序,而任何一种文化的基要性与结构性理念都是以时空理念为文化大厦的顶梁柱的,而时空理念中时间更具结构性承负的优越性。 因为文化是历史的,也是言说的。言说的理则,逻辑或者道与实际上的历史这道也许不能等同,但是言说之道则更为基本,虽然汉语中言说之道(言)与历史之道(路)为同一个词,但是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期所形成的规定了各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宗教,哲学等理念来看,言说之道对于历史之道的内在规定性,更是一历史事实。 下面我们从中西方时间文化上继续比较说明。
意识形态的双重结构---克里特迷宫与米诺陶洛斯 意识形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了。 它是一种晚近的历史概念,它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方式,是以价值为源头,行动为目的的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价值输送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塑造和改变民众的思维方式,以获得他们对于输送者合法性的自愿认同。这种自愿认同事实上相当于意识形态对于民众的意识操纵,它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社会的宗教或思想专制。由于它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包容且整合传统理念的途径,使得政治权利能够以全覆盖方式对社会产生整体性影响。
追寻正义困境的源头 人们一方面要求正义永恒不变,以握有不容置疑的评判权,又要求它曲直有别,以适应政治制度的变迁。也就是说,人们要求正义既是终极目标又是阶段性成果,这显然面临着不可能实现的困境。 但是正义却仍然保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看看正义的核心结构与其基本原则,再剖析一下它与合法性之间的关系,也许就能解开这个迷。
童年之门 想想看,童年的哪一次特殊经历改变了你人生的走向?
郁闷,发的那个敏感帖子总是在审 现在干脆把那个流氓帖子的所有回复,哪怕是一句问候语也要审了。唉,这个百度啊
也说审美疲劳 自从冯小刚把审美疲劳这个词搬上了屏幕,它简直就成了婚姻中男人花心的借口,女人自怜的依据了。如此,男人理直气壮搞婚外情:谁让你不美了呢?女人顾影自怜甘做家奴:谁让我不美了呢。 事实真是这样吗?什么是美?美是一种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却是由心而生。心是什么?心就是属于你个人的审美意识,审美判断。这种审美意识的判断是一种综合因素而非外在标准,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现象发生的原因。 那么,审美是不是会疲劳呢?所谓疲劳就是重复造成的没有新意而来的厌倦,麻木。它与审美并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审美疲劳却是指因为重复审美而来的疲劳,就是把重复等同于不美了。而这显然是一个偷换了概念的误区。 今天有事情,明天继续。
游戏的人生与人生的游戏 游戏的人生----真做假---好一个“顽”字----嬉笑怒骂之“痞” 人生的游戏----假亦真---好一个“玩”字----醉生梦死之“瘾” 顽主之”痞“,玩家之”瘾“,字里都被一个“病”旁困在了里面,看来都病的不轻啊。 一个喊:“我是流氓我怕谁?” 一个嚷:“我在梦游我是谁?”
人生,一场荒谬的喜剧和崇高的悲剧 人生是喜剧而荒谬的,它的喜在于有意忽视向死而生的事实,以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仰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它的荒谬在于,在历经千辛万苦成功达成目标之后,却发现目标实现之后收获的却是空虚。也就是说,成功异化为对成功的否定了,这的确是人类活动的矛盾悖反状态。 人生是悲剧的,这种悲有着绝对意义。它的悲在于人只要活着,就摆脱不了推石上山的悲剧命运;它的崇高在于,明知是悲剧却又义无反顾的承担这种悲剧。 谁来拯救我们的人生?谁来填补人生的空虚?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噢,你也在这里么?” 这是张爱玲对缘分的浪漫诠释。 我想要问的是,在惊喜的发出”噢,你也在这里么?”那一瞬的初见之悦之后,会发生什么呢?当然是热恋,然后呢?无论我们是在正确或错误的时间和地点遇到了正确或错误的人,都必然是热恋之后的结合或别离。 结合了的,人生就不再有常见常新的初见之悦,而是岁月的洗新如旧,犹如穿着习惯那又肥又大的袍子,随意温暖又舒适,以至于慵懒的出门也常常忘了照镜子。这已经是算得上幸福的了。还有些结合了的还没来得及穿上习惯袍子,就已经只恨那当年的初见了,哪里还有什么幸福可以期待的呢? 离别了的,人生那初见就成了心中永远的痛,时间就成了记忆的止痛片,可是止痛片会让人上瘾,也就越发的难以治愈心中的痛。于是,又在期待或永远拒绝下一次的人生初见。如此,人生要么进入初见的循环,要么终止于第一次的初见。幸福又在哪里去找呢? “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人生若只如初见,又如何懂得那热恋之后的习惯,其实就是那相濡以沫的依赖,就是那白头偕老的安然啊。 人生若只如初见,又如何明白那习以为常的习惯,其实就是那彼此妥协和慈爱的结果,就是那山盟海誓的实现啊。 只是,我疑惑,幸福难道真的就是那普通的习惯睡袍吗?人生若只如初见。。。。
阿Q与疯子 如题
人格不是人品,人格就是独立 http://tieba.baidu.com/f?kz=806357568
如果女人该有的幸福我都有了 有一个爱我的老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有一个不被压抑的思想,有一个不错的生活。 我应该非常幸福了,可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我怎么觉得生活有些轻飘飘的呢?
如果女人该有的幸福我都有了 有一个爱我的老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有一个不被压抑的思想,有一个不错的生活。 我应该非常幸福了,可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我怎么觉得生活有些轻飘飘的呢?
瑞士胜----看黑天鹅的魅力 很庆幸,我只用了200金币就获得了8033金币的奖金。我逆向思维,赌了4场球,用去800金币,只赢了西班牙对瑞士这一场,虽然胜率只有25%,却获得了超过我所用赌资的10倍奖金!如果单就西班牙对瑞士200金币的回报为8033金币,则资金回报率为40倍!完全弥补了所有其它三场的亏损! 这就是黑天鹅的魅力!当然这是一只被驯养的黑天鹅,是已知的未知。不过仍然属于意外事件的发生。我只是想看看我们通常低估这些意外事件的可能性有多高。 事实上,我们越是感情用事,就越容易低估黑天鹅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越是人云亦云,获得的回报就越少! 西班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和喜欢的球队,我们希望他们赢,因为我们对他们的实力毫不怀疑,我们欣赏他们的球技,我们对他们充满感情。 所以,如果你打算参与赌博游戏,请千万不要感情用事! 所以,如果你已经参与了这个游戏,请对任何结果都不必在意,因为这里除了运气,什么都没有。 赌球只是一种充满可计算的概率游戏,因此,输赢的总体状况都非常稳定。概率只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它是怀疑主义的孩子,而不是一种能够满足我们感情愿望的工具。
看过电视剧《窝居》的进来谈谈看法 我正在看,不过还没有看完,却已经有种想一吐为快的感觉。由于没看完,不好发表意见,还是先听听看过的人谈谈看法吧,我看完后再补充。 谁来说说?
解题容易,提问难 解题因为被限定了范围,所以比没有范围和方向的提问容易。 解题是带着问题去思考,提问却是没有问题的想问题。 一个是从有中寻有,一个是从无中找有。
“我都让你失望多少回了”(原创诗) “我都让你失望多少回了” 你不经意的对我说 就好像我对你的失望与你没有关系 就好像我的失望你从未放在心里 “我都让你失望多少回了” 你有些调侃的对我说 就好像我的失望是你的荣耀 就好像我的失望是你的战利品 对你有信任才会有希望 对你有感情才会信任你 对你有希望才会有失望 对你有失望才会有痛苦 只有在你感受不到我的痛时 我的失望你才不会在意 只有你不愿意体味我的苦时 我的失望才不会刺痛你 我只是你心里的一个过客 你从未打算让我常住这里 只是因为我弹得一首好曲 你才愿意让我一路陪你 从前的我却很天真 误以为你把我当成你今生的唯一 我对你尽管不满还是全身心投入 而你对我却若即若离 因为你只想让我做你的红颜知己 你一路牵着我的感情不愿放弃 只是想听到我对你的掌声与喝彩 我一路坚持没有离开 只是对成为你今生的唯一太着迷 我成了你的话筒你的观众 你成了我的梦想我的爱情 大梦一觉我到今天才醒 终于找到离开你心门的钥匙 一路小跑开心的离开了你 从此你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成了你最美丽的回忆 彼此的祝福与思念成了背景 时间也会让这背景越来越远离
好久没来哲学吧了,大家可好? 第一声问好,是寒暄; 第二声问好,是想念; 第三声问好,是对话; 第四声问好,是回家; 寒暄的是礼貌; 想念的是热闹; 对话的是思想; 回家的是心情; 问大家好!大家可好?
我在世界之外 我在世界之外, 就像自我在意识之外。 我看世界,是因为世界看我。 我听世界,是因为世界沉默。 世界之外,何处有我? 世界之内,我在何处? 若我是世界,世界焉能是我? 若我非世界,世界却还有我!
如果冷阳漫开公司,大家认为她最适合哪一个行业? 欢迎建议。
祝吧主新年快乐 好久没有看到你来,今天才知道你也成了吧主了。 祝贺你!也谢谢你以前对冷阳漫吧的支持。 欢迎经常交流。 新年新展望,祝吧主新年快乐!
平安之歌 平安在我心 有平安在我心 非世界所能赐 无人能夺去这平安 虽试炼与艰难 犹如愁云环绕 我心里永远有这平安 享受平安 我闻耶稣说 就我享受平安 劳苦之人都当休息 低头靠我怀间 我闻耶稣说 我有活水灵泉 可让渴者自由取饮 生活力量加添 我闻耶稣说 我乃暗中明光 向我仰望 我是太阳 终日照耀辉煌 我本劳苦疲倦 在主爱中欢欣 觅得安身之处 我必藉主光明 行完一世路程 摘自《赞美诗》片章,献给平安夜的吧友们。
所谓证明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很多东西都需要证明,或逻辑证明,或事实证明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证明?有人知道吗?
说说语言与思维及意识的关系 你是想了再说,还是说完了再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还是相反?意识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原创长篇叙事诗:给死亡一个吻 http://tieba.baidu.com/f?kz=682032729 不知道哲学吧里的人是如何看待生死的?欢迎大家就此诗发表评论。
原创长篇叙事诗:给死亡一个吻 http://tieba.baidu.com/f?kz=682032729
冷水泡茶慢慢浓 这种境界泡出来的任何情感,其实是最持久的,因为它利用了路径依赖原理。 这种境界做出来的任何业绩,其实是最踏实的,因为它是日日月月的累计。 这种境界沁出来的任何氛围,其实是最熟悉最亲切的,因为它总是在你最不经意时,悄悄的进入你的心里。 这种境界里出来的人,其实是思想最保守的,因为习惯早就抹去了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勇气!
今天我累了,到哲吧休息一下 好地方,看看风景。。。。
天使之罪(原创小说,勿转) http://tieba.baidu.com/f?kz=656497256
浅谈中西方政治文化的对比 http://tieba.baidu.com/f?kz=664950355 给文化吧的朋友们问个好哈。
谁是宇宙大爆炸的真正主人? http://tieba.baidu.com/f?kz=662688462
谁是宇宙大爆炸的真正主人 ? http://tieba.baidu.com/f?kz=662688462
生命的第三大欲望:自由欲 http://tieba.baidu.com/f?kz=657306323
你为什么不爱我??(爱之问系列) http://tieba.baidu.com/f?kz=655934217
你为什么不爱我??(爱之问系列) http://tieba.baidu.com/f?kz=655934217
套用哲学名词的实用哲学不是哲学 看到哲学名词满天飞,觉得应该和大家好好讨论一下关于哲学本身的问题。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思维主体的规律而非思维客体的规律,因此,哲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一些抽象概念,难以普及化。为克服这个问题,学者们将其具体化和通俗化,或者用哲学的名词概念来解释具体世界,才产生了实用哲学,大众哲学,事实上,这些都是假借哲学之名的理性抽象和运用哲学术语所作的一种表述,并不是真正的哲学。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和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 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矛盾不是矛与盾 1楼留给百度
矛盾不是矛与盾 哲学上的矛盾是一个抽象概念,是一个统一体,因此,并没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别,它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互相排斥的统一状态,是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的。而生活中的矛盾,并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指冲突,对立的独立体。
生命的创生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条,生命是艰辛而痛苦的旅程; 第二条,生命是必然和偶然的结果; 第三条,生命是最大和最小的结合; 第四条,生命是优胜劣汰的选择; 第五条,生命是有限和绝望的过程; 这是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形成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中秋月不圆,雨潇人有情 明月不知何处去,亲情依然浓,举杯庆团圆,管它月缺与月圆。
男人与女人对话的三种姿势 站着——脑与脑的对话 坐着——心与心的对话 躺着——性与性的对话
击鼓传花——聊聊生活中的哲学故事 哲学无用论在哲学吧也还是蛮盛行的,对此,理论上的辩论对很多务实的人来说,也显得空洞无物。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聊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哲学故事吧,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并遵守以下规则: (1)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人生感悟; (2)每人按楼上的故事情节续写,保证故事的连贯性,可读性; (3)每一个故事结束时,须用一句哲理性语言作为故事的总结; (4)每一个故事开始时,须用一句生活化俗语作为故事的开始; 现在,生活中的哲学故事讲坛已经搭好,欢迎大家争抢第一棒:
形式与内容哪个最重要? ??? 当你说话时,是你想表达的内容重要?还是你为此采用的表达方式重要?哪一个最能帮助你达到目的? 当你做事时,是事情本身重要还是承载事情的形式重要?哪一个能帮助你事半功倍?
试论老子的道中之“气” 我刚才发的内容怎么没有了?
今天的哲学吧,已经回归到了情绪本体论了 情绪是一种非反省意识,它不是某物,却意味着某物,指向某物。 今天的哲学吧。。。。
谁能证明宇宙中真的存在本体? 看到有人总是拿本体说事,那就从逻辑上证明它的存在。 谁能?
。。。。。。 ,,,,,,
哲学之思与宗教之信 哲学与宗教涉及的都是思想领域里的,但哲学思想的范围大于宗教,虽然二者都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且都是从永恒的角度看待一切存在物的发展,演变,但哲学反映的世界是一种逻辑上的宇宙观,这其实是一种超验的抽象概念,是经验世界加可能性世界,它注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思辨。而宗教的思想范围只被限定在经验世界,只不过是一种扭曲的经验世界,它反映的是被幻化后的解释性经验世界,强调的是建立在体验或幻想上的信仰。 因此,哲学与宗教,在思想领域上是大与小的区别,在思想方法上是思与信的区别,但二者又都是关于世界观的认识,都是关于真善美,生死意义的解释,都是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的功用,因此当它们相遇时,二者之间的界限与冲突会在不同的文化中呈现不同的特点。
鲁迅滚蛋皆因笔下人物复活 (转帖排排摘自凯迪)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 在近几年对鲁迅的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似乎该是时候了。 个人认为,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觉得无地自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