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河西公子
楼主
吴语/浙语区,90前根据方言精确定位到村镇是基操
外地人天赋异禀,即使词汇和发音都很地道。语感好的人听上去也会觉得怪、不舒服
因为变调和节奏、还有什么情况下调用什么同义近义词,没有母语水平和十几年耳濡目染根本不能应用自如
而且就算是内部差异性最小、通行度最高的太湖片,其实并不像一些键盘语言学家想象的那样——读一些书面语讲稿,听懂八八九九就能算是互通了
把问路寒暄什么的短接情况摈除、85前生人且母语环境是乡谈、并且语感的大不不差的,双方如果进入到很口语化的深入交流环节话是很吃力的。听起来累,说起来要顾及对方理解更累,常用语和惯用表达方式还有语音的违和,还不如开普效率高。而且这个距离可能只需要十几公里,比如海宁跟海盐平湖,韵母和调值差异大,惯用词迥异,碰到海盐人十句话带五六个各色各异用途的“告”,沟通效率堪称灾难
上海这种文法表达彻底普化的地方除外(再次cue出来挨打,不过其实浙江也一样,除了温州,大码头和府城话都比较官)
2024年10月09日 12点10分
1
外地人天赋异禀,即使词汇和发音都很地道。语感好的人听上去也会觉得怪、不舒服
因为变调和节奏、还有什么情况下调用什么同义近义词,没有母语水平和十几年耳濡目染根本不能应用自如
而且就算是内部差异性最小、通行度最高的太湖片,其实并不像一些键盘语言学家想象的那样——读一些书面语讲稿,听懂八八九九就能算是互通了
把问路寒暄什么的短接情况摈除、85前生人且母语环境是乡谈、并且语感的大不不差的,双方如果进入到很口语化的深入交流环节话是很吃力的。听起来累,说起来要顾及对方理解更累,常用语和惯用表达方式还有语音的违和,还不如开普效率高。而且这个距离可能只需要十几公里,比如海宁跟海盐平湖,韵母和调值差异大,惯用词迥异,碰到海盐人十句话带五六个各色各异用途的“告”,沟通效率堪称灾难
上海这种文法表达彻底普化的地方除外(再次cue出来挨打,不过其实浙江也一样,除了温州,大码头和府城话都比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