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懂非懂🌱💦
你就是月亮女神
关注数: 1
粉丝数: 192
发帖数: 2,087
关注贴吧数: 17
请教大佬炼妖壶怎么解锁其他头像啊 炼妖壶里怎么解锁其他头像啊,请教大佬?我怎么老费劲只能打1900多分,头像只有啊普罗迪
现在环境下打个12连胜 不容易啊
目前认知水平下,好仓要南北结合,先南后北,长南短北,当然前提不能霉。
大益旗舰如此无知且无畏吗? 说无知是引流短视频说买一坨送一条,实际不送,手段太低级了。 说无畏是就不怕茶友每人拍一百托,然后假一罚十吗。 休息时间点,都是今天
莞仓放粮了?最近手机里10年前的茶特多,搞几种关姐的学习学习。 05便特,条有日期,坨包装没有,等不及醒茶了,先验霉不霉。
股票与金融茶 持续上涨的股票与金融茶最重要的逻辑点是啥,预期。 特斯拉连亏十几年,股票连涨上百倍,为啥,预期啊,预期大概率经营向好; 7542妥妥口粮茶,带动大益新老茶持续上涨,为啥,预期啊,预期大概率转化向好。 当然也离不开营销策略等其他因素。 大姨其实挺坏的,那些年喊了一阵黑马技术新工艺,带动市场大搞创新,自己偷偷的把劲还是用在普洱茶品的后期转化上。
要啥自行车啊 苦茵茵,甜丝丝儿,香喷喷儿,一盒一顿早点的价格。 一切缺点都可无视。
干仓?湿仓? 北仓?广仓? 刚刷到几位大神对于干湿仓、北广仓的争论。实说都是真大神、老茶油,论点有理有据。这里专说普洱生茶,其实这个问题贴吧常年有争论,总体规律是,广东茶友推崇广仓,最大优势是转化的茶温润;而云南或北方茶友推崇干仓,优势是最大化保持茶叶的本香。都对,又不全对,因为都是基于各自本土气候特点下的判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茶。 先说北方茶友推崇的香气,个人举例,身处天津,每年春秋冬,喝茶都香气高扬,但湿热的夏季,吃嘛嘛不香,喝嘛嘛不香。本人每年也都到两广待上一阵子,带去的高香茶都喝不到感觉,一回来嗅觉就恢复正常了。其实是合适的温湿度适合对香气的捕捉,但高温高湿环境绝对抑制茶香的散发。 这也就解释了为森么广东茶友不屑于北仓尽量保持下来的那点本香。 下面再从体质上分析两地口感差异。
10小飞铁最近试新样有点多,胃提意见了。10小铁,醒两个多月 10小飞铁 最近试新样有点多,胃提意见了。10小铁,醒两个多月可以喝了。 大壶闷,大碗饮。 舒服,解渴。
18布朗春,百年以上树龄(商家宣传)苦很低,五泡后涩重。其他 18布朗春,百年以上树龄(商家宣传) 苦很低,五泡后涩重。其他各方面还行。 叶底照偏红了 请大神给看看。
放个温湿度计,吓人啊,赶紧买湿
老熟配老皮,不熟小青柑
按捺不住一颗淘金的❤️喝洱有些年了,存量不多,品种上百,承蒙 按捺不住一颗淘金的❤️ 喝洱有些年了,存量不多,品种上百,承蒙普吧,九成大厂,偶有小众,靠谱分享。 但人总待在固有的环境里,总觉无聊,当回没事找抽型的,凭着自以为是的口条,妄想在宝宝 抖抖里淘点金----目标三无小厂。估计很多茶油也有此心理。 为避免盲目,特意寻找yn本地,口音,形象更像茶农的商家,妄想他家后院能有几颗不为人知的大老古树。再结合价格茶区及描述,精挑了两家的茶样,肯定是茶样啦,还是克价1以下的,好歹我是似懂非懂,不是完全不懂。 茶样到手饮之,也可能有心理加持。总觉得舌面微麻,食道堵塞,取关。然淘心不死,提高预算,再次精挑一家克价1-5的试毒。 茶样在路上,到时开汤若再不行,就死了这份心吧。 待在温水池也好,冷热池太刺激。
看过的最好茶评。尤其这句“申的噜的”,把汤质的厚滑,形象的表 看过的最好茶评。 尤其这句“申的噜的”,把汤质的厚滑,形象的表达出来。
较长时间没看茶了,今问1901,4万一件,还真不是贵的,网上5万多的大把。旗舰1902才200多,同年差一个批次价格差5倍! 一想也正常,比特币都24000了。 难道7年一循环?07 14 21?争取赶上一次
越喝越迷惑呢,某位茶老板也跟我说过。前一段喝了几款19年小厂 越喝越迷惑呢,某位茶老板也跟我说过。 前一段喝了几款19年小厂古六和曼松,口感不错。前几天拆了一些2015年大厂,大益易武,澜沧dc老同志等,口感下降,平庸无奇。倒是下关2015年红印503,香!甜!如此便宜的坨有此两项,足以。 价格和口感在新茶时还好分辨,三年以后或者更长,真不好说。
至少是有益无害,喝吧
普吧吧友有没感染的?如果没有,那就喝吧
16年刚入普吧,出镜率很高的三大高香茶,001 金斗 那卡。其他两款没发现什么,这饼14年那卡,初入试茶样还行,今年初把16年七小饼喝了,除了霸王苦外,其他无香无味了,先觉得是小饼茶味易散,打开了大饼那卡,两个月了,陆续十来次了,无香无味汤薄,生津回甘更别提。 想到某些大厂茶,采用牺牲转化换取现喝口感的新工艺,甚至不如14年金丝坨,看来中招了。 只能现喝的茶,可称学费。
早想这么干了,对冲大小厂,昔归非古树,左面大厂,右面小厂,新茶。 一泡水后,色差巨大,大厂叶汤均承黄色,切叶,小厂青绿色,叶完整梗多点。 前三泡,中苦涩香厚度均相似,但小厂青味重,茶质释放略慢。最大感觉:工艺有差别!
醒茶期的湿度作用 失眠了,聊个小发现。 有一饼13年的生茶,刚入时拆了一点喝着不错,又存放了两年,几月前全拆了,随醒随喝,正值北方采暖期,湿度二三十左右,越喝越无味,表现大不如刚入手时。 近期到南方度假,带此茶来,当地湿度80+,一周后,口感全面复活,而且超过刚入手时的表现。第一想到的是湿度变化,醒茶期间如果没有合适的湿度,难以唤醒一直处于干仓环境下沉睡的普洱。 当然,这观点没经更多的实践,不见得准确。但如果确实有用的话,倒可以提醒北方茶友,北方干仓放心存茶,但拆茶醒茶期还是要有适当的湿度,比如八九月份。
请教,克价一元左右的大厂生,比如蓝印、金斗、良品等,能有多少大树小树台地比例? 另,小托一下这款熟,价格口感都说的过去。
大益较冷门一饼,几年前实体店又存了几年,应该算纯干仓吧。9年了,拆之嘎嘣脆,看里外料还算实在,条索整齐。9克200cc壶。
普洱,你喝服了吗? 看到很多新人(当然我也只是刚脱离新人吧),一上来就想找哪些普洱适口,买各种茶样,口粮不行,中端不行,即使班章冰岛也未必适口。我想说的是,普洱,你真的喝服了吗? 切身历程,08年开始喝熟,其实也是混搭铁和花茶,一直在大益实体店买茶,老板娘总想拉我进生茶坑,每次都泡给我,感觉又苦又涩,香气还不如铁和花茶,无感。她总是说一句话,生普你还没喝服,喝服了就离不开了。 楼下更新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吃煎焖子 天津卫传统吃煎焖子,各位茶友家乡有什么传统
从7572看台地熟 看看最近贴吧把大厂台地熟贬的可以,不禁想起刚入坑时的7572,台地标杆没异议吧,说下切身口感历程。 08年实体店两提801,存储坐标天津。 3年内:难喝。 3-5年:可喝。 5-8年:好喝。 2016年:卧槽,可惜没了。 标杆和越存越香(有限的)的形容也是靠谱的。 所以对一款茶的评价不能下的太早。
卧槽,正看着cctv5女排比赛,小罐茶又出来忽悠了,小罐茶茶具,大佬快入。
团揉
一年里此时最适合大灌生茶吧,清除高嘌呤。两款相对靠谱点的水鸟对冲,左边的赵家金条,右边的运动款梵慧,克价差不多。
拆茶不要过多 集邮多了就想每天换着样的喝,同时拆各种生熟,但难免长时间喝不完,有时一款要喝一年。 根据经验,在紫砂罐存放情况下,生茶三月,熟茶五个月,尽量在此期限内把已拆的茶喝完,否则茶香茶气都有减弱和流失。 提前祝吧友春节快乐。
13年金花,挺干净的,没有新茶的土腥味(不同于熟普的堆味),淡淡松烟香+菌香,无苦涩,微甜,不如熟茶厚滑,作为调剂品偶尔喝喝。
拆茶总是让人愉悦,分解水鸟 16年的,没啥青味了
好熟茶要有好汤色,堆味小,香气不杂,有甜感,就可以了
09甲10特,差距 火过一段的组合,买了快两年了,天冷喝生茶还是来点老茶吧(在我的库存中算老茶了,见笑) 先喝10特,梅子香(兰香+陈香)较强,苦涩轻,3-4泡后水甜,回甘虽不显,舌底小鸣泉,好口粮。 再试09甲,烟味强,茶香弱,苦口但可化,生津回甘入口甜均不显,与10特比起差距好大。 不知是否批次的问题,还是年份不到。
从汤色说说85的性价比 冬天多喝熟,85在熟茶里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喜欢的不少,不喜的也基本是不认可性价比。都是对的,每人口感绝对不同,适口为珍,刚入门的我也想聊聊对这款茶的体会。 喝茶像吃饭,也要讲究色香味,这里主要说色,汤色。真的很正,通透。汤虽清,质不薄,三分钟内口感依然有黏滑感,厚,有留存度。 对比一款好性价比的熟-小龙柱,按双十一的价格小龙带来的体会绝对一个字,值,除了不耐泡,该有的都有。但是汤色永远泡不出这效果,入喉30秒后会出微涩,口感清爽,留存度没了。 所以觉得,对于一款熟茶,汤浓质薄,不算好茶;汤浓质厚,算合格;汤清质厚,难得。克价1元的85,还是值得。 非托,请不喜熟的茶友无视,因为熟茶都一个味。
三年了,还是小龙柱 又到双11,来普吧看看,有没有热款,看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小龙金针。
幼稚,且无底线 乱七八糟不看也罢,但逼着别人用父母儿女发毒誓,实在是过了。 人之敬重父母,爱护儿女,是之称之为“人”。再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斯归斯,骂归骂,但提醒不要突破做人的底线。举头三尺! 防删带个茶图。
变化--让我爱上你 如果有人问我最爱普洱哪一点,我会说,变化,最让我着迷。每一个山头,每一个年限,每一种仓储,甚至每一泡都让我期待不同的口感。 一年前入的12年陈升易武,绝对广仓,拿到手能感到潮气,打开确定没有变质美军。开泡无香无苦无涩,只剩下一股捂腾味,好吧,就在我北方反省吧。 年初拆半饼,紫砂罐里醒了4个月了,仓味尽退,闻香虽不显,但缓缓而来的陈密香很迷人,甜甜的汤汁红亮顺滑,柔。 一饼茶就像一个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不尽然的,成长过程最重要。
茶农茶友之奕 喜收中国好茶友包邮赠茶,蛮砖大树,关键是自己初次炒制,附赠同款茶农师傅炒制的对比,忍不住对弈发帖。话说有一年没对弈了。 对弈目的:茶好坏次要的,主要看专业与票友的差距,看制茶技能占茶质的比重。 开始,左面一直茶农茶,右面一直茶友茶。
学大神拍一波动态的
探讨新茶生茶适饮期 只是探讨啊。今年喝一些2015,2016年的茶感觉口感平淡,很难有一款茶留下深刻印象的,相反一年前刚入这些茶时,有的确实能惊艳一下,最近也入了些17年的茶,试饮也还可以,虽有青味,至少香气馥郁,苦涩适度,汤虽薄,回味并不弱。 又试11,12年的茶和去年口感差别不大。 所以,抛开个人口味提升的因素,得出,1年左右的茶,可饮,喝个鲜爽及预估未来转化方向。2-3年茶,刚进转化期,口感不稳定,最不适饮期。5年左右及以上,初期转化基本完成,口感稳定,进去适饮期。 再老的茶,喝的少,没有发言权。 配个单位茶图
进新普吧,改新吧名,水第一贴 原名,你就是月亮女神,是喜欢天津女排魏秋月而起。现在主要是看贴吧学习茶知识,就改这个名吧。 带图,老同志德高望重
今入新牡丹,仔细试茶,四泡停,甘甜渐渐显现,愈发明显,且持续很长时间,似乎超过喝过的所有生普。但是,感觉哪里不对,甜度来源于舌面及舌前端,与生普的回甘不是一路。以前感受回甘都是从喉部开始向前扩散。 难道这就是回甘与回甜的区别。赶紧找度娘:回甘是轻中发酵茶,内质丰富,入喉后产生酶,与唾液混合,甜味从喉部扩散到口腔,是一种化学反应。 回甜是由于茶的内质丰富,富含茶多糖,果糖等,附着与舌部表面,甜感持久,是一种物理现象。 以前看前辈提到回甘与回甜,总觉得抽象玄乎,今日亲身感受到。所以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布朗山之奕 第一场 每一系列开场都多说点废话。首先不求是古树纯料,只要能喝出布朗基本味道即可。 为了尽可能的品评准确、客观,开汤都参考以下指标:香型、香气(高低)、苦、涩、化(苦涩的化开速度)、甜(入口甜度)、汤质(汤质薄厚)、回甘、生津、耐泡度。汤色直接看图片,水路喉韵茶气等太主观和抽象,就不做参考了。回甘生津因其他因素影响较大,准确性不会太高,只做参考。每个指标设定类似于轻、较轻、中、较高、高五个级别。 为了方便,先粘贴点布朗茶特点:口感浓烈,苦涩味较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独特,野生植物、野花香等,杯底麦芽糖香,适合后期转化,属于勐海茶区(最大)。 此系列一共四场,前三场正赛,生下关也该做一次主场茶了,最后一场表演赛。 今天第一场,下关布朗返璞VS润家千山悦16年返璞,介绍是大树茶干茶清新香气,条索清晰里外料差不多取6克润家茶厂就坐落在布朗山,千山系列算主打茶,价格适中。16年茶条索明显粗壮,取6克120盖碗,左面千山,右面返璞。洗茶一道,湿醒5分钟,无滤网
易武山之奕 第四场 黑吃黑。让我想起了一部美剧。 玻璃麻黑VS斗箕麻黑。(就用这种简称吧) 先粘贴点度娘的麻黑信息。有说普洱看易武,易武看麻黑,这历史地位也不低啊。 麻黑普洱茶以阴柔见长茶汤糯、柔、清、雅,花果香。麻黑古树春茶茶汤色油光透亮,口感,柔中带刚,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还有一说麻黑古树显焦糖香,焦糖香与甜度使麻黑茶很好分辨。 不废话了,开玻璃的17年新茶,500克一大饼啊干茶香气淡雅,显毫取6克斗箕16年小饼200克,按克价价格高出一倍以上,看看口感能高出多少吧干茶闻香很淡,条索黑壮里外料基本一致取茶6克
这杯汤可以水一贴吗 昨天茶博会,lc老板给冲了一泡06版001
易武山之奕 第三场 重发,没注意包装背面二维码,已处理,给吧务添麻烦。 前两场没喝出所以然来,看看这场古树的滋味(官介)。15年小饼,澜沧除了景迈也有一些其他山头茶,价格都不低闻干茶仓没问题,有长梗取散茶7克16年流芳,小饼很坚硬,掰的费劲,有梗取一整块,约7克120盖碗,80度洗30秒,湿醒5分钟,左面一直流芳,右面一直澜沧,不用茶漏开局,1、2泡合并,流芳块状缓释20秒出汤,麦芽糖的香气,无苦涩微甜,汤色浅黄;澜沧秒出,汤色泛红,应该有老料,蜜香入水,汤厚有苦口(相比)干杯骚香浓郁3泡,流芳依然多泡会,鲜爽顺滑;澜沧秒出,可能是完全拆散的原因,汤色重,有苦能化,花蜜香,汤内溢出物更丰富4泡秒出,两汤持续表现,甜度上升开局结束,两款茶风格区别明显,流芳麦芽糖香,鲜爽无苦涩;澜沧汤厚重,密香略轻但入水,有苦。风格不同,开局难分高下。暂停时间生津明显,话说对弈生茶的生津回甘,因为有延迟性,不易准确判断哪款更强烈。
易武山之奕 第二场 今天开启易武山之奕第二场。主场陈升选择的是12年陈升易武,挑战者是大益14年易武正山。上一场关姐挑战失败,解释下,关姐绿大树失败的差距不是那点价格能弥补回来的。这场看看大姨的表现吧,开。12年易武,广仓(没问题,就是。。),来时喝过,转化非常充分,在我北方去去湿气再试试:干茶香淡,条索修长黑亮拆半饼,竟然发现惊喜!还好是植物,请无视吧。取茶6克14年的大姨一把抓,目前开了4饼易武闻干茶都是西瓜霜含片的香型,挺好饼面漂亮,黑褐条索,少白毫。外围压制很松散,一拨就下来取茶6克左面盖碗一直陈升,右面一直大姨,洗茶一道,湿醒3分钟,全程不用滤网
易武山之奕 第一场 三大战役第二战----易武山之奕。易武茶的地位历史发展情况等,请自行百度。这里只说一下易武茶口感特点(其实都是百度来的,楼主也是小白):条索黑亮较长,汤色金黄,苦涩轻,汤甜回甘好,显密香(区别于景迈兰香),汤质较厚,利于后期转化。柔就一个字,具体啥是柔,自行体会去吧。 此战一共三场,等级由低到高,只有大厂山头茶,没有古树纯料,只要喝出易武基本味道即可。 这系列选的主场品牌是陈氏父子,分别对弈其他三家同等级易武茶。 今天是第一场,易武入门级,陈升福元昌福饼VS下关绿大树泡饼。小福饼是去年双11跟大神们撸了一些,性价比不错。小饼最佳拆茶方式-----徒手掰。15年下关绿大树饼,远没有用它的边角料做出的万碎砖出名。关姐的易武茶区茶。干茶不显香,但条索确实黑亮修长。各取茶6.6克,120盖碗,左面的一直主场陈福,右面一直关绿(就这样简称吧)。洗茶一道,湿醒5分钟。1、2泡合并出,共同点:香气都很淡,汤微甜,陈福汤浅黄,关绿较深,微涩。3、4泡公道杯看,关绿汤深有混浊,香气都很淡,有点甜度(关绿更甜一些),入口后,确实有轻回甘。开局结束,两款茶都是口味偏淡,不显香,轻苦涩,有甜,轻回甘。陈福在汤色、清澈上领先。
自制一泡景迈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泡茶,采用5个大厂的八饼景迈茶拆茶之茶渣,经过翻抖大法,完美拼配而成。 评价就一个字:香。不过茶漏要废
景迈山之奕 第四场 说好的就要开。 这是景迈山最后一场。001对弈DC景迈古树。这一价格区间大厂景迈茶确实不好找,DC这款购买价格接近14年001(买高了),看介绍说是景迈野放古树,就是它吧。001拿错了,本来要开14年的 泡了发现是11年的,转化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占优势了。 将错就错吧。干茶香气已弱,取茶6克DC16年的,拆开闻香也不强烈。饼面整齐好看。取茶6克。能看出里面的料也完整120盖碗,60度水洗茶一道,湿醒5分钟,左面一直001,右面一直DC。1、2泡合并10秒出,闻干杯香浓,看汤色明显有年份的差别。001入口香淡,绵柔,无苦涩。DC高香,兰香加果香,苦。3泡10秒,001纯粹的兰香已入水,DC香虽高但香型略杂,苦口重,难道拼了布朗料?4泡10秒,001甜和涩已经轻微溢出,DC苦中也有一丝甜。开局结束,001稳定醇和,DC香高苦重。开局阶段001小幅领先。暂停阶段,舌面微涩,舌底生津,喉韵甜。
景迈山之战 第三场 趁着开撕正酣,悄悄把第三场比完 上场预告了,这场有美女出现哦,哪个美女? 她叫兰兰 ------兰香vs兰韵 不要搞混了额,主场茶叫兰香,不做介绍了(继续抗议伪君子)。对手是大益家的兰韵,16年生产,介绍说第一款盖章茶(为何不盖三个章),采用景迈山古树拼配,去年末也火过一阵子。 开!兰香13年的,年份占了很大便宜了应该是昆明干仓,闻香必须有条索还算清晰取茶6克兰韵 大益标志性一把抓干茶香气略淡,条索清晰细长取茶6克120盖碗,左面一直兰香,右面一直兰韵,洗茶一道,湿醒5分钟1泡秒出,味道清淡,闻干杯底,兰韵香高2泡10秒,兰香轻苦无涩,香入水;兰韵无苦涩,鲜爽,香气发散3泡10秒,两款汤色清亮,干净,梅子香一致4泡10秒,兰香苦重轻涩,兰韵微涩无苦开局结束,兰香沉稳,但苦底重,兰韵几无苦涩,香气虽高但发散,二茶生津回甘不显,开局两款茶各有优势,战平。
景迈山之奕 第二场 虽然此时开汤有洗白之嫌,但是赛程既已制定,还是开吧。 上场说了这是两个地头蛇的较量,主场茶就不介绍了(抗议伪君子)。对手是柏联景迈山,这个厂家坐落此山一庄园,主做景迈茶,也算地头蛇,可能不是一线厂,也请吧务手下留情。 @唐伯虎点秋香中 不好意思,我要对秋香下手啦!16年秋香,小胖饼,萌,干茶轻兰香取茶6克15年柏联,注意! 这是我唯一一饼隔着包装闻不到茶香的生茶拆开饼大而薄,饼面条索清晰漂亮,闻香气极淡,取茶6克左面秋香,右面柏联,洗茶一道,湿醒5分钟。开局: 1、2泡合并10秒出,秋香微苦涩,标准兰香,不理解兰香请参考上一场对弈,闻干杯香气袭人。 柏联!!!是景迈茶吗???毫无兰香,山楂片泡水,并不是酸,而是山楂片的气味。3泡10秒出,秋香轻苦重涩,口齿留香,柏联依然没有那熟悉的杏脯香,到是无苦涩;4泡柏联延迟10秒出,再喝一口不酸的山楂水;秋香其他指标正常,涩是真明显啊,看来要封存至少3年后再喝吧开局结束,因柏联不具备景迈茶的基本特点,甚至连该有的涩都没有,秋香KO,中盘胜,后面无需再比了。 看看叶底,秋香更漂亮些。评价:秋香景迈特点明显,涩很重,估计是16年新茶和秋茶的原因,放几年转化后再看看吧,因开局就结束了,发帖后我再品饮下后几泡; 柏联要说下,如果这是拼配茶,也不算差,清爽,山楂香,但这是景迈山之奕,我是一点没喝出景迈的特点,尤其是最典型的兰香。并不是我以澜家做标准,而是其他品牌景迈茶也喝过,都不是这样,上一场八角亭的也是兰香+奶香+果香,而且这饼从开始隔着包装就闻不到茶香,有些奇怪。 也求助下各位大神是否喝过这款,是不是就这样,还是我买的这饼有问题? 对这两款茶都不做推荐。 第三场预告,要有一位美女出现哦,敬请期待!
1,已要求退两砖 2.挖坟的希望你是无心的
景迈山之弈 第一场 因第一篇生茶对弈贴,废话太多,分层更新前期发完5场澜润熟对弈,引起一些茶油兴趣,虽想发一些生茶对弈贴,但生茶品种繁多,山头纯料过于复杂,对于不同山头味道难于比较,比如同样等级老同志布朗之味和易武之味,谁能说哪个更好些呢?楼主也算半新人,好在是个集邮党,存茶不多,集邮不少,且都是大厂茶。那就按照山头比较吧,如果把全部普洱茶山头及村寨纯料都比较一番,那就得做好孤独一生的准备,那是不可能滴。 但可以比较最主要的三个山头----布朗、易武、景迈,无论是产量、使用、影响、历史,这三个都算最为代表吧,姑且叫做三大战役。且不比较山村纯料,只比较山头拼配,能品出山头基本味道即可,因本人屌丝,玩不起那七村八寨滴。 三点规则: 1.只比较大厂茶,玩古树纯料的高端玩家请无视; 2.每一战役分数场进行,且每一战役选取一家主场品牌,分头对弈其他同等级品牌茶,好玩吧? 3.每场分10道茶,前4泡为开局,5--8泡为中盘,9、10为收官,最后给出结果。 今天先开始第一大战役------景迈山之奕!
96斤,下一个努力的目标是。。。。 下一个努力的目标是------------绝不让它到100斤! 万一哪天一不小心去趟云南,一不小心上了茶山,一不小心喝了泡纯料。 这些都要扔啊!
不要总是茶山古树涨价的,烦不烦,谈谈情怀吧,说说你的第一次 一泡老茶头镇楼我先说吧。 记得那是2008年的第一场雪,到了一个客户公司,她应该是在2007年买了不少普洱,于是送了我两饼熟茶, 现在知道了都是三无产品。那会儿是不怎么喝茶的,公司年底总结会在山里农家院开了3天,说了3天话抽了3天的烟,竟然嗓子不疼不上火,都是因为喝着这货。数月后在茶城找到一家大姨专卖店,在老板娘的怂恿下420元买了一提08年的7572,因那时喝茶是业余的,断断续续喝了好几年,始终以为普洱就是这一个品牌,这一种茶,这一个味道。 第一次接触生茶是2014年,再次去找那个老板娘,她给泡了壶生茶,并不喜欢,觉得一股土腥味。在劝说下买了一些熟茶和这一饼生茶--大益红丝带。到现在我认为下关所有茶的烟味都没有14年红丝带的味大。这款生茶喝了10几次后渐渐发现,在酒肉穿肠后,几杯下去,燥气全消,实乃解渴去火之佳品,于是又去追加一提。 说话间来到2016年,此时我已经成为一个茶油,什么红黄蓝白黑各种茶通喝,八把紫砂轮流泡,设备也一应俱全。 然而普洱还是停留在7572和红丝带的认知上。去年到了又该买茶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不求上进了,我要了解普洱更多的滋味、更多的品牌、更多的知识。 于是我来到了普吧,一直到现在。。。。。面临破产的边缘 好了,这就是我的第一次,那么你呢? 预告,前一段开了几篇熟茶对弈贴,得到了一些茶油的认可,于是我就顺杆爬,准备开一系列生茶对弈贴。 敬请期待!
3月最后一波二生二熟到货 一起来了这包装高大上啊,不忍拆,直接柜顶生是12年的,应该广仓拆一饼,验仓。闻干饼像西瓜霜味易武都这么黑吗?从汤色能看出广仓的转化效果了喝了几泡没问题,转化到位了。不过没有了新茶的鲜香。我确定喜欢普洱的转化吗???总之还行吧。如果以后开生茶对弈贴再细评。
推荐一部电影 正在上映 笑一笑 十年少
三月份一个月的量 老婆要发飙啦!!! 老婆发飙啦! 客户订单看数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