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k_98060 ssk_98060
关注数: 15 粉丝数: 86 发帖数: 2,701 关注贴吧数: 30
时代的车轮不会停止 西墅村:最后的渔村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7-05-23 09:50:40          分享到: 更多   新华报业网讯  记者近日来到连云港连云区西墅渔村码头,只见几位渔民在忙着织补一张渔网,其他无事的渔民蹲在岸边,或静静地眺望远方,或三个一群、两个一组聚在一起拉呱。夕阳西下,大家收拾好渔具,陆续坐上早已等候的大巴进城。天色黑将下来,最后一位渔民也上了班车,只剩下不远处围海填土的机声和忙碌的拆迁施工人员。   西墅村位于黄海之滨海州湾畔,一面依山,一面临海,有着“黄海明珠”的美誉。村里800多户人家,世代以海为生。大海也让这里的村民早早过上了富足生活,近海养殖、水产品加工,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然而去年夏天,这里的一切发生了变化。西墅成为连云港沿海大开发规划中的核心建设地域,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西墅村要进行整体搬迁。考虑到渔民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区政府在村边集中建设安置房,2008年集体回迁,过渡期间由政府出资让村民租住墟沟城区。为方便渔民下海打鱼,村里还购置两辆大巴,每天免费接送村民。另外,有关部门还保留了部分民居,以临时安置70岁以上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   第一个听到拆迁消息的村支书江恒弟当场大哭。他在西墅生活了40多年,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拆迁,不仅要离开,还意味村民们早已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要被迫改变。村民们更无法接受这现实。但当了解了政府对渔村的发展规划,顾全大局的村民们很快冷静下来:暂时离开是为了渔村将来更好的发展。800多户人家,3000多村民,从动员到拆迁完毕,仅仅花了不到3个月。村民们的理智和配合,感动了拆迁组的所有工作人员。记者采访时,拆迁工程已完成了一半左右,尚未拆除的幢幢装修考究的小洋楼,均已人去楼空。   毕竟在海边住惯了,刚到城里,渔民们个个不习惯。打了25年鱼的吴德利说,自己每天回公寓楼有三怕:一怕进门就要换鞋,不方便;二怕进门就关门,一个拉呱的人都没有,闷;三怕楼上楼下前后左右都是住户,不是自己干扰别人就是别人干扰自己,不自在。因此,即便不除草,不赶海,渔民们也要坐上班车到菜地、码头转转。村民们每天聚在码头拉拉呱,成了搬迁后西墅村独特的一道风景。   西墅人也在主动适应着新的生活。江恒弟告诉记者,一个月前,30多位想进城就业的渔民参加了劳动部门举办的免费技能培训班。一周后,板桥工业园的西墅紫菜园也将开园,需要不少工人。而滨海新城规划有休闲旅游服务区、渔业生产服务区,将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几年后,一个现代化的滨海新城将在渔村拔地而起。那时,西墅人回忆起今天的生活,定会有另一番感受。 本报记者   黄红芳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9年6月18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国家发改委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年度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推动落实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6月17日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从国际比较看,2017年,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65.45%,高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81.53%,同期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但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孟玮表示,今年是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要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二是着力抓好城市群和都市圈规划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着力提升硬实力和优化软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着力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持续提升城乡融合水平。 孟玮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通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通道,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适时开展城市群规划实施跟踪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实施《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或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继续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做好典型引路,防止走样变形。 6月17日,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国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工作包含重点人群落户、城市群和都市圈规划建设、提升硬实力和优化软环境、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四大方面。把抓人口落户放在四大重点工作的首位,体现了城镇化建设人口先行的导向,人口是城镇化率的重要指标,抓人口落户自然也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的重要措施。 姜国君表示,有关人口落户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农业转移人口,明确了稳定就业居住满5年、允许租房落户两个细化条件。实际上类似的落户办法此前也有提及,一些城市也已经处在探索性的实施阶段,此次上升到全局高度进行推进,说明此项经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切实效果,也预示着规模化的人口落户即将到来。 姜国君表示,预计与促进人口落户相配套的租赁住房供给会进一步加强,各地在落实减免公租房建设经营相关税收的基础上,或会出台针对不同群体的分类供给政策。此外,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完成之后,还将牵涉到被空置出来的农地、农房等硬性资源的盘活或流转问题,这将有可能倒逼相关立法的加速进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