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塔刹
江湖路远,总会相见
关注数: 643 粉丝数: 539 发帖数: 48,922 关注贴吧数: 23
从今年开始起,征收了2018年的五门堰灌溉水费开始取消 五门堰始建于西汉王莽居摄二年(公元七年)距今已有2018年的历史,是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是汉中盆地黄金水源,成就了汉中盆地粮食稳产、高产的富庶之地。 五门堰最初灌溉面积是0.8万亩,经过多年的水利基础建设提升和扩能增效,现在实际灌溉面积达2.7万亩,远期目标是5.12万亩。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提出了逐步取消各种农业税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户增收。2006年免除农业税后,国家发改委也出台政策,逐步减免取消农业水利灌溉收费。 五门堰灌区虽然灌溉面积有限,但大部分覆盖城固县平川地区,西南方向最远覆盖到沙河营镇巨家湾村,向东南最远到达莲花乡大草坝村,滋养了城固县粮食最高产区。 这次五门堰灌区水费的取消,结束了自西汉以来,实行了2018年的水费收缴,对一个农业县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汉中地区其他灌区逐步减免、取消水费做出了探索。据我所知,汉中地区的石门水库灌区、湑惠渠管理局灌区、冷惠渠灌区、汉惠渠灌区还在向农户征收水费,五门堰灌区是头一家,对农民来说是利好政策,是将促进农业增产、农户增收,让城固农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五门堰灌区属于城固县水利局管辖,暂不属于湑惠渠管理局管辖,这一点要思路清晰。五门堰灌区的干、支渠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官渠”,原公镇的村民的湑惠渠东干渠也叫“官渠”,其实不是一回事,各是各的,湑惠渠灌区目前还未全部取消。
月亮牌方便面为什么能一炮打响,在汉中地区火了好多年? 月亮牌方便面在汉中地区不仅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心中美食,还是那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和情怀。以至于现在方便面厂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各县区的自媒体创作者纷至沓来,拍摄素材。 月亮牌方便面投产即开挂,在汉中地区消费终端火了二十多年,一个村集体经济办的乡镇企业,为什么在汉中地区有影响力,在陕西省内是名优产品? 原因是多种因素的,首先从当时时代环境讲起。 月亮牌方便面原厂城固县东方精制食品厂,始建于1985年5月18日,比华丰方便面厂创办还早一年。是全国最早引进日本生产线的厂家之一。 当年9月底,产品正式下线,投放汉中地区城乡市场,并一炮打响,深受消费者喜爱。 刚开始月亮牌方便面叫东方牌方便面,以村名为商标,市场零售价0.30元。后来因河南郑州东方尚武方便面,撞脸“东方”logo,次年更名为“月亮牌”。 月亮牌方便面能一炮打响,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得益于地、县、镇、村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 当时和城固县东方红村情况相当的还有汉中太白村、张万营村、南郑大河坎镇油坊村、勉县火花村等城中村,他们怎么没引进日本方便面生产线?没想到这个商机? 这就不得不说东方红村委会的邻居是谁了?对门就是县轻工局机关所在地,当时的县轻工局在汉中地区都是工作业绩数一数二县级局。尤其是在招商引资这一方面更是能力超群、项目为王。积极给全县各级企业提供国家开放政策、引进技术等信息。
在千里之外,有一件和城固高度相似的清朝文物 今年是张骞纪念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十周年,本帖就是纪念2014年张骞纪念馆在卡塔尔•多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纪念贴,城固县张骞纪念馆距今仍为陕南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4月,县上文物部门接到南乐附近村民提供的线索,说有一家废品收购站堆场内有一口刻着外文和精美图案的大钟,经过文保人员的鉴定,确定为古路坝天主教堂从意大利进口的西式大钟,并运回县文化馆妥善保管,2019年城固县博物馆建成后,将这口清朝时期从意大利进口的西式大钟搬上展台,供观众参观。 城固县博物馆今年夏天升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那么这口西式大钟至少也是国家三级文物。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意大利进口到城固县古路坝天主教堂的西式钟共三口,现在仅遗存这一口,相当珍贵。西北大学复刻了两口,天津大学复刻了一口,分别陈列在校史馆里,以纪念曾经烽火岁月在城固艰难办学的历史。 上个月,我到距城固县1200多里的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沈娅天主教堂参观时,发现沈娅天主教堂里进口的意大利西式钟和城固县的西式钟,从造型、铭文、图案上等高度相似,只是咱们这口钟顶上的一个系系给断了,铭文和图案稍微模糊一些。 经过考证,这两口意大利西式钟,均来自意大利莫里塞大区中部小镇阿格诺尼•马里家族铸钟厂,这家铸钟厂最早创建于中世纪,现在是第24代传人,由于需求减少,这家老牌的铸钟厂现在转型博物馆,不仅出口到中国,还为意大利比萨斜塔、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铸造大钟。 1905年这三口大钟从意大利佩斯卡拉港出发,经亚平宁半岛东部的亚得里亚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上海长江口、汉口龙王庙、钟祥、襄阳、老河口、安康、城固等地辗转大半年,运到城固县古路坝村。 三口钟,只有一口保存到现在,非常珍贵,里面传递着一百多年前东西方交流史、当时西方工业状况、当时国际运输状况、教堂运营、西北联大在城固办学状况等信息。 这张图片就是陈列在城固县博物馆西北联大展厅,清朝末期从意大利阿格诺尼小镇•马里家族铸钟厂进口的西式钟,整体造型像一个梨削去了底部。 大家可见顶部一个系系断了。
城固县城恢复历史风貌建筑之察院 察院可不是古代的检察院! 是从 唐朝 ---北洋政府前 ,中国 封建社会 专门设立的 监视地方官吏的 机构。相当于现在的 巡视组,但又比 巡视组的权力大,而且是 常驻机构。其目的就是 封建君主专制,巩固自己的 皇权。察院的官吏 不仅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也可由皇帝赋予直接审判行政官员之权利,并对府州县道等审判衙门进行实质监督,也可在监察过程中对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察院不光城固有,各县都有。西乡县 至今有 察院小学。县城面积本身就不大,各种衙门、文庙、宗教场所,把 3/4的 有效面积占去了。这在 中国古代 中小城市也是 很普遍的。让 老百姓 苦不堪言。 这里是城固老城西北角一一上察院巷24号,县轻工局斜对面,是近一两年城固县城恢复的古代城固察院衙门现场。 这座古建筑是城固县城非比寻常的古建筑,先后是察院衙门;抗战时期联大教授、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曹靖华旧居,在这里翻译出肖洛霍夫的《死敌》《小无赖》等外文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是汉中专区军分区后勤部机关所在地;东方红大队部;县印刷厂制版车间;轻工局部分办公用房;县房管局直管公房出租给七十二家房客等等用途,直到两年前,县上决定修缮老城区历史风貌建筑,才使察院衙门恢复历史真容,面貌焕然一新。
城固县两个以关公命名的村名 11月1日上午电视剧《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陆树铭先生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6岁。陆树铭先生所饰演的关羽形象十分经典,令广大观众们印象深刻,他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网友们纷纷感慨“世间再无关云长”。 三国谋士如云,武将如雨,唯有一个人对现代人影响最大,这个人就是关羽关云长。 关公活着就是当世第一大网红,死了以后不仅民间一直纪念,还获得了体制的认可,成为跟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人,被儒释道三教并尊。 到了现代,那更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拜关公,之所以,关公会受到如此追捧,是因为在关公的身上寄托了中国人对忠孝节义这四个字的所有想象。 关公从一个乡野村夫,成为三国第一大网红,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寄托了中国人对英雄的所有畅想,因此后世才会一直纪念他。 全国各地有很多以关羽命名的地名,虽然形式各异,但总得来说都围绕着纪念关羽这个核心主题。 在我们城固县也是如此,全县以关羽命名的两个村,一座是城西关王堡村,一座是天明镇关帝村。 关王堡村,大家都很熟悉,现在是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不仅如此,关王堡村还出网红,还出能人,一直很受大家的关注。 不过,在改革开放前,关王堡村可不是这样子。关王堡村原属于建安公社,虽然离城很近,离汉白公路(那时候还没有108国道一说),但通村公路一直未硬化,加之又是大村,人多地少,村民进出村极为不便。虽然离城很近,但一直是经济薄弱村,村集体实力远低于周边的西寨村,江湾村等。 不过,在当时,关王堡村在全县也很有名,一个是豆制品加工专业村,一个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安知青在汉中地区的集中安置点。 豆制品加工就不说了,主要是做豆腐,泡豆芽,加工豆腐干等。 对于知青,不得不提。好的在关王堡村插队的知青,后来返城,人才辈出,有在新的岗位上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的,有的当上了中高级干部,有的当上作家。他们的回忆录里都描述了当年在关王堡村的火热生活和眷恋。
疫情防控期间,我所了解的城固保供情况 突如其来的疫情管控,让大家措手不及。虽然我远在他乡,但每时每刻关注城固的疫情防控进展情况,期待疫情早点结束,大家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中、小学生能及时返校。 尤其是主、副食品、蔬菜、生鲜保供问题,我也和大家一样关注。 这次是城固县首次大规模新冠防疫管控,在保供方面,肯定会出现准备不足的局面, 不过据我了解,县上相关部门在积极作为,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从准备不足到逐步向好,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不会太长,请大家要有信心。 城固是农业大县,不管是粮油,还是蔬菜,生鲜都完全能够自给。货源方面请大家不必顾虑,关键就是在无接触配送这个新业态上,头一次经历,确实产生了滞后情况; 另一方面,城固县城本身人口体量不大,不像其他人口体量大的城市,保供产品不会出现买空卖空现象。 目前县上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本县内农超对接,积极组织货源,也解决农户们的卖菜难。 现在最忧心的是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一一已经丰收在望的柑桔运不出去,广大果农心急如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成熟的柑桔不能烂在地里! 面对疫情大家还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抗疫,不悲观,不躺平! 这次城固首例病例多次出现在县城大西关老马家蒸笼店,说明消费者对这家商铺的认可, 老马家蒸笼店不知是卖竹器的?还是卖包子的?等下次返乡,我一定去看看,如果是卖吃的的,我一定去尝尝。 眼下,城固县正值霜降时节,天气晴好,气温回升。也是城固秋播大忙时节,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农时不等人,只要农户不出村,城固的秋播还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城固郊外,到处都有农机具的轰鸣声,还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最后还请广大人民群众在表达诉求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切不可无中生有,制造噱头,制造话题。一旦核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造成不良影响,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在遇到生活困难时,第一时间向属地村委会或社区或网格员等属地基层部门求助。
在明朝,有位江南才子从未来过城固,却为城固增色不少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对于文物大县的城固县来说,今天来说说在城固县以外,对城固县有益的事。 在当下,即使各种融媒体、自媒体发达,在汉中地区以外,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张骞事迹,甚至不知道城固县在哪里,这说明城固县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当然这也不能强人所难。 然而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江南才子,从未到访过城固,却为城固县增色不少,这在他一生中的经历,也是不多见的。即使是放在当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这位江南才子叫董其昌,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曾当过明朝天启年间的礼部尚书(正二品),不仅如此,董其昌还多才多艺,还是山水画家、书法家、诗人。 存世的画作有《白居易琵琶行》、《岩居图》等,诗作有《东林寺夜宿》等。 董其昌的书法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就有他为城固县石牌楼题写的“南国文宗”存世了324年。 石牌楼的历史我就不讲了。原址大致在现在的城固县城武汉商场对面的中轴线街道上。 在全国,能有即是高官,又是江南才子,还是大书画家的全能型人才,题写的纪念物,少之又少。能为城固县建筑物题字,显然是对城固县是知情的,目的是明确的。即使在中国古代,任何大咖也轻易不会随便赠予自己的才能和作品,所以城固县在全国来讲,是很幸运的。 怀着对董其昌的崇敬和感激,我以我个人的名义特意拜谒了董其昌墓,不仅为他是江南才子,还感谢他为城固做出过一定贡献。 董其昌墓孤零零的位于江南的一座深山老林里,周围也没什么景区和住家户,很不好找,我去了两次,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 第一次是探路,由于快到现场,天色已晚,于是我决定择日再来。 第二次在酒店起了个大早总算找到了,按照我们城固县的风俗敬了一下。 由于董其昌被朝廷赐予谥号“文敏”,所以碑文上写的“董文敏公”,还望大家理解。
在县城,有一所历史悠久且低调的公办小学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幼升小时节,不少家长为了给娃报一所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小学,在咨询,在想办法给娃创造条件;社会上也有自称有门路,包进,类似中介的机构或个人,还请广大家长擦亮眼睛,甄别真假。 一般情况下,施教区内的适龄儿童无需所谓的“门路”,原则上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应收尽收,不能拒收。家长们也没必要过于担忧。 好了,言归正传。 在我看来,县城内除了两所创立于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办小学外,还有一所历史悠久,有着爱国主义传统,且多次受到市、县多次表彰的公办小学,那就是胜利小学。 胜利小学是全县唯一一座创建于抗战烽火岁月的完全小学。 创建于民国三十一年,建校距今有八十年的历史, 因此,教学实力还是有的。 胜利小学原名为新民小学,在解放前是城固县一所天主教教会创办的外资津贴小学。 为什么取名“新民小学”,新民是中国古老词汇,基本意思是,使民更新、教民向善。近代,梁启超呼吁“新民” 的理想人格,民国开始流行,用在校名上,是再好不过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教育主权,于1952年12月7日更名为胜利小学。 为了体现出国家主权的行使,以及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普惠性质。 是新中国后,城固县收回国家主权的象征之一, 胜利小学也是全县最具有爱国主义传奇色彩的小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