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hanshao369
楼主
之前跑外卖的时候,一边跑一边听书,当时听了一本福星萌娃的书,就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子被家人扔了,然后被一家好心人捡了回去,这家人的老大夫妻没有孩子就把这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娃宠着,家里的叔婶们、堂兄们也都很宠这奶团子,本来也是穷苦的这家人自从收养了奶团子就慢慢走上了好日子的道路。
其中家里的几个妯娌关系都很亲近,只有小婶子是个恶人不喜欢这个奶团子,总是作妖。这本书没看完,不知道最后的走向是什么,看评论说是这个小婶子后来下线了;但是我对于这个小婶子的戏份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按照我的想法设定,这个小婶子没嫁人前虽然只是乡下人家的孩子但在家里也是很娇宠的,结果养成了骄矜的毛病;然后这个小婶子和小叔俩人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有感情基础,长大后俩人喜结良缘,所以小叔虽然正直也喜欢奶团子,但是在妻子为难奶团子的时候也不会厌恶妻子,而是夹在家人和妻子之间两头难。
最后是下线的戏份,安静的小村子被山贼洗劫,兄弟四人奋起抵抗,四妯娌带着孩子们往山里逃,途中多次遇到危险,老大、老二、老三媳妇都只能引开山贼,最后是小婶子挺着孕肚带着几个孩子逃到了山里,但还是有追兵追了上来,小婶子让几个孩子藏进一个山洞里,叮嘱大侄子听到什么都不许动不许发出声音除非听到自家人的声音;然后抱着肚子往山上跑去。
山贼追到孩子们躲藏的山洞时,小婶子在山角的转弯处看到山贼准备搜查那个山洞,小婶子大喊一声吸引了山贼的注意;等兄弟几个摆脱村里的山贼找过来的时候,奶团子哭着让爹爹(兄弟中的老大)赶紧去救小婶子,小叔听到妻子独自引开追兵后疯了一样的追了过去,老大让其他两个兄弟赶紧带着孩子
下山
,自己去追老四。
最后孩子们回家安顿好了之后,在门口等,最后等来了小叔背着妻子,轻轻的唱着两人小时候的歌谣,失魂落魄走回家。
这样的情节有没有搞头?前期以夸张的手法写这个小婶子的小毛病,塑造起让人讨厌的情节,后面下线用这种方式洗白够不够深入人心?
2025年07月04日 03点07分
1
其中家里的几个妯娌关系都很亲近,只有小婶子是个恶人不喜欢这个奶团子,总是作妖。这本书没看完,不知道最后的走向是什么,看评论说是这个小婶子后来下线了;但是我对于这个小婶子的戏份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按照我的想法设定,这个小婶子没嫁人前虽然只是乡下人家的孩子但在家里也是很娇宠的,结果养成了骄矜的毛病;然后这个小婶子和小叔俩人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有感情基础,长大后俩人喜结良缘,所以小叔虽然正直也喜欢奶团子,但是在妻子为难奶团子的时候也不会厌恶妻子,而是夹在家人和妻子之间两头难。
最后是下线的戏份,安静的小村子被山贼洗劫,兄弟四人奋起抵抗,四妯娌带着孩子们往山里逃,途中多次遇到危险,老大、老二、老三媳妇都只能引开山贼,最后是小婶子挺着孕肚带着几个孩子逃到了山里,但还是有追兵追了上来,小婶子让几个孩子藏进一个山洞里,叮嘱大侄子听到什么都不许动不许发出声音除非听到自家人的声音;然后抱着肚子往山上跑去。
山贼追到孩子们躲藏的山洞时,小婶子在山角的转弯处看到山贼准备搜查那个山洞,小婶子大喊一声吸引了山贼的注意;等兄弟几个摆脱村里的山贼找过来的时候,奶团子哭着让爹爹(兄弟中的老大)赶紧去救小婶子,小叔听到妻子独自引开追兵后疯了一样的追了过去,老大让其他两个兄弟赶紧带着孩子
下山
,自己去追老四。
最后孩子们回家安顿好了之后,在门口等,最后等来了小叔背着妻子,轻轻的唱着两人小时候的歌谣,失魂落魄走回家。
这样的情节有没有搞头?前期以夸张的手法写这个小婶子的小毛病,塑造起让人讨厌的情节,后面下线用这种方式洗白够不够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