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哲明孝皇帝
楼主
18岁,高考放榜,你的分数卡在一本与211之间。父亲翻着志愿指南,突然说:“中国人民大学提前批在招人,试试吧,穿警服总比普通大学强。”母亲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声说:“你自己选,别后悔就行。”你在键盘上敲下“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数据警务技术”的代码,确认时手有些抖。一个月后,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手册一起送到家,你摸着藏蓝色书与警徽组合的校徽,对着镜子比划想象中的警礼。20岁,第一次参与国家安保任务的支援任务。站在设卡的警车前,你紧握对讲机,腰间挂着老民警师傅借你的八大件,四处张望着,后背绷得笔直。夜间队列训练时,北京冬天的风刮得脸生疼,你呵着白气踢正步,作训靴砸在地上的声响和战友们的口号混在一起。熄灯后刷到高中同学在普通大学联谊会的朋友圈,你默默关掉手机,把明天要考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笔记又看了一遍。22岁,公安联考放榜。你以中游成绩被分回家乡的公安分局,报到那天才发现工作地点是县城的派出所。师傅带你走过县城最繁华的一条街,行人嘈杂的话语声与不时的议论一同落在你身上,你总是觉得有人紧紧盯着你。“别盯着行人眼睛看,”师傅递给你防暴喷雾,“但也别闪躲别人的目光。”你左手攥紧挂在八大件上的警棍,突然想起入警宣誓时那句“执法公正”,同时又想到走队列时喊的“光荣智慧”。25岁,经年累月的一级勤务让你胃病反复发作。相亲姑娘听说你在派出所工作,下意识缩了缩身子:“是不是每天都要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你笑着转移话题,却在送她回家后独自在值班室坐到凌晨。指挥中心报来的警情中,街上醉酒的持刀歹徒劫持一名人质,你抓起装有92式的枪套时,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28岁,孩子出生那天你正在处置当街斗殴。赶到医院时妻子已经完成分娩,病床边的《新生儿登记表》上“父亲职业”栏空着。你抖着手填上“人民警察”,襁褓里的婴儿突然抓向你发白的一杠三肩章。护士笑着说“宝宝认得爸爸的味道”,你喉头发紧——警服右肩还沾着上午搏斗时蹭到的墙灰。32岁,你调任刑侦科。整理卷宗时发现某个案件的侦查证据不充分,追查发现是十年前检察院的纰漏。老科长劝你别多事:“这人判无期,早一年晚一年有啥区别?”你连夜写好报告,三个月后法院裁定更正刑期。犯人收到裁定书后减了刑期,出狱时专门到刑侦大队找到你,盯着你看了很久,最后说:“你是第一个相信我没有杀人的民警。”40岁,因为枪法好,你成为特巡警大队的教导员。这年你受邀到公安大学教授防控课,给学生上课时演示徒手控制技术,被年轻的学警失手扭伤手腕。医务室里校医嘟囔“老骨头就别逞强”。你望着窗外操场上训练的学弟学妹——他们穿着和你当年一样的黑色作训服,连喊口号时青筋暴起的样子都像复刻。那天晚上你偷偷去游泳池,比学生们多花15元的门票,却在泳道中一次次被学生们从旁边超越,你坚持游了一千米,走向澡堂时趔趔趄趄。50岁,警察大学邀你体验引进AR技术的互动靶场。你举着和真枪外形重量甚至后坐力都无异的激光手枪,互动靶场里数字模拟的歹徒突然扑来,你条件反射侧身擒拿,差点把手枪脱手扔出去。年轻技术员憋着笑说“领导这系统不是体感游戏”,你却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警务战术基础课上手忙脚乱的自己。后来你在立项会上坚持保留传统实战课程:“机器能模拟行为,但模拟不出人心。”60岁,退休前最后一次值班。你学生的徒弟,也是你刚从公大毕业的校友,递给你一沓公大信纸,是他写的《警大四十年纪实》。扉页上写着“献给所有警大的警官与预备警官们”,你把它放进即将交接的文件柜最上层。走出单位大门时,朝阳正好照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实习基地”的铜牌上,你想起明德楼外墙上曾经挂着的标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70岁,母校校庆邀你演讲。坐在805路公交车上翻相册,孙子突然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问:“爷爷这个戴大檐帽的是你吗?”照片里2017级的老校友正给你们的入学军训做示范,他的警号牌和你现在的退休证编号只差三位数。你摸着相册上“公大人”三个烫金字,听见广播报站:“廊坊站到了”——车门开的方向,正对着学校南门那尊永远坚固的校名石刻。

2025年04月18日 08点04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