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的钢板 刘俊甫3
好累~~
关注数: 255 粉丝数: 455 发帖数: 46,571 关注贴吧数: 223
#砖心听# 藤田麻衣子 今天不谈曲子,来谈谈我最常听的一位歌手——藤田麻衣子。(fujitamaiko) 作为一个听铁三角的“重度女毒爱好者”,我的女声曲库大多来自ACG动漫OP,ED。自然也接触过许多不同曲风ACG 。先谈谈一众最常见的动漫音乐ACG女歌手的唱法,要说这种现在听上去及其诡异的风格的始作俑者应该要属滨崎步比较出名。全程吊夹着嗓子,以一种极高音域,及其明亮的声音唱歌,仿佛再高一点就立马破音了一样。问题是,这种唱法在本子那还挺流行, 像川田麻美 西野加奈 以及早期的LiSA献唱的OPED全是这种风格。以至于我真的怀疑铁三角的一些玩意是不是就是照着这种诡异的风格调的,虽然确实可以一耳朵吸引人的注意,但是单薄刺激,而且挺毁嗓子。而像KOKIA这样正统学院毕业的歌手,则是更注重技巧和方式,音色飘渺空灵,但是却不会损伤声带, 麻衣子则是传统派。她的曲子多是自弹自唱。相比于Ayumi(滨崎步)那种不要命的唱法,她的音色其实更接近“传统日系女声“的印象。鼻音比较明显,虽然没有KOKIA那么空灵,但是却非常的温柔,干净。而且大多数是抒情曲,(我发现我喜欢她的曲子的主题大多是单相思或者前任分手,多少怀疑我自己是不是有点被NTR苦主的癖好了)麻衣子的曲子我喜就喜欢在她的曲子虽然作词比较白话,但是演唱时真挚的情感,如风玲般空灵的嗓音,非常容易让人沉陷其中。
#砖心听# 加布里埃·福雷《帕凡舞曲》 加布里埃·福雷:(1845——1924)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和音乐教育家。当人们提起这位法国音乐家时的作品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与莫扎特威尔第并称“三大安魂曲”的《安魂曲》,不过今天介绍的其实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帕凡舞曲》 在谈谈帕凡舞曲时,我还是想多嘴再多写一些弗雷的一些生平。如果按照正常剧本,受肖邦,或者舒曼这类“正统派”的影响,福雷的作品大概率会是一个编曲华丽,精致恢弘的一个走向,彼时的法国其实先是经历普法战争,后来又有巴黎公社,巧的是,这两次大的历史事件,福雷都参与其中,所以很难不说他的作品风格和他的经历没关系。福雷的作品风格是“紧致,舒缓柔美而温和的”。很少有情绪激烈的表达。虽然从福雷的《安魂曲》和《帕凡舞曲》两部作品来看,福雷确实偏好使用和声给作品增添一些肃穆的氛围。但是却不会破坏作品舒缓而柔美的风格走向,倒不如说是正是如此,反倒是更凸显了。 虽然,大多时候提起《帕凡舞曲》,许多人估计都会想到他的学生拉威尔,不过就个人喜好来说,我其实更喜欢福雷版本的《帕凡舞曲》一些,虽然《悼念公主帕凡舞曲》更加华丽,但是与初露锋芒的学生不一样的是,《帕凡舞曲》其实更加紧致而精巧,虽然这部作品依旧运用了和《安魂曲》一样比较庄严肃穆和声,但是这两个作品的气质好似是反着来的。《悼念公主帕凡舞曲》更加庄重,严肃。也更贴近传统欧洲宫廷舞蹈的风格。而《帕凡舞曲》则是稍显忧郁而舒缓柔美,柔和的风格,同时,在旋律编曲方面,更加紧凑的同时,对于所蕴含的情感展现的也很细腻。也更加的内敛含蓄。那首著名的安魂曲一般,这首《帕凡舞曲》依旧带有福雷作品里的那种平静而舒缓揉和,唯美飘逸的音乐气质。
#砖心听# 玉置浩二Chocolate cosmos~恋の思い出、切ない恋心~ 今天就来谈谈我最喜欢的这张专辑。至于我有多喜欢呢?买了CD,本来想用DM13抓出来听,又怕划碟,所以干脆去MORA上面买了数字版。抱歉,这期写的比较随意。但是能乐堂的这一场确实无论从感触上,还是制作上,都有一些想谈的地方。 其实我能接触到这首专辑,起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曲子《消えない夜》。这首曲子其实对于内地的听众来说,没有《ワインの心》或者《行かないで》(李香兰)那么熟悉。温婉的旋律,舒缓柔和的曲调。,使得这首曲子非常的抒情,我个人喜欢的是2010以后重新制作的版本,而这,也是我接触到这张专辑的一个契机,看了能乐堂演出的《消えない夜》后,便一直在找这张专辑。 在这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曲子除了《消えない夜》之外,其实还有一首《終わらない夏》。 能乐堂这场LIVE的伴奏基本是钢琴和小提琴等弦乐为主,其实也是更好的衬托了曲目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另外,其实你会发现玉置浩二的曲子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随着歌唱者年龄增长,声线变得浑厚,曲子中的情感色彩会越来也越浓。这也让我觉得这版《消えない夜》是听过的所有版本的最好的,同时也让这场LIVE的所有抒情类的曲目的情感色彩又加重了不少。当然比较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叔在演奏《田园》这类节奏比较快的曲目时,已经有些跟不上调子了。也让这场LIVE增添了一丝遗憾的色彩。
#砖心听# NANA 《Lonely》 也许,光看歌名,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曲子,也是,这首诞生于1997年的慢摇已经度过了快28个年头。我也是在哔哩哔哩的盘点中才发现这首曲子。 NANA 原本出生在非洲加纳,幼年伴随母亲移民德国,中学毕业后NANA成为了一名DJ——俗话说高考之后的去处不只有985,——还可以酒吧舞。在这之后,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Toni Cottura,这位仁兄也曾经参与“后街男孩”的专辑制作。《Lonely》的内核其实更多源自NANA自身艰辛的生活经历。“所有人都将我践踏”“上帝啊请帮帮我,我一定做错了什么”悲伤的曲调,绝望的内核。虽然这首曲子的旋律词曲其实算不上复杂。却将一个饱受生活风霜历经世事无常,十分绝望却十分又虔诚,对上帝充满信仰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其实这首《lonely》还有一首姐妹曲《Dreams》——虽说不是一张专辑,但是《Dreams》更像是《Lonely》的另一个视角——《Lonely》是现实,《Dreams》则是梦境。两者都可以在歌词上找到呼应的地方《Lonely》是女声独唱‘God help me help me to survive!“ ,《Dreams》则是男生部分也有一句“Please help me god to survive” 另外,其实很多人把副歌部分的女声的演唱者认成了NANA ,其实这首曲子的作者NANA 主要负责的部分是RAP,女声的演唱者是Sibela,演唱这首曲子时才14岁——我觉得这个需要考证一下,怎么成熟的声线怎么着都不太可能14岁啊!
#砖心听# 张学友 Smile 这张《smile》是“乌蝇哥”的处女作,也算是市面上比较容易获得的专辑了(其实是我刚买了CD里正好有这张碟)今天就来谈谈。 在我看来,虽然这张专辑里依旧有许多翻唱的的曲子,但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的港乐,确实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改编歌曲,比如改编自来声孝夫作品的《情已逝》.原曲《good bye day》的风格其实是低沉哀怨,有一种日复一日麻木不仁的情感。事实上《情已逝》和《good bye day》的内容主旨是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致,但是《情已逝》则是柔和中夹揉着哀伤的。曲风和情感表达其实要更加细腻。 整体风格上,我个人觉得,这张专辑整体更倾向抒情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大多数的曲子的节奏都不快,同时,这些曲子,也非常适合歌神的演唱风格——其实“乌蝇哥”更适合音域低一点的曲子,这张专辑的曲子也大多数是在他的优势区间,曲风舒缓的同时,更凸显了人声部分的质感,情感部分展现的更加细腻,同时,这首专辑也是我认为张学友所有专辑里,作曲最好的专辑之一,不管是改编的曲目还是原创曲目,词曲的融合非常好,情感的表达都十分自然——相比之下《李香兰》在这方面就要稍逊于原作《行かないで》而《情已逝》在个人情感上,相比于原作《good bye day》,我个人其实更喜欢《情已逝》。《Smile》在发行当年,就拿到了30W的销量,拿到了“白金唱片”。这对当时初出茅庐的“乌蝇哥”基本可以说是天湖开局,而时间也证明,这张专辑的质量,是无愧于这个数字的。(更不用说还没算大陆的引进版本了)。
#砖心听# 《战地3》游戏原声 怎么评价近年的外国大厂3A呢。只能说一个比一个失望,只能说现今我熟悉的作品抽象程度已经达到了我难以描绘的程度,还是说自己熟悉的吧。 如果说《战地》系列最早出现在我们视线的版本,或者说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应该就是《战地2》,但如果讨论起《战地》是哪个版本口碑开始腾飞,那绝对绕不过《战地3》(后面图方便简称爹三) 《战地3》系列的成功在我看来是必然的,虽然也有一部分是EA那堆高层终于开窍,单人剧情终于做的完成度很高,并且“寒霜3”带来的画质提升和破坏效果,是同世代《使命召唤》无法企及的。相比同一家的《荣誉勋章》单人剧情虚幻3多人联机用寒霜的扭捏做法,很难想象做决策时CEO的脑回路。看来想要玩到EA的好游戏,得在CEO屁股上插条鞭子,然后使劲抽才行。 相比前作2代那充分彰显民族特色的配乐,3代的主打的电子乐,其实是倒退了的,虽然曲目是多了不少。但是风格比较统一——虽然配乐在大多数是游戏的配角,前面多少是要一个优秀的剧情做演出,爹三基本是所有战地系列里做的最好的。都做到了。这就导致虽然单拧出来不够看,但是爹三的音乐却依旧评价比较高的理由——无论是第一视角F/A18从甲板起飞,还是万米空降。那种刺激而又真实的感觉是之前所有的游戏所没有的,配乐为此的增色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种爽到升天的体验更从侧面说明了2042有多屎。
#砖心听# 真空ホロ——虹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这首曲子是宇智波带土的角色曲。 虽然我对整部《火影忍者》的评价其实不算高,这部后期那又臭又长,集集回忆的作品完结之时,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负面动静。但是作为每周四在土豆必看的节目。,《火影忍者》又在我的印象里占了不小的分量,我入坑《火影》的契机其实并不是因为被热血、拥有梦想的主角所打动,吸引我的反而是配角——也就是二柱子,或者说是宇智波。 作为火影世界的钦定的反派专业户,虽然说宇智波其实一开始吸引我的其实是脸或者说是“逼格”。虽然依这部漫画展现的主线来看,基本可以概括为“宇智波犯病史”岸本为了塑造宇智波这个群体的特别之处,给了三位出场的角色非常出格的“性格设定”——“为了保全一族”害怕官方下场,然后自己把一大族人全突突干净的宇智波鼬。又或者为了“无限月读”弑师屠村的带土。以至于宇智波斑这个反派实施“无限月读”的逻辑也不太对——既然这样,干嘛不统一呢?再不行都敲打一遍也可以啊。反而显得佐助是这一群宇智波里脑子最正常的。 虽然宇智波们黑化的剧情总结起来差不多是“幸福开局——突遭变故——导师PUA——癫公颠婆”老套模板,但实在架不住岸本把这个框架补充的很完整——带土基本就是主角鸣人的翻版,阳光开朗老好人吊车尾。在神无毗桥被砸掉半个身子,劫后余生看到卡卡西将心上人野原凛捅了个对穿——岸本对宇智波的感情表现是激烈的,描写是惨烈的。确实“写轮眼”这个设定确实赋予了“宇智波”这个群体“重感情”这一特质,但是,确实挺惨的,无论是佐助还是带土,很难不让人共情,以至于“理解”他们——以至于我对火影的乐趣就是为了看这群宇智波发癫。并且,动画组对于这些角色制作也是相当上心,包括对应的角色曲——事实上,到卡卡西外传时,带土对凛的感情还只是单相思,没错,一开始的水门班,从设定到感情,其实还是第七班的模板。设定全是后面补的。这也导致带土的印象,在我心中偏近于《蝙蝠侠》的小丑。 《虹》和佐助《漂泊》以及延生的《黑点》不同,这首曲子是紧凑而低沉而激烈,而悲伤的,“明白了,我不是其他的任何人,在这个天空中架起满满的彩虹”。对此,我实在笑不出来。“我所追寻的,是曾经自己描绘出的自己,这又有什么错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