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要么就放开 车企和交通部们,道路部门共同大力推进智驾技术,把车辆和道路管理信息统一嵌入智驾系统里,比如施工路段,道路管理不闷把临时限速信息录入系统,所有车辆都可以收到信息,自动减速。现在的情况是,智驾系统一家一套技术,没有统一牵头去规范协调推进的部门,因为大家总觉得这个技术需要保守应用,于是技术水平停留在半成品阶段,反而更加危险。
2025年04月05日 23点04分
1
level 16
我知道的是,现在交通部很多工作范畴都被工信部、发改委等接走了,因为时代发展了,桥归桥路归路,那样发展不起来。说回智驾,现在弄得不伦不类,也就是个盲人摸象的水平,对前车有判断,要是有个锥桶形状的,他都判断不出来,这叫什么智驾呀?而且考驾照的时候也不考,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呀?考驾照像您说的,技术标准不统一,也没用呀。这东西就像战士的枪,突然装了个自动瞄准射击系统,但只能对明线人形物体进行射击,万一人家匍匐着、蹲着,你就识别不出来,你说你用它,不就是简单的活儿不需要,复杂的活儿干不了么?还耽误事。
2025年04月06日 00点04分
2
level 15
辅助驾驶的意思是,某些情况下,可以稍微减轻一下驾驶员的体力消耗,而不是让你精神上放松注意力。简单来说,所有所谓宣传的智能驾驶,都是方便面包装上的肉,但消费者要知道方便面真实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连方便面有没有肉、有多少肉都不知道,建议就别开车了,上路也是害人害己
2025年04月06日 02点04分
4
level 15
你说对了。现在的所谓“智驾”其实就是一个过渡阶段的半成品,不同厂家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是系统冗余留多大的区别(决定于硬件成本和芯片算力)。第一,没有哪个厂家会把冗余做的太大,因为要考虑盈利(比如特斯拉死也不用激光雷达)。第二,智能驾驶要求的技术能力终极目标是V2X,即车辆对万物互联,它包含了v2v(车对车)、v2p(车对人)以及v2i(车对路侧设施)。
现在的智驾都只是单向的探测,和一点点信息互联,比如收到一些卫星导航信息和交通流量信息,远没达到万物互联的程度。即使留下一些软硬件的冗余,也无法确保更高层次的安全,所以只是真正的智能驾驶时代初期的试验品。
说白了,现在的交通参与者,包括那些声称具备L2~L3能力的“智驾车辆”的用户,以及道理上的行人和其他车辆的驾驶者及乘客,都是参与这项实验的“小白鼠”
2025年04月06日 02点04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