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台湾面临少子高龄化挑战
新宋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eaglewanli 楼主
《参考消息》台湾面临少子高龄化挑战
2010年11月2日《参考消息》台湾面临少子高龄化挑战
(台湾《工商时报》10月29日文章)
MIC产业分析师曾家宏表示,1990年后出生的台湾女性,将面临3成无子、4成无孙的「9034现象」、「未来10年台湾将新增百万名老人」、「2009年台湾总生育率1 .03人是世界第2低」。
   MIC曾做推估,2020年台湾将较2010年增加100万65岁以上老人,反观人口结构另一端的20岁以下年轻人口将减少100万,这正负100万的人口结构变迁,是台湾未来10年发展的一大挑战。
   观察0至4岁人口数,减少程度更显得怵目惊心,2000年此年龄层人口尚有149.3万人,到了2010年6月仅剩98.6万人,检视368个乡镇市区0至4岁人口规模这10年的演变,仅12个乡镇正成长,其余呈现严重度不一的下降趋势,甚至有61个乡镇0至4岁人口规模不到10年前的一半。
   据主计处定义15至49岁为生育年龄,则2000年与2009年育龄妇女人口数相当(分别为555万人与534万人),但若对照有偶之育龄妇女人数,在这9年间规模缩减了21.6%,变成215.7万人。若将比较时间溯及1990年,对照各年龄层育龄妇女之有偶比例可发现,各年龄层之有偶比例全面下滑,甚至有差距扩大之势。
   每年新生儿总数滑落趋势也相当显著,从1990年的33万6,306人、 2000年的30万7,200人,到2009年为19万2,133人,减少幅度43%。母亲生育首胎之平均年龄,1990年为25.4岁,2000年为26.7岁,2009年为29.3岁,近20年间增加4岁;首胎年龄延后,也将冲击生育胎数;若比较这3个年度的生育胎次,2009年第三胎以上的人数显著降低,不及同年新生儿数的10%。
   台湾少子高龄化影响推估:
     ◎短期:儿少相关产业面临冲击
     举凡妇产科、小儿科、补教业、出版业、童装业,及仰赖地域市场之业者,宜及早因应。不过也因为少子化,父母将投入更多资源栽培子女,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需求值得留意
   ◎中期:2027年入学大学生总数只剩6成
     近来陆生来台议题讨论热烈,赞成者的理由之一,是为了目前招生状况不理想之大专院校争取更多可能。但假设学生学习表现在某水平之上的比例是一定的,那么随著学生规模的萎缩,所谓「好学生」的数量势必随之减少:2009年(98学年度)大学校院总录取人数为111,339,假设该年入学大学生系于1991 年出生,当年新生儿人数为32.2万,至于2009年新生儿数为19.1万人,相当于1991年的59%,假设有意愿、也有能力阅读大学的人口比例不变,那么18年后、也就是2027年的大学生人数只剩2009年规模的5 9%,约6万6千人,届时招生不足、教职员过多、学生素质等都会是严峻课题。
   ◎长期:人才短缺,扶养压力重
   人口老化,高龄人口与青少年、劳动人口的消长,是否会造成大量青年因须投入低附加价值的照护工作,拖累国民经济成长的动力?引进更多外劳、甚至请机器人代劳是否可行?以「一句口号一百万」奖励生育,但对于未来人才短缺是缓不济急,相关单位宜即刻正视。(新闻来源:工商时报)
2010年11月02日 11点11分 1
level 14
eaglewanli 楼主
2010年11月02日 11点11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