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3
诈骗 绑架 勒索 强奸 卖淫 贩毒 人口拐卖 器官交易……这应该定性为恐怖组织了吧
2025年01月11日 11点01分
42
恐怖组织是指会无差别无利益目的的图啥任何人的组织,这个是大型犯罪组织
2025年01月12日 05点01分
美国已经定型了
2025年01月12日 10点01分
@time-pause 理论上来说 恐怖组织需要教义 实际上来说 比起基地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5年01月12日 12点01分
level 5
给我一个旅,我来解决缅甸问题。。。请人民放心。外疫畏德不畏威。它们只信拳头大的。6000叛军,3天解决战斗。
2025年01月11日 14点01分
48
你说的是重装合成旅?
2025年01月13日 20点01分
以你的能力还是5个旅吧,怕你翻车
2025年01月14日 00点01分
level 3
新加坡的电信诈骗问题较为严重,以下是一些相关情况:
诈骗类型及手法
• 假冒政府官员诈骗:诈骗分子常冒充新加坡移民局、海关、金融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人员,通过电话告知受害者护照、身份证或公民身份申请出现问题,或个人信息被用于海外非法活动等,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信息、一次性密码(OTP)或进行汇款以“解决”问题,还可能诱使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伪装成政府应用的软件,从而盗取个人信息。
• 冒充反诈警员行骗:骗子利用伪装的反诈骗中心警员身份,通过自动语音电话联系受害者,声称需要“协助调查”,并要求受害者接受盘问。在电话中引导受害者按下“0”号键,连接到另一个诈骗者,后者以“警员”身份继续骗取个人信息。
• 虚拟绑架诈骗:针对中国留学生,诈骗分子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配合“警方”执行“秘密任务”减轻罪行为由,诱骗受害人离开新加坡前往第三国,为他人递送伪造的司法文件。期间,受害人被要求关闭通讯工具,交出社交媒体账号,拍摄自己被“捆绑”、“殴打”的照片视频。诈骗分子借受害人失联之机,联系受害人亲属,称受害人被绑架,勒索巨额赎金。
• 电子商务诈骗:如在Carousell等电商平台交易时,骗子通过提供虚假的支付链接,诱导卖家透露银行卡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 短信网络钓鱼诈骗:冒充新加坡电信(Singtel)等发送短信,诱使受害者点击链接,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造成超过10万新币的损失。
受害群体及损失
• 受害群体广泛:包括新加坡本地居民、新移民、游客,以及大量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生、高学历人士、经商人员等。
• 损失金额巨大:2023年新加坡诈骗案总数达4万6563起,比前年的3万1728起增加了46.8%,其中冒充政府官员的骗案平均损失金额最高,每起约10万3600新元,投资骗案每起约5万零7000新元。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新加坡诈骗受害者平均损失了4031美元(约合2.88万元人民币),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新加坡政府的应对措施
• 技术手段拦截: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与电信公司合作,采取了多项措施拦截诈骗电话,如预先屏蔽所有频率异常高的国际来电,屏蔽所有前缀加上“+65”以伪装成本地来电的国际电话等,2023年1月至9月,本地电信公司拦截超过3亿个诈骗电话。此外,还为手机用户提供新选项,可选择屏蔽所有海外来电及国际电话号码发送的短信。
• 推出防骗应用:新加坡警方推出了ScamShield应用程序,旨在过滤和阻止潜在的诈骗电话和短信。
• 加强宣传提醒: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多次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新加坡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防骗知识,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
防范建议
• 提高警惕: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尤其是涉及政府机构、银行等敏感内容的,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和所说内容。
• 核实信息:对于声称来自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来电,可挂断电话后,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如拨打官方公布的电话号码等。
•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一次性密码(OTP)等敏感信息,尤其是在电话或网络交流中。
• 及时报警:如发现自己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应立即向新加坡警方报警,并密切配合警方侦办工作。
2025年01月11日 15点01分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