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人的春天 地球村人的春天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6,595 关注贴吧数: 21
教师节巨献】《师道》全文!20 教师节巨献】《师道》全文! 2015-09-10 秀阳著 父母规 【第一篇】师之重 生命之重: 人有三命,一为父母所生之命,二为师造之命,三为自立之命。父母生其身而师造其魂,而后自立其命。所以师者,再生父母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为师父。 圣学之重: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孰继孰开,师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孟夫子继往圣,开来学,万世典范也。 天下之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能责,在于务学,务学者,务经务师,然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所以为人师者,人之贵人也,天下之贵人也。 所以师者,关乎人之生命,关乎圣学之传承,关乎天下之太平,成人子弟则天下至德,误人子弟则天下大失也,不可不重视而慎行。 【第二篇】师之责 传道之责: 道者,良知也。人之初,性本善,因有良知也。所以师者,顺人善性,扬其善而抑其恶,是为传道。 道者,创造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之创造,皆由人之创造而显,人之创造,与道同在,与生俱来,能生万物。所以师者,顺道而为,开人之创造,是为传道。 授业之责: 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动物皆有所司,况人乎;花木司美,泥矿司器,水气司能,万物皆有所司,况人乎。工业农业商业,学业职业事业,世间千业万业,皆为人设,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取所需,是为业道。所以师者,因材授业,鼓之励之,以至成业,是为授业。 解惑之责: 惑者,迷也。人未有不学而知者。未知而学,学而后知不足,于是愈学,于是愈知不足,于是愈学,旋而复始,成长之道也。所以,师者,教其不足而解其迷也,是为解惑。 【第三篇】师之慎 惰之慎: 学子少小好动,心性不定,未入正道,师不可惰而不严。《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严者,非怒也,非厉也,不惰也。不惰者,尽心也,必果也。 怒之慎: 为人师,压力烦恼,慎勿发怒,苟若发怒,过较常人更重。一者,学子少小,心性脆弱,易受伤害,苟受伤害,恐终生难愈。二者,为师者一人怒而众人受,一染十,十染百,受者甚众。三者,怒则失敬,失敬则学子不畏不信,恐有荒学业。所以师者应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愿受,受福受福,能有大受,必有大福。
一字之差:脑袋测得出的东西叫智 一字之差: 脑袋测得出的东西叫智商, 脑袋测不出的东西叫智慧; 胸口摸得着的尺寸叫胸围, 胸口摸不到的尺寸叫胸襟; 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视线,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视野; 眉毛皱得出的形状叫情绪, 眉毛皱不出的形状叫情感; 耳朵听得到的动静是声音, 耳朵听不到的动静是声誉; 鼻子闻得到的味道叫气味, 鼻子闻不到的味道叫气息; 嘴里说得出来的话叫内容, 嘴里说不出来的话叫内涵; 脸上看得出的表情叫气色, 脸上看不出的表情叫气魄; 掌纹看得出的线条是命理, 掌纹看不出的线条是命运; 脚下走得到的距离叫梦想, 脚下走不到的距离叫幻想; 背后摸得到的硬度叫脊椎, 背后摸不到的硬度叫脊梁; 手比划出来的动作叫手势, 手比划不出的动作叫手段; 头发遮得住的地方叫刘海, 头发遮不了的地方叫脑海; 额头上看得出来的是皱纹, 额头上看不出来的是岁月; 喉咙吞得掉的东西是口水, 喉咙吞不掉的东西是口碑; 舌尖尝得出的东西是味道, 舌尖尝不出的东西是味口; 心里测得出的律动是心跳, 心里测不出的律动是心绪; 证件上印出来的叫做文凭, 证件上印不出来的叫文化; 看得见的自大表情叫傲气, 看不见的自尊底线叫傲骨; 温度计量得出来的叫温度, 温度计量不出来的叫温暖; 蜡烛点得燃的数字叫岁数, 蜡烛点不燃的数字叫岁月; 还能尝得到的味道叫回味, 已经尝不到的味道叫回忆; 且转且评的是微信, 不转不评的是微笑。
立秋后,表示秋季已经开始来到, 立秋后,表示秋季已经开始来到,秋季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根据中医理论,秋季养阴,因而应多吃一些补阴食物,今日为大家推荐立秋后适宜吃的食物,另外,秋季应以“平衡膳食、辨证配膳”为原则,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 茄子   立秋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种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所以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藕   藕既可当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啖熟食两相宜。藕不论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适用于烦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妇女产后忌食生冷,惟独不忌藕,就是因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熟藕,其色由白变紫,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而用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实为老幼体虚者理想的营养佳品。 红小豆   红豆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红豆药用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病等。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这是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补需先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而红小豆正好有上述功效,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红小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糙米   我们平常吃的雪白柔软的米饭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精磨、去掉大米外层部分得到的产品。大米虽然洁白细腻,但你也许不知道,经过精加工的大米,在碾制过程中胚芽以及谷子釉质部分和谷糠一起被磨掉了,糙米保留的营养更加全面,维生素保留较多。 胡萝卜   胡萝卜又称小人参,还有丰富维生素A、C和胡萝卜素,具有补脾健胃、养肝明目的功效。胡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还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对健康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苹果   健康最有利的水果。此外,在众多的水果和蔬菜中美国人排出了对健康最有利的水果。其中苹果排名第一,因为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许多美国人把苹果作为瘦身必备,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 蜂蜜   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及糖类,对于皮肤是绝佳的保养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还可润肺去燥,从内养外。 牛奶   牛奶自古就是美容圣品,可以改善皮肤细胞活性,有延缓皮肤衰老、增强皮肤张力、消除小皱纹,对于皮肤的保养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另外,秋季还可以吃一些防燥不腻的食物,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山药、扁豆、银耳、百合等,均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 补益作用。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温、软、淡、素、鲜的食物,生津、润燥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避免凉、烫、硬、辣及油腻的食品,忌暴饮暴食,“饮食有养,贵在调配”。
汾阳中学毕业的都顶起来,不是汾 汾阳中学毕业的都顶起来,不是汾阳中学的也为我市有这么一所百年老校顶起来。 关注微汾阳,更多精彩资讯等着你。【图片】【图片】汾阳中学,是山西省中学教育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汾州府中学堂”。现在的校址是1915年由美国卡尔顿大学基督教公理会用庚子赔款创建的“铭义中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她数历变迁,饱经沧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本期小微就带您走进汾阳中学,解读百年汾中。 百年名校的历史沿革 汾阳中学的前身有两个分支--“汾州府中学堂”及其演变的“河汾中学”和现在校址所在的“铭义中学”。【图片】千年文化古城孕育了汾州府中学堂的诞生 “汾阳”春秋属晋地瓜衍县境,在2600余年的建县史上,作为郡、州、府的历史就长达1500余年。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明宗室庆成王、永和王以汾阳为国,置二王府于汾阳。悠久的历史铸就了文化的繁荣。光绪年间,汾阳境内私塾达360余处,兴学重教之风空前。据史料记载,汾阳考取进士明代为22名,清代为48名。古汾阳成为山西境内的文化名城。 清康熙中期,汾州府知府创建“棠荫书院”,后易名“西河书院”,由当时汾州府所属8县(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石楼、离石、临县、永宁)合办。 1902年后易名“西河学堂”,所学课程也由策论、诗赋改为经学、史学、西史、地理四门,后增设体操课。 1906年,在当时以改革旧政为宗旨的“新汾学社”的倡导下,西河学堂被变更为“汾州府中学堂”,从而拉开了百年汾中的帷幕。【图片】从“汾州府中学堂”到“铭义中学”再到“汾阳中学” 汾州府中学堂创建后,其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但教育思想仍沿袭着传统的封建教育体系。民国初年,学校由省接管,校长、教具全部由省直派,学校易名为“公立河汾中学”。 1915年基督教华北公理会与美国Carleton College(卡尔顿学院)在此基础上创办了铭义中学,校长由美国牧师恒慕义担任(铭义中学由美国牧师恒慕义等人捐资,再将募捐基金交由美国卡尔顿大学代为保管,以其利息汇至汾阳创办而成)。【图片】当时,学校建有篮球场和排球场,有实验室、暖气设备等现代教学和生活设施。学校的教学体系也悄然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开来。【图片】1927年,与汾阳崇德女校中学部合并,成为男女合校。当时,学生思想活跃、开放,学校倡导平等、自由。【图片】【图片】抗日战争时期,铭义中学经历了一段艰苦的历程,曾一度迁往四川金堂。 1945年抗战胜利,铭义中学在原址上恢复。从学校创建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每年都要派2至3名学者赴汾阳讲授西学。他们主观上在传播神学和西方文化,客观上却同时渗透着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这种长达30余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铭义中学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思想,也对汾阳中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图片】1948年,汾阳解放。1949年3月15日,人民政府将铭义中学、河汾中学、介休中学、孝义中学和文水中学合并,成立了“山西省立汾阳中学”。 从1906年至1948年,汾阳中学从“呱呱坠地”逐步走向成熟,43年的坎坷经历,是一部中西文化交融史,也是一段中国革命史,无论是河汾中学还是铭义中学,其发展命运总是和革命运动联系在一起的,1925年,吕梁地区第一个中共小组就是在铭义中学成立的。【图片】【图片】新中国成立后汾阳中学的发展变化 1949年至1957年是汾阳中学的恢复整顿阶段。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用了新教材,校园文化氛围异常浓厚,校友们把这一阶段称为汾阳中学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学校共毕业初中班37个,学生1600余人;高中班8个,学生340余人。 1958年至1966年是汾阳中学的全面建设阶段。当时,汾阳中学已成为晋中和吕梁一带条件和规模一流的学府。这一阶段,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重视实践,形成了刻苦努力、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和严谨团结的良好学风。这一阶段,学校共毕业初中班48个,学生2100余人;高中班30个,学生1200余人。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浩劫”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搅乱,在“学工学农”精神的指导下,学校创办了校办工厂,并把“汾阳轴承厂、河北大队、向阳大队”等工厂和农村作为学生的学工基地和学农基地。这一阶段,学校毕业初中班10个,学生550余人;高中班29个,学生170余人;师范班4个,学生200余人。 1978年,学校恢复为完全中学,1979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中学,1982年改为高级中学。学校以“为高一级学校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为当地建设事业培养大批有用人才”为办学目标,提出了“严谨、团结、求实、创新”的治校方针,实行了以量化考核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改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了教学管理,深化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多项成绩在吕梁地区名列前茅。1978年至20世纪末,学校共毕业初中班11个,学生700余人;高中班162个,学生9600余人。【图片】百年变迁 今非昔比 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进入21世纪,汾阳中学在传承汾中优良教育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和教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会学习、会生存、有德行、能创造、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为办学宗旨,明确了“进德、修业、致知、格物”的校训,努力倡导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学风,治学严谨、敢于创新的教风和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在省重点中学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山西省示范高中,并于2005年通过了山西省示范高中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图片】学校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教学设施进行了改善,对教学环境进行了优化,建成了北大附中网络示范校、中国教育星、博雅数码港等教育教学资源库,用当代中国最先进的教育资源平台,整合和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新建图书馆藏书10万多册;还建成了藏书5万余册的电子图书馆;建成实验室9个、准备室9个、生物实验室1个,成为山西省标本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所中学。 校园风光清幽雅静 校园建筑布局灵活,并与树木花草融为一体。至今保存完好的欧式建筑有九座,为省级保护文物。其建筑结构及造型,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制,同时也受到了欧美文化的影响,建筑设计构思新颖,富于创造性。这里环境非常幽雅,漫步松柏下长满青苔的幽幽小径,听鸟语虫鸣,看丁香簇拥;移步换景间,处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各种花圃、建筑的合理布局,使整个校园形成了强烈的园艺风格。汾阳中学已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体现中西特色的“花园式”学校。【图片】【图片】【图片】【图片】传承历史 继往开来 新世纪初,汾阳中学本着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宗旨,恢复了与美国卡尔顿大学的交流。 2002年6月,美国卡尔顿大学委派史达桥先生和马克瑞先生来汾阳中学考察。 2003年5月,美国卡尔顿大学给汾阳中学寄来了11箱历史资料,其中包括美国于1913年至1936年出版的《汾州》杂志等珍贵历史资料。 2004年11月,美国卡尔顿大学正式发函邀请汾阳中学访问。 2005年5月,受汾阳中学及其王继民校长委托,汾阳中学原副校长高志新访问了卡尔顿大学。 2006年4月,卡尔顿大学40余名师生回访汾阳中学。2006年10月,汾阳中学校长王继民一行7人访问了卡尔顿大学。【图片】【图片】双方议定:汾阳中学每年派一名教师赴卡尔顿大学从事教学和学习;卡尔顿大学则对汾阳中学学生考取卡尔顿大学给予支持和帮助;卡尔顿大学每年派2到3名学生担任汾阳中学外教(汾阳中学已于2003年3月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取得了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汾阳中学与美国卡尔顿大学的文化交流关系全面恢复。【图片】从百年名校走出的名人 王 森 中国驻丹麦首任大使; 侯士敏 太原党团组织创始人; 王 瀛 曾任太原地执委宣传部部长、革命烈士; 李禹琴 解放后任国家教育司司长; 这些早期革命者均在河汾中学或铭义中学就读过,在校期间参加过党团组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 在推进革命进程的同时,铭义中学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笃学之士和栋梁之才: 卫天霖 中国油画大师; 王 浚 著名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外庐 著名历史学家、学部委员; 冯家升 著名历史学家; 叶 石 著名作家; 张 泳 中国第一个体育博士; 贾樟柯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图片】一百多年来,汾阳中学在风霜雨雪的吹打中、在血火风烟的磨砺中,不断发展成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汾州青年和汾中学子。百年传承,伟业相继,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她会变得更加优秀、更加不凡,汾中这艘百年教育的航船将继续破浪前行,驶向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圣境,开创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做人德为先 待人诚为先 做事勤 做人德为先 待人诚为先 做事勤为先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 道德可以弥补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人的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 贪欲是修身养德的大敌。个人自重,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利;对人尊重,重人格、重劳动、重权益;办事稳重,讲原则、讲程序、讲效率。正直和诚实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勇敢不是没有畏惧,而是最终战胜了畏惧;坚强不是毫不懦弱,而是最终克服了懦弱;公正并非毫无私情,而是最终拒绝了私情;廉洁并非从无贪欲,而是最终顶住了贪欲。 做人要有厚度、有气度,有纯度,对事业要有浓度,对批评要有风度,对朋友要有温度,对是非要有尺度。 做人要有志气,做事要有底气和正气。靠素质立身,靠勤奋创业,靠品德做人,困难面前先让自己承担,荣誉面前先让自己靠边,危险面前先让自己闯关。对上级不媚,对同级不损,对下级不伪,对自己不私。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多留财富,少留包袱;多留风范,少留遗憾;多留经验,少留缺陷。应当学会倾听,学会微笑,学会赞扬。以过硬的素质服人,用高尚的人格聚人,靠扎实的作风带人。 闻“诤言”不怒,闻“微言”不弃,闻“褒言”不喜,闻“错言”不怨,闻“无言”不安。立身靠信,立业靠勤,立世靠才,立功靠拼。容言勿压制,容过勿苛求,容嫌勿报复。 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不要盲目承诺,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不要轻易求人,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不要强加于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不要取笑别人,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不要乱发脾气,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去意已决,人生应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不要信口开河,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不要小看仪表,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不要封闭自己,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不要欺老实人,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7
人不可太狂傲,否则必会困窘。三 人不可太狂傲,否则必会困窘。三国时名士弥衡,恃才自傲,不给曹操面子,在宴会上脱光了衣服骂,称曹之谋士猛将是“庙中泥塑,虽有供奉,恨不灵验”。曹不喜,将其送给刘表。弥衡不理刘表抬举,在欢迎宴上又辱刘表为假名士。刘表不喜,将其转送于黄祖,其又辱黄祖,结果这次碰到不讲文化的,将其杀死。这是因狂而丢命的。唐朝杜审言,诗圣杜甫之祖父,才华横溢,尤擅五言诗,但却太狂,整日像刺猬一样贬低伤害同撩,终被排挤到地方。但仍不悔改,后知府将其下狱欲处死。其子年仅十三,刺杀知府后惊动朝廷,挽救了其生命,但其子被斩。这是因狂而败家之例。难得的是,老杜同志狂傲依旧,去世前对宋之问说“我死后你就可以扬名了,我在你哪有出头之日”。明朝唐伯虎,乡试会元名满天下,世人以为其能三元及第,但在会试后其口出狂言,称必中解元。接榜后果为头名,但其狂言惹来麻烦,考试成绩未出怎么知道是头名?一定有猫腻,查了半天无定论,但朝廷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之宗旨,取消唐寅成绩并永不录用。这位奇才最终只能以风流一世而结束。这是因狂而毁了前途的典范。所以啊,想狂的时候想想自己有没有他们的才,是不是一定比他们命好!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