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月见草 二年级月见草
这是薮猫小隆的通号啦~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10 发帖数: 12,501 关注贴吧数: 67
╔== 地 室 ==╗探访两百年前美国战争沉船:女神像被贝类覆盖 在距今大约两百年的时候,美国和英国以及加拿大还处在第二次独立战争的纠缠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袭击了安大略湖,直接导致了美国海军舰队在萨基茨港的两艘战舰沉没。这两艘战舰便是汉密尔顿号(Hamilton)和灾难号(Scourge)。 尽管周围的舰船救出了16名船员,但还是有至少53人在船沉没时遇难。这两艘全副武装的纵帆船如今都近乎完整地躺在90米深的水底,彼此间距离约为460米。 两艘沉船于1973年被发现。加拿大公园管理局高级水下考古学家乔纳森·摩尔(Jonathan Moore)称,这是同类沉船中保存的最为完好的。两艘船在一开始是作为商船来建造的,之后被改装为战舰。 图中装饰在汉密尔顿号船头的人像是罗马神话中的狩猎女神狄安娜(Diana)——这艘船原本便是以“狄安娜”命名。汉密尔顿号长度为20米,建于战争开始前的1809年,为纽约商人马修·麦克莱尔(Matthew McNair)所有。在战争开始之后,美国海军准将艾萨克·昌西(Isaac Chauncey)买下了这艘船,以充实安大略湖的舰队,并以海军部长保罗·汉密尔顿(Paul Hamilton)的名字为之命名。条纹贻贝(Quagga mussels)是生活在安大略湖中的入侵物种。从这张2008汉密尔顿号船头狄安娜像的图片上可以看出,条纹贻贝已经全面占据了沉船。1982年,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一次探险活动中,研究人员用一艘遥控的潜水器对两艘沉船进行了拍摄和探索。沉船所处的水深大约为91米。业余考古学家,同时也是当地牙医的丹尼尔·A·尼尔森根据另一艘船上的航海日志推测出了沉船的位置,并于1973年发现了这两艘沉船。目前,这两艘沉船属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所有,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
╔洪堡的礼物╗极端环境中5大顽强生命:水熊虫似穿航天服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8月9日消息,通常我们把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如高温、严寒、高盐、高压、极度干燥、高辐射、高酸/碱浓度或极度贫瘠等——中的生物称为“嗜极生物”。如果换成是人类,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嗜极生物使我们对地球生命的顽强有了全新的概念。科学家称,这些生物的存在扩大了在其他行星上寻找生命的视野。麦吉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杰伊·纳多(Jay Nadeau)说:“研究嗜极生物的人所需要的东西,其实与要前往火星寻找生命的人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要亲自到达现场自己操作仪器,而不是借助机器人。不过,在技术和研究策略上,二者是基本一致的。”   杰伊·纳多一直在加拿大北极地区进行嗜极细菌的研究,她的团队首次对微生物Thiomicrospira属进行了描述。这种微生物对细胞结构进行了细微的修饰,使其能够在冰雪环境中很好地生存。   嗜极生物或许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包括生物制药和发掘能源等。不过,杰伊·纳多说:“这些工作大部分只是为了了解地球上还有多少我们未曾见过的生命……事实上还有很多很多。”以下便是5种最不可思议的嗜极生物。   缓步动物 尽管水熊看起来是有点像熊,但其实它只有大约1毫米长。   通常人们以一个十分可爱的名字“水熊虫”来称呼缓步动物门的动物,不过与其说“熊”,不如说它们像是穿着太空服的海牛。   水熊虫的长度仅在1毫米左右,但它们能在多种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萨拉·博登斯腾(Sarah Bordenstein)曾写道,它们能忍受零下200摄氏度的低温,也能在高温(151摄氏度)的环境下存活;即使没有氧气和水分,或者是一千倍于人类能忍受的高剂量辐射,都不能使水熊虫死亡。   水熊虫在恶劣环境中存活的秘诀是进入“隐生”状态——一种类似假死的状态,其新陈代谢全部停止。它们能一直保持一种蜷缩的状态,直到环境条件变好时才重新复苏。隐生状态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日不等,甚至有的能够保持数十年之久。   丰年虾:高盐环境的生存高手 近距离看丰年虾。丰年虾属于甲壳动物中的卤虫属(学名:Artemia)   嗜盐生物能在极端高盐的环境中生存,大盐湖丰年虾便是其中之一。这种丰年虾生活在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中,这里部分湖水的盐度相当于海水的十倍。   根据大盐湖生态系统项目的研究结果,丰年虾之所以能够成为高盐环境的生存高手,主要归功于它们身体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外壳。盐水只能通过口部进入体内;而丰年虾的鳃部和一个特殊的颈部腺体能够将盐分过滤出来,保持体内的盐度平衡。此外,丰年虾还具有三种类型的血红素——血液中能结合氧气的蛋白质。当水体盐度增加的时候,丰年虾体内的血红素浓度也会相应增加。   甲烷冰虫 这只看起来像科幻电影里外星生物的虫子实际上是甲烷冰虫   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生物。1997年,科学家在墨西哥湾的海床上发现了这些扁平、粉红色的嗜极生物,它们的长度可达5厘米,在含有甲烷的底泥中掘洞生存。科学家称,它们很可能以某些依赖甲烷生存的细菌为食。   与甲烷冰虫相比,在极低和高寒地区发现的冰虫(冰虫属Mesenchytraeus)的颜色就更多样一点,有黑、蓝、白等,其体长也是几厘米。在罗格斯大学卡姆登分校生物学系任职的丹尼尔·沙恩(Daniel Shain)从事了多年有关冰虫的研究,他曾前往西藏、阿拉斯加等边远地区采集冰虫标本。他说:“冰虫是已知在冰川中完成生命史的最大生物,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壮举。”   冰虫以雪水藻类为食,其身体机能——繁殖、新陈代谢、发育等——在摄氏零度左右时还具有活力。如果温度上升到大约4摄氏度以上,冰虫体内的酶就会消化细胞膜,使冰虫溶化死亡。   所以,“极端环境”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快速的火球”   这种微生物的学名是Pyrococcus furiosus,意为“快速的火球”。显然,这种古细菌是圆形的,而且生长环境的温度极高。它们喜欢在滚烫的水体中生存,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00摄氏度,这也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嗜热生物。   20世纪80年代,卡尔·斯泰特尔(Karl Stetter)在意大利武尔卡诺岛海域发现了这种古细菌。据报道,来自乔治亚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研究Pyrococcus furiosus的基因组,试图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微生物:喜欢较低的温度,以二氧化碳为能量来源而非通常的碳水化合物。科学家希望这一新的变种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耐辐射的细菌   抗辐射奇异球菌(学名为:Dienococcus radiodurans)发现于近50年前,科学家在一个经过辐射杀菌但仍然腐坏的绞肉罐头中发现了这种细菌。在高剂量的辐射下,这种细菌的基因组会出现分解,但之后又能迅速、准确地组合回去。   D. radiodurans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耐受辐射的生命形式”,这种单细胞生物能忍受的辐射量是人类的3000倍。科学家对D. radiodurans很感兴趣,这些微生物抵抗辐射的机制或许能为我们抵挡从化疗到太阳照射等各种形式的辐射暴露提供启发。(任天)
╔= 世 界 岛=╗7月国家地理图片精选:印度小鹦鹉吃午 7月24日,印度迪马布尔,人们正在喂食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印度鹦鹉。这只鹦鹉与其他数百只同类一样,都是被当地猎人捕获并准备贩卖的——尽管印度已经发布了禁止所有鸟类贸易的法令。当地居民经常捕猎各种野生动物,这些动物不是被吃掉,就是被卖走。在鸟类贸易中,3周到4周大的雏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图片实习生阿利亚•威廉说:“不仅仅是图片的主体让人印象深刻,喂食者的手也让人感觉到了雏鸟有多么脆弱。虽然它已经具有了成年鹦鹉的大部分特征,但看起来还是有点滑稽。”7月20日,在瑞士Ponte Brolla举行的2013欧洲悬崖跳水锦标赛上,德国人安娜•贝德正在展示她的跳水英姿。这是世界上最危险——也最寒冷——的悬崖跳水地点,参赛者的跳水高度在18米到27米之间。 国家地理的图片编辑本•菲奇说:“使这张图片引人入胜的,不仅仅是跳水者的完美动作所带来的紧张感,还有她身后背景的深度。稳定温和的光线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不相同的旁观者,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有趣而多彩的点,而不仅仅是一群分辨不出来的人。”7月18日,墨西哥城,两只小狗从一辆犬车中探出头来。这种车用以保护一些名贵的狗免遭绑架。在过去几年中,墨西哥的犬类抢劫案增加了四倍,犯罪团伙会用枪威胁在公园里遛狗的人,或者用发情的狗引诱名贵宠物,继而所要赎金。 图片编辑简娜说:“我喜欢这些狗从车门缝隙中向外探视的神态。红色的背景,细长的空间,加上它们上下张望的样子,这看起来就像一根小狗的图腾柱。”
╔洪堡的礼物╗鳄鱼的复兴:巴西湿地孕育世界最大鳄鱼种群 日落后,广袤湿地上的一片沉寂被鸟叫虫鸣和枝叶摇曳的沙沙声取代,这些细小斑点才开始悄悄溜走,消失在夜色中。 这些小点是巴拉圭凯门鳄幼仔的警觉双目,这些小鳄鱼刚孵化出来两周,几乎还没有铅笔长。白天,它们藏在水草丛中,以躲避可能飞扑下来觅食的鹭和鹤。到了晚上,它们才偷偷溜出来,捕食昆虫和蜗牛,慢慢长大后再改为进食体型更大的猎物。如果情况允许,它们日后可长到两米半长,力量强大到可以捕获水豚——水豚是生活在该区的体型庞大的啮齿类动物之一。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它们正处于食物链底部,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躲在掠食者的视线范围之外。数百乃至数千只刚刚孵化出的凯门鳄潜伏在这座潟湖当中,而在整个潘塔纳尔湿地,类似的潟湖还有许多座。巴西西南部沿巴拉圭河铺展的这片广袤湿地不仅孕育着或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鳄鱼种群,同时也是环保界最成功的物种复苏案例之一的发生地。三十年前,巴拉圭凯门鳄处于被人忽视的状态,它们遭到无情捕杀,以满足对鳄鱼皮的市场需求,因此数量骤减。“无人能确定有多少只凯门鳄惨遭杀戮,但数量一定超过百万只。”巴西保育生物学家克雷伯·阿略说。20世纪80年代的偷猎活动高潮期间,阿略曾在潘塔纳尔湿地从事实地考察工作。
╔= 世 界 岛=╗文化遗产之旅——亚洲: 神与佛的启示 (1)这是2012年8月7日在日本宫岛拍摄的严岛神社的海中鸟居。严岛神社位于日本广岛县宫岛,主要祭奉日本古代传说中的三位海洋女神。神社大部分建于12世纪,建筑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寝殿造”风格之美。严岛神社于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网图片 马平 摄 亚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很多都体现出鲜明的宗教特点。这条文化遗产之旅的线路东起日本,途径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结束。人们在旅途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令世人赞叹的文化瑰宝,更能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多种宗教理念与文化内涵。(2)这是2008年12月7日在日本京都拍摄的金阁寺。金阁寺原名鹿苑寺,因寺内舍利殿金阁闻名,故又被称为金阁寺。华丽的金阁倒映在寺前镜湖池中的景致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观之一。1994年,包括金阁寺在内的古京都历史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网图片 任正来 摄(3)这是2013年5月25日在韩国河回村拍摄的一户民宅。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以西数十公里的河回村建于公元14至15世纪,因被韩国第二大江洛东江以“S”形蜿蜒环绕,取“河回于此”之意而得名。从高处俯瞰河回村,地形呈“太极”形,因而从古代开始这里一直被视为风水宝地。村内许多古宅仍完好地保持至今,因而也被赞为“活着的朝鲜建筑博物馆”。河回村与另一处村落良洞村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网图片 姚琪琳 摄
╔= 世 界 岛=╗2013年新增世界遗产掠影 (1)这是2010年2月2日在空中拍摄的日本富士山。 新华社/路透 2013年新增世界遗产掠影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内容,此后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的选出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来投票开会决定的。其中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3日完成持续三天的新增世界遗产项目审议,通过19处新增世界遗产。(2)这是2012年5月13日在日本山梨县拍摄的富士山。 新华网图片 马平 摄 2013年新增世界遗产掠影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内容,此后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的选出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来投票开会决定的。其中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3日完成持续三天的新增世界遗产项目审议,通过19处新增世界遗产。(3)这是2012年1月6日拍摄的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的情形。 新华社/法新 2013年新增世界遗产掠影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内容,此后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的选出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来投票开会决定的。其中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3日完成持续三天的新增世界遗产项目审议,通过19处新增世界遗产。
╔洪堡的礼物╗科学家发现罕见粉色蚱蜢:或因基因变异引发 一支考察队近期在一次远征中发现了6只粉色的蚱蜢野生环境下粉色的蚱蜢个体很难存活到成年,因为它们过于显眼的颜色很容易招来猎食者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维多利亚·希尔曼(Victoria Hillman)是一位国家地理探索者,同时还担任“Transylvanian”野生动物项目研究主管。该项目旨在保护欧洲最后仅存荒野中的食肉动物并协助维持生态的多样性。   在一次考察期间,由于天气原因,考察队行进速度缓慢,经过艰难跋涉 才终于抵达预定的考察地点。但这样的霉运也有补偿,那就是考察队员们很快在这里有了一项意外的发现:几只粉色的蚱蜢。考察队一共发现6只正处于幼年期的粉色蚱蜢,因为它们的翅膀还没有发育完全。在考察地点附近就发现了这么6只色彩独特的蚱蜢,而其它个体则都是正常的绿色。   研究人员相信这是一种罕见的变异现象,之所以罕见,是因为这种艳丽显眼的色彩非常容易引来捕食者的注意,因此具有这种颜色的蚱蜢个体很难存活到成年。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一种特殊的色素沉着现象,这是一种我们目前还知之甚少的现象。它是由一种隐性基因引发的,这种基因和导致白化病的基因相类似。这种变异有时仅仅表现为一种病症,而有时则两种同时发生,外在的表现则为正常色素的减少甚至缺失,或者其它种类色素的异常增加和沉积,在这一具体案例中,这些蚱蜢身体内的粉红色素异常产生并沉积了下来。   尽管最早在1887年人们便首次在螽斯中发现了这种现象,但是在野外环境下一次发现这么多粉色蚱蜢个体还是非常罕见的,这很可能出自同一个母体,因此获得了相同的基因遗传。未来,这些个体还可能发生很多变化:比如它们可能全部逐渐褪去粉色,或者它们会继续保持它们的粉色,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组决定对这些粉色个体在未来数周内继续进行观察。(晨风)
╔=环球美食=╗北京Ssam韩国料理 尝新盛夏气息 上周通过某英文媒体得知Ssam要从三里屯Soho搬到太古里的消息,又喜又惊。惊喜的是,它算好消息,Ssam这种好餐厅一直亏在选址。这周在Ssam一聊,才发现老板Andrew和老板娘Helen自己一头雾水。“搬是要搬,但我们还没定好呢,也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太古里,难道是众望所归?”刚新婚一个月的Helen开起了玩笑。“什么时候搬?”我问。“我们正在考虑丽都呢,要搬也是八月底了!来,趁我们还在三里屯Soho,尝尝新菜。”刚娶了中国媳妇的韩国老哥Andrew的普通话变得更标准了,不变的是小孩般开心的语气,以及总想制造惊喜的玩心。 但无论怎么变,Ssam的风格已很明晰,常客都有体悟。这样的Ssam-Style,让一些新菜好吃,一些新菜好玩,一些新菜好吃又好玩。 好吃的之一,牛尾蘑菇沙拉配牛舌松子(68元)。一上桌,隐隐一股松露香,一问Andrew,点头答是,说有黑松露屑和白松露油。这些调料竟不写出来,过分低调了吧。这是一份知道沙拉不是草的人才会设计的作品:熬了一周的内蒙古牛尾,去骨,与菌菇压成法式肉批(Terrine),松化鲜软。肉批厚切和牛舌薄片上,两抹半透明啫喱膏状物,深的是酱油冻,浅的是柚子酱,还有整粒法式芥末,这种饱满的芥末粒,提供类似鱼子酱的爆破感和酸鲜味,小朵白白菜花竟是酸脆的泡菜,这些亮点,用牛舌一裹,肉批一抹,再大口吃油醋裹得刚好的绿叶沙拉,质感丰富热闹,风味却清爽平衡,只是夏季需要的风味。汤色如茶,清透可鉴 好吃的之二,青蛤大酱浓汤(38元)。叫大酱浓汤青蛤更确切,Clam Chowder的韩版,主角不是汤,而是青蛤。满满一碗青蛤啊,个个张口,粒粒饱满,鲜得炸上天,又被培根的烟熏味拉回尘世。汤体厚,主要有土豆泥增稠,奶油提香,Ssam自酿的大酱入汤增盐度和鲜度,量再少些更好,毕竟培根已有一定咸度。加分的倒是汤中的深绿小香葱和小土豆块,都变软甜了。 好吃的之三,烤银鳕鱼(128元)。不同于西京烧有皮酥肉嫩的对比口感,而是连皮带肉整体软滑。银鳕鱼盖着稠稠的烧汁,酸甜中微微辣,配山药、酱豆腐和黑醋橄榄油拌过的菠菜。山药和银鳕鱼搭配,一个润养,一个饱满,非常相宜,不过山药口感硬脆,不知磨成泥是否更加分。酱豆腐跟韩国大酱一样,都是Andrew自制,这种发酵养生物,质感介于豆腐乳和豆干之间,直接吃也不觉特咸。
╔=环球美食=╗尝一口初夏的味道 上海小南国12款"新小炒菜" 上海小南国于2013年6月15日起,在全国各门店特别推出12道清爽可口,又亲民实惠的“新小炒菜”,口味上不但保留传统上海本帮菜的浓郁香酥,更融合了各菜系的特点,同时配上特别为夏季推出的全新冰品“龙凤柠檬苏打”、“西柚汁”等,全面满足你初夏的味蕾。12道新小炒菜秉承小南国一贯重食材,轻烹饪的健康理念,为您小聚的餐桌上多添了几分夏日别样的色彩。例如酥软可口的“飘香樟茶鸭配黄金饼”精选的是上等瘦肉鸭种,再搭配金黄手抓饼,那叫一个香;“冰花梅香元宝虾”外壳香脆,充满酸甜青梅口味,鲜香开胃;“青红椒爆久香骨” 严选上等猪肋排,肉质鲜嫩,豉香微辣。 此次,上海小南国面向全国推出“新小炒菜”之举,就是希望通过亲民的价格,优良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莅临门店,感受品牌为顾客特别打造的“纯正上海体验”。 新小炒菜—— 清爽、实惠的“上海味道”素鸡是上海人家常喜爱的一款健康豆制品,富含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软中有韧,味美醇香;搭配传统雪菜,口感爽脆,是您健康素食之上选! 精选上等南非白虾,炸至外壳金黄香脆,虾肉鲜美多汁;搭配特制酸梅酱料,酸酸甜甜,鲜香开胃。 精选上等瘦肉鸭种,经腌、熏、蒸、炸四道工序精心烹制,樟茶香味扑鼻而来,入口不肥不腻,皮酥肉嫩;再搭配烤至两面金黄的煎饼,酥软可口,满嘴留香。 肉质鲜嫩的精品黄鱼,沿承“松鼠鳜鱼”的经典味道。口感酸甜,品味小黄鱼的新风味。 山药的脆爽,芋头的香糯,再淋上葱油浓郁的香味,口感清爽鲜美,又一道上海人喜闻乐见的家常菜选用长江三珍之一鮰鱼的鱼肚部分,配以上海风味的红烧酱汁烧制,色泽诱人,尝一口肥而不腻,鲜香四溢! 清爽细腻的优质百叶,弹性十足,浓郁汤头口味复合,让平凡食材中蕴含不寻常的鲜美。 精选时令竹笋,脆甜可口,配以花菜及鲜香翠绿的荠菜,色香味俱佳! 严选上等猪肋排,肉质鲜嫩有劲道,配合秘制酱汁,及富含维生素c的青红椒,色泽诱人,齿颊留香。 创新演绎上海传统风味,泰国香米搭配丰富的辣酱,味道浓郁咸淡适口。新鲜的蔬菜颗粒更增添了炒饭的色泽和口感,美味十足。 浓郁江南风味,臭豆腐外脆里嫩,味道独特;仔鸡滑嫩劲道,毛豆入口鲜美,荤素搭配,回味无穷。
╔洪堡的礼物╗自然界六种最孤独动物:远东豹仅剩30头 一头年幼的远东豹(学名: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世界上最稀少的猫科动物之一。它们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的森林中,而现在只有大概30只个体存活。尽管数量稀少,但依然有偷猎者为了获得它们精美的外皮而铤而走险。对远东豹不利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如鹿、兔子等,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猎物,这使它们的数量很难增长。值得庆幸的是,俄罗斯在2012年设立了面积达263046公顷的远东豹国家保护区,这或许能给它们一次重现生机的机会。在“凄凉动物俱乐部”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孤独乔治”(学名:Chelonoidis nigra abingdonii)。2012年6月24日,加拉巴戈斯国家公园发表声明,宣布“孤独乔治”的死亡。这只年龄可能超过一百岁的象龟经历了漫长而孤独的一生,科学家帮助它与其他象龟交配的尝试进行了数十年都未成功,达尔文研究站甚至提供了1万美元的奖励征求适合的雌龟。近日,伦敦动物园发布了一份动物版的“征婚广告”,广告的主角是两条雄性曼加拉哈拉慈鲷(学名:Mangarahara cichlid)。这种鱼已经十分稀少,被认为在野外已经灭绝。如果这两条雄鱼,以及柏林动物园的另一条雄鱼不能尽快找到配偶的话,该物种很可能就将灭绝。许多生物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的栖息地十分局限,是当地的特有物种。另一方面,人类的捕杀、偷猎以及栖息地破坏等也会提高灭绝的风险。
╔=国家公园=╗游走在加州 在美国国家公园探险 自驾的线路是从旧金山机场开始的环形路线,东行去内华达山脉中的优山美地,国王谷和大红杉三处国家公园。沿途经过加利福尼亚的果园地区,穿越原始森林中的盘山公路,沿途的驾驶经历和目的地的神奇完美结合,是理想的中短线自驾线路。穿越原始森林中的盘山公路 旧金山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和租车的地方有轻轨连接。事先在网上预约了车,只需要把驾照和信用卡交给柜员,几分钟就全部搞定。调整好座椅和后视镜,将优山美地国家公园输入GPS,出发。我们的车沿着美国101国道南行不远,就看见通往圣玛提奥大桥的标志。十几公里的长桥,车流速度很稳。一边开车,禁不住扭头看桥栏外风平浪静的旧金山海湾。过桥后一路东行,路况非常好,除了几个小城,郊外的路边都是绿色的果树林。开了两小时后,我们在路边的水果摊边停车休息 (107英里)。这一带是加利福尼亚著名的果园区,果农也喜欢自己搭个棚子卖自己的收获。很合理的价格,就能买一堆刚摘下不久的新鲜桃李。水龙头下洗干净,绝对是长途飞行后的解乏好办法。3个小时后离开平原进入山地。出发时油箱已经加满,足够到达公园的宿营地。公路渐渐开始依山势而行。刚开始时转弯还很和缓,渐行渐深,转弯越来越急,坡度越来越大。几次的上山下坡,道路终于完全没入密林,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到了。优山美地国家公园 305KM:优山美地国家公园 我们的车穿出深邃的隧道时已是夕阳时分,从望台(Tunnel View)放眼望去,优山美地山谷巨幅画卷般在眼前展开。山谷已经沉入黄昏,沉沉暮色笼罩着谷底层叠的松林,深绿的林木渐渐升起在两侧的山坡,画框般衬托着远远镇坐在山谷尽头的半穹窿山。深蓝的天空下,一抹夕照。那一刻,我才相信,让优山美地名震天下的摄影大师亚当斯的灵感和画面场景果然源自这里。大师的艺术提炼展现出超越自然的作品,但亲历自然的感受,却是观赏任何艺术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从望台能看见婚纱瀑,一道白练从山顶挂下,注入下面的深林中。这是优山美地难得的几道能开车接近的大瀑布。林中的停车场里车满为患,老油条们都知道可以停在路边。开门下车,空气里已经满是水雾。沿着小路往瀑布底部走,越近,水雾越重。等到了瀑布下,仰面想看飞流直下,却已是不识飞瀑三千尺,只缘身在水雾中。 这里的一切实在太让人迷恋。瀑布的飘逸和山岩气势自不用说,就只要山谷中那条弯曲舒展的Merced河,在暮色降临时从墨绿渐渐染上夕阳的粉紫,再慢慢融进天空的宝石蓝,就足以让人心醉。夏天的山谷是天堂,不再需要担心天寒地冻。尽可以在河边坐着,一直到天黑,不下河水,只有湍流的水声在身边潺潺而去。 今天入住的客栈是常青客栈(Evergreen Lodge,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evergreenlodge.com&urlrefer=c0816558583e79af054875782454cfe9)。客栈在森林中,只有一条土路可以进出。开着大灯慢慢驾驶,路中间不时会出现野鹿,全然不怕车辆,只站在那儿瞪着我们,得耐心等它们缓过神后自己走开。还见到一只浣熊,灯光照耀下,扭着肥胖的身子狂奔入林。 在优山美地公园里的汽油站加足油,自西南门离开,沿着内华达山脉南行2小时左右,就到了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和优山美地相比,这里的游客要少很多。除了少许管理人员,公园里也没有任何住家。河水湍急,河上甚至没有一道水坝。纯粹的自然环境,行走在这里,平日碌碌的功利心都被涤清几分。国王峡谷国家公园 632KM:国王峡谷国家公园 贯穿公园中线的国王河水来自内华达高原融雪。河名国王,果然名不虚传,霸气十足。夏天融雪快,水势凶猛,水流里漂浮着一路冲下的树木,势不可挡。天有些热,放下车窗,就听见水声隆隆,压着发动机声,竟有让人震耳欲聋的感觉。河水千万年冲刷切割出的河谷,谷底河水奔腾,随着地理环境的变迁,水面时而开阔平缓,时而直跌百尺,激流奔腾。 沿着河边公路慢慢开车。这条路纯粹是为了旅游而修建,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来往的车辆尽是游客,谁也不着急,也不敢着急。公路总体顺着河谷的走势,虽不如河流那样跌宕起伏,也依然有着无数的上坡下坡和无数的急弯。刚进入公园时,还有些不适应,转弯弧线把握不准,车身左摇右摆,后座的乘客不免遭殃。走过几十个弯道,就渐渐习惯了这里的路况。握着方向盘的手臂开始放松,车如流水行云切在山路上。此时的驾驶,让人感觉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时的踌躇。 路最窄处也最险。几乎垂直的崖壁中切出的路,一侧是直上青天的峭壁,另一侧是一坠千尺的悬崖。几乎没有什么空间错车,每次到了山嘴就看不见对面的来路上是否有来车。挂最低挡,暴减车速,极度小心地驾驶。不一会儿,手心已然大汗淋漓。海拔不停升高,迎面一堵山崖挡路,到了近处才发现峰回路转。修路人很细心,在急转弯处多费了许多力量,开出了一小块停车场。小心翼翼地停下车,站在悬崖边探头下望。国王河在百米之下,白浪滔滔。四周都是高山,仰面才能望见一小块天。在巨石上坐下,峡谷间吹来一阵山风清凉。闭上眼,静心听,才能隐约听见崖下隆隆的水声。好一处修心养性的世外桃源。
╔=国家公园=╗加拿大自驾游 自在穿行落基山 恢宏的落基山脉,清澈的北美旷野气息,再加上完善的道路设施和服务,加拿大恐怕是世界上最适合自驾旅行的国度之一了。而卡尔加里-班夫-贾斯珀-露易丝湖这条线路,不光是落基山脉的黄金旅游线,更是最适合“初来乍到者”的自驾路线——简单、安全,一路上有舒适的住宿与丰富的景点,你可以一路驰骋、无拘无束,把落基山脉里加拿大最傲人的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不必为交通、车况和吃住行操心。 神秘的水怪与最西部风情班夫 从温哥华机场出门,你便可以开上车直接走1号国道公路。这条路横贯加拿大东西岸。进入弗雷泽河谷后,你会经过电影《第一滴血》的拍摄地“希望镇”,还可以造访欧垦娜根湖畔公园,湖光山色之外,最有趣的是,此地据说有水怪,加拿大政府特为此悬赏加币 100 万捉拿呢! 有人说,落基山脉最值得驻足的景点,是班夫。位于秀丽的群山当中,再加上天然温泉滋养,于是班夫有了加拿大第一座国家公园。从卡尔加里到班夫,沿途尽是起伏的山丘,一眼望去是四处散落的农庄,更不时可以听到牛仔们的吆喝声。距卡尔加里不远的西部文物中心,可以了解西部发展史。这里有温泉洞旅游中心,可以乘坐硫磺山缆车远眺班夫镇全景,还可以到班夫山间的温泉享受一下,解除一天驾车的劳顿。 陡峭的小镇与最美的冰湖玛琳湖 从班夫前往贾斯珀,你会驶上加拿大最美的冰原大道(Icefields Parkway),沿途尽是美丽的高山湖泊、瀑布。随后来到哥伦比亚冰原,可以乘坐雪车登上阿萨巴斯卡冰河,还可以在阿萨巴斯卡瀑布旁感受一下。贾斯珀是落基山脉中最陡峭的小镇,建议坐缆车登上壮硕的惠斯勒山(Whistler Mountain),远眺群山环绕的美丽风光,此外,落基山脉最大的冰河湖-玛琳湖以及精灵岛都值得一游。 这条线路的最后一站,是有着“落基山蓝宝石”美称的露易丝湖,也是加拿大西部最美的度假胜地。你既可以开着车环湖而行,也可以扔下车健行一段。山后有茶屋可以小憩,湖中则有独木舟可以一游。无论是驾车、步行、划船或是游泳,每一种方式都会让你对这里的美发出不同的感叹。文并图/德玛
╔= 世 界 岛=╗澳大利亚摩顿岛 因海豚闻名的澳洲小岛 在距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18海里的地方有一个风光旖旎的小岛——摩顿岛,它是世界上第三大沙岛,因长年聚集着大量野生海豚而闻名,所以又叫海豚岛。摩顿岛地处太平洋,98%面积已被划入国家公园,天阁露玛度假村(Tangalooma Wild Dolphin Resort)是岛上唯一的度假村。Tangalooma是澳洲原住民语言“海鱼聚集的地方”,所以最初天阁露玛是一个捕鲸站,后来因没有节制的滥捕造成渔获大幅下降才改建成渡假村,天阁露玛现在除了提供住宿外,还提供喂饲海豚、潜水、滑沙等娱乐活动。 喂海豚从布里斯班的赫特街渡口 (Holt St. Wharf) 出发,乘游轮75分钟即可到达摩顿岛。岛上的码头入口处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十几个海豚的名字,并标记着它们周一至周日到访这里的频率。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几十年如一日地来到这里……传说中,早年的摩顿岛上生活着一群以捕鱼为生的原住民。在出海捕鱼的过程中,聪慧的海豚总会给他们提供很大的帮助,于是收获颇丰的渔民为了报答海豚,每天都会在海边喂食他们的朋友。渐渐地,就定下了这个不见不散的约会,并延续至今。每天傍晚都会有一群野生宽吻海豚来到天阁露玛附近来过它们的“夜生活”,它们在岸边戏水,欢快鸣叫……这时,游客们需要做的就是摘掉首饰、做好手部消毒,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喂海豚。海豚很通人性,吃得很开心,还会时不时的和人们嬉戏一下。 另外,在天阁露玛度假村的小码头旁的海滩上每天早上还会有鹈鹕等待人们的喂食,这些鹈鹕不怕人,游客可以借此良机给这些独特的大鸟拍近照。 观鲸每年的六月至十月,是鲸鱼的迁徙时节,天阁露玛是鲸鱼游往热带海域的必经之地,。乘上全澳最大的天阁露玛号观鲸船,就可以领略到海阔凭“鲸”跃的壮观景象。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被称为美人鱼的儒艮(俗称海牛)、海龟和正在嬉闹的海豚。
╔= 世 界 岛=╗2013年最美星空照:银河倾泻而下天地相接 这里是法属留尼汪岛的岩石海岸,银河从九天倾泻而下,似乎与印度洋融为一体。银河系的中心膨胀区距离地球大约3万光年,由于旋臂区气体和尘埃的遮挡,这一区域通常显得较为模糊。摄影师吕克·佩罗特说:“那个晚上,银河的膨胀区十分明显,我在安全围栏之外呆了几分钟,终于忍耐不住想要去寻找更好视角的冲动,于是我绕过了围栏,径直前往Gouffre的入口,终于获得了这个壮丽的视野。”在这张去年冬天拍摄于冰岛的图片上,两道拱门交相辉映。其中一道由灿烂的银河组成,另一道则是五彩的北极光。在拱门下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渺小的天空守望者的轮廓。在他脚下,是一片冰冻的景观,不远处便是著名的Godafoss瀑布。该图片获得了第四届国际地球与天空摄影大赛“夜空之美”类别的第一名。夜幕中,奥地利萨尔茨堡的灯火照亮了整个山谷,而城市上空一层寒冷的雾气则充当了光污染过滤器的作用,使夜空中的星星和周围的山峰清晰可见。这张图片拍摄于今年二月。虽然近乎满月,但夜空中冬季星座猎户座和金牛座,以及木星都十分明亮。摄影师安德烈亚斯(Andreas Max Böckle)说:“萨尔茨堡市的光污染迫使我行走了近一个小时,以获得拍摄星空的最佳条件。”该图片获得了“对抗灯光”类别的最高荣誉。这一类别展示了灿烂的星空有多么重要和不可思议,以及星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表现了光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 世 界 岛=╗双城魅影:瑞士伯尔尼与苏黎世   瑞士的许多城市多有别于欧洲其他国家的都市名城,它们少了几分沧桑厚重,却多了一点优雅、恬淡;少了一丝华丽妩媚,却多了些许宁静平和。它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怡然自若,你在城市中游走,不经意间一瞥便会被它吸引目光,如邂逅一位大方得体、散发着知性之美的淑女……伯尔尼和苏黎世就有这样独特的气质。  伯尔尼:首都的国庆日   作为瑞士首都的伯尔尼,排在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之后,虽然只是瑞士的第四大城市,却拥有一个让人惊艳的古城,鳞次栉比的红屋顶分布在一个小巧精致的半岛之上,瑞士最高的大教堂气势非凡,还有充满趣味的钟楼和众多别致的建筑。伯尔尼古城,是瑞士唯一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古城,而且是瑞士最早评定的世界遗产。  苏黎世:沉静的“大”城   在瑞士很多地方,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这里很小,不像苏黎世那样的大城市。”作为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的人口有多少呢?答案是:不到40万。在很多瑞士人心目中,这就是大城市的人口标准了。由此你完全可以想象,当我说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北京的人口数是大约2000万时,对方是一副怎样不可思议的神态。   这一次瑞士环线之旅,苏黎世是起点,也是终点,置身这座城市常常不由地感慨,即使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依然可以如此宁静与安详。当然这里不乏人流穿梭的商业街道和广场,你却不会感到喧嚣与嘈杂。井然有序是一方面,另外,只几步之隔,就可以找到一片清静之地。攀爬上大教堂的塔楼俯瞰,碧绿色的利马特河(Limmat)穿城而过,汇入远处的苏黎世湖,中世纪的古城处处绿树成荫,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城市浮现眼前。原来,这一条河水,一汪湖水,就是城市的清新剂啊。我不记得,上一次在城市中看到如此碧绿通透的河水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在欧洲,那些流过城市中的著名河流,诸如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的多瑙河,河水都会有些浑浊泛黄。而在瑞士,不仅仅是苏黎世,其他城市中流淌的河流,同样是这般不可思议的绿宝石般通透的色彩。(文图:范毅波)
╔= 世 界 岛=╗全家人的欧洲假期:徜徉在瑞士的美景中   瑞士的美名远扬,峻秀的雪山、幽静的田园乡村、恬淡的小镇、甜美的巧克力……这里充满着让人不可错过的美好,多么适合一家人自在徜徉。让孩子在阿尔卑斯山脉下的草原快乐地奔跑,乘坐小火车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在琉森与孩子细品着与陆、海、空,以及机械相关的故事。瑞士,是你与家人一同乐游的童话世界。茵特拉根小镇   览阿尔卑斯山全景   来到瑞士,不容错过阿尔卑斯山的冰山雪景,还有雪山脚下别具特色的茵特拉根小镇。若能在这幽静朴实的地方小住几日,定能体会到瑞士人与世无争的淡雅心境。   茵特拉根在德文里是“在两座湖水之间”的意思,因为位于图恩湖及布里恩茨湖之间,以一年四季风景宜人著称。若要搭车前往少女峰,这个阿尔卑斯山的“皇后”,则需以茵特拉根车站为起点,搭乘高山火车至小史迪基,再换齿轮有倒钩的高山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壁来到海拔4158米,横亘18公里的“欧洲屋脊”少女峰,宛如一位少女,披着长发,银装素裹,恬静地仰卧在白云之间。这里也是欧洲最高的火车站,可以远眺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阿雷奇冰河,除了壮观之外,不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在车站还设有邮局,一家人可以买张明信片,盖上有“欧洲屋脊”的戳记,由全欧洲标高最高的邮局寄出,见证温馨时分。苏黎世   观苏黎世山城风光   作为瑞士第一大城的苏黎世,拥有2000多年历史,至今依然是瑞士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杰出科学家们都在苏黎世度过了他们学术生涯中的重要阶段。除了闪耀着智慧之光以外,这里还驻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银行,小城的石板路之下,埋藏的是全欧洲最大的金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被誉为“百万富翁都市”的古老城市,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奢华张扬,而是保留了童话般的欧洲小城建筑风格,以及步调缓慢的生活方式,将最精致最完善的城市构造融入一片令人赞叹不已的湖光山色之中。正是这内敛的气度,不经意间彰显了它的恢弘。   瑞士的巧克力更是有名,就连苏黎世的清新空气里都弥漫着浓淡相宜的巧克力香气。随意走进一家咖啡厅,你会看到橱窗里摆满了各种手工巧克力、甜点和马卡龙,小朋友们定会欢呼雀跃。那手工质感十足的甜点个个匠心别具,让人不忍心吃掉这一个个小艺术品,只是观赏便已心满意足矣。琉森   品琉森的时光印记   琉森,又称为“灯光闪烁之城”与“桥都”,其美丽景致可见一斑。举目所见均是木质骨架的房屋,四周点缀着色彩明艳的鲜花。于岸边欣赏静谧的琉森湖,雪白的天鹅成群地悠游其上,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既被称为“桥都”,随处可见的版画木桥自是不能错过。漫步在美丽的琉森湖湖畔,穿过卡贝尔桥,便能参观狮子像纪念碑。你还能携同家人,去到宝齐莱BUCHERER,一睹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上最大的钟表形球导轨AION的风采。   以亲子游为主题的瑞士交通博物馆,可令小朋友们激发灵感、增长见识。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公园,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交通博物馆之一,也是琉森最大的一家博物馆。馆内浅显易懂地介绍陆、海、空以及机械方面的知识和历史,展示了蒸汽机车、登山火车、古典汽车、马车、飞机、轮船等。   小朋友还有机会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或者来到发动机室观察机器的运作,体验“驾驶员”的飞行乐趣。琉森   旅行记事本   1、想一次饱览瑞士绝美风光,可以搭乘黄金列车从琉森湖、茵特拉根、蒙投、魏兹西蒙,一直延伸至有“瑞士蔚蓝海岸”之称的日内瓦湖畔,一路饱览瑞士的湖光山色。   2、苏黎世老城区最适合游客漫无目的地闲逛,沿途的芝士、巧克力等甜品应有尽有。   3、前往琉森湖,可从苏黎世租车前往,车程约2小时,或是到附近几个知名的城市搭乘火车均可到达。
╔=国家公园=╗荒漠中的那汪清泉 美国“大峡谷之州”   崇山夹峙,凝望人间仙境。聆听空谷幽鸣。这里就是位于美国西南隅的亚利桑那州,境内峻岭密布、胜景如云,可谓美不胜收。  在古印第安语中意为“春天的泉水”的亚利桑那以峡谷奇观著称,因而又被称为“大峡谷之州”。位于西北部凯巴布高原上的美国大峡谷(又称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举世闻名,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同时也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首。北部的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则是世界上少有的狭缝型峡谷,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纳瓦霍族人(Navajo)将此地视为“静思与大灵沟通的栖息地”,成为世界摄影师爱好者所钟爱的取景地。   隐匿在素有“岩石雕塑花园”之称的狼丘北部(North Coyote Buttes)的石涛谷(The Wave),以异彩纷呈的神奇“石浪”跻身“世界十大地质奇观”之列。马蹄湾(Horseshoe Bend)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而得此雅名,也有人叫它科罗拉多河的“Ω”大拐弯。格兰峡谷(Glen Canyon)和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等著名景区,这里景色千变万化,一湾碧水映衬着四周岩壁之颜色,深邃中更透出魅力。  除了大峡谷之外,最吸引旅行者眼球的便是亚利桑那无处不在的仙人掌了,首府凤凰城(Phoenix)的热带植物园里就有无数千姿百态仙人掌,盛开着鲜艳美丽的花朵。化石林国家公园(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位于北部阿达马那镇附近,是世界上最大、最绚丽的化石林集中地。胡佛水坝(Hoover Dam)位于亚利桑那州的西北部,拉斯维加斯东南约40公里处,为美国最大的水坝并被赞誉为“沙漠里之钻石”。   坝建成后形成人工湖——米德湖(Mead Lake),成为西半球最大的人工湖。湖区景致优美,现已成为乘游艇、滑水、钓鱼、露营之度假圣地。鲍威尔湖(Lake Powell)是美国第二大人工湖,各种红色砂岩、石拱、峡谷,万面碧波,风景优美,成为美国西南部的主要国家度假区。州内著名的城市有首府凤凰城以及充满墨西哥风情的图桑(Tucson)。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亚利桑那州,其摄人心魄的美景成为新一轮宣传活动(One Word Campaign)的关注焦点。这项活动由亚利桑那州旅游办公室(AOT)发起,以“美不胜收——亚利桑那”命名的广告宣片主要在芝加哥和洛杉矶两大市场投放。  宣传品将向世人展示亚利桑那州最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以及旅游景点,其中包括大峡谷国家公园,纪念碑山谷,塞多纳以及巨人柱国家公园。在整个宣传活动期间,还将重点介绍州内其他旅游胜地。宣传活动呼吁大家发挥想象力,这样可以让亚利桑那州令人难忘的美景更加深入人心:每张风格鲜明的图片只配有一个单独的字,以激发人们发现亚利桑那州更多不一样的美。
╔=国家公园=╗冰与火之歌:俄罗斯现冰雪熔岩交织奇观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片神奇的景象在美国宾夕法尼亚迪金森学院火山学家本·爱德华(Ben Edwards)的眼前展开——这里是俄罗斯远东的勘察加半岛,新鲜的,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的熔岩流像是一道流动的河流,蔓延在那早先的,早已冷却凝固并被白雪覆盖的熔岩之上。 爱德华对冰雪覆盖下的火山进行研究,以了解地质历史上的冰期如何消长,以及地球气候是如何变化的。爱德华表示,海底保存的沉积物岩心取样可以作为很好的材料,用来反演海水温度的历史变化,借助这些资料,研究人员已经从中反推出25~30次冰期事件。但当你试图在大陆上搜寻相应的证据时,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在过去数千万年间,很多被埋在冰川下方的火山发生了喷发。爱德华表示:“这些沉积就是唯一保留下来的证据,告诉我们在当初火山喷发时这里曾经冰雪覆盖。” 通过对冰雪覆盖下火山喷发现象的研究,爱德华可以了解到在那些年代较老的熔岩中应该如何去寻找冰川存在的线索。下载 | 已有179人参与分享到:当极端的高温遇上极端的低温,结果将是难以预料的。有时候熔岩流会直接冲进雪地里,大量冰雪被瞬间融化,形成雪地中的河流。爱德华表示,这张照片拍摄时风雪大作,而这条小溪流溪水的温度却高达40~50摄氏度。下载 | 已有179人参与分享到:俄罗斯克鲁柴夫斯卡娅自然公园,一块翻滚的火山熔岩块。这块透着橘色光芒的熔岩块直径约1米,它从火山的高处翻滚下来。
╔= 世 界 岛=╗夏日普罗旺斯 邂逅梦中那一抹紫色   多少人去法国,总要等到特定的时节,去邂逅最美丽的普罗旺斯,欣赏薰衣草美景。每年的6月中旬至8月中旬就是法国薰衣草的花期,普罗旺斯也在此时进入最佳的薰衣草观赏季节,通透明澈的蔚蓝天空下,是一块块美丽的薰衣草田,像繁星一样铺满山野,沁人肺腑的幽香袭来,令人陶然欲醉。   漫步最美薰衣草之路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是薰衣草的故乡。普罗旺斯许多地方都有大片的薰衣草花海,但坐落在吕贝隆山区的瓦伦索勒小镇是其中薰衣草种植面积最大,最密集及花期最长的地区,这里有着普罗旺斯最著名的薰衣草之路。每年的7月份第三个周日,瓦伦索勒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薰衣草节,小镇的居民会穿着传统服饰,拿着薰衣草产品和农具在小镇上表演,非常热闹。   漫步在瓦伦索勒的薰衣草之路上,紫色的薰衣草田,随着山坡连绵起伏,犹如地毯般铺至漫山遍野,一望无际。当夏风吹过,迎风绽放的薰衣草田便在翠绿的山谷里摇曳出壮观的紫色海浪,空中弥漫着浓浓草香,令人毕生难忘。  壮观的瓦石房依山而建   从一望无际的薰衣草花海中出来,意犹未尽的你,在普罗旺斯还可以接着去探寻美丽的山城“勾禾德”,这里是著名小说《山居岁月》的故事背景地。普罗旺斯的吕贝隆山谷盛产石头,从16世纪开始,勾禾德的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建筑起一座座独特的瓦石房,慢慢便形成了如今壮观的山城规模。   勾禾德山城位于吕贝隆山谷高石崖之上,一座座独特的瓦石房依山而建,从山脚“蔓延”到山顶,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十分壮观。除了远观,建议进入山城里漫步游览一番,进感受法国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淳朴宁静的法国小镇生活。周末集市淘宝   在古老的周末集市“淘宝”   在吕贝隆山区中的精致小镇——阿普特,你可以去参加普罗旺斯最大的周末集市。阿普特是典型的法国小镇,这里的周末集市已经有几百年历史,集市上可以买到蜂蜜、香薰、香皂、葡萄酒等各种各样的特色商品。   另外,从教皇统治的时期开始,阿普特小镇就是普罗旺斯水果蔬菜的集散地,这里以水果生产,果酱制作而闻名,被称为“果酱之都”。 集市上你便可以品尝各种南法地区的新鲜水果和果酱。这里的果酱是沿用数百年前传下来的传统工艺加工制作,先把水果放到热水里炖煮,然后再经过七次回锅才完成果酱,非常美味。  Tips:   美食:对于美食王国的法兰西而言,普罗旺斯最大的优势在于农产丰富,有“法国农场”的美誉。普罗旺斯的料理最大特色就是大量使用海鲜、时鲜蔬果、橄榄油、香料与大蒜的等五大材料,味道新鲜、清淡。   特产:普罗旺斯的甜点特别有名,比如小杏仁蛋糕、水果香糖、脆饼和圣腊节船形的传统饼干、橘花烤饼、果仁饼等等,这些甜点不仅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也是游客竞相购买的馈赠品。   民俗:据当地人说,放一小袋干掉了的薰衣草在身上,可以让你找到梦中情人。在婚礼上,洒洒薰衣草的小花,可以为新人带来幸福美满的婚姻。普罗旺斯薰衣草花海普罗旺斯薰衣草花海普罗旺斯薰衣草花海
╔洪堡的礼物╗科学家发现大灭绝事件后恐龙祖先化石 二齿兽(学名:Dicynodon)曾经是繁盛于二叠纪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动物。在2.52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之后,一些像阿希利龙(学名:Asilisaurus)这样的动物被局限在所生存的地方。 北京时间5月9日消息,2.52亿年前,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大灭绝事件,地球上的生命几乎消失殆尽。近日,科学家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一千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对它们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恐龙的发展演化历史提供新的见解。 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或许化石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中,共有超过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动物灭绝。华盛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称,新发现的化石揭示了一类最终导致恐龙出现的动物支系。在大灭绝事件之前,体型跟猪相似的二齿兽类在盘古大陆南部十分繁盛。这是一种食草的动物,其繁盛之时,地球上的陆地连结在一起组成了盘古大陆,又称泛大陆。 二齿兽类在大灭绝事件之后消失了,新兴的草食性动物开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古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斯多(Christian Sidor)说:“大灭绝之后,动物不再像之前一样一致和广泛地分布。我们必须去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进行探索。另外一种被称为主龙类(archosaur,又称祖龙类)的动物也出现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但并没有分布在盘古大陆南部。这种生物被视为是大灭绝事件前四足动物的模式物种。” 主龙类的现生亲戚是鸟类和鳄鱼,科学家对它们兴趣浓厚,认为其可能是早期恐龙的祖先。对于类似恐龙的阿希利龙属动物,以及体形与狗差不多的Nyasasaurus parringtoni(属于尼亚萨龙属),科学家认为它们都是从主龙类演化而来。Nyasasaurus parringtoni拥有1.5米长的尾巴,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 克里斯蒂安·斯多教授说:“早期的主龙类化石主要出现在坦桑尼亚,这充分体现了大灭绝事件之后动物种群分布的碎片化。”在前往非洲南部和南极洲考察的同时,研究者也在梳理着博物馆中已有的化石藏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的项目总监理查德·连恩(Richard Lane)说:“这些科学家已经总结出了大灭绝事件造成的结果,一些灭绝事件前在生态上处于边缘地位的物种,可能在灭绝事件之后,‘释放’了演化的压力并强势崛起。” 研究者描绘了地球上四足动物的两张“快照”,一张是大灭绝事件500万年前的情景,另一张则发生在灭绝事件过去约1000万年后。分析结果显示,在灭绝事件前,有35%的四足动物在5个地点中的2个或更多地点出现,有些区域延伸范围达2500多公里。在灭绝事件过去1000万年后,只有7%的物种存在于2个或2个以上的地点。 这项研究开始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早期,考察活动中位于坦桑尼亚的发掘地点自从1960年代以后就再无人前去,而位于赞比亚的发掘地点在1980年代之后也几乎没有开展研究。前往南极洲的两次探险提供了新的发现,对博物馆中化石藏品的鉴定也有了新的进展。科学家称,这些化石是一个了解2.5亿年前生物演化的信息宝库。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将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 地 室 ==╗何家村遗宝:最耀眼的唐代收藏 1970年10月5日上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陕西省公安厅下属的某收容所,管理人员正指挥着一帮被收容的人为所里盖房挖地基,当挖到距地表0.8米处时,突然发现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其西侧还有一个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瓮和罐都有盖,人们不经意敲碎瓮盖,立即被里面的东西惊呆——瓮中放着满满的金银器,罐内也盛着满满的金银器!挖出文物了!管理人员不敢怠慢,赶紧电话报告到位于西安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博物馆马上派韩伟、雒忠如、杭德州、王玉清等先生前往清理。考古专家们根据陶瓮和银罐都埋藏在活土中,出土的有些器物不能成套等现象,反复研究,认为地下可能还有文物埋藏。同时,为了搞清出土文物的遗址范围,10月7 日开始对周围进行钻探。11日,洛阳铲在距离第一个陶瓮北边约1米处,探到了第二个陶瓮,立即发掘,发现里面也装满了金银器物。第二个陶瓮同第一个陶瓮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唯瓮口用圆饼形银渣块覆盖。下载 | 已有586人参与分享到: 1970年10月在西安何家村发现的唐代窖藏金银器数量巨大,器物精美,数十年来一直引人注目,各方多有讨论。因出土的银饼中,有开元十年和开元十九年的纪年,因此初步可以判断这个窖藏的年代应当在开元中期以后,而发现的地点,当位于唐朝长安城兴化坊范围内。下载 | 已有586人参与分享到: 考古钻探还证明,现在的何家村应在唐长安城的兴化坊内。两瓮一罐内共出文物1000余件。其中有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白玉九环蹀躞带1副,玉带胯9副,玉镯2副,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麸金、玉材、宝石及朱砂、石英、琥珀、石乳等药物。
╔=国家公园=╗台湾高山杜鹃 上帝掉落的调色盘 在高山杜鹃花的陪伴下看日出,那种经历非常难忘 说合欢山是上帝掉落的调色盘,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合欢四季, 充满不同的色彩与心情,尤其是春天,鲜艳、纯粹、最饱和的色 彩,都集中在这座山头上;配合着合欢山十几摄氏度的凉爽气温,让人觉得不禁想多待久一点,享受这迷人的百花飨宴。高山杜鹃花经常是成片出现 解读杜鹃花 高山杜鹃花多为灌木或 小乔木,花朵颜色丰富, 通常为5瓣花瓣,喜阴 凉、湿润,耐寒;常成密集 的杜鹃花灌木丛,甚至有 连绵十多公里的杜鹃花 “花海”的奇观。通常在 春、秋两季开花。杜鹃是 举世公认的名花。除了 花朵好看之外,它还具有 多种用途:叶子是提取芳 香油的好原料;花朵有祛 痰,平喘,止咳之功效。群山与高山杜鹃一起的画面真是异常好看 台湾超过3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50座以上,想 要亲近这些大山名岳,往往必须长途跋涉,或是通过 断崖峭壁的重重考验,才得以到达,但位于合欢山国 家森林游乐区境内,因高山公路开通,带来了许多便 利,使得追求高山美景的影友,不再需要付出太多的 苦力,只要充足的事前准备,就可以尽情的享受在群 山的怀抱之中。 从夜晚的星星,到清晨的日出,无止境的畅游合 欢,然而在这个季节里,正是高山花卉绽放的时刻, 从合欢北峰登山口开始,火红热情的高山杜鹃遍布 群山,沿途有阿里山龙胆,白花香青,玉山蓟等等缤 纷多样的植物,行驶在合欢山海拔高山公路上,可不 断地遇到晨光云海、彩霞云瀑、午夜流云这些令摄影 人心醉沉迷的景色;瞬息万变的气候一会儿满天云 雾,一会儿云朵又近在眼前,稍待又万里晴空,不仅 可观雄伟浩瀚山势、看日出、看晚霞,最重要高山能 见度佳最能拍出“通透感”、“空气感”、“结实感”,幅 幅光影交错的美景,交织成如诗如画的景致。这就是合欢山的迷人之处!虽然合欢山贵为台湾高山公 路的超级芭乐景点,可是很多摄影人仍旧乐此不疲 上山,为的就是记录这美好气象万千的光影景致。
╔== 地 室 ==╗科学家首次在百年前唱片听到电话之父声音 电话之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灌制的一张唱片,里面收录了他的声音,这也是唯一已知的记录贝尔声音的唱片。在国会图书馆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帮助下,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鉴定了这段录音 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1885年的一张蜡唱片中,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首次听到“电话之父”贝尔的声音。借助于最近取得的技术进步,科学家得以第一次播放100多年前灌制的唱片,也因此在唱片中发现贝尔的声音。 研究过程中,美国国会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与国家历史博物馆合作,鉴定老唱片中的声音。国家历史博物馆保存着一些年代最为久远的唱片。在一张唱片上面,研究人员发现贝尔写下的一段文字,内容与1885年4月15日的一张蜡唱片中的声音相符。当时,贝尔在灌制唱片时说:“听我的声音,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这张实验性唱片中还包含一系列数字。根据唱片上的文字信息,贝尔在华盛顿的沃尔塔实验室灌制了这张唱片。当时灌制的其他唱片中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剧作的台词。2011年末,科学家首次成功播放贝尔的一些最早期唱片。他们采用的新技术利用光和3D摄像机从蜡唱片的微小凹槽中读取声音。这一突破得以让科学家回到信息时代的黎明,了解当时的发明家对声音进行的各种实验和录制声音的各种尝试。他们之间的竞争激烈,谁都想第一个拿到电话和留声机的专利。 科学家研究的唱片距今100多年,在研发出允许播放唱片的新技术之前,这些唱片一直被荒废。史密森尼美国历史博物馆负责人约翰-格雷在宣布这一发现时表示:“我听到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的声音。这是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正是他为我们带来了其他所有人的声音。这张唱片丰富了我们对19世纪晚期的了解——谁在说,说了什么以及如何表达?” 2011年秋季,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声音媒体的历史学家帕特里克-菲斯特编辑整理出一份详细目录,涵盖留在唱片和滚筒上的各种符号和注解,很多是在蜡上随意书写的,很难辨认。文件显示1885年4月15日(根据写在蜡上的文字确定的日期)的一张蜡-纸板唱片中记录下贝尔的声音。2012年6月20日,一支研究小组在国会图书馆播放了这张唱片。这是100年来的第一次。 19世纪80年代至1922年去世,贝尔将大量实验室材料捐给史密森尼学会。他是史密森尼学会评议委员会的成员。贝尔捐献的材料包括400多张唱片和滚筒,都是他录制声音时使用过的。这些材料也记录下贝尔进行的研究以及因为电话等发明申请专利引发的法律纠纷。研究过程中,历史博物馆还从一张1881年的唱片中听到贝尔的父亲亚历山大-梅尔维尔-贝尔的声音。 1881年,贝尔将唱片和录音设备存放在史密森尼学会,以应对专利纠纷。1880年至1886年,贝尔在侄子奇切斯特-贝尔以及技师查尔斯-萨姆纳-泰特的协助下进行了大量声音实验。实验在贝尔位于华盛顿1221康涅狄格大街的沃尔塔实验室进行。1877年,他的竞争对手爱迪生成功将声音录制到金属箔上。贝尔希望对声音录音过程进行改进。他在这段时期进行的光与声的研究预示着光纤通讯时代的到来。
╔= 世 界 岛=╗荷兰王室避暑山庄 罗宫中的“女王世界”   4月30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退位,她的长子奥兰治亲王亚历山大将继承王位,成为荷兰百年来首位国王。这一天,是荷兰人民最后的女王节,橙色派对、狂欢派对、跳蚤市场等独特风情,今后都将改期了。罗宫花园的树木被修建得很整齐,保持着百年前的造型。   女王退位后将回自己掌政之前的城堡定居,而在海牙的行宫、阿姆斯特丹的王宫,今后都将成为她的回忆。阿姆斯特丹的王宫(Royal Palace,Dam)只是在一些政治会面的时候使用。它位于水坝大道广场上,建于17世纪中期,由13568棵树桩支撑,是世界著名建筑奇迹。女王的办公室在海牙市中心的努儿登堡 (Noordeinde),始建于16世纪,周围有很多购物中心、酒店和咖啡吧。建于17世纪位于海牙的森林之家(Huis Ten Bosch)是女王居住的宫殿,这座城堡富丽堂皇,有很多房间,典型的欧式花园,笼罩在树木花草中,只是目前并不对外开放。而位于荷兰中部阿培尔顿(Apeldoorn)的“罗宫”(Paleis Het Loo),是荷兰王室昔日的避暑山庄。这个宫殿1984年起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参观罗宫,王室生活可见一斑。现任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和王位继承人奥兰治亲王亚历山大、王妃和她的三个孙女。   阿培尔顿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风光很美的古城,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了。它位于荷兰的心脏地带,没有都市与郊区的明显分别,因为大森林的笼罩和庇佑,气候格外舒适,含氧量非常高。罗宫近乎隐匿在森林深处,这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风格和法国的凡尔赛有些许神似,不过罗宫要简洁朴实许多,毕竟它最初只是作为狩猎别墅,而非一座宏伟的宫殿修建的。远眺罗宫。花园里的喷泉和雕塑。    走进历史的宫殿   小巧精致的宫殿是1685年由法国建筑师丹尼尔·玛罗特(Daniel Marot)为当时的荷兰总督威廉三世(Prince William III of Orange)设计的,威廉三世在继承英格兰与苏格兰王位之前,曾与玛丽皇后(Princess Mary II)居住于此。除了法国占领时期(1806-1810),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斯·拿破仑一度成为宫殿的主人外,罗宫一直都是奥兰治家族的御所之一,而现任女王贝娅特丽克丝(Beatrix)的祖母威廉明娜女王(Queen Wilhelmina)因十分喜爱罗宫,在1962年去世前一直居住在这里,使得这处宫殿更加知名。   穿过挂满油画的走廊,像是走进了四百年前的荷兰宫廷,从威廉三世到威廉明娜女王,奥兰治家族的历史与荣耀写满每个房间。看着众皇室成员的肖像,会发现从1890年起,荷兰便连续由三位女王统治,因为皇室规定王位由第一个出生的孩子继承。荷兰王室最近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个退位的传统。贝娅特丽克丝女王的母亲朱丽安娜1980年在她70岁生日当天退位,而她的祖母威廉明娜女王也在1948年68岁时退位让贤,她的母亲便成了女王。   罗宫中房间不少,宽大的起居室,餐厅,国王们的书房,威廉明娜女王儿时的房间,亲王的狩猎陈列室等,足以唤起大家对王室生活的丰富联想,然而这些并非完全是威廉明娜女王生前的样子,在她去世后被辟为博物馆时重新整修了一番,为了真实再现皇室四百年来的生活,特地从其他宫殿处调来很多珍贵的绘画、瓷器、银器、家具以及宫廷服饰,还包括马厩内展出的皇家御用马车、猎车、雪橇和老爷车等收藏品,据说皇室成员仍旧在使用它们。
╔= 世 界 岛=╗新西兰罗托鲁阿 “臭哄哄”的彩虹小城   在新西兰的北岛上,有着这么一座小城,不论你以何种方式走进这里,只要开始闻到一股股浓郁的臭鸡蛋的味道时,请不要诧异,这是大自然对你的欢迎:“罗托鲁阿欢迎你!请不要被这气味吓倒,勇敢地走进来,我会给你一个彩虹般的世界!”  走进小城罗托鲁阿(Rotorua),首先要说的就是这臭鸡蛋的味道。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很多热气腾腾的公园甚至是热气腾腾的地面,这是因为罗托鲁阿的所在地是一个火山多发区,就在小城的脚下。   神奇的地球撕裂开一道道缝隙,将她蕴藏在深深地壳中的能量一丝丝的释放出来,熔岩将饱含在地壳中的水烧开,蒸汽携带着浓浓的硫磺的味道窜出地表,给小城平添了一层与众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小城在很多介绍里被称作“火山上的城市”的原因。   神奇的地球撕裂开一道道缝隙,将她蕴藏在深深地壳中的能量一丝丝的释放出来,熔岩将饱含在地壳中的水烧开,蒸汽携带着浓浓的硫磺的味道窜出地表,给小城平添了一层与众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小城在很多介绍里被称作“火山上的城市”的原因。  小城中经常可以看到木质围栏圈起的沸腾着的地面,就在这些围栏里,涌出的地下水无休无歇的翻腾着,将一丝丝臭哄哄的蒸汽洒向空中。有甚者,你会发现,很多早先铺就的地面已经开始泛白,俯下身子,就会听到来自它下面的咕噜咕噜的沸腾的声音,间或着游丝般的蒸汽轻轻的飘出来。   罗托鲁阿小城是多彩的,走在并不快阔的小街上,沿街两边的房子都被主人涂刷上了艳丽的色彩,这些彩色的房子大多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建筑,虽说现在的功用和内部装修已经完全接轨于时代,但它们的外结构依旧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丝毫没有改变,这一切对视觉来说就是一场色彩的盛宴。   作为毛利人的文化中心,小城随处可见极具毛利文化气息的雕像、图腾、花纹,当然,如果有幸再去看一场毛利村的民俗表演就更加完美了。  活跃的地壳运动在小城的历史中拥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1886年6月10日火山爆发导致三个毛利村落化为废墟;1917年火山再次爆发,摧毁了坚固的旅游设施。”这些灾难并没有让小城因此萧条下去,反倒是火山的喷发给小城带来了无比肥沃的土壤,好像任何的种子只要种植下去,无需过多的打理都会绽放出最最最最美丽的花朵。   恰恰,悠闲的新西兰人又精于将自家的庭院和房子修整的如童话般精彩,如此这般,原本臭哄哄的小城罗托鲁阿在这浑然天成的条件下耀出了只有彩虹才会拥有的斑斓色彩。整理完所有在罗托鲁阿的街拍照片后,我恍惚了,这里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呢?好吧,我来拼出一副彩虹来!
╔== 地 室 ==╗考古发现中世纪情侣尸骸 手拉手墓室长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考古学家在多明尼加共和国的一个庭院中挖掘出一对神秘年轻男女尸体,他们的生活时代是中世纪,是一对现实版“罗密欧和朱丽叶”,埋葬时他们手拉着手。考古学家在多明尼加共和国一个前修道院中挖掘发现一对神秘情侣尸骨,这对年轻男女手拉着手,相视而对长眠一室年轻情侣尸体的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被称为真实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来自罗马尼亚考古学和艺术历史研究所的考古专家致力于这项考古研究,他们认为这处前修道院墓地已挖掘出一些尸体,但最新发现的这对情侣非常独特和神秘,他们手拉手相依在一起,中世纪这种类型的葬礼非常罕见。 研究负责人艾德里安-鲁苏说:“我们能够看到这位男性死者曾遭受严重的伤害,可能髋骨骨折导致死亡,他生前或许遭受钝器袭击。由于女性死者死亡时看上去身体健康,我们猜测她可能是由于丧失男友悲痛而亡。” 鲁苏解释称,在中世纪自杀被视为一种“犯罪”,她不太可能是自杀身亡,可能作为爱人的陪葬一起被埋藏。他估计这对情侣尸体的埋葬时间大约在1450-1550年之间。 在这个墓室还发现一具儿童尸体,但是考古学家分析可能与这对情侣无关。在墓室底基还发现第四具尸体的小腿骨。(悠悠/编译)
╔=环球美食=╗35℃鹅肝 难以抗拒的顶级美味 鹅肝,作为世界三大顶级食材(另外两种是松露和鱼子酱)之首,最有争议的美食之一,总是拥有着奇妙的吸引力。Foie Gras并不只是鹅肝。法式鹅肝批 几乎没有人能抵抗鹅肝在35℃时入口即化的美味,不管是凯撒大帝最爱的无花果鹅肝,还是在早午餐中直接夹着吐司的鹅肝酱。有人说鹅肝丰腴的口感就像一个湿吻,也有人说那是罪恶的诱惑。青苹果鹅肝卷 鹅肝在法语中叫Foie Gras,Gras这个词汇本身就是顶级的意思。坊间传言,现在北京、上海高级西餐厅用的鹅肝其实是鸭肝。这个传言是真实的,但这并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造假行为,而是Foie Gras本来就是肥肝的意思。根据法国美食百科全书《Larousse Gastronomique》的定义,Foie Gras是“用特殊办法喂肥的鹅或鸭的肝脏。”如果较真一些,区分鸭肝和鹅肝可以从标签颜色来看:鹅肝为金黄色标签、鸭肝为象牙色标签。“ Foie Gras Goie”是鹅肝,“Foie Gras Du Canard”是鸭肝。两者的口味区别其实并不真的那么明显——只有资深饕餮们认为,鹅肝的口感比鸭肝要更加丰腴柔软。 人们爱说没吃过鹅肝,就不算真正品尝过法国美食,但是,最先发现鹅肝的是埃及人。几千年前他们在推石头搭造世界上最大的坟墓的空余时间,意外发现了秋天迁徙的野鹅为了保存能量暴饮暴食,导致卡路里聚集在肝部形成了脂肪肝。于是乎,忙着和埃及艳后谈恋爱的凯撒大帝在怀抱美人之时,顺便尝到了切成薄片铺陈在无花果上的鹅肝,随后将这种美食带回了罗马,引发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一阵风潮。风靡法国的鹅肝酱馅饼山楂鹅肝 真正将这种美食发扬光大的是路易十六—对,就是法国历史上那个唯一被处死的皇帝。1762年刚当上阿尔萨斯省省长的德·宫塔德,对自己厨师发明的鹅肝酱馅饼特别自豪。他专门请来名流到自己府上尝鲜,贵客对鲜美可口的鹅肝酱馅饼赞不绝口。赴宴的作家博里亚·萨瓦兰(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为此专门写了一部书《品味生理学》(《La Physiologiedu Goot》),书中描述鹅肝酱馅饼入口即化,是无与伦比的美食。随后,著名作家乔治·桑、大仲马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对克洛兹厨师肉酱馅饼的发明给予了笔上生花的描绘,鹅肝酱馅饼的身价随之倍增。于是,省长大人特制一个最高水平的鹅肝酱馅饼,赠送给路易十六,国王也惊喜地认为鹅肝酱馅饼是天下美食。从此,鹅肝酱馅饼便逐渐成为法国美食的象征之一,而斯特拉斯堡鹅肝也成为法国顶级鹅肝的代表。
╔= 世 界 岛=╗东方威尼斯乌代浦尔 超脱世俗的水上宫殿 印度之多元化不用多说,无论从人种、语言、宗教以至各城市的面貌,均属多姿多采,故别以为南印度处处庙宇之时,北部地区也必满天神佛,就如西北地区的拉贾斯坦邦(Rajasthan),这里绝对是皇宫多于寺庙,因区内自古已是皇城所在地,包括自十四世纪辛格(Udai Singh)王公在此建宫以来,即升格为皇室后乐园的乌代浦尔。 乌代浦尔常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因城内湖泊处处,其中最瞩目的则是皮秋拉人工湖(Lake Pichola),沿岸建满宏伟宫殿之余,最叫人惊讶还是湖中心那座如仙境般的白色水上皇宫。据说此宫殿建于1746年,本为皇帝Maharana Jagat Singh II之夏宫,现已改建为五星酒店Taj Lake Palace。整座皇宫犹如独立王国,住客出入都要乘坐豪华小艇,摇曳湖中,正好由远而近欣赏宫殿之美。客人到此,亦如皇帝般享受,出入有人担伞遮阴时,亦有管家全天候随传随到,服务贴心。整座皇宫几乎由大理石打造而成,高贵典雅,宫殿的后花园更鸟语花香,Spa中心及两间主餐室都依园而建,在此进餐,湖景及园景同时尽收眼帘,口福眼福同时享尽。 至于皇宫寝室又如何?这里只设八十三间客房及套房,皇帝曾住的当然是豪华套房,十七间各具特色,如笔者入住的月亮套房,全室水晶吊灯配金色雕花、大理石柱等,门外还有私家秋千,充满皇者风范,在此做数天皇帝,足矣!与Taj Lake Palace遥遥相呼的,是屹立于湖边的城市宫殿博物馆(City Palace Museum),这里同为皇宫,为1599年的辛格王始建,历任二十二位王公经约四百年不断加建而成,其规模之大,可说傲视整个拉贾斯坦邦。现时宫殿大部分地方已拨作公开参观及改建为旅馆,然而皇宫一侧仍有皇室人员居住,笔者游览时便曾巧遇某位皇子,可惜只是惊鸿一瞥,因其装扮与常人无异,只有一位随从伴出入,若非导游实时对其鞠躬行礼,亦不知其身分矜贵。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