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乡野小路 caryleess
关注数: 133 粉丝数: 439 发帖数: 20,418 关注贴吧数: 368
再说说“卡版” 什么是“卡版” 熟悉高达模型的朋友们一定很知道这个词 一提到卡版,就是各种高逼格的包装、卡站、地狱一般的贴纸牛皮鲜等等~ Ver.Ka的MG系列模型也在模玩圈有着不小的地位。 不过如果遇到新人问起“什么是卡版”“卡版跟普通版有啥区别”的时候 往往解释就有点五花八门了 我认为原因是:“卡版”这个中文词所指代的意思并不唯一 模玩圈中:“卡版”至少有两层含义: 1.一种是指拼装模型MG类别里,标识为“Ver.Ka”的模型商品,同样也指成品玩具类别下,商标品名里有“Ka”标记的玩具商品,例如卡版Robot魂等。 (狭义上的:商品卡版)标准卡版包装的独角兽高达MG LOGO为,跟一般MG的logo不同 关于第一种,不必多说~就像百科、问答里面各种解释的,是具有“Ver.Ka”这种明确标识的商品,他跟普通产品的区别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感兴趣的模玩爱好者根据包装就可以收集收藏。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2.另一种是泛指由卡叔(Katoki Hajime)主导设计生产的模型、玩具商品的统称。 (广义上的:设计卡版) 关于这种,我之所以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出现了“卡死”,即“卡版死神”。就是卡叔在W系列里重新设计的死神高达。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卡版”显然不是指“MG-Ver.Ka”,死神并未出过“卡版”MG。但在中文语境下,这个词依旧被我们使用了。如果此时一个新人问起来“卡死”MG在哪买啊?为啥包装不一样呢?我们又如何解释呢?“卡版死神”(实际上是EW版死神高达) MG里有一个EW系列,都是由卡叔设计/改良的W系列里的各类机体。从风格上来看,跟Ver.Ka的机体是一致的: 最典型的就是EW版飞翼了,整个模型跟2004年的飞翼“Ver.Ka”除了颜色、贴纸和个别零件外,根本没有区别。左图为卡版飞翼MG,右图为EW版飞翼MG 死神的MG就在这类别里。因为EW版的所有机体都由卡叔主导设计,所以很多朋友都把这些模型也称之为“卡版”,“卡版死神”也就是这么来。严格来说这么称呼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熟悉“Ver.Ka”MG的朋友知道,每一款Ver.Ka模型都由卡叔亲自主导、试模、改进。而EW版的这些模型,原型为卡叔设计,但模型制作可能并不是卡叔主导的(至少不全是)。EW版模型说明里卡叔的职务描述,以及相关改动设计的画稿。Ver,Ka(商品卡版)说明书中,卡叔的职务描述。 然而这些对于喜欢卡叔风格的小伙伴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追求的“卡版”并不仅限于这款模型是不是卡叔主导参与制作的。而是机体本身风格是卡叔设计的。所以“广义卡版”的定义也就诞生了。“卡版死神”也就诞生了。 下面我来举例几款“不是卡版”的卡版机体模型MG56 吉姆改C型(采用了卡版78的设计风格,造型很KA)MG75 EW版飞翼零式(俗称掉毛,造型整体不错)MG100 turnA高达(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当然还有很多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收集~ 除了拼装,其实FIX成品下多数模型也都是卡叔设计的哦~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查查。卡版风格的FIX能天使(上图)和GTO78(下图)
【多图】从MG的说明书看看一些东西~ 嗯,本人入钢普拉这个坑半年有余 这半年多来,入手了不少MG, 也被各种MG版本(什么KA版啦、2.0版啦、EW版啦)搞的头稀昏。 于是我开始从各个方面来试图区分这些版本 经过几个月的总结,我觉得,从说明书入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自从1995年第一款MG诞生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 说明书风格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客观反映出了MG的进化和演变。 下面由我一一道来。 (注意,我这里列出的都是普通版编号的MG,不包括限定和特别版) 1995年7月19日,MG01诞生,大名鼎鼎的RX78-2,1.0版本横空出世 给广大模型爱好者们带来了制作精良,内构细节丰富的1:100比例模型。 这是他的说明书我们可以注意到说明书的侧边栏是 直角梯形的标签索引。 这种风格一直延续了下去,直到第一款KA版的出现 MG57 RX-78-2 高达 Ver.Ka 说明书有了独特的改变 封面侧边栏风格换成了 矩形。组装部件时候的区分更加明显,有了部位提示:这款说明书奠定了以后KA版说明书的基调,包括了以上列出来的以及彩色的彩色的贴纸指示图。 至此,MG有了两种风格的说明书,KA版和非KA版。 时间来带了2005年。 MG78-MG说明书 OYW版RX78-2(游戏配色) 封面开始有了新的样式,第一次有了非KA版下的说明书的新样式而说明书内部更是改动不小 分类风格-部件开始对板件进行分类 也就是如图所示:胸部组件标示出了需要板件编号以及零件所在的位置。 (全彩这个比较特殊,因为只有游戏配色版是全彩印刷的) 侧边栏也变成了矩形,不再是梯形了从此开始,MG的说明书进入了2.0时代 直到MG91 它的的说明书-是最后一个在板件分区栏里采用 框架框出零件位置的。到了MG92,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些框架了。就当MG说明书进入2.1版本了吧~个人觉得这个改变不太好。 紧接着是MG97MG97-陆战型扎古Ⅱ 2.0版第一次取消了侧边索引栏。 此后的MG说明书时而有侧边栏,时而没有,有些混乱。 不过根据78DM的资料显示 MG136 铁奥是最后一个采用侧边索引栏的MG说明书(KA版和EW版除外) 普通版的MG说明书变化很多, 但KA版的风格依旧,这是广大收藏家们愿意看到的吧~ KA版的说明书整体感很好,收集后放在一起也很有感觉的说。 接下来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说明书情况 那就是W系列的EW版本MG 这个系列的MG从137-EW死神高达开始,陆续出过8个款式。 为什么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的说明书跟非KA版的风格大不一样。如图所示,这样的风格更像是KA版 我的判断没错,翻开说明书: 消失的侧边栏回来了!不仅如此,板件分区也不见了! 这活脱脱的KA版说明书的节奏啊~再看看EW版本的各机造型以及贴纸风格,熟悉KA版的童鞋也就不陌生了吧~所以我一般是直接把EW版这个系列直接跟KA版放在一起的。至少也得算个类KA版。 说了这么多,MG的说明书风格就这样了 以后会怎么改变还是蛮期待的 但是我真心不习惯KA版不分板件组装的感受啊~ 沙扎比和卡牛,得铺开了板件一个个的找……实在是太恐怖的一件事情了。
iOS7/8系统下的壁纸尺寸粗略分析 大家知道,自从iOS7发布以来 壁纸的“被放大”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朋友 原先喜欢的很多壁纸因为系统更新之后,都被无情地放大 导致视觉效果变得很糟糕~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iOS7系统增加的“视角缩放”功能 该功能通过陀螺仪的重力感应,实现前层图标与后层背景极强的层次错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原始的屏幕分辨率不行,那什么样的分辨率合适呢? 有的朋友通过取消背景壁纸的缩放功能来回避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办法 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必须要找到适合这个系统的新分辨率,今后才能一劳永逸。 于是我做了以下的小实验 以iphone6为例,它的分辨率是1334X750 于是我建了一个这个尺寸的图片, 并在该图片里放置了一块 100X100的黑色块 如下图接着,我们放进设备中充当壁纸。 这是我发现方块被放大了 于是我截图 得到了一张新的1334X750的图片 如下图在这张图里我再建一个 100X100的红色块最后来比较一下 红色块和 黑色块 我们发现, 黑色块的100X100变成了120X120 如下图所以结论出来了:ios8/7下的壁纸在“视角缩放”下被放大了20% 因此,我们如果想得到iPhone设备的无损耗壁纸的话 需要在原有屏幕分辨率的基础上长宽各增加20% 那么:新的壁纸尺寸就出来了, 只要不小于以下分辨率的壁纸,都是OK的! ———————————————————————— iPhone4/4S:768X1152(屏幕分辨率为640X960) iPhone5/5S/5C:768X1363(屏幕分辨率为640X1136) iPhone6:900X1600(屏幕分辨率为750X1334) iPhone6Plus:2304X2304(屏幕分辨率为1080X1920) (6+比较特殊,由于考虑到横屏模式的壁纸也会横过来,正方形的尺寸是必要的) ———————————————————————— iPad1/2/mini:1229X1229(屏幕分辨率为1024X768) iPad3/4/Air/Air2/mini2/mini3:2458X2458(屏幕分辨率为2048X1536) ———————————————————————— 以上,所以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尽量找出上述分辨率的图片来充当壁纸。
关于ZEALER是否”黑了“锤子手机的问题 以下是我的个人分析。 在整个3个小时的”辩论“中 老罗所谓的”关于‘黑’” 实际上只是集中在了一段视频的画面中 即3个手机的斜视角对比图。 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关于拍摄角度的事 首先一点,ZEALER做测评是在严谨的条件下完成的,例如可视角度,他们测的时候并不是基于摆在桌子上拍摄而得出的结论,而是在暗房,有测试工具的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结论。后期的视频制作,为了给观众“看到”这样的效果才有了黑的一幕——摆在桌子上拍, 但这样一摆,严谨性就丢了。 本期测试的是锤子T1,把T1放在第一个很正常(惯性思维), 但拍摄的角度却有着大问题,那个位置就是可视感最差的! 根本就不”公正客观“了,从而导致了“你是在黑”这个结论。我们理性一些看这个问题,老罗对这一点的理解是: 因为你这样的“图像”,才得出的“可视角度差”这样的结论,这无疑就是黑。 但实际上,ZEALER的得出的结论跟这个“图像”没关系,图像只是因为视频需要直观地向观众反映结论才拍摄的。 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很多人说ZEALER不承认自己黑锤子。 难道因为一张”涉嫌黑“的图片就是黑了整部手机么? 锤子手机实际怎么样不重要么? T1各项数值不满意是因为ZEALER黑了锤子吗? 视频中王自如所说的各项结论是基于实际科学测试的结果。 但很多人都认为是基于视频本身制作出的画面从而得到的结论。 接着来看看关于王自如及他的ZEALER团队是否“黑”了锤子的问题。 大家可以都来想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你是王自如 就是想黑锤子的王自如,你会怎么黑? 一: 你知道这个角度最差,你就这么拍了~ 好,如果说 ”这个角度最差只有我王自如知道,老罗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 黑得成功完美没有问题~ 但实际上这不是掩耳盗铃么?这不是扯淡吗?一个ZEALER团队会有这么蠢吗? 也就是说,这么拍摄,想达到黑的目的,难度很大,很容易被人揭穿。 事实上就是被揭穿了233333 二: 为什么不换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黑呢? 比如直接用特效啊~直接换图片啊~这样别人根本抓不住把柄吧 老罗如果要质疑,因为已经回收了测评样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 这样达到黑的目的岂不是更好?ZEALER有能耐的人这么多 想黑你锤子的屏幕,方法还不是一抓一大把吗? 所以说,如果王自如真心有意黑锤子,完全没必要用第一种如此愚蠢的方式。 除非他真的真的很蠢……他的公司里的人也真的真的很蠢……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王在当初这么拍的时候,不知道这个死亡区域 直到之后有人点出来,有可能是别人,有可能是老罗现场的展示。 他才恍然大悟吧~ 其实看完整个T1的测评,ZEALER的观点在明显不过了 T1问题很多,革命尚未成功,老罗还需努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