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一些居心叵测的反汉势力,总是试图利用历史上北方胡族曾经侵占过中国部分或全部地区的历史,
捏
造胡族与汉族曾经大规模融合的谎言,把当代的汉族尤其是北方的汉族论证为胡汉混合的后代,用心何其毒也!尽管他们的怪论在历史记载中根本找不出依据,然而谎言千遍即成真理,经过反汉分子无数次反反复复的灌输以后,竟然相当部分的汉族人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是历史上胡人的后代,进而开始对自己的汉族认同产生怀疑,反汉分子的目的达到了!幸而天佑大汉,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证实了汉族在血统上并未受到北方游牧民的影响,倒是北方各少民自身都拥有大量的汉族血统。反汉分子花费了几十年炮制出的汉族虚无,少民纯洁神话,就此破产,无数的“研究成果”就这样只剩下了进入垃圾堆的价值!这样的结果真的是让反汉分子们欲哭无泪了。
2011年01月02日 02点01分
1
level 1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中国历史上胡族和汉族并不存在融合的条件。首先,历史上侵入中国的胡族政权全部实行胡汉分治的政策,给胡人以特权。处于统治地位的胡人和汉人不仅处于不同的阶层,而且居住地都完全不同,双方虽然生活在同一国内,但却像是生活在两个国家一样。以离我们最近的满清政权为例,满人八旗全部居住在满城当中,不与汉人相混合。满人从小享受ZF经济供养,无须劳动,不需要学习汉族的生产方式。由于满人处于比汉人更高的阶层,双方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待遇完全不同,因此两族对各自的民族身份都始终有明确认同,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隔阂无法消失。不管满人学了多少汉语,满人始终是独立的民族。
2011年01月02日 02点01分
3
level 1
其次,所有胡族政权都鼓励保持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保持他们的文化和语言。中国的教科书中列举了很多胡人在文化上汉化的例子,以此证明胡人的逐渐汉化。然而他们总是回避历史上出现过的胡化现象,比如游牧民侵入中原以后把农田改为牧场的现象,强迫汉人改从胡人服饰和文化的现象,以及各胡人政权保持自身语言的国策。事实上胡人学习汉文化从来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统治汉人,绝非心甘情愿,因此他们的汉化只是表面的,深层次的民族心理认同则始终与汉人不同。这方面今天就有两个突出的例子,侵入中国300多年的满人,被蒙古军拉到中国700多年的回人,这两个民族在汉族地区生活了如此长的时间,他们消失了吗?事实是虽然他们的文化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民族认同和民族特色。
2011年01月02日 02点01分
4
level 1
再次,所有胡族在历史上都几乎不与汉族相通婚,很多时候是ZF的法令,比如满清,金国都有汉人不得与女真人通婚的规定,另一些时候虽无明令,然而两者的通婚在事实上不可行。文化的差异,阶层的差异,各自聚居的现实,心理上的隔阂,都使双方的婚姻变的困难。有的人看到现代的汉族与某些少数民族通婚率很高,就误以为古代也如此,其实只是缺少常识的产物。对汉族而言,大量与他族通婚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既使在民国时期,汉族与他族通婚仍然很少,而对于少族而言,他们往往也不愿意与汉族通婚。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唯一著名的胡族汉化运动魏孝文帝汉化运动期间,才会出现孝文帝鼓励鲜卑人和汉族通婚,甚至强迫他的弟弟们娶汉族女子的事情。某些对民族融合有特殊热情的人士总是举这个例子来证明胡人汉化的可行,殊不知这反而暴露了这之前鲜卑,汉不婚的事实,从侧面证明了所谓民族融合的困难。
2011年01月02日 02点01分
6
level 1
最后,最重要的是,中国历史向来不存在强迫胡人同化为汉人的现象,在入侵中国的胡人政权下不仅没有此种现象,相反大量存在强迫汉人同化为胡人的现象。而即使在汉人政权治下,也从来都是对胡人因俗而治,保留其自治权,从来没有强迫某个胡族部落汉化的。
综合以上,由于汉人和胡人分别居住,不通婚,处于不同的阶层,心理隔阂和社会分野难以消除,胡人继续保留原有的生产方式等原因,胡汉融合是不可能的。
那么既然没有融合,历史上那些胡人是怎么消失的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历史记载早就给我们答案了,只是民族融合爱好者视而不见。
2011年01月02日 02点01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