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H🌙
E92330
关注数: 99
粉丝数: 191
发帖数: 8,473
关注贴吧数: 42
电车的纯驾驶体验乐趣至少5年 都无法超越油车 先给自己叠个甲… 日常油电双车主,保时捷 宝马 小米 领克 特斯拉都常开,今天来具体说下驾驶上油车电车的差异和优缺点! 电车的特点: 1. 重心低:电池重量都在底盘上,重心超级低。 优点:车子的侧倾控制的非常好,秒杀油车,让驾驶者觉得车子的变道 快速弯的信心十足。 缺点:重心过低,坐姿又略高,导致车辆重心在跨部以下,驾驶体验会有点割裂,当然这个其实不算很大的缺点。 然后是侧倾太小也有问题,会让驾驶员无法在弯中获得更好的身体感知,容易在轮胎容易突然突破极限,极限驾驶中,适当的侧倾更有利于增强抓地力,感知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 2. 车身因为有电池这么大一块刚体,结合材料整车刚性很强! 优点:比油车更能让你感觉车身整体性很强,所为的车很整。 缺点:车身刚性过强,在做连续变道以及大角度转弯时,尤其对于车长超过4.8米以上的电车来说会让人觉得车辆整体扭转度过于刚体且因为电池太宽一大块在中间,导致连续变道的时候你感知到的体感是一块一块跟着车头动,很割裂,好的油车可以让你感觉车身是很有韧性的跟着车头流动过去的,非常丝滑! 3. 转向手感 这个我不是很专业,但是目前开过的100%的电车都做不到好的油车的丝滑的手感,不管是不是有可变转向 可变阻尼,都无法和油车匹敌,油车的转向手感在直道 弯道 紧急变道 连续变道时都能持续保持很完美细腻的精度 准度 没有摩擦感以及轮胎的感知力 真的 又润 又准 简直无敌,这一个点上来说,油车完胜!最好的转向手感就是会让你感觉双手抓着轮子在开车! 4. 油门动力 这个是电车无敌的区间了..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普通人觉得电车好开的点…动力强 扭矩大 0延迟动力输出丝滑且极致,做得好的电车甚至还能模拟油车的线性感,所以油门动力其实才是电车最强的王者属性! 5. 四驱 或者后驱后轮重量过稳 这个特征会导致电车过慢速弯 或者大角度过弯时后轮过于稳定…让人觉得很难入弯 有点推头 .并且很难感知后轮的极限,其次由于过稳,当极限来的时候会很突然 难以预判。这个也是更偏细腻驾驶的感知了。 6.车重 电车的车重不管怎么说都是个缺点,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 因为车重 弹簧必须要够硬,但为了让你开起来感觉体感没那么硬…会有一些cdc 啊 空悬 特调属性,给人带来的体感是什么呢….当你速度在30-90km 的时候底盘感觉非常好,但是速度过低 或者速度过高时 你会突然感受到底盘明显一下偏硬,这个也是因为车太重的物理现象,不同品牌的调教在这里可能会比较下功夫,也是见功力的时候! 总结: 电车的构造可以给车带来更强的车身刚度,更低的重心,超小的侧倾,以及无敌的动力。 给人的体感就是快速弯很稳,油门加速贼爽,车身整体性强,试驾区间感觉会非常好。 但是当你开久了以后问题也出来了…. 电车无法像油车一样给你带来细腻精准的转向,丰富的轮胎和路感信息反馈,慢速弯大角度转弯无法灵活入弯,连续变道车身的中心扭转过于生硬,不够韧,重心过低如果坐姿过高有一定割裂感,过于少的侧倾会影响轮胎抓地力以及弯道极限的感知。最后车太重,在不断速度区间 车的体感差异很大! 电车太刚! 日常市区开会感觉都是挺好的,但凡激烈驾驶,电车除了油门动力的无敌和给你的信心更足以外,相比油车基本没啥优势!更别说油车还有声浪带来的情绪价值! 解决方案只有未来的固态电池 把电池做的更小 更轻才有可能和油车有一样的驾驶乐趣。
Su7 Ultra 已经面临崩盘 Ultra 刚上市我就说这个车实际量不会大..第一波流量网红提完后面能有多少人为了1500的电机花60W? 现在ultra果然走到了这一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流量第一波走完,后续二手车价格不及预期,黄牛弃单。 2. 机盖事件等一些因素发酵,部分车主弃单。 3. 后续新下单车主寥寥无几。 4. 老订单因为弃单比例过高,直接生产出来没人提马上变库存,二手车市场又很差,导致库存消化损失可能超过了定金。 最终出现了目前的情况:定金必须追加几万块才能排单,不然就会被迫取消订单。因为这样小米就是白赚你2W。 真以为资本家都是做慈善? 全给你算的精得很,原本想用2W定金收割流量和韭菜,一不小心自己被套了。这才是资本的本质! 所以各位买车还是要理性,绝对不能冲动性消费,像Yu7 这种等着吧 后续事情多了,就看击鼓传花谁是最后一棒!
汽车吧吧主竞选:NO.0010号候选人
小米对媒体和流量的把控真的太强了! 我来给大家看一组图片数据对比..真的是营销鬼才:赛道成绩YU7 max 第一甚至比Su7 还快?车是好车 我没意见,不管怎么跑我觉得Yu7 max 版本赛道成绩不会差的。但是! 注意两个细节: 1.跑的时候Max用的21寸轮毂前后配。可不是前后245的胎 2.然后挑选的赛道,天津V1难的用全开赛道4.3km 版本,平时大家熟悉的赛道榜多用的半开版本,阉割了大直道,众所周知马力大刹的住的车在全开天津V1/赛道就是爹….. 然后续航测试时候…大家可以看下Max版本用的什么轮毂,选装20寸轮毂(我来补充一个细节,Yu7 只有21寸有前后配…20寸也是前后245的窄胎) 所以大家出来比赛,就小米YU7max 可以选两套不同的轮胎,一个跑赛道 一个测续航。虽然我承认Yu7 这个车整体不差的 大卖也是应该的,但是为了流量和营销这么搞 我只能说小米的营销和带节奏无处不在!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里,一个企业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我作为消费者,我对它的产品会打上一个问号,真的有那么那么好,那么那么完美的产品吗?当然它的价格确实也不低。
YU这车 我目前看到最大的问题 2.4吨大型suv 轴距3米 车长5米 全系标配19寸 245*4的胎 这轮毂尺寸和胎出现在一个起步25万的大型suv 上….好像有点不能接受了….纯粹是为了 ppt 上展示续航第一…. 其他方面为了做ppt 特意调了啥我们消费者就更不知道了…. 总结:小米的东西质量吧估计还不错,但是雷军这次为了续航做数据 把轮子标配成这么低端 我也是开眼了… 这车买来不选21寸轮毂你还不如扔了,又丑 抓地力又差…还那么大马力那么重的车… 所以其实Yu7 所有车的起步价起码都要+1.2万才是原版。
电车市区定位真实电耗 上海市区上下班的真实电耗,95度电用了80% 跑了254算他260吧 实际电耗29kw/100km。 平均时速17-19km ,表显23kw/100….. 总结cltc 续航700 动态520 实际310 市区堵车续航达成率44% 所以四驱电车 市区堵车比高速续航更差….这个点估计全网都没几个博主敢说吧。 要么就是车的电量剩余电量计算逻辑有问题…要么就是他动态续航也算得太低了。
谁说电车市区省电了???? 我的车四驱纯电… 周末市区到近郊嘉定 全程高架高速 高架70-80。高速90-110km 下雨没敢猛踩….电耗16-17….. 然后就是市区上下班 全程平均时速17-18…..电耗21-23… 所以电车并不是市区更省电…也不是跑起来就费电 我的理解电车其实120km 以下估计类似油车 堵车其实也很费电 因为你的分子一直在涨 分母涨的太慢了。但是一旦跑起来40km以上-120km 应该是电车最佳区间,电耗相对最低。 油车情况120km以下 堵车确实费油..油耗猛增 比电车难受的是油费贵…但是开起来60km以上油耗就很低了,相比电车的区别我觉得是120km以上 油车的油耗增加可能是比电耗慢的..结合电车有续航焦虑导致高速开的太快焦虑增加,油车补能快,所以那些高的油耗忽略不计。 总结:电车在大城市堵车场景并不省电,最佳路况还是需要能平均时速上30km 最高别超过100/120(不同车应该不同)所以一些小城市 路况好的场景以及一般的国道省道 高速别开太猛 都很适合电车 油车的话 也是小城市代步 以及高速开的快的且跑长途场景更适合
油车 or 电车? 作为同时拥有油车和电车的车主 来和大家分享几个感受吧。 1. 电车省心 省钱:同样价格买到的电车品质绝对更好,内饰用料 动力 电子化 辅助驾驶等确实领先。 2. 电车动力更平顺 马力更大:10-30万区间就可以买到600匹以上的动力,油车望尘莫及,而且电车的动力输出又快又平顺。 3. 油车驾驶乐趣完爆绝大部分电车:油车的车重和尺寸通常更小,在一般的市区高速 跑街 跑山乐趣方面,远超电车,电车实在太重。下赛道确实电车成绩还是可以的因为马力大。 4. 情绪价值: 好的油车给到驾驶者的情绪价值更高,线性的加速 发动机转速声音和排气的声浪 把驾驶的情绪价值拉满。 所以以目前的电池电机技术来看:喜欢开车的人追求驾驶乐趣的还是强烈建议买一辆好开的油车,家用买菜,只想体验直线加速乐趣的买一辆电车。 至于很多人说的什么开过了电车就不想开油车了..我只能说可能他的油车还没到位,还给不到足够的情绪价值和体验。
偶遇小米YU7 哈 第一次见到实车…颜值yyds 确实帅,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这个Yu7
最近听过的米粉最搞笑的段子 最近听过米粉最搞笑的段子就是谁会介意自己老婆像刘亦菲呢….这其实是一个偷换概念。 小米充其量就是个丑女整容成网红风格或者像刘亦菲那种风格的脸罢了… 你找个整容女还在那边得瑟自己老婆像刘亦菲?到时候生出来孩子和她整容前一样丑…就和图小米颜值一样 可能会获得短时间的快乐…但是时间久了还是会暴露和自卑的
关于买车 车型选择的一些想法 目前买车主流的几类车型 1.跑车 2.性能轿车/轿跑 3.性能suv 4. 豪华轿车 5. 豪华suv 6.家用轿车 7. 家用suv 8. 硬派越野 9. mpv 1.跑车:主要是两个核心作用,个性好看装B;跑山跑赛道跑街(SF90) 2. 性能轿车 本身是轿车底子,样子不够个性,赛道属性差一些,多了后排的实用性。(M3) 3. 性能运动suv 相比性能轿车赛道属性再差一些,但是视野好坐姿舒服,适合除越野以外的各种路况。(代表车型:purosangue) 4. 豪华轿车,高端家用和商务用车为主(适合配司机)(奔驰S) 5.豪华suv,坐姿更舒适,高端家用和商务 自驾更适合 (X5/M9) 6.家用轿车,普通人的家庭用车,操控勉强够用,同价位后排横向空间大。(凯美瑞/汉) 7.家用suv,普通人家庭用车,操控略不够,同价位纵向空间更好,通过性更好 坐姿舒服。(RAV4/唐) mpv 硬派越野各有明确需求就不单独讲了。 总结下来: 跑车独一档需求很特别且单一,有钱人车多必备。 性能运动SUV 适合不下赛道但是热爱驾驶的人,偶尔有后排实用需求。 性能轿车/轿跑,有赛道需求热爱驾驶的人。 豪华轿车 商务配司机巅峰 豪华suv 家用自驾巅峰 家用轿车 没有烂路首选 家用suv 有烂路或者需要装货推荐 另外提一嘴,现在电车马力过剩,个人推荐匹配的马力如下: 跑车300-1000匹 性能车200-600匹 豪华车200-400匹 家用车150-300匹 超过这个区间只能说马力都是冗余的,且越高反而会带来风险。
阿维塔甚至整个行业风阻这个事儿败得挺彻底的 其实昨晚直播过程不重要,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商家吹的风阻系数可能不是造假的,但是一定是选了最低极限值。然而是要你选配特定装备才能勉强达到的。不同配置风阻系数居然可以差到将近40%。 所以不管哪个企业宣传的风阻系数其实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总结下来就是车企宣传的风阻系数的可参考意义基本不大,都是大家吹牛B而已,这个品牌吹0.195,实际你买到的正常配置车可能直接给你干到2.7…他家宣传2.1,可能你买到的车也就2.5…光一个电子后视镜都够喝一壶。换个例子就好像你老婆极限化妆打扮的巅峰颜值身材….你这辈子可能都再也看不见…然后你要为她买单。
极氪007gt 评测结果分享 昨天晚上我去试驾了下007gt 试驾车型:007gt 四驱 选配刹车卡钳大轮毂 天幕 电动门。 试驾感受优点: 底盘:舒适模式下底盘又韧又舒适,侧倾控制的也比较好。这是车台车最完美的底盘状态。 运动模式反而比较割裂,舒适的底盘插了四根硬的避震,体感不如舒适模式。 其他:后排座椅舒适头部空间大,前排坐姿也不错。 缺点: 转向:手感依然和其他运动车型有差距,无论舒适还是运动都有虚位 精准度一般,但是转向力度很友好。 整体评价,可以理解为是运动车型中最舒适的一款,也可以理解为是舒适车型中难得做的还让你很有驾驶欲望的一台车。 打分图附上
分享下最近试驾的20-30w纯电轿车的评价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我主要关注驾驶体验,智驾安全续航 一概不考虑 舒适配置主要是考虑内饰丰富度,后排空间 音响 通风按摩加热等综合结果。其他均为字面意思,分数越高 这方面越好
小米SU7 Ultra 销量不会太大,而且雷总本来也没想卖很多 首先第一类人群: 很多人觉得Ultra说吸引bba 客户 我觉得不太可能,只是极少一部分,以前的SU7max 我倒是觉得其实吸引的是很多的年轻人买的起BBA的用户,不光是34C 甚至是56E,这批人其实绝大部分买不起或者说不会花50-60万买个高性能电车,所以她们压根不会是潜在客群。 其次是第二类: 小米SU7 Ultra 是一辆把价值都加在赛道属性上的车,类似油车的性能车 RS Mpower AMG 所以目标客户可能是对马力和性能有追求的客户,本身会玩赛道,这批人的购买力可不是简单的50万,通常实力更强对钞能力要求更高,但是这批人有个特点,通常会比较痴迷于燃油车,所以换小米概率不高,增购有可能。 第三类人群: 富豪们,这帮人反正钱多 50万 80万也好都是玩具罢了,随便买,没啥好说的 第四类人群: 也是现在大单中绝大多数人群,需要流量来赚钱或者需要流量来涨粉,车贩子或者小米忠实粉丝,这部分人基本买这车和车本身关系不大,只要是雷总的ultra 流量大就行。这部分人在目前大定人群中应该是主流,但是后续不会有太持续的购买力。 所以综上所述,买ultra的人群应该是极少部分BBA用户+少部分性能油车玩家+富豪的玩具+大部分的流量粉丝车商用户,第一波大定肯定不少,后续每月销量1000/2000估计有,但是持续不了多久。
Smart 精灵5 和 领克Z10 有没有这两辆车的车主来给点建议? Smart 精灵5 超长续航豪华版和领克Z10 顶配. 你们更偏向哪一辆。 精灵5 我感觉非常全能的城市SUV、颜值内饰 功能都在目前国产新能源车中独树一帜。但是车子电耗据说挺高,开起来可能没有运动轿车那种操控感,而且Smart 未来会不会没了是我担心的问题。 领克Z10顶配 空悬+cdc 操控一流,青春版路特斯,但是空悬后期维护费用高,车身过长 市区开不灵活是我担心的问题。
购车意向,大家客观评价下 家里有四辆油车….MPV 紧凑轿车 轿跑 SUV。 趁着有置换补贴,上海还有送牌,打算置换油车薅辆电车 代步,纯市区使用。 目前意向model 3/smart 1/领克Z20/领克Z10/智己L6 有没有车主来分享下,看我的挑的车应该知道…对底盘驾驶质感, 外观内饰颜值有一定要求,动力续航智驾 没啥太大要求。
A7L 本身是没问题的 事实胜于雄辩,好东西总会发光 当年多少人说停产倒闭 这车价位到了 绝对是好车
PS5 平台求送个魔力对蝎.. 道具错过了…有人可以送个给我么…
发现的新bug 昨晚三周目打二郎神…结果打到四大天王…..其中一个天王卡血了….估计打死的动画给卡没了这四大天王好像是拿剑的这个 一直死不了了… 不知道大家有遇到过么
二周目 陕北说书。。。有一段提到缩 卵 风魔的 不知道大家打悟空的时候 有没有记得除了开头那一段 打沙国王父子那里去摸虎头。。和 打完虎先锋那里 是不是有另一段。。。最后一句是缩 卵风魔。。。最近二周目貌似没了。。是不是被更新掉了
现在的新能源车真的安全么? 有时候真的挺看不懂的… 现代高端新能源车感觉越跑越偏了… 为了博眼球 搞数据… 30-50的车 动不动700匹 900匹马力. 但是车重都是2.6-3吨了..实际推重比并没多好看.. 然后电机电控搞得很复杂,一切全靠电..反正设计简单,内饰有几块屏 堆料就行 设计不重要 结果做测试 应试教育答卷都确实好看 各种破纪录..但实际使用场景下这么设计车感觉总有点本末倒置?现在设计新车都是为了做数据好看去做。 大家试想下:以后街上都是所谓高端车都是3吨以上的车重 1000匹的马力 30-50万的价格。 这个车重配那么大马力 对刹车轮胎的要求简直不是一个量级的..外加对底盘悬挂车身刚性的要求,一旦材质差那么点 撞个车的动能真的非常可怕,动能是速度平方和质量的一半..电车的动能目前来看车重加加速快马力大…撞击时候起码是原来油车的4-5倍..外加全身电控…牵一发动全身,手机电脑崩了没事….电控这一套要是全崩…你重启都来不及可能.. 所以电车现在这么设计真的合理么?
买了电车就应该做好被当韭菜的准备 最近极氪三世同堂热度很火,我也来说两句 本质上这就是新能源车在国内根本无法避免的情况,不断的刷新换代 提升流量,保持热度才能有销量。 新能源目前就是在技术迭代高速发展时期,类似之前的手机,买旧款打折,新款性能更强几代一期销售,要到像油车的稳定还有好几年,既然你选择在中途选择新能源就要有这个觉悟。 所以这帮买了新能源的车主,自己选择当韭菜…还怪主机厂背刺?不就是既要又要还要,你买个电子产品还怪别人迭代太快…..当时买的时候也没人逼着你买吧
讨论下新时代新能源测的几大核心发明 20年之后国内新能源车每年都高速增长,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了很多新能源车自己特有的标志性核心发明: 我这边来举例一下,大家可以评判下是不是都是标志性的发明: 1. 全景天幕(不带遮阳帘) 2. 全隐藏式门把手 3. 取消了换挡杆 4. 取消了转向灯拨杆 5. 单踏板模式 6. 流媒体后视镜 7. 取消了后车窗 8. 内饰没有设计 全靠大屏幕点缀 9. 取消了空调 音响等常用物理按键(有些要加钱) 10.取消了开关门的把手按键,用电动的,且机械开关隐藏的很好
新区新人 中氪求带玩 今天开新区 打算中氪 有没有组织 可以带带新人
试驾电车的体验 最近无聊试驾了几款giovhan双电机电车,具体牌子就不讲了。总结下来几点: 先说优点 1. 直线加速是真的快 (我自己的油车4秒 6秒都有) 2. 智能驾驶辅助确实丰富,各种图像语音辅助变道 等 对新司机 女司机来说绝对是最好的导师 然后是缺点 1. 基本人车沟通很少,无论是方向盘还是底盘隔绝感都很强,快是快,没有想多开的冲动 2. 车内内饰看似有些用料很好,实际没啥设计感 都是中间1块几块屏,就感觉像个骨架上包了层皮。 3. 车内坐姿较高,底盘反而很低,会有种开MPV的感觉 4. 有些品牌有自己稀奇古怪的方向盘 转向灯 设计..需要时间适应。 5. 部分品牌可能是车重的原因 别看0-100刹车距离很短,实际刹车脚感很差,前段虚位太大 给人驾驶信心不足 总结下来就是:电车就像你花钱找的乐子,一时刺激,但是没有沟通 缺少情绪价值,对我来说花钱偶尔体验体验可以了,让我耐心培养感情花精力培养娶回家我是不愿意的。
奔驰不搞新能源是完全正确的 就奔驰设计的这电车不被国内几家吊打?
没钱的才买BBA,买20W以上的新能源车的才是有钱人 最近贴吧都在扯BBA和新能源,但是不得不说买新能源的才是有钱人,理由有如下几个: 1. 新能源车作为路用电器设备,贬值快,耐用差,迭代飞速。这些人居然花20/30W以上甚至百万去买,在我看来和花5W 10W 20W买个手机差不多,绝对是土豪! 2. 20多万的新能源车基本都配备了空气悬挂,电车的车重 基本3-5年空悬都容易出现问题,到时候换一根就是3000-1W 四根差不多可以占到那时候车子残值的20-30%了,一般人真开不起。 3. 5年-7年开始电池如果不好使了 换电池成本就要5-8W 差不多占残值的50%-70%….更是有钱人的玩具… 4. 新能源牌子…可能随时倒闭…甚至售后都没了…..这个胆魄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勇气可嘉! 反观BBA 30W买车 10W买了牌子,面子和一个品牌的保险和口碑,20W买了一辆开起来不错的车子。面子车子保险都有了,性价比贼高,那么谁看中性价比呢?没钱的人…所以大家懂了么?
论坛经常有人争论SUV 和轿车选哪个 我这里放一张图大家自己细品吧…基本SUV和轿车的区别大概就是如此了,这个只是大致示意,没有那么精确。 但是大部分人买车应该都可以参考这个去看。 说SUV不好的可以参考下高价格SUV的功能覆盖度,应该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对操控的要求的。说轿车不好的,确实低价区间轿车优势还是很大的。 从操控来说对99%的而言 山路极限已经是到头了。
现在的电车和小时候玩的四驱车电机其实没啥区别 依稀记得四驱车的马达有不同型号… 有高转速马达 高扭矩马达等等 功率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是高转速马达极速高 但是加速很慢,我记得我有买过一个超高转速马达..加速极慢,但是极速贼高。 现在的电车其实也差不多,为了追求01好看 在一定功率下都把扭矩做的很大 但是转速并没有很高,导致极速其实都拉不高。如果没有变速箱基本极速也就180-200。 结合为了降低风阻的设计,造就了现在的电车差不多的外观和差不多的性能。 不同的电车只是配了多个马达和不同取向的马达而已。重要的其实还是看电池能发展到哪一步了。
欧洲的新能源车 欧洲车边平时几乎很少看到新能源车…能看到的也就寥寥无几的几款小车和特斯拉…. 主要感觉是这边充电桩数量非常有限..家用车位也少 很难装私桩… 另外byd 汉在这边居然卖7W欧..你敢信? 起码从欧洲来看 新能源就不可能大面积使用。
我说电车外观丑 大家不反对吧? 给大家看几台主流电车的外观,大家可以找一些其他纯电平台也对比下。 我发现绝大部分电车的造型天然都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车身部分太厚,显得车头到车身的过度特别难受。 主要原因我揣测了下应该主要是以下两点: 1. 车子底部装电池,电池的厚度导致车身的设计受限不的不加高。 2. 犹豫电车最重要的指标续航,车身厚了以后,车身风阻大 为了降低能耗提高续航,必须把车头尽量压低,降低风阻。 综合以上两点:电车的外形设计受限导致大部分电车都是臃肿的胖子且车身比例尤其车身到车头的过渡特别丑。即使像ET5T车尾如此惊艳,转头一看车头...前方30-45度角 只有丑一个字。 但是:也有特例保时捷taycan...可能是因为电池的位置和设计的原因可以吧电池空间压缩的非常小。 这也是为啥电车几乎看不到特别低趴的还都特别喜欢做大SUV 其实就是因为小车电池放置和设计是个大问题!
本人大学刚毕业,家里资助2个亿买车 最近贴吧突然出现好多帖子 我刚毕业/工作多少年 存款XX万 年收入XX万 预算XX万 目标哪些车....(基本都是老头乐) 家里有什么什么车 我就好奇,各个年收入几十万...家里还有点小钱,有手有脚 都是本科研究生毕业...买个车还需要贴吧发贴问? 自己去试驾一圈,坐一坐 开一开..这么难么。 还要来贴吧问..买车花多少钱原来是靠吧有建议的
买车时候始终觉得C/D级轿车都是弟弟 不知道大家买车都注重什么... 我买车时候始终觉得那些C/D级轿车根本没有买的欲望,原因如下: 1. 大部分时间上下班开为主 周末带家人,为啥非要买个5米甚至更长的C/D级车? 2. 轿车越长操控越差..驾驶乐趣越少 而且尤其三厢轿车..越长越觉得驾驶员是个司机.. 3.C/D级车价格高,同样价格动力一般更差 综合以上这些原因...丑 操控差 动力弱 驾驶乐趣少 像司机开车....真得对这个级别级以上的三厢轿车毫无兴趣。 我买车就看颜值(尤其屁股宽不宽)品牌 驾驶感 动力 轴距 网上都说56E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在我眼里,34C运动版顶配才是普通人天花板,因为真的是爱开车的人的选择.. 不知道大家买车时候的选择是什么,尤其选C/D级轿车的...除了公司生意需要 其他还有啥作用么?
周经验福袋有啥用? 这周经验福袋还不如普通福袋划算啊?它存在的意义是啥?有没有大佬解答下
新车真的一定比老车好么? 家里换了好几辆车,但是这辆一直不舍得换。 12年车龄 16W公里 车子的维修:除了保养需要更换的件其他只修了发动机变速箱渗油相关的密封件等。夸张的是甚至连尾灯都没换过。 驾驶体验:怠速稳定,变速箱换挡平顺,加速0百实测7秒。底盘扎实紧绷 悬挂硬而不颠。 液力转向精准 几乎无虚伪 路感清晰。油耗略高14.5L百公里。 新车100W以内都少有这辆老车的驾驶体验。有时候真不知道这10多年汽车都迭代了什么....
突然想到个电车的问题 假如电车投入赛车运动当中,都是100多km时速撞击.....是不是死亡率几乎都在100%...撞完直接火化 所以冷静下来反思,电车是不是应该还是不要追求高速,大马力。 高续航低马力当当买菜车最合适?10-20W买个代步电车可以,省油省钱,省保养 不用担心保值问题。 超过20W买电车真的是不推荐了
关于买车这个件事儿的讨论 买车这个事儿 感觉中国上亿车主貌似对车的态度都完全不同,请大家分享下自己对车的态度。 我先来分享下我自己的: 对我来说 我买车首先要有一定实用性,然后有驾驶乐趣,其次颜值品牌在线,最后是其他的一些豪华舒适度啥的。 车对我来说不仅是代步工具,买车就和找老婆一样,花几十万 上百万 不得找个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找到的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么,必须是颜值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假如只买一辆最喜欢的车的话,那就是颜值高,品牌好,操控强还能兼顾家庭和舒适度。 但是其实很多人在推荐车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个不纯粹 那个四不像等等,其实换个角度想想,除非你准备买好几辆车换着开,否则对大多数人来说 不纯粹 四不像 或者样样都行不是更好么?就好像心仪的老公 又能赚钱 又能顾家 又会带娃 可以高冷猛男,可以温柔体贴。心仪的老婆不就是颜值在线,该骚可以骚,该贤惠可以贤惠,还能持家,岂不美哉。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对车的观点。当然家里可以买三辆以上贵的车完全可以找三个完全不一样性格的,只要超能力充足!
A7L实车图 实车还是相当帅的...A6L的空间 和价格 配置也高,多一个跑车车头 轿跑的侧面 加无框车门 不划算么?
这车还行 但是! 车整体还不错 但是排气真的巨难听.....! 标是amg 但是越踩越low 挺尴尬的
求44 组织想上前三 练度太低...感觉前三难如登天啊...有没有44组织可以有机会让我拿个标?
50W以内个人觉得最均衡的的车型 奥迪A7L 外观:是我个认为50W以内最美轿跑车,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A7那种溜背大屁股。A7L 反而是改在了我的审美上! 内饰:这套A6内饰 个人觉得是目前奥迪最好看的一套,比A4 Q5的那些要好看多了,那感觉还是上一代。 空间:后排177的我坐进去还可以小翘个二郎腿! 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动力,毕竟才2.0T。但是马力在这个价位中也不能算拉垮了,合格还是有的。 至于操控和舒适性,我觉得应该无功无过吧,毕竟不是一辆运动车型,但是好歹也是四驱。 你们50W以内最喜欢哪款车呢
推荐一台百万以内最完美的驾驶感极强的燃油车 Macan S/GTS 双离合 2.9T V6 带空气悬挂。 品牌 不用多说,保时捷绝对是百万内可以买到的车中牌子的顶流,另一个是玛莎,但是玛莎的的质量不够耐用。 动力 2.9T 最高有440匹 0-100加速 4.2秒 底盘操控 PASM 长悬挂舒适状态甚至堪比GLC等舒适型的SUV。运动+短悬挂模式感觉换了台车,操控堪比帕美等运动轿跑。 功能 带越野模式,城市中上台阶一些需要高底盘的地方完全绰绰有余。 缺点 后排空间小,1.80以上不建议坐后排!保养价格高! 整体来说除了后排小,整个用车场景几乎挑不出毛病,可跑街跑山,可舒适城市代步,可走一些烂路和非城市道路。长途旅行suv的坐姿远比那些轿跑舒适!
分享个稀有44阵容 今天看到个稀有44阵容....感觉很牛的样子,有没有大神来说明下这个阵容的思路是啥.... 坐标前20.....
44 进攻求助 求教进攻阵容 现在44 看到 光系防守队伍都很头大....因为我没虚人物...... 主要以下队伍经常打不过: 莉娜+三光 莉娜 暗萝 老头 暗盾 土羊主C 莉娜 光炮 暗盾 老头 请大佬指教 啥队伍进攻好打....我没有纯光...光琴才四星...拉起来练度也不高
新人入坑请教老头 新人刚玩一周多。。目前莉娜公主暗盾光炮火奶莉莉丝老骑士凤凰土弓,哈娜 这几个感觉还比较强。。。 请问老头对我来说是不是必须的?老头强在哪里啊?目前感觉老头池子起码要半年。。是不是要用井票换一个呢。。 请各位大佬给点建议,。我是不是要井票老头 然后剩下的几个人主练哪几个呢 感谢。
新人入坑求推荐可以值得抽的池子 新人刚入坑。请问目前在抽的池子里有值得抽的英雄么。。。比如人权类的。
个人觉得出战作品最帅的系列 从GB开始玩的机器人大战。。。直到现在30周年。最近几作中,参战个人最喜欢的组合还是机战V,个人对剧情啥的不感兴趣。。纯粹玩喜欢的机器人HIGH就行了。 V参战:魔神ZERO EVA 神化初号机 13号机 盖塔 高达00 SEED 全金属狂潮 还有个没看过的大爹号。真的都是满满的硬货。 30,虽然可玩度提高了,难度提高了,剧情多了。。但是回过头来 还是觉得玩V 最舒爽。 不知道大家觉得最爱的作品是哪一部呢。
讨论每日黑市买招募 现在金砖每天买宝箱4-5轮.....宝箱明显会溢出,这个时候其实无非就是囤未来的宝箱,但是你每次提升都要等3周时间,周期会拉长。 如果抛开宝箱不看,把金砖拿出一部分去做招募活动或者买黑市活动的金砖。不知道哪个更划算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比对过? 方案1. 买每日黑市的招募+黑市活动招募,凑一轮招募活动。 方案2. 黑市活动周多买几轮最后一档奖励。 这两个方案大家更推荐哪个呢?
致那些喷宝箱周没铲子的人 最近经常有人在贴吧喷宝箱周没铲子活动的事情,而且还不允许别人提别的建议,不然就是跪舔啊,跪的时间久了啊,舔够啊等等。 这无非是在偷换概念!你喷客服不好,游戏BUG 多 挂多,氪金没意义我觉得都是合理的,这些我认为是正常玩家希望游戏更好的反馈。 但是!我就这么说了,白嫖的,钱又没花,人家额外招募送你铲子,现在只是宝箱可能不送了,就开始这个不好 那个不好,搞得像怨妇一样,把陈年旧事都一起翻出来了,有必要么? 如果这你都要喷,那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游戏适合你,你还是自己开发个游戏去玩吧。你们都觉得自己是大爷是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个乞丐一直没吃的,一天一个老板给了他一碗饭,一个菜,他吃饱了很开心,结果给了一星期以后老板不给了,这乞丐就开始骂这个老板,黑心商人,恶心,让我吃上饭了 现在又不给了。
活动氪金疑惑,求解答 我大概算了 累充的铲子量比较大,假设都充到1300,两种充发折算成福币和金砖以后的收益对比,纯收益来看明显周活动648更划算,但是第二种可以多拿一条破甲鱼。 但是有个问题要请教大佬们,对于一般玩家而言是多一条破甲鱼重要还是100万能红 200随机红重要呢?那如果后者,本次五一活动同样价值的80万能碎和一条红鱼 又是谁更好呢?
发现个超级精英+一个很严重的bug.. 今天新开了二周目新模式...开头经验确实很慢....但是装了exp 芯片以后...打乖经验蹭蹭蹭的涨啊 随便杀个敌人22级打27级敌人一次这么多经验...基本我才玩到第6关吧 已经20多级了....这所谓的缺经验真没感觉出来
萌新求助帖关于好友 萌新刚入坑,昨天新开的号,请问自己的微信下下面其他区的号可以加好友么,还是必须要换个别人的微信号才行? 另外本周入坑由于金砖有限,请问本周我应该先买黑市活动的东西还是每日黑市的箱子呢? 最后缺金币的时候先开木箱子还是金币袋子好啊
比克大魔王吐蛋到货水 等了一个多月的Plex社 Arise系列比克大魔王version B特别版+特典终于到了,实物只能用精彩来形容了,很好的还原了比克大魔王吐蛋时的痛苦,特典版还配了另一个头雕搭配特典蛋,可玩性明显提高! 虽然定价略高,但是在万代越做越不走心的今天,真的还是很值得入手的一个系列!
比克大魔王V.B 等了一个多月的Plex社 Arise系列比克大魔王version B特别版+特典终于到了,实物只能用精彩来形容了,很好的还原了比克大魔王吐蛋时的痛苦,特典版还配了另一个头雕搭配特典蛋,可玩性明显提高! 虽然定价略高,但是在万代越做越不走心的今天,真的还是很值得入手的一个系列!
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龙拳 龙拳最近我看贴吧关心和晒到货的很多,价格也是蹭蹭飞涨。 我也来说两句, 首先这款龙拳从做工涂装整体来说可圈可点,但是个人觉得相比同系列目前最好的布罗利和古拉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客观来讲属于较好的产品,并不是顶尖作品。 其次,Fzero系列历史上飞涨的是几乎没有的,做的最好的古拉 布罗利最终历史证明也没有涨价,所以这款龙拳如果涨价 相比其他产品性价比是较差的。 当然目前涨价是事实,但是是真的因为供明显小于求,还是因为货还没发全,还是倒爷刻意压货这些问题无从知晓。 最后理性来讲,这款作品可圈可点,相比上一款悟吉塔确实提升明显,但是同价位好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本系列 还有别的系列 甚至其他超三都有不错的选择。 如果真的要买,还是建议等价格回归理性再买,这不是一款顶尖必入作品,甚至都不算特别优秀那一档,让价格飞一会儿吧,跌到了原价或者更低可以买,继续涨就别买了,又没啥损失 不是么。 然后顺便水一下smsp 巴达克03。400的价格.....不香么。
大概是最后个肥龙套到货水 买不起肥龙套....只能先买点小赏解解馋了! 传说中的布罗利【老布】整体体积够大,身体整体细节刻画较丰富,涂装一番赏标准水平,美中不足的就是裙子颜色偏粉了点,整体是这套中最值的手办。 丹迪:龙珠角度摆好其实效果不错的,丹迪本身也就是聊胜于无了...脸很平,整体做工一般,涂装倒是还可以接受. 悟空日sp:大家给我点建议要不要拆吧.....
肥龙套到货水 买不起肥龙套....只能先买点小赏解解馋了! 传说中的布罗利【老布】整体体积够大,身体整体细节刻画较丰富,涂装一番赏标准水平,美中不足的就是裙子颜色偏粉了点,整体是这套中最值的手办。 丹迪:龙珠角度摆好其实效果不错的,丹迪本身也就是聊胜于无了...脸很平,整体做工一般,涂装倒是还可以接受. 悟空日sp:大家给我点建议要不要拆吧.....
P社悟空到货,水一水 等了一年多终于出货了! 实物虽然细节涂装不如T社,但是整体造型面雕还是很完美的。无愧于悟空天花板。很多人吐槽的地台特效件,其实个人觉得这个反而很还原漫画风格,还是挺有特色的。对比T布,悟空更有漫画中走出来的感觉!具体东西咋样大家请看图吧
P1S 大陆货 贴吧首发? 等了一年多终于出货了! 实物虽然细节涂装不如T社,但是整体造型面雕还是很完美的。无愧于悟空天花板。很多人吐槽的地台特效件,其实个人觉得这个反而很还原漫画风格,还是挺有特色的。具体东西咋样大家请看图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