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新房是婚礼习俗中的一个仪式,也称“吵新房”、“讨喜糖”,是新婚之夜最热闹的一段时间,一直要闹到深夜,闹得大家都开心才算结束。新婚这天,新娘子家里来的客人,俗称“新客人”,特别受到尊重,招待他们的酒宴也就设在新房里,用的也是特殊的招待方式。
等到新房客人的喜酒都已吃好,这时候,远来的亲戚可能要回家了,也有的则习惯于新婚之夜“搓麻将”。而喜欢“闹新房”的人就进入新房。格群人中,多的是邻居和村里的年轻人,当然也有中老年人,他们相约着挤入新房,俗称“看新娘子”或“讨喜糖”,新房里往往挤得满满的,热闹非凡。
新娘子在这天晚上,思想上早有准备,娘家已安排好她村上的小姐妹,俗称“陪客”的前来陪伴。她们最先吃好夜饭,一般事先就坐在新房里灯光并不明亮并靠近箱柜的地方,因为喜糖和喜烟都放在箱柜里,需要时就由她们开箱柜。但在更多的时候,陪伴的小姐妹大都坐在“新娘子”的两边陪护着她。
在“闹新房”的过程中,往往是说话流利的小青年先开始闹着要讨喜烟或喜糖,闹着要“新娘子”开口说话,或叫旁边的“陪客”向“新娘子”讨钥匙开箱柜拿烟糖等等,用的都是一些戏弄或戏闹的语言,有的说得文雅有礼,有的直嚷直喊,自然还有小孩子们的阵阵欢叫声……
如果“新娘子”的娘家比较富裕,或者比较懂得男方这一带的风土人情,还会在“闹新房”的时候准备多种喜物分给大家,如“花生果”(也称“长生果”)之类,意在祝新郎新娘“生果结籽”。有的还会分切成段的“红皮甘蔗”,含有祝新郎新娘婚后幸福生活“节节高”之意。
过去乡村文化生活枯燥,而结婚办喜事,旧时还有贺喜的奏班、吹打,一时间鼓乐齐鸣,有看有听,热闹非凡。因此,到婚喜家参加闹新房,既能抢先看到“新娘子”,又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一种娱乐活动。不过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新型的娱乐活动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这一习俗正在逐渐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