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则】冬季的随笔
弹杯一笑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子所乱语 楼主
【六则】冬季的随笔
作者:弹杯一笑
     1、【忘山】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山了,对山的怀念似乎在尘俗的琐碎中渐渐磨蚀。
     遥想当年,我是那样的爱山,爱到痴迷的地步。
     我总是一有闲暇,就背着自己的大行囊,深入山中,沿着山谷溪流而上。
     我喜欢散漫地在山中行走,虽然偶尔也攀爬崖壁,但相对于那些专业的攀岩者,我总是显得懒散。
     山对于我而言,从来不是需要征服的对象,它更象是一张床。
     高大空旷的落叶针林下的浅溪,是我的最爱。
     这样的溪流往往没有刺人的灌木,多是一些碧绿的苔藓和青草,阴凉笔直的树干间隙下,是散落的巨石。
     山水悄悄地在褐黄色的落叶上流淌,无声,却分外清澈。
     偶尔会有清脆的鸟鸣,在头顶的枝叶间鸣叫,唧唧喳喳地催人好眠。
     当然,山除了深邃清幽的一面,还有它空旷辽远的一面。
     在那飞溅的瀑布下面,总有一个巨石如屋的壑谷。这样的壑谷总是气势开阔。
     它的走势大气,两边的峰峦大气,其间的藤草植物,也生长的大气,就连头顶的白云,也高远而野。
     这是山的另一种韵味,身入其中,你也会感到一种安静。
     一种博大的,生命充沛的安静。
     爱山的人象孩子,爱水的人象老人。
     大江大水,流淌的都是历史和人文。在江边看水,如同翻史溯源,有一分寂寞,二分感慨,七分抱负。
     而山,从来只是和隐逸神仙挂钩,它是嘲笑和坐忘尘世的“人”。
     但是,山却是比水更温暖。
     山的温暖在于其肃默,在于其隐。
     它的博大和沉静,让每一个深入其中的人,都会暂时“物化”,忘掉“人”的身份和骄傲。从而也忘掉隔阂和尊卑。
     在山里,人是那样不经意地就把自己当做了自然的一份,眠与石,倚与树。
     其心悠然,所以温暖。
     不过我们终究还是把山忘记了。——— 就象孩子终究要长大,要野心勃勃地投身天下。
     我的很多朋友,中年后已经忘山。他们更爱尘世和水,他们的温暖是家庭和朋友,这些近而实在的东西,而不再是自然。
     他们更关注历史和人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他们的口头禅。
     山与他们,只是少年时的孤单岁月。而如今,却是人在江湖。
     如今,我也是人在江湖了。
     所以山,也离我渐渐遥远。
     2、【关于四季】
     对于四季,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与养生之道,则是春天要补温阳以养肝,夏天要补清凉以养心,秋天要补干爽以养肺,至于冬天,五行属水,则宜大补,水在卦象中又代表肉类。
     所以冬天,吃热乎乎的羊肉、猪肉、牛肉火锅,是最适宜的。
     结合人的行为,则是春天可缓行,夏天宜静思,秋天可远足,冬天应好卧。   
     做为我本人,对于四季的思念,似乎也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着。

2010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1
level 13
子所乱语 楼主
     记得最早的时候,我喜欢夏天,热辣辣的夏天,蝉鸣、西瓜、还有清凉的游泳池,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及其诱惑的。
     当我成为一个少年人的时候,对春天则是最向往,当然,不是凌寒未散的早春,而是有落英暖风的暮春。因为在这个季节里,最适合读书了。宋人有诗: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便是明证。
     喜爱秋天是后来的事情,因为那时开始不怎么爱读书了,转而对山水行旅感兴趣。而秋天天高云淡,气候凉爽,分明是一个远足的季节。
     秋季山乡的米酒多半也酿熟了,虽然味淡,但依然可以醉人。寻秋而去,山中景物也疏朗了,黄花摇曳与野泉边,让人心悠闲。
     秋天,那时与我,就象一个古典的梦。
     秋去冬来,爱冬应该源于爱山。
     山在冬天里,是最让人温暖的 ——— 我这么说,大家是不是很疑惑。且听我解释。
     温暖是一种什么样的素质呢?其实它不是微笑,也不是随和。它应该是一种凝重,一种承载,一种包容,甚至于,有时候是一种肃穆。一个温暖的人,他第一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厚实,就象棉袄,而不是飞扬的薄衣。
     而冬天的山,那些被白雪覆盖的山谷,静默在溪流边的峰峦,正是这样沉稳凝重的一道风景。
     
     关于对四季的喜爱,其实是一场轮回,人心的变化,就藏在这些喜爱中。
     
     3、【风景】
     风景是什么?字面解释,应该是风物和景观。
     我是个爱“江湖”的人,虚拟的那个社会、或者真实世界里大江大湖,我都爱。所以,我也爱风景。
     风景微小时,可以是案角的一块石头,也可以是杯水里的波澜。
     风景略大点,则可以是一扇窗,一个人,或者一盏灯 ……
     再大点,微雨中的旧檐、霜迹寂寞的板桥、铁轨穿过秋草的小站,也是风景。
     当然,人心的变化、世事的叵测、聚与散的唏嘘、华发渐白的沧桑,更是大风景。
     
     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
     最妩媚的风景,当是孩子的笑靥。
     最温暖的风景,应是老人的回眸。
     最伤感的风景,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最喜悦的风景,是绝境处的逢生。
     最寂寥的风景,是一杯好酒自饮。
     最开怀的风景,是天下有识的戚戚 ……
     风景在抬眉和低首时最是秀丽。心思辽阔,意态悠远是看风景人的姿势。
     ——— 与闹中能静下来,风景才最宜入目;而沉静中有一丝活泼,风景方有真趣味。
     
     风景的鼻祖,当追寻山水。
     山的风景,是一个木屋,藏、隐、和眺望。有休憩和观瞻。
     而水的风景,则是一本书,溯流如翻页,泛舟如行文。月下看江,更有秉灯读史的味道。
     
     风景在现代,则不离土地和城市。
     一边是黑,一边是白。一边是凝重中的挣扎,一边是繁华里的沉溺。于人文上彰显,就是许多轻飘飘的刺。

2010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2
level 13
子所乱语 楼主
六则随笔
妙不可言
2010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