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请问一个案子
法考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东辉💤 楼主
甲用枪指着乙和丙,准备枪杀两人。路人丁发现并报警后,警察来到现场,悄悄潜伏至甲背后,准备狙击甲从而保护乙丙(假设警察的行为绝对合法)。甲未发现警察,丙发现警察,丙突然圣母心泛滥,不忍心看甲死,让甲赶紧躲到墙后,使警察无法狙击丙。最终甲也良心发现,放弃杀乙和丙。该案中甲毫无疑问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阶段的中止,请问丙此时构成片面的帮助犯吗?
2024年10月05日 05点10分 1
level 1
东辉💤 楼主
我认为丙行为对甲枪杀丙的行为不构成帮助犯,因为丙对自己具有违法阻却。但对甲枪杀乙的行为则构成帮助犯未遂,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2024年10月05日 05点10分 2
该案其实是从名侦探柯南里毛利兰拉窗帘的剧情转化而来的,我认为乙客观阶层具有物理的因果性,主观也具有间接故意,应该构成帮助犯未遂
2024年10月05日 05点10分
不够构成,就算说要构成片面帮助犯也要求具有犯罪故意。本案中只是为了甲不死,而不是有使甲杀乙的故意
2024年10月05日 08点10分
@请叫我滚去睡觉 为了甲不死不就是对于乙的间接故意吗,这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条件,明知危害行为且放任危害结果,为什么你认为它不符合间接故意呢?
2024年10月05日 10点10分
@东辉💤 请问没有危害结果的要如何用间接故意定责?
2024年10月06日 17点10分
level 1
东辉💤 楼主
快来人啊,这么奇怪的案子没人讨论的吗[小乖]
2024年10月05日 05点10分 3
level 5
羡慕你这种绞尽脑汁钻研法律问题的人
2024年10月05日 06点10分 4
原型是名侦探柯南第700集侦探事务所挟持事件,靠我自己肯定想不出这种神奇情形[小乖]
2024年10月05日 06点10分
level 1
不属于危害行为
2024年10月05日 06点10分 5
构成共犯不一定需要危害行为,比如中立的帮助行为
2024年10月05日 06点10分
level 6
丙对甲的危害行为没有提供帮助
2024年10月05日 06点10分 6
@东辉💤 未遂,中止都是犯罪的终局形态,结果见互相排斥,即未遂排除中止,中止排除未遂
2024年10月05日 08点10分
不属于物理的帮助吗?甲利用丙提供的帮助得以继续保持未遂状态
2024年10月05日 06点10分
@东辉💤 帮助犯也是犯罪吧,犯罪是不是要主观方面,丙总不是希望甲把自己杀了吧
2024年10月05日 07点10分
@我本微末凡尘◆ 明知危害行为时,只有明确反对危害结果才可能构成过失,如果持希望或放任态度都构成故意。判断是否具有反对要素应该立足客观行为,比如甲给妻子泡毒茶,却发现儿子不小心拿起来了。为了不破坏犯罪计划,甲虽然心里极度希望儿子不喝,却不做出阻止行为,甲构成间接故意
2024年10月05日 07点10分
level 5
未遂阶段的中止,谁教你的?
2024年10月05日 06点10分 7
表述问题,那改成着手后的中止
2024年10月05日 07点10分
level 7
甲要用拳头杀乙,乙给甲递刀子说:兄弟用刀子,这样我死的没有痛苦,甲良心发现放弃杀乙,
如何评价
甲乙的行为呢[笑眼]
2024年10月05日 07点10分 10
这和我举的也不一样,你说的案子不构成帮助犯,是因为共犯具有违法阻却。我说的案子虽然违法阻却阻却了对丙的侵害,但不能阻却对乙的侵害,仍具有违法性
2024年10月05日 07点10分
level 8
结论:丙构成甲对乙的故意杀人罪的片面帮助犯,犯罪形态是未遂,但不属于对自己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属于自我答责的情形)
理由:甲构成两个犯罪,对乙和丙的故意杀人,警察的行为是正当的阻止行为,丙通过对甲的帮助制止阻止行为,是甲对乙故意杀人罪的片面帮助(理由1,甲此时仍然处于实行行为当中,已经准备扣动扳机,丙的行为客观上阻止了制止行为,增加了危险。理由2,甲不知道丙在帮助他,只知道丙要求自己在墙后),即使后面甲自动放弃了,但是前面仍然是实行行为,属于故意杀人。但是对自己不属于帮助犯,自己不能杀自己,自我答责的情形和帮助自杀完全不一样,被害人自陷风险不可能同时是共犯。
综上:属于对乙的故意杀人的片面帮助犯,但不属于对自己的故意杀人的帮助犯。
观点展示:如果认为片面帮助犯属于共同犯罪,二人属于上述观点,如果认为不属于共同犯罪,那只能定无罪。
2024年10月05日 10点10分 12
把对自己的犯罪隔离开,可以得到如下案情: 甲想杀乙,警察来了要击毙甲阻止其杀人,乙通过欺骗甲客观上让其能够继续杀乙,后甲在杀的过程中自动放弃了。
2024年10月05日 10点10分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丙对甲要杀乙知情的情况下,案情中不能交代丙对甲杀乙的事实是否了解,如果不理解不能属于片面共犯。
2024年10月05日 10点10分
level 1
这就没罪那个老师编的题?
2024年10月06日 11点10分 13
level 7
丙客观上就不属于帮助行为,一个行为阻止了甲犯罪和甲被杀,连危害行为都算不上,你这设问就有问题。改成问如何评价丙的行为还有说法
2024年10月06日 17点10分 14
这个行为也没阻止甲犯罪,反而使甲得以继续制造紧迫危险,这不纯纯物理帮助
2024年10月06日 17点10分
@东辉💤 我就问你中立帮助犯不需要符合危害行为的依据哪来的?如果连危害行为都算不上,何来的为犯罪起到促进作用一说?你这都自我矛盾了
2024年10月06日 18点10分
@东辉💤 其次你的题干压根没显示出甲想继续犯罪或继续实施犯罪的情节,解题要根据题干信息解题,不能擅自增删情节吧?如果你说你是出题人可以任意解释题干情节,那当我上面没说
2024年10月06日 18点10分
@深网zz- 当然有依据啊,比如柏浪涛举过一个例子,甲杀人,乙给甲跳舞加油,跳舞不算危害行为吧,但跳舞强化犯意,构成帮助犯。张明楷书里也有个例子,甲盗窃很口渴,乙给她递一瓶水,这也不是危害行为,但乙构成帮助犯
2024年10月07日 01点10分
level 5
关键在于,甲属于被动放弃犯罪还是主动放弃犯罪,文中提到“良心发现”,可认为甲属于主动放弃,成立犯罪中止;
丙的行为,主观上为了避免甲的死伤,客观上阻却了自己与乙被甲继续侵害的事实,但也包庇了甲,所以:
一种观点认为,丙与甲在包庇罪上成立共同犯罪;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原因:甲的犯罪行为具有现实紧迫性,无法在当时现场判断甲是否真正的放弃杀害乙丙,因为仍然有继续犯罪的可能性,故无法在当时情况认为成立犯罪中止,所以警方有义务将甲就地正法,而丙的行为阻碍了警方的执法,事实上包庇了甲;
另一种观点认为,丙与甲不成立共同犯罪,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原因:根据事后评价甲的行为,甲已经主动放弃犯罪,在着手前主动放弃成立犯罪中止;由于甲犯罪中止,警方就不具备狙击甲的必要性,故丙的行为不构成包庇罪。
2024年10月06日 19点10分 16
@纵横省港澳 丙行为客观阻却甲违法不成立,因为从题干可知甲没发现警察,所以不知道丙在保护他,丙行为自然不能对甲的主观心态起到影响,从而不能影响甲的客观行为
2024年10月07日 01点10分
level 11
丙帮助谁?
2024年10月07日 09点10分 17
丙帮助甲得以继续制造紧迫危险,属于物理性帮助
2024年10月07日 11点10分
@东辉💤 没有帮助故意。
2024年10月07日 11点10分
@vjrjjg 间接故意,明知甲在实行危害行为,放任对乙的危害结果发生
2024年10月07日 11点10分
@东辉💤 你没学过吧?他是怜悯,怕他死,不是利用他啥人。
2024年10月07日 11点10分
1