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的钢板
刘俊甫3
好累~~
关注数: 255
粉丝数: 455
发帖数: 46,571
关注贴吧数: 223
我决定谈谈我的一些标准 https://tieba.baidu.com/p/9713541265?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82.3.0&st=1747490051&is_video=false&unique=7B97024DC91F904C0780447A592114A3 算是这个帖子的后续。
也是听上原神了 上次光买EB2s了,这次换个B80品鉴下,
这就是我们syy的自信 就syy也有资格说白牙大耳一坨了?水老板知道吗? 我发现某些人给水月雨闹的笑话是真的难绷。void吹“易推版HD600” 结果 做工是这样的——很难想象比9500还烂的做工 卖999—— PARA找直推小新话里话外,秒600超800(600一个快30的ldx,你一个100mm的平板素质秒不掉才丢人现眼好吧)结果 para的二手价嘛 还没hd600高,绷不住了
#砖心听# 藤田麻衣子 今天不谈曲子,来谈谈我最常听的一位歌手——藤田麻衣子。(fujitamaiko) 作为一个听铁三角的“重度女毒爱好者”,我的女声曲库大多来自ACG动漫OP,ED。自然也接触过许多不同曲风ACG 。先谈谈一众最常见的动漫音乐ACG女歌手的唱法,要说这种现在听上去及其诡异的风格的始作俑者应该要属滨崎步比较出名。全程吊夹着嗓子,以一种极高音域,及其明亮的声音唱歌,仿佛再高一点就立马破音了一样。问题是,这种唱法在本子那还挺流行, 像川田麻美 西野加奈 以及早期的LiSA献唱的OPED全是这种风格。以至于我真的怀疑铁三角的一些玩意是不是就是照着这种诡异的风格调的,虽然确实可以一耳朵吸引人的注意,但是单薄刺激,而且挺毁嗓子。而像KOKIA这样正统学院毕业的歌手,则是更注重技巧和方式,音色飘渺空灵,但是却不会损伤声带, 麻衣子则是传统派。她的曲子多是自弹自唱。相比于Ayumi(滨崎步)那种不要命的唱法,她的音色其实更接近“传统日系女声“的印象。鼻音比较明显,虽然没有KOKIA那么空灵,但是却非常的温柔,干净。而且大多数是抒情曲,(我发现我喜欢她的曲子的主题大多是单相思或者前任分手,多少怀疑我自己是不是有点被NTR苦主的癖好了)麻衣子的曲子我喜就喜欢在她的曲子虽然作词比较白话,但是演唱时真挚的情感,如风玲般空灵的嗓音,非常容易让人沉陷其中。
只能说二次元的钱是真的好骗 就非常离谱。虽然日行CD贵也正常,但是基本和二次元沾边,那是使劲涨,一些vocaloid的辑子都够买一张玉置浩二的SACD了淘一张欧美的辑子16到50,一张 vocaloid保守,60, 你像P子王八和火锅P的一些碟子快200了……但是录音质量几乎就是惨不忍睹。除了二次元太过行销我是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解释了
所以为什么多人不信邪去买Diy呢 都说了不配上桌了,还有人大几千去砸钱买……是嫌被PUA的不够么
我们顺丰真的是太幽默了 https://tieba.baidu.com/p/9654268267?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82.3.0&st=1747197815&is_video=false&unique=625B968E527C64C4F69DB0348A52E546 配合前情提要,我看谁以后还敢用sf寄碟子, 包了三四层都能运成这样, 好在俩张碟没事不然多少要和顺丰ttk。
有没有大佬帮忙查一条线 外圈 LT 48 内圈9907
Camila Cabello 的Romance 欧版 外圈LK13,但是没有内圈?……怎么欧美的碟这么多没内圈的
买了个睡觉塞 话说小和尚也算是一个老型号了,和微翼其他型号相比 算是一个比较讨喜的声音。取向偏女声,就是还是要点推力一声音挺安定的一个塞子
温婉——简单谈谈复产版本的小和尚 本来我打算入手的塞子应该是他们家的SMTI,这期本来也打算写的也是smti。在吧里的首页翻到了@觊然如此 的帖子,对这条塞子引起了很大程度的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的塞子有着什么魔力能让拥有过他的人喜爱到呼声如此的高,最终成功复产的地步。 考虑到我手上已经有了2000ti,所以我放弃了SMTI, 转手买下了小和尚。(后续让我吃个饭先)
求鉴定一下西野カナ的碟 说是日版,但是ifpi只在外圈,有点不敢买
#砖心听# 加布里埃·福雷《帕凡舞曲》 加布里埃·福雷:(1845——1924)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和音乐教育家。当人们提起这位法国音乐家时的作品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与莫扎特威尔第并称“三大安魂曲”的《安魂曲》,不过今天介绍的其实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帕凡舞曲》 在谈谈帕凡舞曲时,我还是想多嘴再多写一些弗雷的一些生平。如果按照正常剧本,受肖邦,或者舒曼这类“正统派”的影响,福雷的作品大概率会是一个编曲华丽,精致恢弘的一个走向,彼时的法国其实先是经历普法战争,后来又有巴黎公社,巧的是,这两次大的历史事件,福雷都参与其中,所以很难不说他的作品风格和他的经历没关系。福雷的作品风格是“紧致,舒缓柔美而温和的”。很少有情绪激烈的表达。虽然从福雷的《安魂曲》和《帕凡舞曲》两部作品来看,福雷确实偏好使用和声给作品增添一些肃穆的氛围。但是却不会破坏作品舒缓而柔美的风格走向,倒不如说是正是如此,反倒是更凸显了。 虽然,大多时候提起《帕凡舞曲》,许多人估计都会想到他的学生拉威尔,不过就个人喜好来说,我其实更喜欢福雷版本的《帕凡舞曲》一些,虽然《悼念公主帕凡舞曲》更加华丽,但是与初露锋芒的学生不一样的是,《帕凡舞曲》其实更加紧致而精巧,虽然这部作品依旧运用了和《安魂曲》一样比较庄严肃穆和声,但是这两个作品的气质好似是反着来的。《悼念公主帕凡舞曲》更加庄重,严肃。也更贴近传统欧洲宫廷舞蹈的风格。而《帕凡舞曲》则是稍显忧郁而舒缓柔美,柔和的风格,同时,在旋律编曲方面,更加紧凑的同时,对于所蕴含的情感展现的也很细腻。也更加的内敛含蓄。那首著名的安魂曲一般,这首《帕凡舞曲》依旧带有福雷作品里的那种平静而舒缓揉和,唯美飘逸的音乐气质。
看了下现在的新产的便携CD 怎么说呢,就很难绷——他们中,有的是从根本上,不知道怎么造CD,比如飞傲,(没有停止功能)大多数则是直接那拿方案直接套,然后堆耳放。本质来说,这些玩意儿当CD都不太合格属于是本质工作做的一塌糊涂的——多少机器的光头是裸的,这多少暴露了一个事实——这群家伙其实根本造不来CD。
讲讲随身的演化史 先从cd和磁带开始。啊对,这俩前面应该有个大祖宗,黑胶 。不过那个太尊,所以我不説
感觉我的听的这些玩意儿 都能凑一部随身演化化史了 如果按照发布时间计算的话,应该是这样
年年岁岁,老东西选购指南 有一说一,我买的一堆老东西,其实不少了,写个总结吧。
麻烦吧里的大手子帮忙鉴定下 这盘留声感觉像是假的虽然IFPI其实能查到。
年年又岁岁,老东西选购指南 回想起来,我算是砖吧里面老东西比较多的,当然也踩过很多坑, 打算做个记录。当然。如果对你有帮助 那再好不过。明天开始写,当然,买的东西有限,也不可能写太长。
果然单端口还得看老东西 这玩意儿劲儿是真的大,虽然标的只有15mw。但是一般平头塞2格都推的挺响(不是索尼那种有气无力的声音) 难怪默认标配一个小头戴。
把傲子换了个老登 别说,还真没划碟这下两件套齐了
现在的便携CD几乎可以被判死刑了 怎么全是这个破方案,这个方案的艹蛋程度甚至比傲子的cp13更离谱。傲子的CP13只是复读机机芯不那么好听,谱还是挺靠谱的,而只要用这个方案的CD,基本上全有光头纠错烂的问题,正版碟都读不利索,(有些还划碟),买回去谁能忍的住?,
#砖心听# 玉置浩二Chocolate cosmos~恋の思い出、切ない恋心~ 今天就来谈谈我最喜欢的这张专辑。至于我有多喜欢呢?买了CD,本来想用DM13抓出来听,又怕划碟,所以干脆去MORA上面买了数字版。抱歉,这期写的比较随意。但是能乐堂的这一场确实无论从感触上,还是制作上,都有一些想谈的地方。 其实我能接触到这首专辑,起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曲子《消えない夜》。这首曲子其实对于内地的听众来说,没有《ワインの心》或者《行かないで》(李香兰)那么熟悉。温婉的旋律,舒缓柔和的曲调。,使得这首曲子非常的抒情,我个人喜欢的是2010以后重新制作的版本,而这,也是我接触到这张专辑的一个契机,看了能乐堂演出的《消えない夜》后,便一直在找这张专辑。 在这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曲子除了《消えない夜》之外,其实还有一首《終わらない夏》。 能乐堂这场LIVE的伴奏基本是钢琴和小提琴等弦乐为主,其实也是更好的衬托了曲目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另外,其实你会发现玉置浩二的曲子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随着歌唱者年龄增长,声线变得浑厚,曲子中的情感色彩会越来也越浓。这也让我觉得这版《消えない夜》是听过的所有版本的最好的,同时也让这场LIVE的所有抒情类的曲目的情感色彩又加重了不少。当然比较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叔在演奏《田园》这类节奏比较快的曲目时,已经有些跟不上调子了。也让这场LIVE增添了一丝遗憾的色彩。
从嗨胶吧来的,来报个到 也欢迎大家去隔壁mp3吧玩儿
我们CHIFI可太厉害了 epz是大厂不是,我算是明白了,还是那句话,虽然我不喜欢飞傲的东西,但看多了这些抽象玩意儿,飞傲在我这里就更顺眼。玛德,,我原本以为水月雨那套“正确听音观”的理论就足够抽象了,没想到还有高手,还真有人信是吧,还是那句话——DIY不配上桌——你不能说我和马云都用支付宝,我=马云。这逆天逻辑今天还真就让我碰上了,只能说,某人去卖耳机是真的屈才了。
【mora自购】玉置浩二 Chocolate cosmos ~恋の思い出、切ない
【JPOP】玉置浩二Chocolate cosmos~恋の思い出、切ない恋心~ MORA上找天使代购的。保险还是发BASE代码吧
二手闲置 出一台红色蓝牙版DM13 自定义99新,盒子这些都在(成色借上家图) 🐟 催更死耗子
一个倒霉的新人碟佬收获的一点教训 1.如果要买CD,机,千万别买卡扣式, 不管是熊猫还是大傲水cd。基本是一个东西,甚至达子的CD和韭菜灵的 ec zero,n那个裸露的光头一眼看过去让我后怕无比。几乎就是同款机芯,与其说是买了个CD,不如说是买了个可以读碟的耳放,看来看去,也许就ecmini 那个进口的机芯勉强靠谱一点——没错,我对傲子的不满就是基于这一点。一个碟佬怎么说都是碟最重要 2.本着务实的精神,我更推荐日常听听引进版的碟就行,便宜货坏了不心疼。 排除暴毙的缺点,我是真的更倾向买老一点的日产随身听,设计成熟的多
大早上血压起来了 我碟呢
#砖心听# NANA 《Lonely》 也许,光看歌名,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曲子,也是,这首诞生于1997年的慢摇已经度过了快28个年头。我也是在哔哩哔哩的盘点中才发现这首曲子。 NANA 原本出生在非洲加纳,幼年伴随母亲移民德国,中学毕业后NANA成为了一名DJ——俗话说高考之后的去处不只有985,——还可以酒吧舞。在这之后,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Toni Cottura,这位仁兄也曾经参与“后街男孩”的专辑制作。《Lonely》的内核其实更多源自NANA自身艰辛的生活经历。“所有人都将我践踏”“上帝啊请帮帮我,我一定做错了什么”悲伤的曲调,绝望的内核。虽然这首曲子的旋律词曲其实算不上复杂。却将一个饱受生活风霜历经世事无常,十分绝望却十分又虔诚,对上帝充满信仰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其实这首《lonely》还有一首姐妹曲《Dreams》——虽说不是一张专辑,但是《Dreams》更像是《Lonely》的另一个视角——《Lonely》是现实,《Dreams》则是梦境。两者都可以在歌词上找到呼应的地方《Lonely》是女声独唱‘God help me help me to survive!“ ,《Dreams》则是男生部分也有一句“Please help me god to survive” 另外,其实很多人把副歌部分的女声的演唱者认成了NANA ,其实这首曲子的作者NANA 主要负责的部分是RAP,女声的演唱者是Sibela,演唱这首曲子时才14岁——我觉得这个需要考证一下,怎么成熟的声线怎么着都不太可能14岁啊!
捞一捞, 680, 不能再低了 sfdf 捞一捞, 680, 不能再低了 sfdf
顺便700出 闲鱼 催更死耗子 顺便700出 闲鱼 催更死耗子
出个dm13 锐完了,700出
锐一下dm13吧 总结:可能老东西要更靠谱一些,虽然确实让我难绷了一次,但是这次还是想心平气和的谈谈。
谈谈DIY这个不知道怎么起头的话题 这也是一个非常严肃 但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尤其是平头塞作为主力的我,也无法避免的买了不算少的DIY的平头塞。 也见过吧友被DIY坑钱大呼上当的。今天就把这个拿来水经验(划掉)正经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相信有人会对这些玩意儿感兴趣 ttk对象有:问声皎月
整理整理心情,这次是真·开个ldx 原道你爷爷来辣
属实是难受了一整天 有一说一,我自认为算是挺能容忍的,但碟片划伤这事儿属实给我难受了一整天 火气也是挺大的
#砖心听# 张学友 Smile 这张《smile》是“乌蝇哥”的处女作,也算是市面上比较容易获得的专辑了(其实是我刚买了CD里正好有这张碟)今天就来谈谈。 在我看来,虽然这张专辑里依旧有许多翻唱的的曲子,但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的港乐,确实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改编歌曲,比如改编自来声孝夫作品的《情已逝》.原曲《good bye day》的风格其实是低沉哀怨,有一种日复一日麻木不仁的情感。事实上《情已逝》和《good bye day》的内容主旨是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致,但是《情已逝》则是柔和中夹揉着哀伤的。曲风和情感表达其实要更加细腻。 整体风格上,我个人觉得,这张专辑整体更倾向抒情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大多数的曲子的节奏都不快,同时,这些曲子,也非常适合歌神的演唱风格——其实“乌蝇哥”更适合音域低一点的曲子,这张专辑的曲子也大多数是在他的优势区间,曲风舒缓的同时,更凸显了人声部分的质感,情感部分展现的更加细腻,同时,这首专辑也是我认为张学友所有专辑里,作曲最好的专辑之一,不管是改编的曲目还是原创曲目,词曲的融合非常好,情感的表达都十分自然——相比之下《李香兰》在这方面就要稍逊于原作《行かないで》而《情已逝》在个人情感上,相比于原作《good bye day》,我个人其实更喜欢《情已逝》。《Smile》在发行当年,就拿到了30W的销量,拿到了“白金唱片”。这对当时初出茅庐的“乌蝇哥”基本可以说是天湖开局,而时间也证明,这张专辑的质量,是无愧于这个数字的。(更不用说还没算大陆的引进版本了)。
700买了群友的dm13,还是蓝牙版
找了盘很少见的碟 别说,我还真没怎么见到这张专辑的资源
算是个温馨提醒 刚刚看到@阳语君QAQ 收ckr9的帖子,有些话说出来可能比较伤人,但我个人并不建议去搞这个玩意儿,毕竟从我在2016年4月份购入的时候,就已经是假货满地走,电照螺丝大法就已经开始作为区分ckr9正伪的方式一一这还是在产的状态下。就算有幸入正,这玩意儿的线材也几乎到寿命了一一不然我也不会去买2000ti了。
小评一下ka13 本来我是去海帆那打算买个DM13来着。结果看到砖吧吧友在卖一个准新的DM13就拍下来了,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就拍了个ka13,就当给小哥送业绩了
说一个非常的暴论的言论 实话实说,自从换了一堆新塞子后,我其实一直就打算换个前端来着……虽然说实话,其实主力用着这些铁三角,我对前端的要求实际上不太强烈来着(毕竟索尼的风格还镇的住这堆铁三角)起这个念头其实更多的是我手上多了些欧系的平头,再有就是砖吧的一些巡回让我意识到“前端好像不太够用 ” 所以跑去拍了台H2一一我入坑的时候市面上基本上是ZX1/zx2 AK120, 所以绑个便携放算是一个路径依赖。结果买了之后发现一一我的需求还是单端多一些一一或者说我基本没有4.4的塞子,2K也是长期3.5听,感觉日常用着eb2s和这堆铁三角,专门去买个砖把索尼+H2这套给换了 没什么必要?xm5也好 墨菊也好,试了总觉得找不到换的动力,反而不如闲鱼上的老登CD和DM13这堆玩意儿更有吸引力
哎,铁三角,哎 铁p 好家伙 看到铁三角就走不动道了,要说2000ti,我也买了,怎么还是这么想买呢
#砖心听# 《战地3》游戏原声 怎么评价近年的外国大厂3A呢。只能说一个比一个失望,只能说现今我熟悉的作品抽象程度已经达到了我难以描绘的程度,还是说自己熟悉的吧。 如果说《战地》系列最早出现在我们视线的版本,或者说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应该就是《战地2》,但如果讨论起《战地》是哪个版本口碑开始腾飞,那绝对绕不过《战地3》(后面图方便简称爹三) 《战地3》系列的成功在我看来是必然的,虽然也有一部分是EA那堆高层终于开窍,单人剧情终于做的完成度很高,并且“寒霜3”带来的画质提升和破坏效果,是同世代《使命召唤》无法企及的。相比同一家的《荣誉勋章》单人剧情虚幻3多人联机用寒霜的扭捏做法,很难想象做决策时CEO的脑回路。看来想要玩到EA的好游戏,得在CEO屁股上插条鞭子,然后使劲抽才行。 相比前作2代那充分彰显民族特色的配乐,3代的主打的电子乐,其实是倒退了的,虽然曲目是多了不少。但是风格比较统一——虽然配乐在大多数是游戏的配角,前面多少是要一个优秀的剧情做演出,爹三基本是所有战地系列里做的最好的。都做到了。这就导致虽然单拧出来不够看,但是爹三的音乐却依旧评价比较高的理由——无论是第一视角F/A18从甲板起飞,还是万米空降。那种刺激而又真实的感觉是之前所有的游戏所没有的,配乐为此的增色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种爽到升天的体验更从侧面说明了2042有多屎。
我们b站水月雨eyefi是这样的 开口低价下沉卷王, 闭口中频表现, 结项是不知道的, 历史是一点不学, 百度是要拿来当圣经的, 最后这个样子,怎么和某个听stax的某位这么像呢
聊聊我踩过的坑 毕竟 也听了这么久了,,像我这种梭哈型的,其实也踩了不少坑
#抛砖#复兴 闲来无事 翻了一下梁叔@盖梁支座 在2015时发在mp3吧的连载https://tieba.baidu.com/p/3523175905?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80.1.0&st=1742744725&is_video=false&unique=A3FF5466097A3E9098B2493230288148 距离至今也差不多9年了,彼时大家对于平头塞的落寞颇为惋惜,当年随着各种经典的塞子此起彼伏的出现, 平头塞在这种浪潮的冲击下,落寞也是在情理之中。,但随着音频无线化的进程和有线同质化的趋势,确实,一些复古的设备又重新返回了视线,比如平头塞。
数了一下听过的东西 怎么说来着,其实不算多? 细数了下 除了2000ti和那一票铁三角,长期留在手上稍微贵一点的也就一个eb2s和那个我不想提的…… 但也其实没听过这些稍贵一些的玩意儿,许多玩意儿在我看来 有点难评……虽然可能当时觉得还行或者很好听,但回过神来又不太对……比如 老潜二五和蜂鹰来了后,之前大力推荐的十周年pro就觉得不太正常了。也时常怀疑我之前说的话是不是出了点偏差
谈谈潜二五这个玩意儿 虽然这个塞子其实是我在wp7吧听闻的,算是78er那群裤裙爽标配的吧塞。
#砖心听# Alan Walker 《PS5》 《PS5》是由salem ilese 和TOMORROW X TOGETHER 共同演唱的歌曲,等等,教主也在? “选我还是PS5”终于有人问出来这个史诗级的难题, PS5这首曲子的诞生是非常乐的——没错,这首曲子实际源于salem ilese在tiktok的接唱挑战。 因为实在是太过火爆,甚至成了一个梗。这首曲子从曲风到歌词都有一种乐麻了的感觉,虽然对我来说,游戏和女朋友——都没有,可以不用选。(怎么突然感觉有点破防了呢)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这是Alan walker 的作品。 提起教主,许多人估计第一反应,应该是《Faded》,这种空灵静谧的电子音乐风格。早期的Faded或者说《Along》等一众教主出名的曲子,其实与另一位创作者也颇有渊源。K391,也是Alan Walker的前辈或者说老师。《PS5》也算是教主第一次走出《Faded》或者说K391的影响,而创作出的作品。如果不看创作者的话,很难想象到这首欢乐跳脱的曲子是他的作品。不过这个出圈方式,确实挺特别。
说说这个玩意儿 iPhone的耳机也算是我入烧的根源了。
400se这价,怕是性价比要上天 240也太便宜了
重新出发,但是还是别出发了——评价水月雨U2 虽然U2买来其实也有小半年了。但我一直没在砖吧提这个塞子。一方面,我觉得这塞子的声音似乎缺了点啥,当然,也有可能是开声不久。不过,这塞子距离首发过去了大半年了,我想应该可以稍微说一下了。毕竟我可是首发买的。
#砖心听# 真空ホロ——虹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这首曲子是宇智波带土的角色曲。 虽然我对整部《火影忍者》的评价其实不算高,这部后期那又臭又长,集集回忆的作品完结之时,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负面动静。但是作为每周四在土豆必看的节目。,《火影忍者》又在我的印象里占了不小的分量,我入坑《火影》的契机其实并不是因为被热血、拥有梦想的主角所打动,吸引我的反而是配角——也就是二柱子,或者说是宇智波。 作为火影世界的钦定的反派专业户,虽然说宇智波其实一开始吸引我的其实是脸或者说是“逼格”。虽然依这部漫画展现的主线来看,基本可以概括为“宇智波犯病史”岸本为了塑造宇智波这个群体的特别之处,给了三位出场的角色非常出格的“性格设定”——“为了保全一族”害怕官方下场,然后自己把一大族人全突突干净的宇智波鼬。又或者为了“无限月读”弑师屠村的带土。以至于宇智波斑这个反派实施“无限月读”的逻辑也不太对——既然这样,干嘛不统一呢?再不行都敲打一遍也可以啊。反而显得佐助是这一群宇智波里脑子最正常的。 虽然宇智波们黑化的剧情总结起来差不多是“幸福开局——突遭变故——导师PUA——癫公颠婆”老套模板,但实在架不住岸本把这个框架补充的很完整——带土基本就是主角鸣人的翻版,阳光开朗老好人吊车尾。在神无毗桥被砸掉半个身子,劫后余生看到卡卡西将心上人野原凛捅了个对穿——岸本对宇智波的感情表现是激烈的,描写是惨烈的。确实“写轮眼”这个设定确实赋予了“宇智波”这个群体“重感情”这一特质,但是,确实挺惨的,无论是佐助还是带土,很难不让人共情,以至于“理解”他们——以至于我对火影的乐趣就是为了看这群宇智波发癫。并且,动画组对于这些角色制作也是相当上心,包括对应的角色曲——事实上,到卡卡西外传时,带土对凛的感情还只是单相思,没错,一开始的水门班,从设定到感情,其实还是第七班的模板。设定全是后面补的。这也导致带土的印象,在我心中偏近于《蝙蝠侠》的小丑。 《虹》和佐助《漂泊》以及延生的《黑点》不同,这首曲子是紧凑而低沉而激烈,而悲伤的,“明白了,我不是其他的任何人,在这个天空中架起满满的彩虹”。对此,我实在笑不出来。“我所追寻的,是曾经自己描绘出的自己,这又有什么错呢?
百度这是抽什么风 莫名其妙的蹦个一级号不说,跨两个吧ttk我是没想到的
回看了下自已的贴子 最想抽自己的一集我到底是为什么要把这玩意儿推上桌的?但有一点,确实比花洒一代好听
傻普这给我扣的 TM 6000多的电脑 这声卡也太丐了点吧鸡哥都用上ALC 298了,丐不说,采样率就这么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