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雲紫yukari 八雲紫yukari
关注数: 411 粉丝数: 1,176 发帖数: 29,082 关注贴吧数: 26
對於「為何伊絲塔凜不如艾蕾凜」的看法 1. 以女神本尊而論 我認為當Fate以「阿卡德版吉爾伽美什史詩」 作為Fate版伊南娜/伊絲塔本體性格的主要參考源 就很難讓這女神的人設 有多切合一般玩家喜好 我也得說 個人一開始因Fate而接觸兩河神話時 也曾以為現實的伊南娜/伊絲塔 就真的「只」是個惡女 但在跟更多的兩河神話考據宅交流 乃至於自己讀過一些文章 會發現現實的伊南娜/伊絲塔 不僅在信仰上很有影響力 在神話傳說上 也具備比單純的「惡女」更多元的形象 簡言之 就是「既有正面也有負面描述的古代神祇」 但很可惜Fate對伊南娜/伊絲塔本體性格的設定描寫 比較著重於負面的部份 2. 雖說個人對Fate於伊南娜/伊絲塔的本尊設定描述 也不算特別滿意 (雖然本尊身材會比凜更好更迷人) 但我覺得FSF版伊絲塔不錯的地方 就是成田成功地以那樣的前提 去描寫出一柱有著獨特魅力的伊絲塔 3. 至於FGO版? 我覺得在「融合凜的優點和原典的正面特質」上 仍有不少進步空間 按照蘑菇說法 FGO版伊絲塔&艾蕾都有融入遠坂凜的不同特質 但相較之下 我認為艾蕾獲得更多的核心正面特質 伊絲塔雖然也有拿到「瀟灑自信」的部份 但更多的似乎是偏搞笑或反差萌的特質 同時在跟御主的關係上 艾蕾的ML描寫也比伊絲塔更多更直接 4. 簡言之 在女神本尊是以吉爾伽美什史詩為核心參考 加上FGO版拿到的凜系特質又偏搞笑向 這兩點疊加下來 或許是伊絲塔人氣沒艾蕾高的原因 5. 至於要如何提升伊絲塔凜人氣? 私覺得最好的方式 就是寫一篇以伊絲塔為主角的活動特異點 然後讓伊絲塔在該活動劇情中 逐漸成長為更加可靠成熟的神靈從者 同時在一些劇情 補充偏正面表述的原典神話 應該就可以讓伊絲塔凜人氣上升不少吧
個人妄想的番外職階:古代巨人/古代神 異聞蘇爾特及異聞帶宙斯的確切職階 分別為「Ancient Giant/Saber」 以及「Ancient God/Ruler」 不過官方並未詳細說明Ancient Giant與Ancient God 究竟是什麼性質 我最近常妄想:「如果把這Ancient Giant/Ancient God改編成更加正式的額外職階......」 個人妄想如下: Ancient Giant (古老巨人): 具此額外職階適性者 多為「各地神話傳說中赫赫有名的巨人種個體」 比方說: 北歐神話的蘇爾特與有個體名稱的巨人 希臘神話中有個人名的巨人族成員 舊約聖經的拿非利人 納爾特族 相較於其他常規職階與番外職階 此職階可說是專為這些巨人族而設 一些巨人族出身的英雄如: 納爾特敘事詩的巴特拉茲 雖然也具有劍職或狂職的職階適性 但「古老巨人」會是其最適/最強職階 . Ancient God (古老神祇): 一般而言 神靈若要適用英靈召喚式 常常要鑽漏洞或作弊現界 如: 附身於氣質或波長相近的人類宿主上 與有因緣的英雄共用靈基 自己捏出一個附體用宿主現界 或是像因陀羅那樣 除了預先準備附體用肉體 還要分割靈基給其他東西 但Ancient God(古老神祇)這個番外職階 是非常異質的「專為神靈而設」的職階 這個職階可以讓神靈不需要鑽漏洞 而可像一般的英靈召喚那樣 將自己的一側面或縮小規模後的分靈 置於該職階中並現界 但也不是所有的神靈都具有此職階適性 關公這類「由人類神格化的神祇」 無法適用於「古代神祇」職階 具備此職階適性的神靈通常為: 各神話體系中的高位神明或眾神之王、至高神 如果唯一神YHWH 想跟真女神轉生版的那位一樣搞事 那麼「作為唯一神的YHWH」的最適職階為裁職 但若為「在一神教正式成立前,作為多神信仰概念上的主神、神王受信仰的YHWH」的話 該時期YHWH的最適職階是Ancient God . 另外 之前個人腦補過的「以伊絲塔為主推角的活動特異點」 特異點黑幕是為「Ancient God·巴力哈達德」 本想用仇職 但因為個人妄想的該故事時點是奏章Ⅳ之後 所以大概不能用仇職了
《摩斯拉:怪獸女王》最終話劇情大綱 摩斯拉&安特拉用能量或光線技攻擊奧美迦基拉斯 但奧美迦基拉斯卻反過來吸收這些攻擊 並用強大的能量波打倒兩大守護獸 摩斯拉&安特拉改用近接戰鬥 但奧美迦基拉斯依然成功掙脫兩大怪獸 並準備退往高空 安特拉將摩斯拉投向奧美迦基拉斯 讓雙方能繼續進行接近戰 但奧美迦基拉斯射出尾刺貫穿並重創安特拉 跟著撕裂了摩斯拉的右翅 奧美迦基拉斯進一步攻擊重創的安特拉 安特拉用最後的力量 咬斷了奧美迦基拉斯的其中一邊前肢 但隨即被奧美迦基拉斯斷頭 在主角二人組的祈禱下 摩斯拉再次獲得力量 她撲向奧美迦基拉斯並撕裂了奧美迦基拉斯的雙翼 此時其他安特拉眷屬 也在安特拉的雙胞胎巫女的號令下 聚集在摩斯拉前爪上進行融合 使摩斯拉前爪更加尖銳強力 獲得強化的摩斯拉 接著切斷奧美迦基拉斯的另一邊前臂 並將雙爪刺入奧美迦基拉斯胸前 摩斯拉將之前奧美迦基拉斯吸收的摩斯拉之力取回 並將之吸收至自身體內 從而將自身破損的翅膀再生 同時雙眼也變為紫色 被吸光力量的奧美迦基拉斯亦徹底敗北 安特拉的殘骸中出現了卵狀物體 奧美迦基拉斯的殘骸則冒出了一隻迷你版美加基拉斯 牠一開始似乎有點害怕摩斯拉 但在雙方碰爪子後 就不再害怕了 隨後摩斯拉與「迷你基拉斯」一起飛離...... 時間流逝 過去先代摩斯拉敗北的城市已經變得綠意盎然 主角二人組一邊照料花園一邊迎接其他生還的人類 而小美人則在暗處看著並以她們為榮
十週年感想:伊絲塔 1. 伊絲塔雖是本命推 卻一直到去年才正式抽到 祂也是目前自迦唯一的120等角色 不曉得有沒有人也是「過了多年才抽到推角」 2. 早期的FGO 時常有人抱怨一些女角是為露而露 但我認為伊絲塔並不能算在內 若依照祂在神話上的職能與古代神像 其實祂「穿很少布」這點是算說得通的 3. 跟第二點有關 我反而會認為相較於同為凜臉的艾蕾 伊絲塔是蠻適合一些露出度高的新衣或泳裝 而非反過來包緊緊 至於說適合伊絲塔的泳裝是什麼? 大概是「性感綁帶式黃金比基尼」吧 4. 個人最愛的造型是神代回歸 但到現在遲遲不實裝靈衣也是...... 5. 個人認為FGO版伊絲塔塑造 其實跟現實神話反著來 A.以現實信仰上的知名度跟影響範圍,伊絲塔遠高於艾蕾什基伽勒。但遊戲反而是以艾蕾為重點塑造對象 B.現實的伊南娜/伊絲塔的職掌範圍包含「愛情/性愛」。但在FGO中,往Master Love勢為重點塑造方向的反而是冥界女神艾蕾,伊斯塔則沒那麼顯著 C.至於伊絲塔自身的角色性,我曾與部分兩河神話宅交流過,而他們認為「僅以《吉爾伽美什敘事詩》的內容就去論斷『伊南娜/伊絲塔是惡神/惡女』實乃大錯特錯」。個人認為相較於FSF版,FGO版伊絲塔則是被定型化、標籤化為「沒用女神」或「搞笑角色」。可以說祂外表像凜,但凜的大多數優點或討喜的一面卻分割給了艾蕾 . 6. 那個人推伊絲塔的理由為何? 主要還是因為祂比較自信瀟灑的那面吧 7. 個人比較期望的FGO版伊絲塔塑造 相較於艾蕾的「ML勢」 我反而更希望往「可靠的女友/可信賴的後盾」塑造 如: 從某個「以伊絲塔為主推角色的活動特異點」 去讓伊絲塔經歷某種角色成長 最終成為一柱更為成熟可靠的神靈從者 8. 我常有這樣的想法:「若伊絲塔&艾蕾是出在更晚近的時期,祂們可能會有至少一個靈基,是用成年凜或巔峰期凜為宿主」 9. 相較於汎人類史版 我其實沒那麼喜歡太空伊絲塔跟太空艾蕾 但這主要原因是出於「對整個蒼輝銀河設定感到有違和」的緣故 簡言之,覺得蒼輝銀河頗有「企圖把過往的胡鬧時空扶正,但又因為不少從者的規模太大,又很難真的去嚴肅看待」 不過如果未來要出新凜系 我希望能夠出太空伊絲塔設定文中 曾提過的阿娜特或阿斯塔蒂(皆為汎人類史版本) 10. 今後也請多多指教,我迦的「勝利女神」!
關於伊絲塔與艾蕾 1. 個人覺得 伊絲塔外表更像凜 但艾蕾則是個性更類似「凜個性中較討喜的那面」 2. 其實如果結合房間語音與機台版畫面 伊絲塔還是有「嬌」的那面 甚至機台版的房間語音 還直接把「讓我成為你的勝利女神」後面的語音 改成「若把眼光轉向其他弓職,我就對你降下天罰」 這樣看的話 伊絲塔對御主多少還是有ML或佔有慾 但跟艾蕾比起來還是輸了 3. 其實我覺得 FGO對女神姐妹的描寫 某種意義上是跟現實反著來 現實上伊絲塔知名度比艾蕾高 信仰上的影響力也很大 近東的阿斯塔蒂、希臘的阿芙蘿黛蒂 似乎都有受其影響 然後伊絲塔在現實神話的職能包含愛之女神 不過FGO反而較專心去塑造艾蕾 以及讓祂有更強烈的ML傾向 4. 若要提高伊絲塔人氣我覺得也不難 可以做一個 以伊絲塔會主要迦勒底方戰力的活動特異點 然後安排伊絲塔對戰以巴力為黑幕的各路「歪神」 而伊絲塔在該活動特異點 會有所謂的「角色成長曲線」 最終成長為更加成熟、負責任與可靠的神靈從者 比起艾蕾的ML或「婆」 我對伊絲塔的人氣提升 可能會希望往「可靠的女友」去塑造 5. 我記得曾有對兩河神話有一定理解者 說「若要理解現實兩河神話的伊南娜/伊絲塔,就不能只從《吉爾伽美什敘事詩》去認識祂」 我記得該人這麼說的理由 主要是想表達該女神的形象應更為多元複雜 而不只是「惡女」那麼簡單 6. 其實個人覺得 伊絲塔很適合當冠位弓職守門人 理由: 有神代回歸立繪 就缺神代回歸版戰鬥模組 可以叫天之公牛
《摩斯拉:怪獸女王》第四集故事概要 在怪獸安特拉的巫女們 成功安撫安特拉 並與摩斯拉達成合作關係後 主角們開始帶摩斯拉進行一連串特訓 方式就是跟安特拉與各種地球產怪獸對戰 第一戰:摩斯拉VS安特拉 勝者:安特拉 獲勝方式:安特拉用巨顎制伏摩斯拉 . 第二戰:摩斯拉VS瑪格瑪 勝者:摩斯拉 獲勝方式:摩斯拉用其巨大足爪擊敗瑪格瑪 . 第三戰:摩斯拉VS泰坦巨水龍 勝者:摩斯拉 獲勝方式:從觸角發出脈衝光線打敗泰坦巨水龍 . 第四戰:摩斯拉VS安基拉斯 勝者:安基拉斯 獲勝方式:安基拉斯用「雷霆球」攻擊(其實就相當於GFW版的暴龍怪球烈彈)把摩斯拉擊落 . 第五戰:摩斯拉VS加巴拉 勝者:摩斯拉 獲勝方式:摩斯拉用翅膀把加巴拉掃倒後將之壓制 . 第六戰:摩斯拉VS巴拉貢 勝者:平手 獲勝方式:巴拉貢看似很中意摩斯拉,無明確勝者 . 第七戰:摩斯拉VS巴朗&拉頓 勝者:摩斯拉 獲勝方式:巴朗敗於摩斯拉的高速俯衝、拉頓敗於摩斯拉的高速翅尖斬 . 第八戰:摩斯拉&安特拉VS曼達 勝者:摩斯拉&安特拉 獲勝方式:兩者成功協力打倒海龍曼達 . 最終戰:摩斯拉再戰安特拉 勝者:摩斯拉 獲勝方式:未明確畫出來 . 雖然摩斯拉在這些特訓戰中逐漸變強 但是美加基拉斯也沒閒著 她在這些年也逐漸將她吸收的親摩斯拉之力 融入到她體內並開始進化 當主角二人組 在討論當一切結束後 小美人是否還需要她們時 進化的美加基拉斯......奧美加基拉斯 已先飛來襲擊摩斯拉&安特拉了! 下回待續......
對於突變恐龍的看法: 1. 要說的話 單論設計而言 我對迅翼龍的喜好高於異形暴龍 2. 個人喜愛的一個迅翼龍行為 是「牠會對自己在玻璃中的倒影感到好奇」 3. 但總體而言 突變恐龍給我強烈的「因為前面都有虛構物種所以這次我們也要塞虛構物種」的感覺 然而這兩種虛構生物的劇情定位 完全可以用實在物種頂替 並用其他方式來讓搜救直升機墜毀 4. 對我而言 本作應該要「全部使用實在物種」 才是真正意義的原點回歸 5. 若真要置入虛構生物 比起老調重彈一再使用突變或混種生物 我更想要重新發掘與引入「未發現的未知新種恐龍」 這個在第一部侏羅紀世界製作時期 曾存在但被柯導捨棄的概念 6. 我認為使用未發現新種 不僅算是種新氣象 我也很好奇 當古生物學者亨利盧米斯 知道世界園方 曾培育出未被傳統學界發現與命名描述的新種 卻更加著眼於其商業價值而非學術價值 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而讓這座「曾用來安置失敗品的島嶼」 置入架空未發現新種 也是對現實世界中「帝王暴龍」構想發展過程之致敬 當初本想要用設定為未發現新種的Malusaurus 作為侏羅紀世界的原創反派 但柯林崔佛洛捨棄了此構想 改而使用「基因混種」為背景設定去構思帝王暴龍 7. 在個人的「未發現新種」構想中 異形暴龍會被Malusaurus取代 迅翼龍雖然留下 但其設計與背景故事會被重新想像 而成「虛構的未發現新種擅攀鳥龍科」 本屬居於侏羅紀時期的歐洲 體型則與部份大型馳龍科恐龍相當 本屬與當地迅猛龍族群的關係 也會被重新構思為「勢均力敵的競爭關係」 雙方都會主動去狩獵對方以移除競爭者 其中一隻迅翼龍被佐拉擊斃 剩下一隻則被一群迅猛龍圍攻而亡 8. 好的 那為什麼我會將迅翼龍 重新構思為「歐洲的未知大型擅攀鳥龍科」? 主要是: A.當初迅翼龍情報釋出時,不少歐美社群將之與歐洲雙足飛龍類比,有的堅持「侏羅紀系列不應該有虛構生物」的古生物宅,更是大罵「龍/雙足飛龍不屬於侏羅紀」 B.也有一些古生物宅嘗試將之與奇翼龍等擅攀鳥龍科類比 C.Malusaurus本身就是被構思為「虛構亞洲物種」,再把迅翼龍設定為亞洲物種,恐會重複性過高 D.我也想藉這個背景設定,去探討「某些恐龍類群的實際分布範圍,可能遠比化石證據能呈現的還要廣」
決定改寫了幾張黑魔導新卡效果給各牌佬評價評價 1.毀滅的黑魔術師: 「黑魔導」+光·闇屬性怪獸 一回合一次,此卡除融合召喚外 也可以利用下列方式特殊召喚 ●在雙方回合,解放己方場上的一體等級六以上的闇屬性魔法師族怪獸,從額外牌組特殊召喚此卡 ①:此卡之卡名在場上與墓地被視為「黑魔導」 ②:此卡融合召喚·特殊召喚的場合發動,除外對方場上至多兩張卡牌,並將1體「黑魔導」與記述有「黑魔導」卡名的卡片從牌組加入手牌 ③:此卡不會被融合怪獸以外的怪獸破壞,亦不受融合怪獸以外的怪獸效果影響 改寫部份: 把特殊召喚條件的「僅能」改成「可以」 然後特召條件改成「雙方回合」 以及把除外改成解放 同時第二效果方面 追加除外效果 可加入一張黑魔導「跟」一張有黑魔導卡名的卡牌 並追加第三效果作為抗性 . 2.合體魔龍提邁歐斯: 「黑魔導」或「黑魔導女孩」+龍族·魔法師族怪獸 此卡的②與③效果一回合只能各自使用一次 ①:在此卡特殊召喚時適用,到下個己方回合之前,此卡不受其他卡牌效果影響 ②:此卡之攻擊數值,能上升相當於「雙方墓地·除外狀態的魔法卡·陷阱卡總數×200」之數值 ③:在雙方回合,以對手場上的一張卡牌為對象,將該卡破壞 改寫部份: 主要是改寫第二與第三效果 . 3.提邁歐斯之眼光: 速攻魔法 此卡的①與②效果一回合只能各自使用一次: ①:以自己場上·手牌·墓地·除外狀態的1體「黑魔導」、「黑魔導女孩」、「種族為魔法師族的『混沌儀式怪獸』」為對象發動 將該體怪獸作為融合素材回歸牌組 並將以該卡名為融合素材的1體融合怪獸 以視同「提邁歐斯之眼」的效果進行融合召喚 以此效果召喚的怪獸 在被對手怪獸破壞的場合除外 ②:當對方發動怪獸效果時發動,將位於墓地的此卡除外,使該效果無效化,接著從下列效果選擇一項發動:●將一張「提邁歐斯之眼」從牌組·墓地·除外狀態設置於場上 ●將1體「合體龍提邁歐斯」或「傳說騎士提邁歐斯」從牌組·墓地·除外狀態特召至場上 ●將1體「黑魔導」或「黑魔導女孩」或「種族為魔法師族的『混沌儀式怪獸』」無視召喚條件,從牌組·墓地·除外狀態特召至場上 改寫部份: 主要是出於「部份由動畫卡實卡化者,有時會追加一些原作沒有的效果」以及「可一卡出紅爹與白爹」想法 將效果影響對象 加上「種族為魔法師族的混沌儀式怪獸」 如:黑混沌魔導 然後追加可以康對方用的第二效果 同時這第二效果 可以檢索或調度提邁歐斯之眼、合體龍提邁歐斯、傳說騎士提邁歐斯 以及黑魔導、黑魔導女孩 和「種族為魔法師族的混沌儀式怪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