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
山东钓鱼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kong猪仔 楼主

转贴[大笑]
2010年10月29日 13点10分 1
level 5
kong猪仔 楼主
野钓是指在野外的天然沟渠、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进行钓鱼。野钓的难度大于人工鱼池钓和竞技钓。野钓的技术在台钓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选塘口、打窝子、观鱼星、找底调标等过程,难度加大了,对渔人的经验,技术要求提高了。这也正是野钓的魅力所在。
      野钓与养鱼池中垂钓有较大区别,能熟练掌握养鱼池中垂钓技巧的,在野钓中未必就能一定找到“北”。这是因为野沟野塘的特点决定的。 野塘野沟的特点是什么呢?因为它姓“野”,野者,无人管理也。谁都可以到它那里去发财,网捕的,摸捉的,下笼的,甚至抽水机一架,抽个底朝天,大小一起捞;更可恼的,有些不法分子,用电击,投毒。这些决定了野钓特点:大多塘口鱼头稀。因此,垂钓者须根据其特点制定策略才能有较好的鱼获。
找底和调标:
      刚开始转入野钓时,我完全是用竞技钓的那一套在水库找底,是吃了不少亏的。一上来不是挂底,就是断线损钩,有时连几十大元甚至上百元的浮标也丢了;二来稍有打偏,浮标不是没入水中,就是高出一截,让人无所适从,心里烦躁,甚至都有点不会钓的懊恼。
      后来,我就找了一块橡皮泥,把上下两个钩都用橡皮泥包起来寻底,这样情况就有所改观。但橡皮泥用不了两次就发硬。再后来,我就把一块橡皮削成比花生大的一个圆球,同样把两个钩子同时挂在这个圆球上。之后,再结合台钓的技术找底和调标。我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半水先调标。一般我是用水线60厘米左右,空钩露6目,然后把双钩同时挂在橡皮球上,这时标尾便会渐渐没入水中。之后,再不断拉高太空豆和标座,直至标尾露出2目,说明橡皮球已经落底。这时算是找了个大概的底。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
      然后,在我垂钓中心位置的3-4平方米的水域打若干竿,以便探寻水底的情况。若水底大致平整即可,因为水库或野钓的水域,毕竟不是鱼塘和竞技池,主要是为了避免水底有大石头和高低悬殊太大的地形。在确定这就是我所需要的钓点的时候,这时我才打开我的所有装备,再取下橡皮球,开饵、精调浮标。
      ( 在这里说明一点:在确定钓点之前,我是只拿出竿子和找底需要的东西。其他钓具不动,以避免此钓位不合适,继续寻找钓点重新收拾东西,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我经常使用的一种精确找底和调标的手段是,用上述方法找到大概的水底之后,再返回来,挂实际钓饵,浮标半水调平水,既挂饵后在半水的情况下,浮标的顶端与水面持平,再往上不断移动浮标,直至标尾露出水面。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这种调标法要比调4(N)钓2(N)灵敏一些,底钩处于轻微触地的状态。调4钓2在半水挂饵时,标尾往往就会没入水中,挂饵调平水就轻了许多,所以比较灵。实际上它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若想钓钝时,也无须加铅,只要把浮标上调即可,强迫水线压制双饵触地。
      以上野钓找底和调标是非常简单和实用的,也无须讲更多的高深理论。
      我的确崇尚台钓技术,即使到现在依然故我,因为它推动了祖国大陆淡水钓鱼技术的一场革命,尤其是反映在竞技比赛中,显得更为突出,为此我也苦学了近两年的竞技钓,从中获益匪浅。也恰恰是在这两年中,我也察觉出一种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所谓“纯技术派”在某些人身上的表现。把本来一些简单、易学、易见的东西,在文字表达上搞得复杂和晦涩难懂,大有故弄玄机之嫌,反映在在找底和调标上也是如此。把一支竿、一套线组和一支标,在实际钓场很容易学会看懂的东西,说得玄妙之极。
      实际上找底和调标是分不开的,只要您有一定的台钓基础,不仅容易做到,还可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而且会有所新的发现。如此而已。

2010年10月29日 13点10分 2
level 5
kong猪仔 楼主
多点轮窝,获鱼多多
      什么叫轮窝钓?比如说,你去野塘垂钓,须20个窝点,开始时,只撒10个窝点,等待发窝后,巡了两遍窝点,再撒10个窝点,然后在先撒的窝点巡视垂钓,待先撒的窝须补窝时,补完窝后,去后撒的10个窝点垂钓,以此类推,反反复复。这种垂钓方法,我们称其为轮窝钓。轮窝钓的好处也在一个“省时”,省去的是发窝时间。千万别小看了这发窝时间,野塘口垂钓的发窝时间,短则10分钟,长则半小时。假如一天补窝五次,以最短的发窝时间计算,也比不用轮窝钓的人,节省了50分钟。你比别人多钓了50分钟,鱼获自然会多出一截来。此法既可在一条野沟中使用,也可在多条野沟中使用,比如说,你发现有两个野沟都有鱼可钓,便可在两沟中轮窝,效果依然好。 这种轮窝钓,还有另外一种效果,如果你去的野塘口,本就不明底细,一次就撒上20个窝点,结果发现此塘口无鱼可钓,再去找别的塘口,费时不说,也浪费了大量的饵料。如果你在不明情况时,只撒10个窝点,发现塘口不对,可及时撤退,不但节约了时间、饵料,还能及时转头去试别的塘口。俗话说的,船小转头快是也。这与前面说的多试塘口,选塘垂钓是有些相通之处的。
诱饵量少,效果反好
      在养鱼池中垂钓,打的诱饵要多,那原因也很简单,养鱼池中鱼头密,一次进窝的鱼儿多,如果投的诱饵量少,那些诱饵很快便被鱼儿吃光了,反倒留不住鱼。在野塘中垂钓,那里的鱼头稀,一次进窝的鱼儿只有一、二尾,如果投饵量重,一、二条鱼都已吃饱了,你下钩去钓,它懒得进食,自然上钩率差了。 野钓,诱饵量少,效果反好。那是因为进窝的鱼儿还未吃饱。我在野钓时,一个乒乓球做的撒窝器,装满了酒泡小米,要撒8个窝点,补窝的饵料更要少,一个乒乓球小米要补10—12个窝点。有的只须点上十粒小米就可以了。 也会碰上这样的情况,窝中或附近有鱼群存在,这也不用耽心,因为野沟塘中鱼儿能吃上美味佳食的极少,那些鱼儿享受完窝中诱饵后,也不会立即消失,它们还会在窝子里或在附近寻找食物,当你下钩时,常能迅速回转来抢食,即使离得远的鱼儿,也会过些时候回到它吃食的窝点来瞧瞧,是否还有些残羹剩饭,如果你能及时补窝,它是不会放过机会咬你钓饵的。 在野钓时补窝要勤,一般在三、四次巡窝之后。没有上鱼的窝点,勿需补窝,那是“瞎窝”,补也白补。

2010年10月29日 13点10分 4
level 12
调四钓二比调平水钓二灵多了吧
2013年12月23日 13点12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