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说…斯登MK冲锋枪,的子弹匣的弹容量是28发…要是说30发、32发可以理解…是为什么偏偏是28发…这跟枪的设计结构用关系,还是又有别的什么原因???…
2011年01月01日 11点01分
1
level 9
那为什么偏偏要30发呢?难道就为凑一个装弹是整数?要看弹匣长度……
2011年01月01日 12点01分
2
level 8
弹容只是一个模凌两可的概念,一把30响的枪,你的托弹板一系列供弹问题强度不足,其实完全可以压入30发,但很可能为了保守和保障性能你就会装20多发,还有的枪膛里有一发也算弹容
2011年01月01日 12点01分
3
level 9
接楼上……很多枪都不会真正把弹匣装满,强装弹的话很容易把弹簧压坏,久了会产生子弹供应不上……真正交战的时候就是悲剧了
2011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4
level 1
听了闲弹兄的一席话,我好像明白了…弹匣不仅要确保有充足的供弹数量…还要保证有顺畅的供弹质量…同时,供弹质量的好坏又要依靠供弹板下的供弹簧(除去弹匣变行等原因)…供的簧弹力大,弹匣长,供弹量大…反之,弹匣短,供弹量小…
2011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5
level 8
回复:4楼
其实就是子弹压的太满和压的时间很长,供弹可能出问题
2011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6
level 1
斯登式为了保证供弹的顺畅,不使弹匣太长,使用起来不放便,而采取了28发供弹的设计…这样的大弹力小供弹的方法,在一定成度上降低了斯登式的宽度…不仅给使用、装备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同时,也保证了在射击时的供弹顺畅…
2011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7
level 1
这样一来…即使在弹匣进入泥沙等杂物时,也能保证斯登式的的供弹顺畅…
2011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9
level 8
回复:9楼
弹匣渗入泥沙供弹不可能顺畅……7L 28发和30发照这样说大同小异,斯登横排供弹已经很宽了……
2011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10
level 1
回复闲弹…仁兄,我觉得不是吧…AK47、95式在验收时都要将枪泡在泥浆里、风沙中以模拟战场上在恶劣环境中是否保证射击性能正常…还有就是我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宽度…其中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有充足的弹力保证顺畅的供弹质量…
2011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11
level 9
4楼……这个我知道。长时间装瞒子,弹导致弹簧变形。不过如果子·弹少压一点的话情况也许就不是这样了
2011年01月01日 14点01分
12
level 8
回复:11楼
那要看渗入多少了,泥浆水和些细沙是没啥问题,较多的颗粒+固体进入就悲剧了
2011年01月01日 14点01分
13
level 8
是因为子弹袋的原因。通用化二战时在欧美很流行,要在现有的装备上使用新装备,就出现了28发这个问题,因为我记得司登得口径是10.38MM是吧?反正不是9MM或者7.92、7.65什么的……是为了和现有装备匹配。
2011年01月02日 08点01分
14
level 1
回复闲弹…仁兄…我怎么觉得…你想哈…斯登MK除了对接处…好像别的地方都是封闭的…太大的颗粒、固体也进不不去啊…对呗…
2011年01月02日 08点01分
15
level 1
回复14楼的兄弟…仁兄,我怎么觉得…二战的战场上…貌似没有10.38这个口径吧???…还有…斯登MK的口径貌似是9mm吧???…
2011年01月02日 09点01分
16
level 8
回复:16楼
早期司登的口径是10.38MM,英国人用英寸,10.38MM在英寸里是个整数,那时候9MM在美德比较流行,二战后期物资匮乏,英国从美国“租借”了大量的9MM枪弹,从消耗的考虑和与友军配合的考虑,中后期改为9MM,但是依然有10.38MM的存在。另外,二战时英军大量使用左轮手枪,9MM在英国并不是很流行。以上
2011年04月22日 05点04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