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赚钱小王子
桐原亮司的剪纸
关注数: 90
粉丝数: 324
发帖数: 6,905
关注贴吧数: 11
W1-W39,近似前三季度手机销量出炉
有人有云南区蝴蝶泉秋风难得萧瑟的联系方式吗? 看上了他的BB,想转过去拿,重谢
有人有云南区蝴蝶泉秋风难得萧瑟的联系方式吗 看上了他的一组全力,想转过去拿。重谢
有人有云南区蝴蝶泉秋风难得萧瑟的联系方式吗? 看上了他的BB,想跨服过去拿。 有人能联系到他吗?重谢重谢。 一组合纵全力。
平转区或西岳华山求购三只老鼠 至少含连必夜偷驱,7-8技能最好 有出的老板私,看货给钱。可以转过去拿
平转区或西岳华山求购一组老鼠 至少含连必夜偷驱。 看货给钱,可以转过去拿,有出的老板私聊
新机到手啦
是否可以通过结婚方式买菜? XX交易钱容易被抓。 想到一个方式,卖菜的和买菜的结婚,卖菜的在卧室里存钱,买菜的在卧室里取钱 无限存无限娶。 这个方法如何
参考灵饰价格预测一波,ABA的玉特别是法系玉跌价会比双法伤厉害 拿80级国标的双法伤双法爆耳饰和80级4法伤耳饰作为参考系举例。 玉宝石段数一般会比星辉石多1段。(打满7-9级的星辉石,花费和打满8-10级的五色灵尘价格查不了太多,打满10段以上星辉石的成本会显著超过11段以上的五色灵尘) 拿底下这两块玉举例。 第一块:ABA法爆法伤法爆玉,目前价格算平均3200R一个。打8段宝石后,属性加成和打7段宝石的双法伤双法爆耳饰差不多,成本也接近。第二块玉:双法伤玉。没有合适的这里举个例子,假设第二块玉主属性歪,下排综合18法伤。打8段宝石后,属性加成和打7段宝石的4法伤耳饰差不多,但成本差了3倍不止。所以预测未来双法伤玉一定很保值,但ABA的玉一定会贬值。
!!9.45万买了5法系后,又上头花10.07万买了2个法系!! 上头啊,买号真上头啊!照例分享一下!也带着老哥们和我一起开箱,大家看看我是赚了还是亏了!我也会把我自己的估价放上去供老哥们评价!
9.45W接盘了一组129的5法系,兄弟们帮忙看看是亏了还赚了!! 先来说说这组号的大体情况。原号主是5神木林,后面1个转天宫,2个转龙宫。因此比较惊喜的是,原来神木林的装备还在,天宫除了天神护体套外,还给我留了动物套;2个龙宫原来神木林用的武器也还在。 下面带着老哥们和我一起开箱,大家看看我是赚了还是亏了。 先来上一张全家福,号底子我做了个表格。基本上是宠攻修20,法修25,满机缘,各自有点平民神器;神速强壮30+,生活技能基本都有,只有1个号开了五单,限量是浪淘沙月白+转风车+海豚恋人,没了。这些空号我每个估6000元。
前天9.45W接盘了五开吧老哥的一组129的5法系,和大家一起开箱一 先来说说这组号的大体情况。原号主是5神木林,后面1个转天宫,2个转龙宫。因此比较惊喜的是,原来神木林的装备还在,天宫除了天神护体套外,还给我留了动物套;2个龙宫原来神木林用的武器也还在。 下面带着老哥们和我一起开箱,大家看看我是赚了还是亏了。 先来上一张全家福,号底子我做了个表格。基本上是宠攻修20,法修25,满机缘,各自有点平民神器;神速强壮30+,生活技能基本都有,只有1个号开了五单,限量是浪淘沙月白+转风车+海豚恋人,没了。这些空号我每个估6000元。
蹲号的兄弟们说说你们现在高点回坑的原因? 我是去年3月份开始清号,印象中3月份的时候号、装备BB还没开始跌。 去年年底跌到最低,最近半年多开始疯涨。 我是看了DY视频,又想回坑了,不对比不知道,我当初卖掉的BB和装备,除了须弥没有涨,现在有的都涨到了50%,这已经超过了去年下跌的时候了。 所以想问下,群里蹲号的兄弟们,为什么会在高点想回坑? 我随便截图几个,我当时的出售价格和现在的CBG最低价对比下,其实也就1年时间。 1、鼠先锋。 第一只老鼠不带装备当时1600卖的,现在CBG带装备7技能全红4500元,我算扣掉装备500元,4000元的7技能全红,我是小必杀,算扣1000元,现在差不多也能卖3000打底。2、女儿村 这个女儿村是群雄的底子。行囊拓展3个,满机缘,5丹,BB修100,神速强壮全满,辅助技能几乎全满。当时的成交价11000元,摆了半个多月。 现在这种底子估计1.2-1.3? 3、鼠先锋 这只鼠先锋带装备500元卖了。现在估计要800?4、地府 这个地府神速强壮满,BB修87,当时卖了5200元。5、这只五技能的老鼠,带装备1700卖了。注意看资质。现在卖个2500不过分吧?6、耳饰 这个耳饰当时是1500卖的。现在CBG最低价是2500左右7、戒指 这个戒指当时是570卖了,现在应该要900元。
理想情况下,17万左右就能配出一组近乎完美的129三法两固 1、固伤全部用男号; 2、神木林、龙宫用女号,化生寺只能用男号; 3、人物都是BB攻法修25,满机缘,法系多一个5丹;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按照全服最低价配出来的号,实际上自己买,肯定要加钱的,现在这个行情卖家加个2万都不一定有比这个理论上的组合好。
15W左右的预算收一组129竞速或一组175 要求:号的装备整齐,奇奇怪怪的装备BB不要; 商人勿扰,加了2个商人全都是要我办分期..脑袋都大了。
退坑1年了,想问下现在129装备BB和好价相比于一年前涨了多少? 2023年入坑,一组129五开花了14万,一年前卖了12万,认亏2万。 现在有点想入坑,想知道现在涨了多少呀?
yu7最低配锁单了,交付周期有点炸裂的 陪朋友去试驾的(女),朋友纠结了半天,锁单了。 我也和她提示了明年报废补贴2万可能取消以及购置税要多几千元的风险。 后面带她去试驾了智己的L6。 整体感受: 1、内饰进步非常大,包括车门下面都用了皮质包覆,比我的su7 max好太多,也优于智己L6。智己L6只有灰色和黑色两个颜色,灰色有点脏脏的,有点像沙发做久了打油的感觉; 2、驾驶感受和su7完全不一样,我su7开久了开这台车没多大兴趣,妹子觉得很好开; 3、天际屏很爽,有种裸眼3D的感觉,一种全新的体验; 4、变色玻璃非常强,真的非常强。因为智己也有,智己是一秒变色,但在黑的程度和隔热程度上,和yu7上面的变色天幕完全没法比。 5、刹车行程比su7短,刹车比su7硬,油门比su7软 6、车里面的巧思很贴心,N个磁吸点位,N个有线/无线充电位,后边还有磁吸轨道; 7、后排靠背可以放的很靠后,睡觉很爽。 9、最贵的+9000元的红色没多少人感兴趣。 最后给大家看看炸裂的交付周期。雷总魅魔,妹子顶着1年的交付周期(比怀孕还久)和报废补贴取消的风险也要定。 妹子说交完钱把app卸载了当没有这件事。
智界R7,维权叫父第一人的故事还在继续,硬是搞成连续剧了 前情提要: 原来是su7标准版创始版车主,提车后发现信号不好(小米标准版某个批次,前挡风玻璃在ETC区域未作除银处理,导致信号被屏蔽)。小米给的解决方案是换前挡,该车主觉得会影响二手价格,拒绝,并在网上维权,狂喷小米。最后把小米的车卖了,买了智界R7。 到此为止,一切正常,拒绝售后方案要求小米换车的这个要求,出于爱车心态能理解,顶多算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正常车主。狂喷小米这事儿也能理解,毕竟消费者遇到问题了,怎么骂都不为过。 后续1: 喜提智界R7没多久,发现电机啸叫。但鸿蒙智行售后拒绝承认该问题。这时候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彻底没了,不要求换车,只求把电机啸叫修好,至于换电机,新车拆修是否影响二手价格,不重要了,只要给修好就行。鸿蒙智行依旧不理,最后在余总的DY下评论:爸,智界R7啸叫,修修吧。 喜提外号:维权叫父。 最后舆论闹得比较大,售后给更换了电机,happy ending。 后续2: 可能是对于智界R7的售后处理和车辆本身实在喜欢,又买了台R7,(中间穿插着被4S店拿旧车当新车卖给他的故事,但他坚持认为是4s店的问题,与品牌方无关,因为此事骂鸿蒙智行的都是黑子)。行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观者也说不了什么。 第二台智界R7有酸臭味,漏水。还是一样,拆+修,这次还换了前挡(是的,和小米su7一样,换前挡),但人家已经不闹了,不要求无损换车了,只要把问题修好,就还是爱这台车和这个品牌的。 结果修完了一圈,还是漏水,这哥们继续发帖子。 这说明了: 1、破窗效应的完美案例。你告诉他,我们帮你修,他会说:不行,我要换车;你和他说,这根本没问题拒绝维修,他会只要求修好就行了; 2、人是可以被调教的。 3、小米的品牌力和确实不如鸿蒙智行这种高端品牌。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会因为品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小米距离高端品牌确实还很远。
看报表发现一季度小米的经营效率快速拉升,推广费用极低 首先科普下,国际会计准则中,销售及推广开支包括了宣传与广告开支、市场调研费用、促销活动费用(比如给予经销商折扣)、公司内部营销人员工资、以及相关产品的物流费用等。 小米的财报比较好的一点是,在披露销售及推广开支的同时,会把宣传与广告开支单独披露。 2025年一季度,小米的营业收入为1113亿元,在收入大涨47.4%的情况下,销售及推广开支只有72亿元,其中宣传与广告开支环比下降了4亿元,只有20亿元。可以说明几件事情: 1、小米确实在缩减广告、公关等方面的投放预算; 2、雷总基本上一个人扛起了小米的整个广告团队,投KOL还不如让雷总自己宣传,穿透力更强,宣传面更广。 3、小米的产品和宣发,已经不再依赖层层的渠道和推广才能触及最终消费者,好处是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开支,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坏处是,自媒体想从小米身上拿到投放预算越来越难了,小米对整个科技/汽车圈的KOL变得越来越不友好。 另外随便横向对比下销售及推广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当然,我得说一下,在国内的会计准则中,只有“销售费用”这个科目,具体包含了销售人员薪酬、销售部门运营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物流运输费用、客户关系维护费、公关费用等。具体含义可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销售及推广开支有出入,但整体上大差不差。 小米(销售及推广开支):一季度销售及推广开支72亿元,收入1113亿元,占比6.46% 赛力斯(销售费用):一季度销售费用26.62亿元,收入191亿元,占比13.90% 华为(销售费用):2024年全年销售费用781亿元,收入8498亿元,占比9.19% 小鹏(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一季度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14.4亿元,收入143.7亿元,占比10%(这个包含了行政开支) 特斯拉(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一季度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12.51亿美元,收入193.35亿美元,占比6.48% 先随便找几个,不过我在查报表的时候发现,很多车企在2025年开始,都在逐渐缩减广告和KOL的投放预算了。(比如小鹏也在缩减预算)
听某家粉丝说,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是一种很卑劣的行为 于是我用同花顺查了下某家是否起诉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找到裁判文书,导出Excel数据在excel中通过筛选,找到被告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且某公司属于上述人/原告的词条 共找到208个词条
小米su7采用博世电控导致甩尾的那张广为流传的截图,漏洞百出 印象中最早流传小米电控有问题的,是来自于这张截图这种看似很专业实则通过拼接各种专业名词的所谓“行业真相”真的能忽悠不少没脑子且信息检索能力的人。一个个来: 1、小米是因为没有做好牵引力控制,加速时一侧动力大,一侧小。必然偏转。 问题是小米后轮单电机的情况下,如何突破物理规律倒是加速时一侧动力大一侧动力小? 2、燃油车动力输出有个过程,在轮上做TCS即可,这玩意是ESP的前型技术博世做这个现成的套件出售给车企。电车动力输出来的直接和快速,在用这套博世系统已经不行了。小厂自己没法做控,要么买华为的电机电控(这就是为啥在小鹏理想上能看到华为电机的原因)。 这条的杀伤力是最强的,但真的只能骗骗没有信息检索能力的。因为,电车用的什么控制系统,是可以在工信部官网查到的。 打脸1:大车企都研究出自己的电控动态扭矩输出系统,在动力电机上做毫秒级的控制了。特斯拉叫做数字动态扭矩输出系统,比亚迪叫做DTCS。 真相:错误。特斯拉用的都是博世的电控,比亚迪和博世联合研发电控系统,当时这个新闻还挺大的。打脸2:小鹏理想用华为的TCS 真相:小鹏理想也用的是博世的电控 这是理想:这是小鹏:另外,市面上用博世电控的反而是主流,不用博世电控的才是冷门。 这是极氪的:最后,我顺便查了下赛力斯的,用的是浙江万向,穿透到母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总结:这个图试图通过污名化博世的ABS、TCS和ESP跟不上电车时代来证明小米的ESP有问题,殊不知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甚至比亚迪用的都是博世的电控,而且工信部可查。并且各家用的基本是博世ESP9.0-9.2的电控,小米用的是博世ESP10.0的电控。 关于博世ESP10.0的电控,介绍如下:该系列搭载车型有蔚来ES6,小米su7等
降智到无语,电池脱落的情况下,大灯是靠意念点亮的? 仇恨真的能让人降智.... 为了防止杠精,找出什么“脱落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还能供电”的神理由,先科普下,小米的电池包采用串联。 电池飞出去,大灯还能亮,突破物理学规律了属于是。
SU7 Max续保成功,不算返费6433元,没想象的便宜也没想象的贵 上次发了个4000+的续保价格,确认了是统筹,骗人的,就没理他了。 最后续保价格:6433.69元,返费700元,算下来5733.69元。
su7 max 真实车主续保报价 我的车是10月份提的,邻居是去年4月份提的(发布会当天下订) 首保价格8000,续保价格4000+,商业险部分还能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打八折 这价格还可以吧? 邻居背景:35岁,多年老司机,未出过险。 所以续保价格怎么样,还是得看车主的历史出现记录,车主历史画像。 算下来一共3350元,送小礼品。 这价格不算贵了吧?
更换前挡风玻璃的回旋镖又扎回来了 智界S7(应该说是老S7)存在前摄像头起雾问题,怀疑加热丝功率不够,无法单独更换加热丝,只能整个前挡一并更换。 去年差不多这时候,印象中su7某一批次的前挡玻璃在通信区域没有除银导致导航信号不好闹的挺大的,这次S7换前挡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以后每周二的例行销量排名没了 周销量数据没了,数据透明度越来越低了,谁是最大得利者呢?
鸿蒙智行野生推销员内讧事件,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起因:问界M9和问界M8开启小定,并在DY上发起了个活动,由车主推荐别人小定,如果成功交付,老车主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积分。 过程:书生女侠一个人推荐了1000多人小定,不仅老车主得到的积分全额返还,还承诺每个人送一件价值400元的冲锋衣。算下来,书生女侠不仅不挣钱,还需要倒贴40万左右的费用。 这引起了其他活跃的问界车主,包括怼怼姐、轻轻两届车主、张大大大美女等人的不满。根据他们的说法,书生女侠背后要求官方对其倒贴的40万兜底。 前两天一场直播,四位问界野生推销员共同讨伐书生女侠,引起内讧。 书生女侠wx群里暗讽怼怼姐。 哪有什么自发推荐全凭热爱,都是为了利益罢了。
su7ultra一出来就要求电子限速的花系博主,就体现经典双标了 首先,先不讨论这个要求的合理性,就假设它合理,我寻思着,既然从公共安全的大义和道德制高点角度要求设置电子围栏,那类比一下: 性能车在公共路面超速,危害公共安全,那在智驾没有到L3正式来临之前,完全让智驾开人不管,也是危害公共安全吧? 如果对性能车设置电子围栏,那同样标准,要求带有智驾系统的车,在检测到人双手脱离方向盘后,这台车终身关闭智驾功能,这个要求也是合理的吧? 法律法规现在已经规定了超速是违法行为,超速过多要被吊销执照;那按照花系大V基于公共安全的角度,是否也需要设置法律,对于违规使用智驾(如双手离开方向盘超过一定时长,或者开着智驾睡觉的),也要吊销执照? 既然宣传性能是原罪,那在L3没到来前宣传智驾是不是也是原罪。 很简单的逻辑,你既然要把人的问题赖到车身上,那就别双标一视同仁,不能速度的问题怪车企卖得太便宜吸引太多精神小伙违规超速,违规使用智驾危害公共安全就说是车主素质问题与车企无关。 本来你走你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主打车坐不开;我走我的性能操纵,追求操控,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但这些花系主播偏不,凡是他们主子不发力的方向,就挥舞起道德大棒制裁你,不从产品力本身挑你的问题,就要从宏观角度道德审判你,从整体否定你。凡是我菊不擅长的领域,那就杀死吧,寄希望于通过宏观力量或者道德审判的力量把你的性能和操纵拉到和我菊差不多的水准,你就只能和我比冰箱彩电大沙发了。 乍一看像是忧国忧民担心公共安全的角度挺有道理,但问题来了: 1、鸿蒙智行的车有不少零百加速是3秒的,零百加速2秒和零百加速3秒的车,对于没开过大马力车的人,对于无视公共交通规则的人,有本质区别吗?要知道零百加速3秒就已经是坐过山车的感觉了。无视交通规则的人,在零百加速2秒的车里是一脚油门,在零百加速3秒的车里也是一脚油门。 2、现在50-70万就能买到不少性能车,二手宝马M系列,二手AMG系列,甚至极氪001FR、二手莲花路特斯,上述这些车已经问世多少年了,市场保有量总归比su7 ultra来的大,这些花系大V之前说过一句话,提过一次建议?结果小米su7ultra出来后,就开始正义凛然。 3、他们冠冕堂皇地说“反正公共路面上也开不了那么快,为什么不能限制?你只要反对就说明你想在公共路面上超速”。但谁不知道性能车本质上是提供一种情绪价值,一种性能过剩的情绪价值,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买法拉利的有几个下赛道的?买911的有几个是因为性能买的?但如果真把法拉利和911的性能限制住,又有几个买呢? 为什么恶心他们呢,因为这群花系大V基于专业能力的欠缺,最不擅长的是从产品力本身挑毛病,最擅长的是从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指向产品本身的问题。公共路面超速,不指向肇事者,而指向公司和产品,但他们是真的关心公共安全?
SU7目前各车型提车周期汇总 su7 标准版:35-38周; su7 pro:33-36周; su7 max:28-31周; su7 ultra 开孔机盖版:40-43周。 这锁单和等车周期就离谱,其他上市快1年的车型,这个时候应该是降价、免息,各种促销手段用起来,进入销售周期尾声等改款了。 单个工厂,设计产能15万辆/年,现在月交付2.5万辆,你也不能说他不努力。
造谣su7ultra保险要两三万的可以出来看看了 来自B站,懂车兄阿森。 别拿同价位的suv或者油车来比,suv或者油车的保险本来就便宜点。可以对比下同价位运动跑车的保险。1W保险就是中等水平。
su7 ultra大定1.9万,锁单1万,全年目标提前完成 来自雷军今晚的直播间。 全年目标已完成。
为了黑小米,现在连alcantara都变成了廉价的涤纶材料了 刚开始我真以为是个串,毕竟如果不是串的话,不说懂车了,稍微百度下这个材料也说不出这么逆天的话。 翻了下历史发帖,好像还真不是串。Tips:alcantara仅代表意大利的 Alcantara S.p.A. 公司生产的,触感类似麂皮的材料,不是翻毛皮,也不是麂皮。 稍微TB下就能知道单位面积价格。
没人觉得迈巴赫行车GPS行驶轨迹的问题,比租车的问题大吗? 尊界迈巴赫这事儿,租车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层层转包的问题。问题怪不到江淮或者尊界身上,尊界其实也是这个事情中的受害者(顶多说预算抠了点)。 但迈巴赫GPS行驶轨迹的问题,矛头可是直接指向了对比测试不严谨,用上等马对下等马的问题。 轮胎是否放气目前没有实锤证据,但GPS的行驶轨迹可是实打实的。 GPS至少证明了2点: 1、迈巴赫有成功绕圆不打滑的行驶轨迹; 2、迈巴赫有成功爬上雪坡的行驶轨迹。 那问题来了,谁知道你是不是测试了迈巴赫10次,成功了9次,抓取了其中失败的1次然后进行对比。 这种不是100%客观的事情很难自证。只要有迈巴赫车主或者官方,再跑去测试地点,重新爬雪坡,只要有一次成功爬坡的视频放出来,对尊界的品牌杀伤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diss友商倒不是不可以,但前提要求是数据客观且能复现。 常规的就对比对比参数,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摆在这里,友商吃瘪也奈何不了你什么。 要么就是在严谨的实验室环境里进行对比,有实验室或者具有资质的单位背书(比如碰撞测试)。 这次的对比视频说白了有春秋笔法的嫌疑。
阿维塔07这辆车没人讨论吗?算是华为系性价比最高的一台了。 新出了个Pro+版本,各种权益叠加上,20万的价格。 设计在线,很有未来感,内饰做工用料也很考究,还是英国之宝的印象,两个零重力座椅。 讨论度怎么这么低。 想买华为系的,这款车真的强烈推荐啊。
讨论下新势力销量要不要合并计算销量 吧里关于鸿蒙智行能否合并计算销量吵得不亦乐乎,不过至今没给个标准,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合并计算。当然,作为米粉和小部分花黑,黑得还得有理有据点。 这里给几个标准,从严格到宽松依次列示(仅指汽车圈,手机圈也会涉及和参考但不会完全参考): 1、最严格的标准:以品牌来计算。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标准,即不管是否属于同一法人主体,是否共享同一销售渠道、售后渠道等。 2、次严格的标准:同一法人主体且共享同一销售和售后渠道的品牌合并计算。这个目前在汽车圈没找到合适的例子。手机圈的例子就是小米+红米合并计算,因为小米和红米属于同一法人主体(这里同一法人主体和同一集团是两个概念),共享销售和售后渠道; 3、次次严格的标准:属于同一集团且不共享销售和售后渠道。比如蔚来和乐道合并计算;大众集团、亚特兰蒂斯旗下的车合并计算、极氪和吉利合并计算等。但宽松到了这一层,意义已经不大了。或者说对于消费者的意义不大,你不会因为吉利卖得好而选择极氪的车,也不会因为奥迪卖得好而选择大众的车,这种统计更多的意义是面向企业股东的,统计企业全年出货量。 4、最宽松的标准:不属于同一集团,只是拥有相同的关键部件的供应商。比如宁德时代智行、博世智行。当然,这个标准就一玩笑话,没人会这么统计。 现在来单独说一下鸿蒙智行,它介于标准3和标准4之间。 说它低于标准3,是因为几款鸿蒙智行的车分别属于不同的车企,之间股权关系不大;说它高于标准4,是因为华为所承担的角色又比一般的供应商来的重要。 如果你觉得按照标准4来统计销量是有意义的,那鸿蒙智行合并统计就有意义;如果你觉得按照标准3统计销量无意义,那鸿蒙智行合并统计就无意义。 这里反驳几个常见的观点: 1、每卖一台车,华为都要抽成一定的百分比,和传统的供应商一口价不一样。 反驳:这个只是收费模式的不同,比如高通卖芯片,其实也是根据终端手机的售价抽成一定的百分比;甚至常见的专利授权,其实有时候也不是一口价而是终端售价的百分比,但比销量的时候一般没人会拿高通销量说事儿; 2、华为参与了车型的设计、质检、销售和售后。 反驳:问题来了,品牌也不是华为,参与得深就算,那能举出很多反例。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某个新势力外聘了某个专门的设计团队对车型进行定义,最后生产出了车并用自己的品牌,算这个品牌的还是算这个设计团队的? 另外售后的话,也不全是鸿蒙智行负责,这个比较复杂,有车主的话可以现身说法,以赛力斯为例,售后的负责企业包含赛力斯、鸿蒙智行和中邮。 总结:谈论一个品牌销量的时候,首先,它首先得是一个汽车品牌。
请前几个月刷朝三暮四的朋友,能再表演下吗? 虽然我一直觉得周销量波动太大,其实没多少代表性,不过看到这个还是没忍住,回旋镖现在都不用等1年了。 前几个月刷朝三暮四的朋友在哪里?现在可以出现继续刷起来了! 不对,现在算是朝三暮五了?
这吧这么多人自嗨YY买小米或者意向买小米的是贷款上车的鬼火? 好久每上贴吧了,翻了几天帖子,这都半年过去了,还有这么多人YY自嗨买小米车的都是贷款强上的少年? 活在自己脑补的世界里出不来了么。 小米这个品牌形象挺有意思的 一口一个吊丝品牌的人,大部分凑不出钱买个30多万的车; 但在买个30万的车没啥压力的人群里,小米这品牌的印象值还不错。 发这个帖子是刚在吧里吵完架,对面大概率分B掏不出来的,一口一个吊丝山寨。 过一会儿我邻居过来问我这车咋样,想增购/置换一台。PS:我邻居去年买的X3 感觉挺好玩的。差钱的主网上口出笔伐,不差钱的主反而评价很好。
开着小米SU7提小米SU7 今天和朋友提车了。一个朋友开问界M9,一个朋友开雅灰的SU7。 我的是寒武岩灰车漆+红内饰。 交付中心现在交付量明显上来了,工作人员严格卡时间点,不能迟到太久,每天时间都排满了,看起来10月份交付2万辆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车4月30号预定的,今天交车,要说新鲜感其实早就没了。不过寒武岩灰还是比较低调耐看的。 交付中心50%是紫色的车,看来紫色确实很受妹子的喜欢。 另外吐槽一个点,小米和主要的保险公司签订了协议,导致无法自己去外面买大保险公司的保险是会被拒的,只能在APP上买,然后被割韭菜。自己外面买的话只要6000(算上返点),APP上要8000,这种垄断有点膈应了。不过第二年可以自己买。 附上朋友的问界M9、雅灰SU7和我的SU7吧。
SU7终于到了,另外咨询下15万的SUV买哪个 4月份下订,等了整整半年,也是离谱。小米这车各种地补权益都享受不到,地补要求定金日期和开票日期在同一时间区间内,这车下单4月份,提车10月份。 之前对线得太多,最近没怎么来吧里逛,这都半年多了还在黑呢? 你买我推荐,我买我真买。 另外咨询下15万左右的SUV买哪个号?想买个给父母当玩具。 目前看上的有零跑C10、哪吒L、零跑C11。
认真提问,图灵底盘到底指的是什么? 好几款车都搭载了图灵底盘,但图灵底盘是什么,看了大大小小的宣传和测评,我确实没搞明白。 无非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溢美之词:更好的操控、更智能的底盘,通过智能大脑统一控制车身姿态啥的。 但再细一点,落实到实际效果上,如何提升、硬件是否支持等,都没找到相关的测评。 唯一一个对落地效果描述得比较具体的,就是说图灵底盘可以通过预瞄路面信息,提前预判前方道理,动态调整悬架,使得驾驶更平稳。 那问题来了: 1、部分车型是单腔空悬,空悬变化高低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速度是否能快到,快速匹配前方道路所需要的时间。单腔空悬理论上调节速度不会很快,有空悬车的人可以看看自家的车升高和降低悬架要用几秒。 2、不分车型不带空悬,是弹簧。如何匹配智能预瞄? 上面只是随便举个例子。 有人能说说图灵底盘到底提升了哪些具体方面,以及如何做到的吗?(单纯讨论如何从硬件层面实现,我们就假定软件和计算方面是无敌的)
各车企毛利率对比 图上没有赛力斯,不过赛力斯也是上市公司,虽然没公布2024年半年报,不过也可以用以前的数据计算一下,总体在23%左右的毛利率,比理想高,低于比亚迪。 总体来看,小米的毛利率和行业毛利率做到前几的品牌(比亚迪、赛力斯)有差距,但位于新势力的中上游,销售规模如果足够大还是可以实现总体净盈利的。
小米SU7上周销量公布,3900台交付量,还行吗? 上上周拿1500单周销量刷屏刷得满天飞的黑子说话。 另外有个哥们和我赌20元奶茶钱上周销量能否破2000,不知道能不能多喝一杯奶茶呢。 盲猜几个可能的黑点: 1、数据假的,最后一周肯定要把数据做好看点;(这个说法也不多了,毕竟只有少数几个脑子不好的质疑第三方数据) 2、上上周压库存,就为了上周能好看点,雷猴王的常规操作了。(这个角度黑的估计会比较多,不过得考虑到汽车不比手机,汽车的仓储成本不低,故意压库存得增加多少成本。另外上上周压库存,把交付量做低到1500,目的何在?) 最后,这可不是米猴沸腾,以后每个月交付量1W多台,属于常规操作,没啥好沸腾的。在没有完全消化完订单前,就是生产多少卖多少,后面的周均交付量估计在3000台左右。 根据孙少军的数据,7月份小米SU7新增订单1.3万台(不可退的锁单量)。这还是在7月份权益相较于4月份退坡,且客户明知道交付周期非常长的情况的新增订单量。 一群黑子喷小米为什么不公布截至目前的大定数据。 假如你是小米的运营,小米SU7每个月的产能也差不多在1.3-1.7万台,在你的产品目前权益退坡还能有每个月新增1.3万台锁单,月新增订单基本持平月产能,且目前手握未消化完毕的订单,预期交付周期超过半年的情况下,你公布锁单量的目的是啥,为了劝退潜在消费者?
红米K70至尊版和红米K70兰博基尼版冷启动速度对比,小米这能做好打断动画啊!一眼差距
130WJB衣服要多少钱?懂得价格的进 本来是69ES,现在920的防御,4100的血,不过看好多人防御都980了,所以想搜个WJB的衣服,因为再好的简易估计也加不了多少防御,所以想大出血一次,麻烦知道的人说下,说价格的时候顺便说下相应的属性(*^_^*)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