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手散文合集
文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6
街舞彬彬 楼主
母亲节的栀子花香
五月的风总是裹着栀子花的香气。清晨推开窗,那抹白色在绿叶间颤动,像母亲年轻时别在鬓边的发卡。
母亲的手是带着魔法的。记得儿时每个发烧的夜晚,那双手总会准时出现在额头,凉津津的触感比体温计更先感知我的不适。她揉碎薄荷叶敷在我太阳穴,空气里便浮动着药香与花露水交织的气息。如今药店随处可买的退热贴,终究少了那份手指的温度。
阳台上晾晒的蓝布围裙在风里摇晃,那是母亲耕耘厨房二十年的战袍。油渍晕染出的不规则图案,记录着糖醋排骨的火候、清蒸鲈鱼的时辰。有次我突发奇想数了数围裙上的补丁,七个歪歪扭扭的针脚,恰如北斗七星守护着我们的三餐四季。
最难忘是她总把新织的毛衣藏在衣柜最底层。某个寒冷的清晨,变魔术般捧出还带着樟脑丸味道的温暖。"早就织好啦",她笑着说,可分明看见织针还在床头柜的毛线筐里闪着银光。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温柔,如今才懂得都是爱的伏笔。
旧相册里夹着母亲少女时代的照片,穿碎花裙的姑娘站在槐树下,眼神清澈得能映出整个春天。原来在成为我的避风港之前,她也曾是乘风破浪的姑娘。这个母亲节,我要把那本发黄的《飞鸟集》放回她枕边——当年她每晚念给我听的诗集,现在该换我读给她的白发听了。
楼下花店摆满了康乃馨,而我独爱摘几枝自家种的栀子。母亲总说这花太香,可每次都不动声色地把它们插在餐桌最显眼的玻璃瓶里。就像她从来不说爱,却让爱渗透在每粒熬出米油的粥中,每颗钉牢的纽扣里,每个站在校门口张望的黄昏后。
2025年06月03日 11点06分 1
吧务
level 16
街舞彬彬 楼主
铁盒里的星空
五金店锈蚀的门铃第无数次响起时,我忽然想起父亲那个总锁着的工具箱。墨绿色铁皮上贴着泛黄的视力表,那是他唯一允许我参与的"装修工程"——踮着脚把E字朝向各个方向,而他用扳手轻轻敲击铁盒打节拍。
工具箱第三层藏着我们的秘密。有次我撞见他正往生锈的铰链抹黄油,动作轻柔得像在给婴儿涂爽身粉。"铁器也要哄的",他摘下手套,露出被砂纸磨出星云图案的食指,那是上周帮我修木质航模留下的勋章。后来我才明白,他那些突然消失的午休时间,都化作了我的折叠书桌、母亲的榨汁机,以及阳台上永远端正的晾衣架。
最下层压着1988年的《机械手册》,扉页上有褪色的钢笔字:"给未出世的孩子"。那年他还在纺织厂当学徒,用三个月夜班工资换回这套书。泛黄书页间夹着我们的成长轨迹:妹妹的乳牙,我的满分试卷,还有半张被机油浸透的游乐场门票——那是我第一次骑在他肩头看烟花。
如今那个总说"男人不能哭"的人,开始戴着老花镜研究智能手机。视频通话时他的脸填满整个屏幕,背后的工具箱安静如旧。今年父亲节,我要送他一罐永远不会干的黄油,就像他给我的爱,始终保持着润滑岁月的粘度。
暴雨突至的傍晚,邻居来借扳手。打开尘封的铁盒,意外发现所有工具把手都缠着医用胶布——那是他怕金属寒气冻着学徒的手。原来最坚硬的钢铁,也可以包裹最柔软的体温。
2025年06月03日 11点06分 2
吧务
level 16
街舞彬彬 楼主
澜沧江畔的绿月光
飞机降落在嘎洒机场时,热带的风正卷着菩提树的碎影扑进舷窗。西双版纳的绿是带着声响的——望天树顶层的枝叶在云里簌簌摩擦,像诸神在清点翡翠。
清晨的曼听公园总浮着乳白色雾气。傣族老人用银钵盛满清水,佛寺的金顶在氤氲中若隐若现。我学着当地人的样子脱鞋迈进总佛寺,赤脚突然触到被阳光烘暖的青砖,那种温度让人想起母亲冬天煨在炭盆里的糍粑。转经筒的铜铃声中,一只绿孔雀施施然踱过经幡的影子。
告庄西双景的夜市在黄昏醒来。卖香茅草烤鱼的小摊前,老板娘用芭蕉叶包着柠檬舂鸡脚,酸辣气息惊醒了睡在芒果堆上的虎纹猫。大金塔下突然响起象脚鼓声,穿筒裙的姑娘们踝铃叮当,裙摆旋开时仿佛千万只孔雀同时开屏。
最难忘是中科院植物园的夜游。手电筒光柱刺破黑暗的刹那,无数萤火虫从绞杀榕的气根间腾起。向导突然示意我们噤声,原来有只蜂猴正抱着野芭蕉花酣睡,绒毛上还沾着星光的碎屑。回去的路上发现鞋底粘着几粒铁刀木种子,这大概是雨林偷偷塞给我的纪念品。
雨季的泼水节来得毫无预兆。银钵里的清水淋湿衬衫时,突然理解傣族人为何说"水花绽放处,罪孽就凋谢"。站在勐巴拉娜西剧场看最后一场孔雀舞,演员指尖的银指甲在暮色中划出光的轨迹,宛若把银河系在了手腕上。
2025年06月03日 11点06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