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弟子妙莉
三宝弟子妙莉
南无地藏王菩萨
关注数: 173
粉丝数: 391
发帖数: 21,949
关注贴吧数: 32
我有个木木骑士,是发育进化呢还是先留着? 大神们给个建议,刚才试了一盘感觉木木的冲刺还是很给力的!
我在横扫888金币场呢!
我微信号上没巅峰在完任务,玩的要崩溃! 这个任务太坑
我这种分数能不能进40钻石场?
有没有不用巅峰飞跃的机友? 下午巅峰到期了,不想买了想攒点钻石!
跳跳2月和3月的差别大吗,我在纠结今天要不要在入手两只! 这是我的全部家当!
达真堪布:修行人不要利用网络浪费生命 现在很多年轻人利用网络学佛、闻法,也懂得了一些佛理,但是往往学修得不扎实,也不精进。因为网络上太纷杂了,聊天、玩游戏、看小说、逛电子商场,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虽然你没出去逛街,也没出去游玩,但是你在网络上闲逛,同样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这就如同你本来要去寺院修法,可你没有直接去,而是先到商场逛去了,到游戏厅玩去了。时间是不等人的,你用一分钟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时间也就过去了一分钟,你也就浪费了一分钟。 有人问:“在网络上偷东西应该没事吧!”在网络上偷东西怎么没事呢?你这不是有盗心了吗?有这样的发心,这本身就是一种恶念。在相续中种下了这样一个恶念,串习了这样一个不好的念头,就是造业。所以在网络上也要注意,而且要特别注意!
这是什么情况?
你们这些二货啊
我来了
普广师兄,我来找你了。 想问你个事情,出马仙可以治疗抑郁症吗?最近我又犯病了,我也想过靠佛法来医治,可惜没效果。
索达吉堪布:吵架时脱口而出的恶语过失很大 问:在跟人吵架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我整死你”等恶语常常脱口而出,这样会不会有过失? 答:我们平时不能想或者说“我要杀了你”,即使开玩笑也不行。有些人在吵架时,动不动就嚷道:“你以后再不注意,我就把你吃掉!”其实,人吃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这样威胁别人,就算没有真正吃人肉,但在你的相续中,吃人肉的恶业种子已“登记”了,这样不太好。 ——出自《前行广释》
索达吉堪布: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鬼类众生? 问:佛教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鬼,那么作为佛教徒,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类众生呢? 答:我们作为修行人,首先应承认鬼的存在,同时若有鬼来害你,应观想一切的病魔、痛苦、屈辱等,统统都归罪于我执上,诚如《修心七要》所言:“报应皆归一。”若能如此,你的修行必定会成功。 我们平时总认为鬼会害人,千方百计去降伏它们,却不知它们因前世的恶业堕为饿鬼,即生以各种方式害众生,以此害心又将辗转于恶趣中,生生世世不得解脱,确实很可怜。所以,不管饿鬼怎么样害我们,我们都要用悲心对待,不能以恶意去降伏它们、驱逐它们。 ——出自《前行广释》
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想要自杀的违缘? 问:我有一个朋友患忧郁症并失去了工作,还有一个朋友总想自杀。这些都是前世的业障造成的吗?他们该怎么办? 答:现在罹患精神疾病的人特别多。我想,不管遇到什么痛苦,都要有面对的勇气,千万不能选择自杀。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时没钱、没工作不要紧,这些可以慢慢来。 忧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是前世的业力所致,比如前世欠了命债,这种比较难以对治;如果是暂时的鬼神和非人制造违缘,则可念莲花生大士心咒“嗡啊吽班扎革日班玛斯德吽”,只要经常持诵,病情就会逐渐好转。 佛教认为,在所有的疾病中,相当一部分是鬼神和非人引起的。在遇到鬼神和非人作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念莲花生大士心咒。 其实,不管你信不信某种药,只要肯服用,就一定会有作用。同样,不管你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只要精进念诵莲师心咒,就会遣除鬼神和非人制造的违缘。 因此,在生活中遇到违缘时,最好多念莲师心咒。我自己便是如此,有时候做了恶梦,醒来以后马上就念莲师心咒,心情很快就会平静下来。
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想要自杀的违缘? 问:我有一个朋友患忧郁症并失去了工作,还有一个朋友总想自杀。这些都是前世的业障造成的吗?他们该怎么办? 答:现在罹患精神疾病的人特别多。我想,不管遇到什么痛苦,都要有面对的勇气,千万不能选择自杀。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时没钱、没工作不要紧,这些可以慢慢来。 忧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是前世的业力所致,比如前世欠了命债,这种比较难以对治;如果是暂时的鬼神和非人制造违缘,则可念莲花生大士心咒“嗡啊吽班扎革日班玛斯德吽”,只要经常持诵,病情就会逐渐好转。 佛教认为,在所有的疾病中,相当一部分是鬼神和非人引起的。在遇到鬼神和非人作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念莲花生大士心咒。 其实,不管你信不信某种药,只要肯服用,就一定会有作用。同样,不管你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只要精进念诵莲师心咒,就会遣除鬼神和非人制造的违缘。 因此,在生活中遇到违缘时,最好多念莲师心咒。我自己便是如此,有时候做了恶梦,醒来以后马上就念莲师心咒,心情很快就会平静下来。
索达吉堪布:自残并不能灭尽一切罪业但忏悔可以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过一则提违的故事:提违的丈夫死后,她在家守寡,虽然家境富有,但却没有孩子,也没有父母,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有一次,她问常来的婆罗门说:“我应当如何修福,才能灭除罪业呢?” 婆罗门说:“灭罪有两种方法,若是轻罪,则要供养一百婆罗门饮食,布施乳牛等等;若是重罪,则要用家中的一切财富,布施五百大婆罗门,之后还要在恒河边上堆积木柴,焚烧自己的身体,这样便可灭尽一切罪业。” 提违自知业力深重,决定自焚。于是让仆人到山里砍了十车木柴,做好了准备。 当时有一位比丘,叫辩才。听说此事以后,他心生怜悯,于是来到提违家中,问她道:“请问施主,你置办这么多木柴要做什么呢?” 提违说:“我要自焚,以灭重罪。” 比丘说:“你的罪业只会跟随神识,与身体是分开的,烧掉身体,如何能灭掉它们呢?而且,在你感受焚烧的痛苦时,会更加烦恼,更加造罪,这样死去以后,后世将更加痛苦,这是受报的规律。所以,假使用火烧坏百千万的身体,还是无法灭尽你的罪业相续。就像无间地狱的众生,一日之中八万生死,一劫以后罪业才消尽,那你现在烧身一次,就想灭罪,哪有这个道理呢?” 提违一听,恍然大悟,立即舍弃了自焚的想法。 接着,辩才又为她及她的五百眷属,讲述了悔过灭罪之法(详见《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起罪之由,出身口意……是为十恶,受恶果报。今当一心丹诚忏悔:若于过去,若于今身,有如是罪,今悉忏悔;出罪灭罪,当自立誓,从今已往,不敢复犯……”说了灭罪法以后,又教她们行持十善。提违听了,欢喜踊跃,用百味饮食供养辩才比丘,并想终身奉事。 但辩才说:“你已舍弃邪法,入于正道,以净修十善而成为正法之子,但若再能以十善教化天下,则是报答师徒重恩了。既然你已得度,我也就不必住在这儿了,现在我要去各方云游,度化其他的众生。” 提违知道留不住师父,就想供养些珍宝之物,但师父一概不接受。无奈之下,她在无尽的感激当中,涕泪交流,叩头辞谢,送走了师父。从此之后,她和五百眷属到处宣讲十善法,度化了无量众生。
索达吉堪布:自残并不能灭尽一切罪业但忏悔可以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过一则提违的故事:提违的丈夫死后,她在家守寡,虽然家境富有,但却没有孩子,也没有父母,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有一次,她问常来的婆罗门说:“我应当如何修福,才能灭除罪业呢?” 婆罗门说:“灭罪有两种方法,若是轻罪,则要供养一百婆罗门饮食,布施乳牛等等;若是重罪,则要用家中的一切财富,布施五百大婆罗门,之后还要在恒河边上堆积木柴,焚烧自己的身体,这样便可灭尽一切罪业。” 提违自知业力深重,决定自焚。于是让仆人到山里砍了十车木柴,做好了准备。 当时有一位比丘,叫辩才。听说此事以后,他心生怜悯,于是来到提违家中,问她道:“请问施主,你置办这么多木柴要做什么呢?” 提违说:“我要自焚,以灭重罪。” 比丘说:“你的罪业只会跟随神识,与身体是分开的,烧掉身体,如何能灭掉它们呢?而且,在你感受焚烧的痛苦时,会更加烦恼,更加造罪,这样死去以后,后世将更加痛苦,这是受报的规律。所以,假使用火烧坏百千万的身体,还是无法灭尽你的罪业相续。就像无间地狱的众生,一日之中八万生死,一劫以后罪业才消尽,那你现在烧身一次,就想灭罪,哪有这个道理呢?” 提违一听,恍然大悟,立即舍弃了自焚的想法。 接着,辩才又为她及她的五百眷属,讲述了悔过灭罪之法(详见《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起罪之由,出身口意……是为十恶,受恶果报。今当一心丹诚忏悔:若于过去,若于今身,有如是罪,今悉忏悔;出罪灭罪,当自立誓,从今已往,不敢复犯……”说了灭罪法以后,又教她们行持十善。提违听了,欢喜踊跃,用百味饮食供养辩才比丘,并想终身奉事。 但辩才说:“你已舍弃邪法,入于正道,以净修十善而成为正法之子,但若再能以十善教化天下,则是报答师徒重恩了。既然你已得度,我也就不必住在这儿了,现在我要去各方云游,度化其他的众生。” 提违知道留不住师父,就想供养些珍宝之物,但师父一概不接受。无奈之下,她在无尽的感激当中,涕泪交流,叩头辞谢,送走了师父。从此之后,她和五百眷属到处宣讲十善法,度化了无量众生。
索达吉堪布:如何通过疾病快速遣除自己的宿世恶业 身现难忍病痛时,是害众生之身体,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自取受诸病痛。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难忍病痛时,要想是往昔伤害众生身体的恶业利刃或兵器旋转到了自己头上,此时自己应取代、承受一切众生的病痛。 相信去过医院的,都会感受到疾病对人的折磨非常深,因为在内科、骨科、传染病等医院,病人川流不息、水泄不通,似乎所有人都在饱受疾病的煎熬一样。虽然有些人现在并未感受病苦,但迟早都会面对。因为,人从小到离开世间,身上一点病都没有的几乎没有。尤其人到中年以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经常会产生各种疾病。 那在此时,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调整自心。比如,在心脏、脊椎、腿脚、头脑等部位出现严重疾病时,要想是前世所造伤害众生的恶业成熟。就像种下种子,在因缘成熟时,就会开花结果一样。并且还要观想,自己代受一切众生的病苦。当然,佛教并不反对看病、吃药,因为佛常在经中讲,病人应以药物来治疗,而且佛还亲自承事病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通过疾病快速遣除自己的宿世恶业 身现难忍病痛时,是害众生之身体,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自取受诸病痛。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难忍病痛时,要想是往昔伤害众生身体的恶业利刃或兵器旋转到了自己头上,此时自己应取代、承受一切众生的病痛。 相信去过医院的,都会感受到疾病对人的折磨非常深,因为在内科、骨科、传染病等医院,病人川流不息、水泄不通,似乎所有人都在饱受疾病的煎熬一样。虽然有些人现在并未感受病苦,但迟早都会面对。因为,人从小到离开世间,身上一点病都没有的几乎没有。尤其人到中年以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经常会产生各种疾病。 那在此时,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调整自心。比如,在心脏、脊椎、腿脚、头脑等部位出现严重疾病时,要想是前世所造伤害众生的恶业成熟。就像种下种子,在因缘成熟时,就会开花结果一样。并且还要观想,自己代受一切众生的病苦。当然,佛教并不反对看病、吃药,因为佛常在经中讲,病人应以药物来治疗,而且佛还亲自承事病人。
达真堪布:谁能真正伤害到你? 有人说,“不能做火施啊!会把那些鬼神招来的,尤其不能在家里做。若是把那些鬼神都招来了,送不走怎么办?”哪有这样的事?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若是机缘到了,躲是躲不掉的。有的人想,“是不是有灾难了?是不是我要到国外、到山上躲一躲呀?”若是机缘真正到了,业力现前的时候,像洪水一样,谁也拦不住,你跑到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也躲不掉。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能不能稳重一点?不要总是飘忽不定,心慌意乱。若是机缘不到,业力没有显现的时候,不会有事的,你和鬼神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睡,两个头挨在一起睡也没有事,他伤害不了你。其实那些所谓的鬼神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要来伤害我们的话很难。真正的冤亲债主就在我们身边。 “我那个敌人、那个仇人肯定是我的冤亲债主。”不一定!也许他是来度化你的。你觉得最可爱,觉得最喜欢的,一个小时不在身边你都感到很难过的这个人,就是你最大的冤亲债主。为什么?他才能真正伤害到你,从心里伤害你。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所作所为,对你的影响、对你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冤亲债主。 比如嘎达亚那尊者看到的那个景象就是。一个女人正在吃着的那条鱼,是她前世的父亲。她身边有一只狗,想吃鱼的骨头,她不让它吃,就打它。这只狗是她前世的母亲,现在转生为狗了。那条鱼和那只狗,它们两个前世是夫妻,现在妻子在啃着丈夫的骨头。那个妇女怀里抱着一个挺可爱的小孩,这是前世杀害她的仇人,她最大的冤家,现在投生为她的孩子。 佛度化众生是以各种的形象来度化的,但是魔来伤害众生也是以各种形式来伤害的。其实佛离你最近,但是魔也离你最近。你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对你影响最大,与你最亲近的这个人,也许是来度化你的佛,也许是来伤害你的魔。是佛是魔,就看你自己怎么去对待,怎么去认识。 若是自己有智慧、有修行的话,那他就是佛,就是来度化你的。你通过他的摄受和加持,一定能解脱,能成就。若是你没有智慧,没有修行,还是愚痴颠倒的话,他对你来说就是魔,就是来伤害你的。你看,你整天不是烦恼就是痛苦,这还不算什么。你跟着他一起造了那么多恶业,将来要堕落恶趣,要下地狱,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那才是真正的伤害。作为佛弟子,作为修行人,应该得有一点智慧。
达真堪布:每分每秒都是解脱的机会! 任何事情都能解决,办法总是有的,因为我们有佛法。 四大假合的肉体,有病正常;没有一帆风顺的,有事也正常。这都是自然现象,没什么可怕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叫开悟。有修行的人,是勇敢的人,面对变故的时候特别镇定,事情处理得非常得当。而我们每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的。就像写字一样。有时候会写错,但是没关系,把心安稳下来,改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写错了就心慌意乱,就乱写乱改,那就更乱了。
达真堪布:往生西方净土的最低标准是什么? 往生西方净土的条件,在显宗里讲是“四因”,在密宗里讲是“三想”,这些条件具备了就能往生。 显宗里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 第一个是明观福田。时时处处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忆念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功德。 第二个是积资净障。就是处处积累资粮,消除业障。 第三个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胜义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谛的菩提心。胜义谛的菩提心就是无我或者空性的智慧;世俗谛的菩提心就是利他心,为众生想成佛的心愿。很多人说:“轮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回来了。”这种发心是错误的。我们求生净土不是为了逃避这些,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修行,快速成佛;成佛了以后还要回来度化众生。这是一种方便。我们求生净土不能为了自己,而要有这样一个利益他人的发心,这就是发菩提心。 第四个是发愿。发愿很重要。现在我们说要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假的。比如今天,你们只是到这里来听听法,没有做其他什么准备。现在若是阿弥陀佛真来了,要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敢不敢跟他去?不敢。你肯定会说:“我不是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我现在不行,儿女的事情还没办完,家里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还没准备好……”有一大堆理由。这就说明你的发心是假的。 无论什么时候,死亡的来临都是突然的,它不可能让你提前准备。等儿子成家了,女儿出嫁了,自己退休了,事情都处理完了,然后死神再来接你——不可能!你到七八十岁的时候,死亡也是突然的,那时候你肯定还觉得自己不会死,还有很多事要做,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轮回就是这样的。 所以世间的琐事就是这样,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事了。没有放下之前,不可能没有事,你的那些理由不可能没有。阿弥陀佛来了,你这样牵挂,就走不了了。尤其是到临终的时候,心的转换只是一刹那。在那一刹那当中,如果你能想到阿弥陀佛,想到极乐世界,你就能往生;在那一刹那当中,如果你想到的是世间的琐事,或者家人,那你又要轮回。所以发愿很重要。 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习过《极乐愿文》。《极乐愿文》的内容主要就是发愿到极乐世界,通过各种方法发愿。有时思维轮回的过患而发愿,有时思维极乐世界的功德而发愿。最后真正发出了往生的愿,放下了世间的一切琐事,即使今天阿弥陀佛突然来接你,你也能没有丝毫贪念,毫不犹豫地跟他走,那往生就有把握了。 以上就是显宗里讲的往生的“四因”。具足了四因,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密宗里还有“三想破瓦法”,就是观想中脉、神识、阿弥陀佛。中脉为道路想,自己的神识为游客想,西方极乐世界为去处想,通过中脉把自己的神识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密宗里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种方法,叫三想破瓦法。你具足“四因”也行,具足“三想”也行。这样的条件具备了,你到临终的时候才能往生;否则的话,不可能往生。
达真堪布:往生西方净土的最低标准是什么? 往生西方净土的条件,在显宗里讲是“四因”,在密宗里讲是“三想”,这些条件具备了就能往生。 显宗里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 第一个是明观福田。时时处处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忆念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功德。 第二个是积资净障。就是处处积累资粮,消除业障。 第三个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胜义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谛的菩提心。胜义谛的菩提心就是无我或者空性的智慧;世俗谛的菩提心就是利他心,为众生想成佛的心愿。很多人说:“轮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回来了。”这种发心是错误的。我们求生净土不是为了逃避这些,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修行,快速成佛;成佛了以后还要回来度化众生。这是一种方便。我们求生净土不能为了自己,而要有这样一个利益他人的发心,这就是发菩提心。 第四个是发愿。发愿很重要。现在我们说要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假的。比如今天,你们只是到这里来听听法,没有做其他什么准备。现在若是阿弥陀佛真来了,要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敢不敢跟他去?不敢。你肯定会说:“我不是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我现在不行,儿女的事情还没办完,家里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还没准备好……”有一大堆理由。这就说明你的发心是假的。 无论什么时候,死亡的来临都是突然的,它不可能让你提前准备。等儿子成家了,女儿出嫁了,自己退休了,事情都处理完了,然后死神再来接你——不可能!你到七八十岁的时候,死亡也是突然的,那时候你肯定还觉得自己不会死,还有很多事要做,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轮回就是这样的。 所以世间的琐事就是这样,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事了。没有放下之前,不可能没有事,你的那些理由不可能没有。阿弥陀佛来了,你这样牵挂,就走不了了。尤其是到临终的时候,心的转换只是一刹那。在那一刹那当中,如果你能想到阿弥陀佛,想到极乐世界,你就能往生;在那一刹那当中,如果你想到的是世间的琐事,或者家人,那你又要轮回。所以发愿很重要。 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习过《极乐愿文》。《极乐愿文》的内容主要就是发愿到极乐世界,通过各种方法发愿。有时思维轮回的过患而发愿,有时思维极乐世界的功德而发愿。最后真正发出了往生的愿,放下了世间的一切琐事,即使今天阿弥陀佛突然来接你,你也能没有丝毫贪念,毫不犹豫地跟他走,那往生就有把握了。 以上就是显宗里讲的往生的“四因”。具足了四因,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密宗里还有“三想破瓦法”,就是观想中脉、神识、阿弥陀佛。中脉为道路想,自己的神识为游客想,西方极乐世界为去处想,通过中脉把自己的神识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密宗里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种方法,叫三想破瓦法。你具足“四因”也行,具足“三想”也行。这样的条件具备了,你到临终的时候才能往生;否则的话,不可能往生。
索达吉堪布:不忏悔过失就只有受罪! 人没有一点过失是不可能的,但有了过失务必要懂得忏悔,否则,倘若一犯再犯,未来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了。 在这个世上,除了诸佛菩萨以外,没有过失的人极为罕见。但有了过失也不要害怕,只要依靠忏悔的力量,知错能改,罪业就能慢慢消除。 唐朝时,有个人不信佛教,一次他到朋友家中,看到桌上有本《金刚经》,便随手把经书撕毁,丢到窗外。 回到家中,他突然不能说话了,家人屡次延请名医治疗,但仍然没有丝毫起色。 五六年之后,他偶尔听邻居念《金刚经》,方才恍然醒悟,知道这是以前毁经的果报。他心中十分后悔,于是每天耳朵贴着墙,静听邻居诵经,并合掌默默忏悔。 过了一个多月,有天他到寺院去,碰到一位慈祥庄严的老和尚。 老和尚问他有何事,他指着嘴巴,示意自己不能言语。这时老和尚从袖中抽出一把刀,在其舌下一割,他便立刻能说话了,摸摸嘴,没有出血,也无疼痛。 他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一个劲儿地磕头致谢。此时,老和尚为其念起了《金刚经》,声音和邻居的诵经声一模一样。 不久,他又到该寺拜访老和尚,但寺中都说无有此人。他疑惑不信,到处寻找,不经意走进罗汉殿,看见须菩提尊者的像与老和尚相仿,这才恍然大悟:诵经的邻居和老和尚,全是须菩提尊者的化现。 后来,他请人绘制了一幅尊者圣像,至诚地礼拜供养,又亲自书写《金刚经》并终身持诵,最后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 要知道,故意撕坏佛经,是极为严重的罪业,但若了知过失后诚心忏悔,就会像《亲友书》中所言,即便是嗔心最大、贪心最大、痴心最大的人,后来也会改邪归正,犹如月亮拨云而出一样,获得圣者的果位。 藏族有种说法:“无结疤树寻不到,无过之人找不着。”汉地也有句俗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因此,人没有一点过失是不可能的,但有了过失务必要懂得忏悔,否则,倘若一犯再犯,未来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了。
据说这里可以水? @佛门_摩呼罗迦 @北冥王剑
达真堪布:修行人夫妻关系处理不好怎么办? 最好是能超越这一切,就是要开悟证悟,要明心见性。你真开悟证悟了,明心见性了,你就不会受外界的影响,同时也能把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化解掉。如果修行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就要转变因果。转变因果就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业,行一切善业。 佛在经中讲过,夫妻不和这是曾经邪淫的果报。想改变这个因果,就要受持戒律,断除邪淫,这个时候更不能犯戒,更不能做那些不道德的事情。有些人这个时候把握不住,又犯戒了,将来会有更严重的恶报。 学佛的人不能怕现世的报应,要怕造恶业、种恶因。你种下了恶因,将来就要感受果报。种了一次恶因,将来感受果报的时候,不是感受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的,是千倍万倍的报应,而且越来越增长。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就怕造业,不怕现世的报应。
达真堪布因果篇:为什么佛不允许搞神通却还示现神通呢 为什么佛不允许众生搞神通,但有时候还示现神通呢? 答:佛度化众生,不可能以神通来度化。为什么呢?搞神通只能增加烦恼,不能断除烦恼,所以佛不允许搞神通。佛虽然有时候也显示神通,但这是为了救度那些外道。那些外道都有神通,佛若是不给他们显示神通,他们不服气。佛的神通比他们的神通高了,他们心里服气了,就开始学佛了。为了引导这样的众生,在特殊的情况下,佛会显示神通。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佛是不会显示神通的,否则对众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你执着于这些,就是着魔了。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不要搞神通,不能相信神通,容易走火入魔,不会有好的结果。 要相信佛,要相信因果。佛讲的三世因果里面,都说得一清二楚了。佛讲的这么全面,这么究竟圆满,不仅仅是说这些因缘,而且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了缘、了债、了生死的方法都教给我们了。我们应该以佛法来纠正自己,不要搞这些神通。
六重二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六重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索达吉堪布:修大乘者绝不能吃“三净肉”
达真堪布:你在临终的时候放得下吗? “我年纪也大了,今生就这样吧,到临终的时候能往生就行!”对,到临终的时候能往生就行,但是到临终的时候往生是很难的。临终的时候有三个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轮回中阴。临终中阴是外气断的时候,完全是昏沉的状态,那个时候能清醒是非常非常难的。我们平时晚上睡着了,尤其是刚睡着的时候,连梦都做不起来,什么也不知道,那是最轻的昏沉;而临终中阴的昏沉是最重的昏沉。我们睡着的时候都清醒不了,那么在临终中阴的时候会更昏沉。如果你在临终中阴能清醒,那么你在活着的时候也应该有很大的成就,明心见性、证悟空性的人、修行功夫特别高的人才能清醒,其他的人是不可能的,都是昏沉的状态。
索达吉堪布:修行很关键的一步——生起“死期不定”的观念 不死的地方哪里都没有,假如真有这样的地方,有钱的人、有权力的人、有能力的人,花多少钱、付出多少代价都愿意去。然而,人终有一天会死,这是谁都逃不脱的命运。对一般人来讲,通常也有这种认识,只不过死缘不定、何时会死这种念头,除了修行好的人以外,人们普遍都没有。所以,我们懒惰的主要根源之一,其实就是无常观得不好。 尤其是生在寿命不定的南赡部洲,又时逢末世,寿量不像初劫时那样,动辄便是六万岁、八万岁,如今人寿非常短暂,死亡很快就会临头。实际上,我们自从出生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近,寿命就像漏底的水池,从来不会增加,只有越来越少,死魔犹如夕阳西下的阴影般,片刻不停地向我们逼近。许多人过生日时特别开心,众人都唱“祝你生日快乐”,其实这非常愚痴,就像是一头待宰的牦牛,离屠夫越来越近时,有人在旁边“祝你快乐”,可想而知它会不会快乐。所以,有时候人们的行为值得观察。
当别人指出我们缺点毛病的时候 行菩提心的第三个学处就是忍辱。修忍辱非常的殊胜。别人辱骂你、殴打你、诋毁你、欺骗你、伤害你的时候,你能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地承担,这才是真正的忍辱。别人说你的缺点、过失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忍受,没有一丝一毫的嗔恨心,这才是真正的忍辱。如果只是在表面上没有反抗,但是心里还是很怨恨,很生气的话,还不算忍辱。 实际上,我们的敌人、仇人正是我们的恩人。我们根本看不出来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我们的亲朋好友在我们的身边,他们能看出来,但是他怕我们伤心,怕我们受到伤害,舍不得说,也不指出我们的毛病,还继续随顺我们。他们不仅让我们的福报消耗了,还让我们再继续迷茫、愚痴。但是我们的敌人、仇人就会直接指出我们的毛病和缺点,这不是让我们开悟、证悟吗?有的人,为了避免别人看不起自己,批评自己,然后就去努力,精进,结果他就成就了。所以,所谓的敌人、仇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恩人,也是我们的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指出你的缺点,使你改正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你的善知识。所以我们怨恨他们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面对,心甘情愿地接受。 他们伤害我们、欺骗我们,是帮我们消业,让我们修忍辱。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不能生起嗔恨心。我们是修行人,哪怕在相续中生起一刹那的嗔恨心,也会摧毁自己在一千个大劫中积累的福德资粮。嗔恨心的过患多可怕啊,你还敢生气啊? 功德要回向,善根要回向,福德要回向,立即要回向,不能留着。回向给菩提,回向给众生,这就是存款,能存住,生气了也不能摧毁。我们把所有的这些功德、福德、善根都存上,将来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如果你不存,嗔恨心、邪见就像个特别厉害的贼,他就会偷你的功德,抢你的福德,你留不住。
运气和福报 我们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平常要从事自己的事业。即便是世间事业,我们也希望事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成办自己事业的同时,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我们。比如有时候你做事,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很具备,在自己的努力 下成功似乎近在咫尺,最终却功亏一篑。相反,有时候感觉很多条件不很成熟,但最终结果却很好。我们往往把这种无形的力量称之为运气。 那什么是运气呢?运气就是福报。若没有福报,仅凭自己的努力,希望得到很好的结果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历代高僧大德曰:“勤劳如山王,不及积微福。”若要追求好的结果,时时都要去努力创造善法和福报。 我 给你们讲一个公案。往昔有一个乞丐,由于他的祖祖辈辈都是乞丐,所以他非常厌倦这种生活,时时都想摆脱,但是凭他自己的力量却很难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他常常向人咨询:“我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生活呢?”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做生意需要本钱,但你现前除了破衣服之外什么都没有,找人借钱估计也很难,所以依靠 做生意挣钱是不太可能的。目前最佳的方式是你好好修个法,比如修一个本尊,当你可以与本尊对话的时候,祈请本尊赐予世间一切福报,这样多好啊!”于是从那 天开始,他独自一人进入山洞,开始精进修学本尊。最终本尊呈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你需要什么?”他说:“我现前除了身上穿的破衣服和旁边放的破碗之外, 什么都没有。所以祈请本尊赐予世间福报及一切财富。”本尊说:“由于你宿世没有积累过福报的缘故,今天即便我是本尊,也无法赐予你什么。”所以,他仍然当 着乞丐,天天到外面去要饭。 有一天,他乞讨后回到居住的山洞,本尊出现在他面前说: “我今天赐予你悉地了。”乞丐说:“没有啊。今天我和其他乞丐一样,都只要到一碗粥。”本尊说:“你的那碗粥里是不是有一块很大的肉?这就是我给你的悉 地。因为你宿世没有积累福报的缘故,我也无法赐予你更多。这块肉就是我今天给你的最大的悉地。” 从这个公案当中可以得知,如果没有调伏贪 嗔痴烦恼,没有积累一点点福报,想把世间的一切事情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当前信仰佛教从事善法,在消尽烦恼、圆满福报的过程中,不仅世间的一切事情会越做越好,今生的幸福不期而至,而且还会在临终时自在往生,未来的快乐更不用所言。这就是我们步入佛门的意义所在。
看遍世间,无人不苦! 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可以依靠佛陀宣讲的方法解除。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就有离苦得乐的希望,遇到逆境时,也不会钻牛角尖了。 许多人在上大学时,很少对未来做好准备,总是盲目地憧憬着:“只要走出校门,我就能在社会上大显身手,自由自在地干我喜欢的工作,做我想做的事情!”其实,等你真正步入了社会,就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各种光鲜、微笑的背后,常会隐藏着各种丑恶现象。此时,你如果没有信仰的力量支撑,没有心理准备,一旦理想与现实相悖,自己面对起来就会力不从心。 此时,倘若你能认识到: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可以依靠佛陀宣讲的方法解除。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就有离苦得乐的希望,遇到逆境时,也不会钻牛角尖了。 佛陀曾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生在世,原本就是苦多乐少。这一点,有些人过去可能没有发觉,但现在不妨算一算:从早到晚的一天当中,你开心了多少次,痛苦了多少次?或者你活到现在,让你开心的事有多少,痛苦的事又有多少? 不要总以为有财富、有名声、有地位就会快乐。伊丽莎白·泰勒说过:“在这一生中,我拥有美貌、名声、成功和财富,但却没拥有幸福。”为什么呢?一个人若没有知足少欲的境界,没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单单依靠外在的一切,根本无法抵挡轮回的痛苦。 有些年轻人现在不一定能明白这些,但等你在社会上开始摸爬滚打了,就会懂得苦才是人生——在单位,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回到家,又要面对家人的抱怨;出门时,有一路堵车的苦闷;平时也是一会儿心情无缘无故不好,一会儿身体出问题,一会儿看别人不顺眼…… 我自己经常会想:佛法对我的帮助,确实是金钱、地位等无法带来的。如果没有学佛,我也会以凡夫之心来面对生活,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痛苦。比如,当我跟别人发生矛盾时,实在想不开,很可能就把对方打一顿或者记恨一辈子。但学了佛以后,大多数的痛苦,都可以通过佛陀的教言进行对治,很多时候,身心马上可以得到调整。 即使有时候对治的效果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我至少也知道痛苦源于自己的业力。这样一来,心里就能欣然接受、坦然面对,而不至于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人生中不能缺少的
达真堪布:恶语为什么有非常严重的过失?
恶语为什么有非常严重的过失
索达吉堪布:佛教消极吗?
独处行为应谨慎
懂得降伏自心,你的生活就是修行
索达吉堪布:世人都认为修行人很可怜,是这样吗?
索达吉堪布:不要因为蟑螂蚂蚁的一点妨碍就杀掉它们
索达吉堪布:不要因为蟑螂蚂蚁的一点妨碍就杀掉它们
索达吉堪布:有些病,请交给佛来医
索达吉堪布:有些病,请交给佛来医
父母生我之前我是谁,死亡之后谁是我? 神识离开身体,看到自己的身体在病床上,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待自己的誓言
索达吉堪布:宁与君子结怨 不与小人为友 如今,道貌岸然的狡猾者特别多。他们为了获得一些利益,比如钱财、名声、权势。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救度天下苍生,为了人们的幸福安乐……乍听之下,定会为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胸怀所感动,但落到实处时,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非但未曾利益别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 这种人常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既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索达吉堪布:宁与君子结怨 不与小人为友 如今,道貌岸然的狡猾者特别多。他们为了获得一些利益,比如钱财、名声、权势。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救度天下苍生,为了人们的幸福安乐……乍听之下,定会为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胸怀所感动,但落到实处时,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非但未曾利益别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 这种人常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既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索达吉堪布:给造过杀业众生忏悔罪业的建议
索达吉堪布:给造过杀业众生忏悔罪业的建议
达真堪布:执着众生不好的地方,然后生起嗔恨心 曾经有两个人结伴去一个地方,一天两人发生了矛盾,甲被乙打了一巴掌。甲把这件事写在了沙滩上;过了几天甲掉进了河里,被乙救了起来,甲把这件事刻在了石头上。乙不明白,就问甲。甲回答说,最好不要生起怨恨,即使生起了怨恨,也应该像写在沙滩上的字,令它很快消失;而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别人的恩德,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经久不褪、历历在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任何时候,仇恨都是痛苦的因,感恩都是快乐的因。
达真堪布:执着众生不好的地方,然后生起嗔恨心 曾经有两个人结伴去一个地方,一天两人发生了矛盾,甲被乙打了一巴掌。甲把这件事写在了沙滩上;过了几天甲掉进了河里,被乙救了起来,甲把这件事刻在了石头上。乙不明白,就问甲。甲回答说,最好不要生起怨恨,即使生起了怨恨,也应该像写在沙滩上的字,令它很快消失;而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别人的恩德,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经久不褪、历历在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任何时候,仇恨都是痛苦的因,感恩都是快乐的因。
今日愚人节 莫学做愚人 今天是4月1日——西方愚人节,大家会在节日期间愚弄、欺骗他人,以换取轻松欢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好清净口业,并且,每一天都应该做到 不妄语。 印光祖师:何为妄语? 妄语包括: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妄言者,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等,凡是心口不相应,欲欺哄于人者皆是。又若自未断惑,谓为断惑。自未得道,谓为得道。名大妄语,其罪极重。 若是见到说没见到,没见到说见到。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有说成没有。凡是这类心和口不相应的话,想要欺瞒哄骗别人的语言,都叫做妄语。 如果自己尚未断见惑和思惑,却骗别人说断了。自己尚未得道,却骗人说得了。这种则叫做大妄语,罪过甚重。 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 绮语的意思,就是没有益处浮泛的言词,听来华丽美妙引人遐思而已,或者是谈说淫欲等事,引起别的人起邪念。 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 两舌就是向甲说乙,向乙说甲,以挑起双方的是非,让两人彼此起间隙,进而斗争起来。 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 恶口就是言语非常粗恶,像刀子像利剑般能伤人。或者毫不忌讳的说别人的隐恶。如果在言辞上伤到别人的父母,就叫做大恶口。(根据别人的身体缺陷,给其起外号也是恶口)
海涛法师:清明扫墓要念什么咒 问:拜祖先、扫墓要念什么咒? 答:基本上我们就是大悲咒、往生咒,对祖先的这些超度的咒语。只是说动机很重要,用素食,我们替祖先做功德。我曾经碰到居士,去市场买了一些要被杀的鸟,然后去拜拜祖先的时候顺便打开放生,那个都可以。 但是祖先的坟墓地把它弄得很干净那是应该的,这个是恭敬、孝顺,然后祭拜的时候,你要念《心经》,或是你为它念往生仪轨也可以,就按照《心经》、往生咒、变食咒、甘露水真言,反正你有摆食物,不过中国人还会多拜一个后土,对不对?意思是:请这个土地神帮忙照顾祖先。
海涛法师:清明扫墓要念什么咒 问:拜祖先、扫墓要念什么咒? 答:基本上我们就是大悲咒、往生咒,对祖先的这些超度的咒语。只是说动机很重要,用素食,我们替祖先做功德。我曾经碰到居士,去市场买了一些要被杀的鸟,然后去拜拜祖先的时候顺便打开放生,那个都可以。 但是祖先的坟墓地把它弄得很干净那是应该的,这个是恭敬、孝顺,然后祭拜的时候,你要念《心经》,或是你为它念往生仪轨也可以,就按照《心经》、往生咒、变食咒、甘露水真言,反正你有摆食物,不过中国人还会多拜一个后土,对不对?意思是:请这个土地神帮忙照顾祖先。
索达吉堪布:防止堕入恶趣的睡眠姿势 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之后,晚上入睡时,姿势应像佛陀涅盘时的吉祥卧一样:右卧而眠,以足压足,右手垫在右脸颊下,左手平放在左腿上。以这种卧式入睡,即使突然离开人间,也不会堕入恶趣中。 吉祥卧,与医学上的正确睡姿是吻合的。现代医学认为: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曲双腿。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而在佛教中,据有关论典记载,吉祥卧有四种功德: 第一,身体不会产生不适当的念头和行为; 第二、就像百兽之王狮子一样,不会失去正知正念; 第三、不会入于深度昏沉,能时刻保持警觉; 第四、不起恶梦,经常做吉祥之梦。
达真堪布:偷盗的三种情况略说 偷盗,也就是不予取。将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他人的东西,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某种手段将它占为己有,这就是偷盗。偷盗可以分三种:强权不予取,盗窃不予取,欺诳不予取。 第一、强权不予取。通过自己的势力权力,用强硬的手段夺占别人的东西。比如君主不依靠合法税收,而是通过权势非法获取,或凭借暴力手段掠夺别人的财物;掌握权力的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偷税漏税等。 第二、盗窃不予取。在暗地里偷偷摸摸地窃取别人的东西,别人看不见,就赶紧拿。 第三、欺诳不予取。通过欺诳、诈骗的手段占有别人的东西。做生意的人很容易犯这个戒
索达吉堪布:心不善,做再多善事也不重要 我们务必要切记,心善的话,一切都会好;心如果不善,形象上做再多善事也不重要。 关于心善一切都会好,汉地的《德育古鉴》中讲过一则故事: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 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他见几百个奇形怪状的鬼跟着元自实,每个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杀气腾腾,样子非常凶恶。 没过多久,元自实又回来了,轩辕翁看到这次跟随他的,都是头上戴着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的神人,手持香花幡幢,露出祥和愉快的表情。 轩辕翁深感讶异,就上前询问元自实原因。元自实说:“姓缪的忘恩负义,我正要前去杀他,但到了他家门口,我突然心想:他虽对不起我,但他妻子儿女却是无辜的,况且他还有老母在堂,我若杀了他,岂不是等于杀了他一家吗?因而于心不忍,念头一转,就回来了。”
达真堪布:偷盗的三种情况略说 偷盗,也就是不予取。将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他人的东西,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某种手段将它占为己有,这就是偷盗。偷盗可以分三种:强权不予取,盗窃不予取,欺诳不予取。 第一、强权不予取。通过自己的势力权力,用强硬的手段夺占别人的东西。比如君主不依靠合法税收,而是通过权势非法获取,或凭借暴力手段掠夺别人的财物;掌握权力的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偷税漏税等。 第二、盗窃不予取。在暗地里偷偷摸摸地窃取别人的东西,别人看不见,就赶紧拿。 第三、欺诳不予取。通过欺诳、诈骗的手段占有别人的东西。做生意的人很容易犯这个戒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