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的钢板
刘俊甫3
好累~~
关注数: 257
粉丝数: 457
发帖数: 46,604
关注贴吧数: 224
回看了下自已的贴子 最想抽自己的一集我到底是为什么要把这玩意儿推上桌的?但有一点,确实比花洒一代好听
傻普这给我扣的 TM 6000多的电脑 这声卡也太丐了点吧鸡哥都用上ALC 298了,丐不说,采样率就这么点?
一个奇怪的总结 怎么说呢 ,回看我买这一票平头塞子的整个过程,虽然说实话 基本档次覆盖挺全的 ,50以下的有50多的有 百元的也有(蓝帽和u2) 像707或者Air前旗舰甚至是cm2000ti也买了, 但是如果论起使用频率,除了707以外,其实最多的其实是op139和和尚这堆便宜塞子。 我是极度不情愿给人推荐千元以上的平头的。买2000ti很大的缘故就是我真的真的挺喜欢那条16年买的ckr9。或者说2000ti只要听用ckr9听的那些女声好听就行,其他我都不想去管,平常听歌,用那堆几十的玩意儿还挺好, 有点要求买个eb2s或者b70/b80差不多了,甚至 这个价位 你去碰碰 微翼或者白菜 这类的作坊其实也坑不到哪儿去。
一如既往的听感贴 本来发在开箱贴里来着,居然给我删了
#砖心听# 谈谈我曾经喜欢过的VOCALOID创作者 说实话,我也的确很久没有关注V家出没出新曲子了。遥远的记忆似乎仍停留在了2017年,也正好是初音ミク10周年的诞生日,出现了许多的老面孔,也包括我一直比较喜欢的P主——wowaka,或者说 现实逃避P。 老wo应该算是和doriko同一批入坑的V家P主之一,或者说,与同期的创作者相比,wowaka的曲子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米津早期偏机械男性风的中二曲风不同。Wowaka则是非常快速的电子风——啊,准确来说是疾走式,逼死一众翻唱的电子曲风,老wo自己都唱不了的那种。比较典型的就是09年发布的《裏表ラバーズ 》超快的节奏 快速的电子风,外加超高的音域,抓耳的同时,也几乎告别了翻唱了。老wo的曲子与其说是好听,不如是“毒曲”听了会上头的那种,因此也常年在niconico上霸榜,在MIKU的感谢祭演唱会也十分受欢迎——直到那件事情 2010五月,先是“世末舞厅”被指与2010 年 5 月左右,有人指出与 SPARTA LOCALS 的歌曲“Peace”非常相似 wowaka 也坦率的承认,确实受到过影响(woaka,私底下其实非常喜欢这支乐队)但促使矛盾激化的是同年7月,wowaka 的另一首曲子“在灰色的地带中”被好事者造谣抄袭另一首V家p主的名曲“炉心融解”。风波过后,wowaka创作了《アンハッピーリフレイン》作为回应,并退出Vocaloid创作,直到在2017年,为庆祝初音ミク诞生十周年,重新创作了《アンノウン・マザーグー》。 《アンノウン・マザーグー》作为wowaka的回归作,(也是他在V家的遗作)曲风相比较之前的快速疾走的电子风,其实要舒缓不少,《アンノウン・マザーグー》相比于以前woaka任何的曲子,感情色彩都更加突出,他将破碎的内心一片一片拾起,最终回到了这个地方。《裏表ラバーズ》吸引我喜欢上了他的音乐,《アンノウン・マザーグー》让喜欢他音乐的人们看见了他的内心。wowaka,的去世是所有人未曾预料到的意外。“现实逃避P”最终还是逃避了现实,去往了理想的世界。
开个玩具平头 没错 就是文具厂的蜂鹰
假货最多的耳机是哪一副——MX500公模变迁史 前排声明,资料来源于绿檀 知乎 以及家电论坛,多为个人用户发布,如有勘误,多谢指正。 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于我做的那个低端塞连载:【图片】低端平头塞连载系列【国砖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9276928989?pn=1其实HI吧也有,https://tieba.baidu.com/p/9278882200?pid=151258812248&cid=0#151258812248 虽然以前稍微提过一嘴,但终究只是提过一嘴,虽然确实做的时候非常迷茫——这破模具的塞子太多了,同时也让我对MX500这玩意儿的来历很感兴趣。以及比较好奇这类型塞子泛滥的原因。当然MX500的诞生起源说法很多,一说是森海全权负责,更多的说是丰达从建伍肚子简化来的,依据现在能找到的资料,我更倾向后者。 诞生始末 虽然被叫做MX500公模,但是这个模具出生的时间其实要早于MX500。早在1996年,建伍的MD随身听佩塞就已经长这个模样了,与MX500的差异在于建伍塞子的“腹部”隆起了一块,由于没有型号 被老烧简称为“建伍大肚子”,算是MX500的原型。也是OP139用的模具。 MX500的模具其实更像是简化生产后的版本,并且这一版模具其实稍早于MX500用于夏普的佩塞上,大概长这样。单元阻抗16Ώ。(MX500的祖宗)(夏普MD佩塞 ,从发布时间看 稍早于MX500 )
我晚上不该听铁三角的 这下好了,睡不着了
写个入烧推荐吧 (超穷档) 起因自然是因为某个hifi湿婆门。 不过骂归骂。 还是提一嘴吧。
建议改名为云排位哦 24年:“如果你让我选一个听摇滚的平头塞,mx500以及它公模的一整个系列 都是我的首选” 25年 “这也是我第一次听” “像这种人声又干又……总之没什么感情” “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能火这么多年” 给我气笑了
都快万麻了,吧友的话 50by 都快万麻了,吧友的话 50by
发现了个很罕见的玩意儿 地外的猪嘴塞,别说...还挺好听,风格一股子老式mp3配塞味。还挺好听?
打包出点小玩具 舜仕发现号DP100公模平头 time Ear种草, 打包两条微翼的启辰R 50by 给即将到来的老登腾位置
依旧还是2000ti 声音我锐过了,所以千万不要吵架,千元不要吵架 主要是写一下铁三角这些奇葩玩意儿的一些奇葩现象,就当锐评2000ti的番外看。
继承一一 谈谈cm2000ti 可能把这个帖子归类为女毒巡回主题才更好? 按理来说 接@觊然如此 一转眼,我手上的铁三角们其实上了岁数,按道理来说,后继者应该是ckr100才对,然而我却没有买——因为ckr100的声音走向在我听来一一太正常了 我知道这个结论有点抽象—— 但是许多铁三角的塞子 其实越是声音莫名其妙,反而越受欢迎(这点就比较奇怪)
#砖心听# 玉置浩二《行かないで》 漫无目的随机播放到了《画心》这首曲子,虽然我对《画皮》这部电影其实不太感冒。相对于电影,我其实更喜欢其中的主题曲《画心》这段由钢琴演奏的旋律充斥着太深太重的悲伤情感,却又如此的好听,不得不感叹日本作曲家确实挺擅长写这种表达悲伤苦楚的旋律,不过《画皮》“中国影视作品配日本曲”的做法并不是第一次。早在《画皮》上映的19年前,也就是1989年,央妈和日本富士电视台就联合摄制过电视剧《再见,李香兰》——许多人估计会感到陌生,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港乐爱好者,估计都听过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歌神演唱的《李香兰》而日本版本的主题曲则是今天介绍的《行かないで》(不要走) 虽然是一首曲子,但是《李香兰》与《行かないで》本质表达的情感,以及所处的视角并不一样。《李香兰》其实更多的是处于一种“旁观视角”更多是一种时过境迁,往事如烟的唏嘘,如果具象化的阐述,颇有点看完人物传记之后的一句叹息。 而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则更偏向于李香兰本人的视角。事实上,李香兰出生于一个中日混血家庭。母亲是中国人,父亲也因为汉语说太好,被日本当局怀疑与抗日分子来往而被撤职入狱。《行かないで》其实应该更多取材于李香兰的感情史——第一任,外交官之子,“我保证我会完完整整地回来和你结婚,和你永远在一起,请相信我。”然后 在缅甸的丛林中失踪,以及她的保镖儿玉在参军出征的前一天,向李香兰表白心迹——然后他就死在了炮火中(所以,不要立什么“打完仗就回家结婚”的FLAG好吧,这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啊喂)所以也不难理解《行かないで》的情感为什么如此悲伤,以及,绝望 二叔那一句句气若游丝的“行かないで所透露出的无助,悲伤。”也使得这首曲子相较于他在安全地带的其他作品,听起来有着明显不同的感慨。
看来还是我理解不了水式低频 先叠甲,我听铁三角我听final创新爱华磁带机,我听音观不正,求求听stax的水月🐠们高抬贵手,好了,叠完了 ttk
搞点事情,今天来锐评一下 谈一谈这俩个头子,好像在某个🐲人排位图上的推荐来着,巧的是,这俩在我这里 都不太受宠。
写个小总结吧 反正 cm2000ti买了锐了,我也是这个为这一个阶段做一个总结了
#砖心听# 最可惜的P主是哪位。 提起YOASOBI,以及《アイドル》这首曲子,大家肯定不陌生,我也头一次见到NHK的红白有如此热闹的阵容,当然YOASOBI大火的原因在我看来其实源自于他们“故事诗”一种有趣的形式,(虽然对于我这个听术曲的人来说,也很熟悉了,但是看到真人演唱还挺高兴的)虽然近年来像米津玄师,或者YOASOBI这类有着VOCALOID P主背景的创作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有些熟悉的身影却慢慢的淡出,比如doriko。 没错,我最早接触到的曲子其实就是doriko创作的《夕日坂》以及《ロミオとシンデレラ》,早年的声库性能并不强大,所以其实许多曲子都存在一种“机械感”(当然米津玄师和老WO的除外,那是个人特色)而doriko的曲子则是赋予了作品本身“情感”。虽然我喜欢的大部分doriko的作品都是……小黄曲。没错,虽然doriko的曲子在早期非常受欢迎,《ロミオとシンデレラ》也是早年miku演唱会里人气非常高的曲目。但是由于词曲创作里其实有大量“搞颜色”的内容,他的作品也没少被niconico限流。当然,doriko 的曲风相对于其他大火的P主,本质上更接近于传统音乐路线。这也使得他的曲子无法像八爷(米津玄师)或者wowoaka那样,有着强烈而鲜明的个人特色。但doriko相较于其他大量运用电子音乐,风格激烈的的术曲,却是非常的耐听。这也导致他的曲子一直深藏于我的曲库。但是近年的确鲜少在NICONICO上见到他的投稿。也不免有些唏嘘。
索尼和铁家多少有点不为人知的交易 我寻思我这一堆铁三角味儿都挺大的。 但是总觉得插到索尼上的声音都挺……正常 看来还是金1固件的味儿更大
新和尚感觉还可以 先不打自招一下,我确实给这玩意儿写过小作文(毕竟他家入门和尚的A1和之前的plus 一直都是砖吧吧务们的御用睡觉塞) 但SL的声音也确实不错 这玩意儿比A1强在它没有A1那样高频占比过多,听上去又紧又涩的感觉。它的流行风格其实是更靠潜二五一点, 相比老和尚那种有点死版的高频,取向更动次打次一点,但是解析力好不少。重要的是 SL单论售价其实比那个39的老和尚更便宜。也不用怎么管前端搭不搭。 听人声糊糊乐就用送的那根尾巴就行。至于升级潜力问题 直接用Q11或者笔记本板载卡这类音量放大器推就行。
我们CHI-FI真是继往开来,人才辈出 又是一个chifi震撼瞬间, 这次是精音
锐评一下cm2000ti这个铁家三小姐 我不信这次还删
其实就是早上到的cm2000ti
一大早就捡到了快递 原来是我最喜欢的日本水月雨啊,那没事了
改变——简评 微翼 MONK SL和“大力” 说起来,我买过微翼的东西其实也就和尚A1这一条塞子,因为他家那个及其特殊的购买方式一直让我非常不爽。但是他家的入门睡觉塞子“和尚”系列在我周围饱受好评,和尚Plus和后继型号A1也是他们家唯数不多没什么购买门槛的塞子。虽然A1的售价在那堆50以内MX500公模塞子有些贵,但50这个价位段就是挑不出听古典乐比他好塞子。当然,之前做50元平头连载时,我其实对铺天盖地的MX500公模感到厌烦。所以,当我听说新和尚50包邮,并且终于换摸具时,立马厚着脸皮找基友嫖了两个版本的新和尚。顺带着把微翼的新尾巴“大力”也一并要了过来 新的和尚全名称是“MONK SL”,“少林和尚”这个别名相较于之前的A1确实更好记。而且更重要的是。少林和尚终于摆脱了烂大街的MX500公模,换成了PK的摸具。 外观:虽然微翼宣称,最早的银色的少林和尚其实限量版本,外观上配色上,银少林也和前任的和尚A1非常相似。但是实际到手来看,后面的黑少林无论从配色,还是插头造型,都比早期的银少林看着要精致。前者从配色到尾插其实看着和MONK A1是更像是迭代关系。
改变——简评 微翼 MONK SL和“大力” 说起来,我买过微翼的东西其实也就和尚A1这一条塞子,因为他家那个及其特殊的购买方式一直让我非常不爽。但是他家的入门睡觉塞子“和尚”系列在我周围饱受好评,和尚Plus和后继型号A1也是他们家唯数不多没什么购买门槛的塞子。虽然A1的售价在那堆50以内MX500公模塞子有些贵,但50这个价位段就是挑不出听古典乐比他好塞子。当然,之前做50元平头连载时,我其实对铺天盖地的MX500公模感到厌烦。所以,当我听说新和尚50包邮,并且终于换摸具时,立马厚着脸皮找基友嫖了两个版本的新和尚。顺带着把微翼的新尾巴“大力”也一并要了过来 新的和尚全名称是“MONK SL”,“少林和尚”这个别名相较于之前的A1确实更好记。而且更重要的是。少林和尚终于摆脱了烂大街的MX500公模,换成了PK的摸具。 外观:虽然微翼宣称,最早的银色的少林和尚其实限量版本,外观上配色上,银少林也和前任的和尚A1非常相似。但是实际到手来看,后面的黑少林无论从配色,还是插头造型,都比早期的银少林看着要精致。前者从配色到尾插其实看着和MONK A1是更像是迭代关系。声音: 其实我也一度担心过少林的声音来着,毕竟少林作为 SM的小弟,他的大哥SM的声音对不少人来说,略显的有些刺激,我身边也有些朋友觉得老SM的声音过于偏素质,导致听感不太好。再加上我自己之前也觉的手上的MONK A1 对于高频乐器表现偏向的略重,不太喜欢MONK A1(这倒也正常,谁叫我日常听的都是些流行和女声歌曲呢)。MONK SL的表现则是显得要柔和不少.首先相比较于A1;虽说MONK A1不是那种高频过多过亮的塞子,但是略偏古典的调校,导致A1不是那么耐听, 高频稍微有点多。新的少林和尚相较于 A1,其实听感要更明亮一点,但是在高频部分,处理的比A1要柔和些,这使的新的MONK SL虽然听着比前代MONK A1更加明亮,素质更好。却也更加宽松。 至于前后两版少林和尚的区别,后一版的解析力稍微好一点。(但是后一版的黑少林确实比初版的银少林好看很多)两者的默认搭配依旧是启程R。再来谈谈“大力”这条新尾巴 虽然一直都知道微翼取名功底不好,但是当知道新的小尾巴叫这个名字时,我还是笑了一下,毕竟给一条银晃晃的漂亮小尾巴取这么一个名字也的确是有些…… 微翼很贴心的随机附赠了一个A口的转接头。 谈声音之前,我还是先绕回去谈谈SL,sl其实非常好推,不管是用启程R也好,或者说用别家的入门尾巴,SL展现出的声音都挺不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副流行,人声,高频稍微偏暗的走向,所以,在接大力之前,我其实对SL是相当满意。而SL搭配“大力”的组合,则是更加“均衡”。高频不再偏暗,听感偏明亮的同时,也没有出现因为推力变大高频暴走失控的问题,或许用更加“舒展”来形容更加贴切。横向声场舒展了不少。“大力”的线材换成了和SM类似的SPC线材,因此,信息量比入门的“启程R”大不少,当然,人声部分特性还是保留了下来。只不过更舒展的横向声场,以及更饱满的音色,其实使得SL更杂食,不管是游戏OST 还是流行二次元,听感都挺不错。说过题外话,我把之前买的MONK A1 也和“大力”配了一下,之前我一直觉得老款的A1的高频有些多,有些干涩。结果在大力上,这问题没了。流行的氛围感反而挺好了。 结尾还是聊聊搭配问的题,事实上,就SL默认附送的“启程R”对于SL来说,就已经很不错。SL自身对前端也没什么要求。而“大力”对于SL/SM来说,也不仅仅是“完全体套件”这么简单,不管对于A1 或者SL在“大力”的搭配下,提升都相当明显。或者把“大力”定位成 一个“小尾巴版的大威”更合适。和SM系列同款单元的SL只用个“启程R”也的确有点憋屈。
#砖心听# 安全地带 《All time Best》 非常奇怪的是,《AllTime Best》这周专辑其实有两张,没错,不管是作为主唱的玉置浩二,还是安全地带,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都发布了同名的专辑。并且封面风格也是统一的,这导致我在找歌的时候,一度晕头转向,搞不清楚想找的曲子在那张辑子里,干脆全下了,之前谈过玉置浩二个人的版本,现在来谈谈乐队的版本。 前一阵子在家看了《声声不息:港乐季》节目里详尽而细致的讲述了“港乐”兴起到千禧年受大木老师等一众新势力原创歌手冲击而慢慢走向衰亡的故事。虽然与今天的主题有些偏离,但是总让我有一股比较熟悉的“既视感”——大概是因为请了“谭校长”当嘉宾的缘故。而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便是重新填词于“安全地带”的处女座《酒红色的心》(日文也是这个意思) 如何形容这张专辑给我给感受呢。一开始,我其实以为这和10年复出的《Hits》一样,是重新把之前发行的曲子重新唱一遍。但耳机里传来的年轻而纤细的年轻男声告诉我的脑子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头一张CD1的曲子显然是安全地带刚刚出道不久发行的曲子,你会发现这一部分的曲子大多是十分激昂,一股子EVA蒸汽波的风格,同时又十分的青涩——这份青涩随着一首又一首的曲子慢慢消逝——直到《あの頃へ》嗓音唱腔的变化真的让人感慨颇深。发布专辑的年份据他们出道的时间已经有了35年。这也使得这张《All time Best》更像是一部乐队的编年史。当初乐队的成员大多数都已经成为一方大佬,天各一方或者因病去世。导致我听完《All time Best》的结语并不是惊叹于“安全地带”在那个辉煌时代创作了如此多经典作品,更多的是感叹岁月无情的唏嘘。
算是个 ……预告? 思来想去,还是把这玩意儿拍下来了, 说实话,无论是价格,亦或是需求,我似乎没必要去买2000Ti,作为一个自诩的平头仙人, 我手上的头子……亦或是我听过的,实际上已经很多了。虽然本质上我对ckr9的继任者 一一从e40到100is 也确实看了很多…… 最后还是选择了它,当作一个终点
6YCa6L+H572R55uY5YiG5Lqr55qE5paH5Lu277yaW+WkqeS9v+WKqOa8q13ml6Xor60gKyBBQ0fliqjmvKvpn7PkuZAK6ZO+5o6lOiBodHRwczovL3Bhbi5iYWlkdS5jb20vcy8xM0JkREl2MWFFb1gtb19HUzJDZE54UT9wd2Q9bjMxNyDmj5Dlj5bnoIE6IG4zMTcgCi0t5p2l6Ieq55m+5bqm572R55uY6LaF57qn5Lya5ZGYdjnnmoTliIbkuqs= 至于是什么资源 为了安全起见 我还是保密吧(虽然我自己并不是白嫖的) 不过倒还算全
不得不说 我水的u2真的是一条非常神奇的塞子 不管什么时候听这玩意儿,脑子里都会回想一个问题——这玩意儿是怎么做到一个这么抽象的声音的又厚又肥的结项,人声tm像跑到乐器的外侧一样的诡异听感。不管怎么推 都感觉人声闷的要命
水的声音非常上道了 上的黄泉道是吧你水要是真的上道 ,也不至于总是天天扯着Aria2吹, 只能说不愧创造了是柔和版SP3K的水月雨, 毕竟到现在都有人相信花洒1女毒的说法, 这几天回老家 一直听着eb2s pro来着 虽然我不是太怎么喜欢小蓝帽(主要是和绿帽比升级幅度太小不还贵了四十多) 但是实属比u2那阴间玩意好昕太多了。
#砖心听# 你喜欢听什么歌 这期砖心听比较特别,因为我并不打算去剖析,或者去推荐某某专辑。而是自顾自的谈谈“喜欢听什么歌”这个话题。 其实从我买的那堆铁三角就可以看出我的喜好。没错,虽然我其实平时也听不少游戏OST或者许多电影配乐以及玉置浩二来着,但是如果说什么类型是我听得最多的,其实还是女声,准确的说是日语流行女声。(其实还有一大堆VOCALOID来着) KOKIA和麻衣子的曲子屯了不少。原因也相当诚实——大多数人都还是喜欢甜美空灵的小姐姐的声音的,叫我坐电脑面前,看一群大爷大妈板着脸演奏乐器实属堪比受刑。 当然,我个人更多喜欢的女声类型其实更多偏向清澈明亮这种比较“古老”的类型,像Aimer 或者说一些偏厚的女声,其实并不是我的菜,你总不能告诉我蔡琴蔡大妈的女声拿来用那堆铁三角听——这实属是太过于惊悚了。别说还真有不少这么干的…… 当然,这种曲目类型其实对演唱者的唱功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因为所有因素都是通过”唱”传递,演唱者气息也好,还是声音的音色特征,亦或是歌曲中蕴含的某些情感。都会比较直接的展现在面前。给人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再打个比方,我会拿LISA的曲子作为试音曲,但我绝对不会用CKR9这些铁三角塞子听Aimer的,因为不会好听。 虽然说实话,随着现在的技术的进步,其实并不会出现“偏门”的素材。但是,退烧的本质是“找到自己喜欢声音”。我并不喜欢别人告诉我“你该听什么”。毕竟又想赚我钱,还想PUA我的喜好。实属倒反天罡了。(有一说一YUUKA的曲子真不错)
要不……冲个2kt? 回过神来 手上的老铁三角们都上岁数了,但是你要说平替嘛……我还真找不到平替的……
差点买了这个玩意儿 虽然和u2挺像的,但看了下 这个长的像u型笛管的玩意儿……实际上是固定线材的至于那个迷宫声学…… 我不评价……事实上U2的那个u型号的作用至少在我听来,其实没有大傲明显。
本来在开箱c550的时候就有建议听听770的,之前mp3吧连载也把这俩归到一档来说,但实际上这俩其实都并不太一样。
ATH C770 :后记 买这玩意儿 比较巧合,其实是我把ckr9 C550一大票塞子寄出去后,隔天我就找到了kokia的一张专辑,然而当我想好好听一下,才发现,塞子全寄走了于是又拍了一条C770。
要过年了,说点悄悄话 我一直觉得我是砖吧里听音观比较歪的那个,前一阵子还和@觊然如此 素总闲聊打趣说到这件事。和大多数人最开始只是被一种风格吸引,最后越听越正,越听越好不太一样。伴随着各种测评,还有各期砖心听,我其实听了许多“非常正”的音乐。但如果非要说我喜欢什么塞子/类型的话,我其实还是会毫不犹豫喜欢铁三角的那堆偏门玩意儿,以至于当梁叔@盖梁支座 提到平时用什么耳机来“正音”时。想来想去可能只有当初图方便买的shp9500的声音才算比较“正”吧。以至于回顾时我经常感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发烧经历才让我净买些偏门玩意儿以至于开“地摊平头塞”这个连载时,大家都挺担心我听着着观念就歪了来着。但有一说一,从我喜欢铁三角那堆玩意儿的声音开始,其实就已经是歪的来着。反而做这个系列,能以一个最朴实的姿态去发现一些以前忽视的事情。心态也更放的开。
哎 我们铁批是这样的 550刚到没1天就被借走出去巡回了。(更骚的是那个巡回还是我自己主动提的)一想起这茬 总有一种自己的老婆被了的感觉(虽然我单身),我咋没发现我自己有这种癖好呢,最后实在忍不住,买了条770 这下子一家子整整齐齐了。
既然潜二五涨价了 那么重新说几个我喜欢的便宜塞子 https://tieba.baidu.com/p/9278882200?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75.1.0&st=1736943320&is_video=false&unique=09B274E31731C1BA9EBC49DF07E2C2EE 也可以看做这个连载贴子的省流版
把这玩意听完我绷不住了 能把mx500调的这么难听也是一种本事,不愧是声菲儿,我很少劝人别买XX型号,但海鹰全家都别买 至于后面的PT系列 ,以声菲儿这惊为天人的声音调教功力 还是算了。这玩意儿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老爷爷和老师讲课时挂腰间的“小蜜蜂”。
写写这个俩塞子 本来吧,是该接着写便宜地摊平头连载的,直到我从那堆便宜MX500的公模里翻出了这俩个东西一一(有一说一,我之所以写那个帖子 其实也是受之前MP3吧平头塞连载的启发,当然更的很慢,是因为我不想拿一堆Mx500来充数)虽然这俩塞子是借的,但有一说一就现在 314的价格也没必要去买,更别说推荐了,连旁边的琴鸟都快上200了
模仿与被模仿 K314P与琴鸟H1的随笔 虽说应该本来更新地摊塞的连载来着,但就在我收到粱叔寄送的一堆“地摊塞”中,发现了这两个塞子一一我觉得“如获至宝”不怎么贴切一一这俩塞子基本上能让我亢奋的晚上不睡觉了。
#抛砖#105 关于耳机与前端 我们在挑选耳机时(尤其是大耳)多少会遇到这个问题一一如果我买一个399 的 he400se。那么 显然,一个399的前端是满足不了“把它驱动好”这个要求的。你需要花几倍,甚至于几十倍的预算给他挑一个好的前端一一可能提一个更典型的型号会更合适一一K701“大手办”,虽然AKG的许多的型号其实都有“前端比耳机贵”这个问题 但是在701身上就比较明显一一虽然701 105db/v的灵敏度 相比600的97db/v的灵敏度其实应该好推很多,就算换算成常见的mw 也有93db,其实也比400Se的91db高一些。但是 k701出厂的年份则是2005年 一一这玩意儿比前代6系的阻抗低了一半 他的另外两个对手HD600是300欧 880则是600欧 ,常流通的版本也大多数是250欧,这就导致的当时其实并没有针对701进行适配的产品。 (AKG并不会像森海一样有配套搭配,或者说愛哭鬼一直对此都很随意) 这就导致了701一直都以“难推”口口相传, “轻音少女”更是发掘了他“手办”的属性,也导致“大手办”这个绰号闻名于世。 但这个好看的手办那空灵甜美的人声 实在是令我难以忘怀。所以导致我直到现在依旧想买一个圆梦来着,但是如何好好搭配它也一直我有所顾虑的。
Pendulum——《In Silico》 如何形容Pendulum”摆动”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乐队呢——不好说。估计如果按照他们大多数曲子来总结的话,大概就是“非常劲”,那密集又沉重又夹杂着各种略显杂乱贝斯的鼓点,虽然没什么美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很解压——这也是我自林肯公园之后,关注的第二个摇滚乐队。 如果说林肯乐队的《Numb》是直面自己内心而呐喊的声音。“摆动”的曲子则更像是在“发泄”——密集的BASS ,鼓点,很随意的夹杂着电音。相比林肯公园“紧致”的编曲,Pendulum的曲子其实要散漫许多。这也导致我对两个队的曲子印象截然不同。与林肯那种听完后引发强烈共鸣的感觉不同,“Pendulum”则是单纯的爽。但是在“In Silico”这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曲子则是一首风格不那么明显的“9000 Miles” 最初发现这首曲子其实是在EA 08年推出的《极品飞车:无间风云》里面切BGM偶然发现的。相比较游戏里其他的BGM,这首曲子是如此的轻快而洒脱,虽然它还是一首电子摇滚音乐。但是不管在游戏里,还是在“In Silico”这张专辑,这种快速而洒脱的电子音乐风格,以及纯电子音乐的形式,都让这首曲子不管在《无间风云》的游戏BGM里。还是说《In Silico》这张专辑里都显得十分特别。相较于Pendulum之前比较张扬狂躁的曲风,“9000 Miles”反而显得十分抒情。作为Pendulum的第二张专辑首发一周就占据了英国流行音乐榜的亚军。虽然在2012年一度解散过一次。但好在重组了。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还翻倍涨价了?
谈谈这次的巡回吧 由于基本上是我自己收藏的塞子,作为正主。稍微来谈谈。
听了这么多的塞子 谈谈女声塞的一些要求 其实就是我说说自己"收藏"的女声塞们(也可以看做铁三角内战)
买了个ldx ,开个箱吧 我们铁批是这样的,最女毒的一集
分享一个解密音乐的小玩意 有一说一,挺好用的
安全地带 htis 2010年重新活动的新专。 老规矩 自己去找BASE 64的解码工具6YCa6L+H572R55uY5YiG5Lqr55qE5paH5Lu277ya5a6J5YWo5Zyw5bivIEhJVFMuemlwCumTvuaOpTogaHR0cHM6Ly9wYW4uYmFpZHUuY29tL3MvMXJWR0tOcWdQcDRMTXRQeDdWVDhsSXc/cHdkPW50NDYg5o+Q5Y+W56CBOiBudDQ2IAotLeadpeiHqueZvuW6pue9keebmOi2hee6p+S8muWRmHY555qE5YiG5Lqr
戦い 第 二 弾 攻击对象:当然是我们的成都艾利和,柔和sp3000制造商 水月雨
#砖心听# 《塞尔达:荒野之息 游戏原声》 这里是元旦沉迷塞尔达以至于差点忘了还有这个栏目的钢板。 说起来,我一直对SWITCH一直是一种“又恨又爱”的态度。因为Switch大多数游戏实在是不太硬核,或者说打开 eshop ,看到的大部分游戏,都充斥着一股小学微机课打开4399的美。但又架不住平台主打的第一方游戏是真的优秀。比如塞尔达(其实我最近也挺爱打健身环来着) 作为《王国之泪》的前作,《荒野之息》其实相对来说还是要复杂一些,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先打新作之后再玩旧作的人来说,《王国之泪》其实更像《旷野之息》的DLC来着,因为《王泪》许多技能其实在《荒野之息》似乎都有了一个雏形,比如磁吸和究极手。不过《王泪》把造冰这个技能删了,挺可惜的。 作为《王国之泪》的前作,《旷野之息》其实相比《王国之泪》在“探索”这一主题上有着更纯粹的追求,这就导致如果是初见玩家上手的话,体验并不太好,(野炊早期的新手指引真的和王泪有着挺大的差别来着,而且爬各种塔真的没鸟望台弹射方便)导致《荒野之息》和《王国之泪》体验其实是截然不同的,《王国之泪》是前期友好,后期略显无聊,《旷野之息》则是前期坐牢,后期跑DLC支线打的不亦乐乎。 关于配乐,这一作给我的印象其实是以钢琴为主的曲子占了大多数,整体氛围其实相比《王国之泪》还是要轻松诙谐不少。(尤其是BOSS战,比后者轻松不少)导致相比打BOSS,我反而更喜欢跑去解各种支线,打打怪,收集各种武器。做做料理找神庙来着。相比王泪在被瘴气手捻的到处跑,被守护者射爆倒也没什么了。(反正我古代套拉满了哈哈哈哈)
大晚上发个癫 观前提示:我的理论没有任何依据, 纯粹发泄,有异议就是你对 没有特指某一人。 看个乐别上心。
安全地带 ALL TIME BEST 老规矩 BASE 64: 6YCa6L+H572R55uY5YiG5Lqr55qE5paH5Lu277ya5a6J5YWo5Zyw5bimIEFMTCBUSU1FIEJFU1QuemlwCumTvuaOpTogaHR0cHM6Ly9wYW4uYmFpZHUuY29tL3MvMXZXU1B4UlVXNHVGb3YwVXZESkNPblE/cHdkPTRtZzgg5o+Q5Y+W56CBOiA0bWc4IAotLeadpeiHqueZvuW6pue9keebmOi2hee6p+S8muWRmHY555qE5YiG5Lqr
接着搞个大新闻?——简谈达音科Titan S2 这条塞子其实是和MR2一起巡回来着,之所以单开一篇,纯粹是我想用自己的前端来听。 提起达音科,就不得不提DN2000了,彼时多单元圈铁还是以K3003为标杆的时代,而DN2000作为当时少有的国产出圈铁的厂子。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火了——跳水。没错,多年前我买CKR9之前其实跑顺电试听的时候看见这条和K3略相似的塞子在IM04的旁边,还惊诧是不是某个日厂的新品来着。回去看看小2000块的售价,就老老实实的买了CKR9。(因为学生党没钱)结果CKR9没买几个月就看到了DN2000在京东999的售价——现在想想还挺后悔来着。这条塞子还当了一段时间耳机吧的吧塞,毕竟在那个时间段,你找不到比它更有性价比的塞子。达音科的塞子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以一个什么价格横空出世。总给人一种“搞个大新闻”的既视感。而当你看到成品的时候,就只有一个想法——卧槽?这种传统,从DN2K再到这条TitanS2的“祖辈”Titan5也是一样,毕竟大家其实早就受够了售价更贵,还各种爆线掉皮换壳的GR07。所以,当听到S2开始巡回时,我便报了名,期待着它能重现当年TITAN 5所带来的震撼。 外观:我一直觉得达音科一直有着一些日厂的影子,不管是早年的旗舰DN2000还是现在的TitanS2,做工开模非常精细。和一些一眼惊艳的便宜塞子比起来,S2的各个细节处理都非常细致,虽然没有铁三角家具厂那么夸张(然而铁三角在这个价位基本没有能看的塞子。)但也非常细腻。可换插头的设计,并且随机附送4.4插头的措施省去了“因为插头不兼容而不得不换线”的步骤。实在是非常的方便。 声音方面,前端采用山灵UA1 以及H2。选这两个的理由其实是鉴于TITAN S2的售价,以及它面对的是一些预算不太充足的新烧友们,鉴于H2的4.4 680mw最大输出功率,应该能可以更充沛的驱动S2了。 测试曲目既有《使命召唤6》这种场面宏大的游戏OST,也有一些人声为主的曲子,夹着一些ACG人声。(部分测试曲目) 需要说明的是TITAN S2在这两种前端下声音走向的变化其实不大。在H2的4.4与UA1的3.5两个推力相差巨大的前端上,明显的的差别就是声场和动态这种明显和推力相关的指标,所以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我大部分使用S2的情况下都是基于4.4。所以接下来描述的声音表现基本基于H2(ua1只有单端) TITAN S2最擅长的曲目依旧是达音科擅长的器乐。我知道肯定有人好奇它和测MR2时那两个老家伙的表现。简单谈一下。GR07自不必说,titan s2无论是动态,还是音色,都已经超越GR07。而面对双动圈的CKR9。我的倾向也是S2更好。因为CKR9是典型的声场换密度的塞子。它的横向声场是偏窄的,考虑到S2的声场比GR07还要大一圈的缘故,差不多声场的情况下,那肯定是TITAN S2各项更好,乐器音色则介于这两者之间,S2的乐器比GR07更饱满,但比铁三角那偏亮的音色还是柔和些。 人声方面,首先要肯定的是,TITANS2的人声厚度没有问题,不会出现为了凌厉的器乐解析把人声削了导致声音“肾虚”发散的情况。比较明显的问题则在于4.4平衡的情况下听女声会有比较明显的齿音,3.5单端的情况下好一点,但是器乐走向的塞子其实都这样。男生倒没有齿音问题,但会显得比较年轻。首先,需要肯定的是TITAN S2依旧保持了TITAN系列的性价比,以及达音科擅长器乐的声音走向。在这个性价比为王的时代也没有因为成本而在做工线材上妥协。但是我依旧希望达音科在TITAN这个系列上,为那些新烧的喜好做出一点点妥协——你不能要求一个刚入烧的新手上来就能欣赏大小编制或者弦乐。对于刚刚入烧的烧油,大多数肯定会更喜欢人声为主的流行音乐。要是能兼顾下会更好。
跨界——MR2超级巡回分享 首先很开心可以参加这次国砖吧举行的超级巡回。 当我拿到MR2时,一时间还真有点不知道到底把它归纳到哪一类,是一个装了HIFI芯片的PC,还是一个装了Windows的播放器,说实话,无论归到哪类,引发的争论都不会小,Windows PC由于集成度过低的原因,一直导致坊间有“PC hifi死路一条”的说法。并且大多数时候,这个圈子的代表人物都指的是隔壁家集成了CirrusLogic解码的MACBOOK。(虽然MAC按照苹果的说法不算PC)MR2显然侧重点是点在音频性能上的。Z8350+4g的配置显然作为PC来说不太堪用。而和索6万差不多的体积基本告别了便携。而机身侧面的3.5/3.5平衡/4.4平衡则又表示:“我和那些家伙不一样。”这倒是让我更加好奇它声音上的表现。声音: 测试耳机:铁三角ATH-CKR9 VSONICGR07 (陪跑的FinalE1000) 测试曲目:藤田麻衣子的《朝月夜》 KOKIA的《动物音乐会·》 经典的《加州旅馆》 《使命召唤6 现代战争2》OST的OP 以及《尼尔:机械纪元》的游戏原声其实以MR2的实力,应对这两个塞子并不需要高增益。(虽然我还是开高增益测得)作为10年前在千元价位受欢迎两条塞子,因为这次巡回凑到了一起。由于CKR9是我自己的塞子,所以还是以它作为切入点吧。 作为铁家最早的推挽式双动圈,CKR这个奇葩的设计,造就了一个奇葩一样的声音,因此,对于前端的要求也是相当奇葩的,虽然这条塞子非常易推,但是由于双动圈的设计,导致许多推力小的播放器没办法把它的动态推出来,低频很混。虽然是可以找一个大推力的国砖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那侵略性极强,一嗓子上天的高频又十分难顶。 MR2上的CKR9的表现是我从没听过的。或者这么说,MR2上的CKR9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发挥出的它双动圈的优势。优秀的动态扶持,双动圈带来更好的下潜表现。导致它不管听加州旅馆,还是面对《尼尔》或者是汉斯老爷子操刀的《使命召唤6》游戏原声,所带来的动态表现,饱满的音色以及氛围感是要远远强过GR07。但是这总归是一条女声塞子,虽然有着优秀的纵向空间和动态表现。但是横向声场实在是过于贫瘠。而且音色有些过于饱满了。导致大动态下声音并不规整。人声方面,这个奇葩塞子算是散发着一种独特而奇葩的妩媚的染色,外加上典型的铁三角式的高频——有一说一,我在选曲上面的确是有偏心来着。另一方面,CKR9在MR2上的高频表现算是收敛了不少,虽然还是那典型的铁式高频,但是没有什么侵略性。话题回到GR07。这是条声音安定的塞子,或者说,它的声音相比CKR9 其实更“标准” 相比CKR9那虽然讨喜,但是激进的风格,GR07其实更均衡,虽然在动态上由于结构的问题导致听感没前者那么讨喜,但是他的声音没有那么刺激,声场也要大一些。听感更加松弛。对前端的要求也低不少。但是由于单圈结构的原因,在大动态下明显差CKR9一截。这就导致这两个塞子出现了相反的问题——CKR9 下潜够,动态好,但是声场过于拥挤。GR07则是动态慢了些,军鼓等乐器的下潜不够。 搅局的Final 虽然E1000是个睡觉塞子来着,但是圈内一直说这玩意需要上台来听,所以插MR2听了下,我比较惊诧于这个悠悠糊糊的塞子插MR2上听听这些OST的动态和GR07差的不太多。作为长期的睡觉塞子,我实在太清楚这个懒散的家伙到底是个什么声音,事实上,MR2作为前端而言,对Final的提升还是打开了E1000的纵向空间,从而让这个小东西的声音变了一个样。HE400 SE 作为男人家的入门平板大耳,以及HE400i的直属后辈,400SE多少有点“扮猪吃老虎”的意思,虽然299的售价只能算个入门级的价格,但是不管是声音还是对前端的要求,都不是这价位能满足的,外加上平板振膜的特性,相比于K701和600以及880。400se其实比他们有着更高的潜力。这也是我选择400SE的原因,我一般都是拿H2的4.4推来着,所以就拿H2来当个对比范本。 MR2驱动下的400se 其实更“懒散”一点,不要误会,这其实就是我对400SE的印象,相比H2上那略显的紧绷的的声音,400SE在MR2上显然更舒展许多,对《加州旅馆》这类美式慢摇滚更加的友好,不同于歌德那热情的声音,400se的声音其实要更懒散,或者说更松弛。相较于H2上那线条感明显稍微单薄的高频,MR2上则是一副不紧不慢,更加从容的表现。且400se那椭圆的声场可以更明显的感知到横向空间大了不少。对应的是,一些在H2上会有齿音的人声,在MR2上也消失了。MR2的声音足够优秀。但在使用上其实还是不怎么方便来着,过重过大的体积几乎告别了随身携带。而作为一个触屏设备,windows系统对于触屏设备的支持实属难受,自备鼠标是必选项,MR2 的ATOM Z8350+4G的配置的性能现在来看其实对“流畅的使用”这一要求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这是一个为了声音牺牲了太多的设备。一如唐朝大家的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MR2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设备。当然如果有MR3的话我还是希望享声可以把配置拉高一点,至少上个SSD就再好不过了。
谈谈磁带机这玩意儿 这几天确实挺热闹。毕竟飞傲先出了CP13,这几天熊猫又出了个新玩意儿来着,就来谈谈一些磁带机的常识。
【hires】藤田麻衣子《朝月夜》 BASE 64 6YCa6L+H572R55uY5YiG5Lqr55qE5paH5Lu277ya5pyd5pyI5aScCumTvuaOpTogaHR0cHM6Ly9wYW4uYmFpZHUuY29tL3MvMXRlTmVoamZiY1lfcFVmT1QwMG9KdVE/cHdkPTV2Z2Eg5o+Q5Y+W56CBOiA1dmdhIAotLeadpeiHqueZvuW6pue9keebmOi2hee6p+S8muWRmHY555qE5YiG5Lqr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