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開始的那一年,我正在歐洲,有一日聽到東鄉大將打敗俄國的海軍,把俄國新由歐洲調到海參衛的艦隊,在日本海打到全軍覆沒。這個消息傳到歐洲,歐洲全部人民為之悲憂,如喪考妣。英國雖然是和日本同盟,而英國人士一聽到了這個消息,大多數也都是搖首縐眉,以為日本得了這個大勝利,終非白人之福。這正是英國話所說“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的觀念。不久我由歐洲坐船回亞洲,經過蘇彝士運河的時候,便有許多土人來見我,那些土人大概是阿拉伯人,他們看見了我是黃色人,便現出很歡喜的急忙的樣子來問我說:「你是不是日本人呀?」我答應說:「不是的。我是中國人,你們有甚麼事情呢?你們為甚麼現出這樣的高興呢?」他們答應說:「我們新得了一個極好的消息,聽到說日本消滅了俄國新由歐洲調去的海軍,不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的確呢?而且我們住在運河的兩邊,總是看見俄國的傷兵,由一船一船的運回歐洲去,這一定是俄國打了大敗仗的景況。從前我們東方有色的民族,總是被西方民族的壓迫,總是受痛苦,以為沒有出頭的日子。這次日本打敗俄國,我們當作是東方民族打敗西方民族。日本人打勝仗,我們當作是自己打勝仗一樣。這是一種應該歡天喜地的事。所以我們便這樣高興,便這樣喜歡。」像這個樣子看起來,日本戰勝俄國,是不是影響到亞洲全部的民族呢?那個影響是不是很大呢?至於那次日本戰勝俄國的消息,在東方的亞洲人聽到了,或者以為不大重要,不極高興。但是在西方的亞洲人,和歐洲人毗連,朝夕相見,天天受他們的壓迫,天天覺得痛苦,他們所受的壓迫,比較東方人更大,所受的痛苦,比較東方人更深,所以他們聽到了那次戰勝的消息,所現出的高興,更比較我們東方人尤甚”——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